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初中名校发展共同体25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阅读

沙塔坪的油茶

谢德才

①沙塔坪,倚水而成。

②这里,一边是河,一边是山;山映入河中,河流进山中。这景色,画一样迷人。

③沙塔坪,坪不是很多,但是,这里的沙土不少。这里的沙土,养育了成片的油茶树。

④这里的油茶树,一年四季,披着“绿衣裳”,沉默不语,默默生长,见证了时代的变迁。这沉淀,让油茶树肆意蔓延。山山脚脚,沟沟岔岔,全是茶树,顺着地势,如层层叠叠的绿波,向四周洋洋洒酒他销展。

⑤油茶树,吸取阳光、雨露,将营养输送到每一条根系,每一片树叶。它,绽放一团团、一簇簇的,雪一样洁白无瑕。

⑥花开,挂果。

⑦这是收获的信号。山里人赶紧把油茶地里的杂草锄得干干净净,集中于油茶树的树。这些杂草叶,腐烂后就成了油茶树上好的肥料。

⑧油茶树,惦念山里人的累、山里人的爱。它们在一根根的枝条上,努力地挂上一串串的果实。

⑨山里人背着背篓,挑着担,乐悠悠地,走进茶林,采摘果实。见到这满满的果实,他们自然而然唱起山歌:“地是刮金板啦,山是万宝山呢,……”是啊,这平凡的油茶树,让山里人日子有了盼头。

⑩山里人 , 摘着果,不知不觉,背里的茶果,满了;山坡上的笑声,满了。

⑪摘回的茶果,铺在自家院子里曝晒。几天后,果壳裂开了,油茶籽一颗颗地蹦出来了……

⑫这时,油榨坊等不及了。

⑬山林里,有油榨坊;街道上,也有油榨坊。

⑭一篓篓的茶籽向榨坊靠近,山里人的脚步是轻快的,他们的心里早有了谋算:这篓茶籽,能赚不少的钞票。

⑮山里人把茶籽倒进机器,电闸一开,倏地,油就“咕咕咕”地流了出来。

⑯这油清亮清亮的,鼓了山里人的腰包,轻了山里人的脚步,美了山里人的日子。

⑰这茶油,成了山里人烹饪的上乘之选。常食这茶油,有益健康,可使人越活越年轻。难怪有人说:“沙塔坪的茶树醉人,沙塔坪的茶油养人。”

⑱山里人只要一碰面,便问:“你家打了多少茶油?”

⑲“大几桶!”

⑳这声音,油茶树听见了,迎风低语:来年,多挂果!

(《人民日报》2023年09月04日第20版,内容有删改)

【注】① 蔸dōu,指某些植物的根和靠近根的茎。

(1)、以下是对文章内容的梳理,请将横线上的内容依次补充完整。

生长环境

制油过程:默默生长→ →→曝晒茶果→→

茶油作用

(2)、请说说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提示:从用词、句式、节奏、修辞等角度任选一个。

山山脚脚,沟沟岔岔,全是茶树,顺着地势,如层层叠叠的绿波,向四周洋洋洒洒地铺展。

(3)、请为第①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设计朗读,并从“重音、停连、语气、节奏”中选两个角度说明理由。

山里人唱着歌,摘着果,不知不觉,背篓里的茶果,满了;山坡上的笑声,满了。

(4)、小语认为结尾三段显得多余,你认为呢?请说明你的观点和理由。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过去的地球何时最热,何时最冷

阿西莫夫

    地球上许多地方的气候不太好,气候经常变得非常坏,部分地区已绝对无法居住。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差别。水体比陆地有更大的储存热量的能力。当水体和陆地都吸收同样多的热量时,水体的温度要比陆地表面温度上升得小得多。同样,当天气变冷时,水释放热量,降到一个比较低的温度。陆地虽然也释放出同样的热量,但其温度却下降得更低。

    在炎热的天气下,海水比相邻陆地要清凉,而在寒冷天气下,又比相邻陆地温暖。因此,大洋可以对相邻大陆气候起到一种调节作用。岛屿沿岸地区的“海洋性气候”一般都比较温和。远离海洋的陆地没有能使其气候得到调节的机会。夏季极热,冬季又变得非常冷。这种地区处于“大陆性气候”条件下。

    一般来讲,你也许会以为北极和南极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那里有6个月的时间得不到阳光。就南极来说,这也许是对的,因为南极位于陆地之上。然而,最低温度并不在南极,而是在南极洲内离海洋最远的某个地点。所观测到的最低温度达到-89℃。在北极地区,温度最低处既不在北极也不在其附近地带。北极是北冰洋的中心,那里的海水可调节温度。北部最寒冷的地区是在西伯利亚中部离海洋很远的地方,几乎不在北极圈之内。

   

    西伯利亚的维尔霍扬斯克镇在冬季时最低温度可达-70℃,但在盛夏时节,气温又可高达37℃。这意味着在没有任何海洋调节的情况下,温差可达107℃(美国的北达科他州就是这样的地区,那里夏天极热,冬天又极冷)。

    地球上大陆以前的排列方式与现在不同。地壳是由一些巨大的板块拼贴而成,这些板块的运动把大陆向各个方向运移。每隔相当长的时期,大陆就会被推挤在一起,形成一个超级大陆,称为“泛大陆”,(Pangaea,源于希腊语,意思是“地球的一切”)。最后一次大陆汇聚发生在大约2.55亿年前,当时早期的爬行动物(即恐龙和人类的祖先)已开始发展。

    想象一下泛大陆吧!所有大陆拼在一起,它是亚洲的3倍。泛大陆的中心部位也许比现在大陆的中心离海洋的距离要再远2000英里。

    如果泛大陆的中心部位向北或向南足够远的话,那么那里的隆冬季节要比今天地球上任何地方都要冷,夏天又要比今天任何地方都要热。

    参加应用研究合作计划的一些科学家在托马斯·克劳利(ThomasCrowley)领导下,利用计算机建立起了一个泛大陆气候模型,并于1989年春季报道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正像所估计的那样,泛大陆内部的气候十分恶劣。夏季温度一般可达到46℃,甚至更高,而冬季总是在0℃以下。泛大陆内部有许多地区的气候与西伯利亚和加拿大中北部地区的气候一样恶劣,甚至更坏。如果把这些地区圈绘出来,那么就可以看到它的面积至少是目前具有这种恶劣气候地区的8倍。泛大陆内部的一些地方也许经历了最高温度,它们所处的位置与现在的巴西和西非地区相当。夏季和冬季温差最大的地区是在现在的南部非洲。

    这些地区化石极少。泛大陆中部的气候也许太恶劣了,以至于生命无法在那里生存。泛大陆中部离海洋太远,所以无论什么风都不能使雨水抵达那里,从而形成一种炎热干旱的天气,生物难以生存。幸运的是泛大陆破裂了(它迟早总要这样)。泛大陆碎片上的气候都要比泛大陆时的气候温和。靠近大陆的海洋外缘中总是充满了生命。大陆块越多,海滨也比单独一个大陆时要漫长。因此只要我们不去破坏环境,我们就会生活得非常舒适。

    (选自《新疆城》,有删改

    链接一

    含有大量水分和水蒸气的森林等植被对气温也具有稳定作用,茂密的植被不仅能把太阳能吸收储备在有机质中,植被还吸收许多水分,茂密的森林相当于陆地的水库,森林树冠可以截留20%左右的雨水,另有7%左右的雨水被树干、树干上的苔藓和林下的枯枝落叶层所吸收。林地土壤有较强的蓄水能力,渗入土壤的雨水有5%~80%被储存起来。

    (选自网络,有删改)

    链接二

    学术界研究认为,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加,工业迅猛发展,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及煤、石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氫化碳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水平。2000年到2012年,仅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就从5389百万吨增长到16572百万吨。另一方面,对森林乱砍乱伐,大量农田被征用建成城市和工厂,减少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加之地表水域逐渐缩小,降水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破坏了二氧化碳生成与转化的动态平衡,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长,就使地球气温发生了改变。

(选自网络,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雪花,故乡的精灵

①我常想,无雪的冬天算不上真正的冬天。一夜无雪,这种喧嚣把多少城市折腾的彻夜不眠。显然,城市里只有冷,没有冬天。

②于是,我思雪, 盼雪, 多少次,梦回故乡。光影斑驳,双眼迷离……雪花,故乡的精灵,你在哪儿? 一阵刺骨的寒风掠过, 仿佛把我卷入梦境,带进那飘雪的故乡——

③故乡,平淡,宁静,安卧于豫南平原一个偏僻的角落,绵绵不绝的淮水滋养着它, 当最后一片黄叶落下,带走了秋天的梦。风雪,吹着口哨,奏响冬的序曲。

④故乡, 飘雪, 或白天, 或夜晚。

⑤雪花飘舞,轻盈,温婉,妩媚。它们既没有燕山如席的气概,也没有江南柔弱的秀气。故乡的雪,一朵,二朵,三朵……每朵雪花,都睁着一双回家的眼睛。落雪无声,好像片片鹅毛,恰似朵朵梨花,宛如簇簇棉絮……白了草, 白了树,白了房屋, 白了沟壑, 白了原野。故乡,犹如进入了梦幻的童话世界。

⑥雪花染白的村庄,孩子们三五成群,滑雪,( )雪人,( )雪球,( )雪仗,( )雪罗汉……个个玩得不亦乐乎,与雪相拥,就是与爱相拥。总有一天他们会明白:雪,是另一种火焰; 冷,是另一种温暖。

⑦冬天的乡村,美在寒冷,美在飘雪。

⑧雪,若是下上两三天,将是另一番情趣。打起绑腿,牵上狗,拎着竹竿,男女老少齐上阵,踏着厚厚的积雪,伴着滋滋的声响,跟着奔跑的人群,撵野鸡,赶野兔,吆喝声,欢呼声,此起彼伏,整个原野都沸腾啦! 与雪共舞,舞出了激情,舞出了浪漫。

⑨故乡的雪花呀,你来时朴素自然,去时又悄无声息。你荡涤尘埃,你圣洁高贵,你洞悉大地的奥秘。你甘愿化作暖的精灵,孵出春的生机!

文学作品阅读

我的树

张亚凌

①一棵树,不长在自家庭院里却独属自己,是幸运还是霸道?年幼时的我就有过这么一棵树,“我的树”。每每想起,就如同占了天大的便宜。

②一条沟从西到东将我们赵庄切割成南北两半。从村东向村西看,得抬头,是一道一道的缓坡费力地弓着身子,拉着扯着,将路铺开。那坡势在村外向西似乎是无限延伸的,以至于村外很远很远的地方被村里人统称“72拱”——据老人们说是向上拱了72下。沟边是路,路看上去也是万分辛苦,猫着腰,借助坡势努力前拱,竭力延伸。

③喜欢较真的我曾试图弄清楚,是不是72道坡。我上上下下数了多次,数着数着就乱了,终究没有数清楚,却在反反复复数来数去中邂逅了“我的树”。

④那是暑假的正午,整个村子都在午休。一个六七岁的小屁孩,为了探究到底有多少道坡,走了不知多远,反正没有走到“72拱”的尽头。渴了饿了,就在沟埝边找东西吃。羊奶奶,驴奶奶,野葡萄,狗桃,酸溜溜……经常被指派跟着哥哥给猪割草,草拔不了一把,倒是学会了填肚子。就在某道坡的沟腰处,竟然看到了一棵奇特的树,叶子像五角星。天哪,还有那种形状的叶子啊,叶子不都是杨树、桐树那样的?它很小,树干像我的小胳膊那样细。不会被别人发现吧?我要据为已有,我要让它成为“我的树”。我得给它做个记号,也能看出别人发现没有、霸占没有。转了几圈,有主意了。拔了一大把草,找了几根长的,把短的捆绑起来,挂在树身上。

“我的树”这个念头像神奇的种子落在心里,没有阳光没有水,不等到家,已经在我心里长成了一棵大树。

⑥我终于有了独属自己的东西。家里的破铁环还得跟小哥哥抢,木板削的小木枪二哥当成宝。就是院子里那两棵树,姐姐常常绑着绳子荡秋千,都让我离得远远的。破铁环,小木枪,烂秋千,哪里有我那棵树神奇?他们没见过的叶子啊,五角星样的叶子啊!做梦我都能笑出声。

⑦第二次为了找到“我的树”,费了很大的劲。上上下下跑了几趟,就是找不到。终于找到了,草还在树身上绑着,记号在,就没有被人发现,还是“我的”。为了便于下次找到,我专门把从沟边下到树那里的草拔得干干净净。突然又后悔了,别人不就也一眼看见了?又撅起屁股拔了半天草,把我的手都划破了。把草全扔到拔干净的地方,那里的草比别处都多,差不多将树遮住了。

⑧整整两年,我没事就跑去看“我的树”。后来,我上学了,会写字了,在树身上用小刀歪歪扭扭地刻下了我的名字——“张亚凌”,才彻底放心了。正儿八经是我的树了,谁也抢不走了。

⑨哥显摆他的枪与弹珠,姐显摆她的胸花与发卡,我嘴角一撇:我的东西要搬过来不得吓死你们。又是一年,树长粗了,“张亚凌”三个字也长大了。我越来越放心了,索性把这个天大的秘密告诉给了哥哥姐姐。

⑩哥笑了,让我抬头看天上。天上有一大团云,像飞奔的骏马。他说:“那是我的云,谁能夺走?”我说你是瞎说。哥笑得更厉害了,你瞎说地上的,就不允许我瞎说天上的?

⑪直到今天,每每回家时走在“72拱”上,就想起了“我的树”,还有童年里那满满的欢喜。

或许,每个人的童年,都有棵自己的树吧。

(选自天津人民出版社《味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突袭

王筠

①正是一夜中最为寂静的时刻,严寒笼罩着大地,山上一片萧然。只有西北方向柳潭里与东南方向下碣隅里的隆隆炮声打破了黎明前的黑暗。

②死鹰岭是横亘在柳潭里与下碣隅里之间的高山险岭,主阵地1419.2高地卧伏于下碣隅里到柳潭里的公路上方,它是美军陆战队的生死命门,也是志愿军部队的一把尖刀。守住了这一片阵地,就等于在美国人的心脏上戳了一刀子。所以师长和政委在电话里反复叮嘱吴铁锤,务必抢占并死守死鹰岭诸阵地。

③攻击部队排成了散兵线,悄悄地向山上摸去。几百人的部队都反穿着单薄的棉衣,光脚走在寒冷到极致的雪地上,冰铁一样的大地吸附着他们的脚板,一阵阵疼痛渗透到他们的心脏、骨髓和每一个毛孔,就像是无数的铁钉子扎进了他们的血肉,使他们本来就被冻伤冻肿的脚板饱受着加倍的苦难。但他们全都紧咬着牙关,以免打战的牙齿惊扰了山头上美国人的好梦。

④孙友壮腾出手来摸了摸他的一双大脚,脚板面子黏糊糊的一片,他知道那是流出的血水。孙友壮管不了那么多,甩开了膀子,几乎是大步流星地走在了散兵线的最前面,走在了吴铁锤的身旁。不一会儿双脚就麻木了,好像是两根僵硬的木头戳在冰冷的雪地上。

⑤到了半山腰,吴铁锤抬起胳膊压了压,先是近处后是远方,先是身边后是两翼的部队,都停了下来。吴铁锤听了听,山上山下一片寂静,美国人没有一点儿动静,搞不好都在睡大觉。吴铁锤没有大意,低声下达了他的第二个战斗命令:“都卧倒,匍匐前进!”

⑥所有的人都趴倒在雪地上,顺着山坡往上爬。光脚走在雪地上的动静自然是比穿着鞋子走路的响声要小,但也不是一点儿声音都没有,而匍匐着爬行的效果就截然不同了,用悄无声息这个字眼来形容此时此刻吴铁锤和他带领的部队也并不为过。他们就是这样反穿着单薄的棉衣裤,赤裸着双脚爬行在冰冻的雪地上。

⑦守卫着死鹰岭1419.2主阵地峰腰部的是美军麦卡锡中尉所在的连。整整一个白天都相安无事,陆战队队员们绷紧的神经免不了松弛下来。夜幕降临以后,气温也在急剧地下降,麦卡锡和他的士兵躲在散兵坑里不停地跺脚和拍打着双手,以抵御严寒的侵袭。

周围一片宁静,只有漫山遍野的积雪映照出淡淡的背景。寒冷使得美国士兵们昏昏欲睡,麦卡锡中尉不停地喊叫着他们,把他们一个一个从即将到来的梦境中拉出来。黑夜是中国人的白天,中国人总是在夜间进攻,他们善于在夜幕中发动袭击,麦卡锡中尉经历过这样的教训,他惧怕夜幕,惧怕待在这黑漆漆的荒山野岭上。麦卡锡中尉的叫喊声凄厉而刺耳,显得十分神经质,听起来不像是平日里的那个麦卡锡中尉。本森下士感觉到他这个长官的神经即将崩溃。

⑨倦意一阵阵袭来,美国士兵路易斯的眼睛很快就闭上了,可是随之而来的噩梦把他从睡梦中惊醒,他梦到了中国人袭击他们的情景,在七零八落的枪声中他落荒而逃,拼命奔跑,想远离那奇怪和恐怖的枪声,然而他的这一努力纯属徒劳,他脚步蹒跚,奔跑了半天还只是在原地转圈,两条腿好像不受自己控制。他使出了浑身的气力,拼命地蹬腿。他的腿蹬在鸭绒睡袋中,睡袋拉扯着他的身体,使他从噩梦中醒来。

⑩一阵急促和铿锵的金属撞击的声音在山坡上兀然而起,紧接着是一片远远近近的呐喊声,好像堤坝突然决口,山体突然崩塌。麦卡锡中尉一个激灵清醒过来,下意识地感觉到这是中国人。中国人来了!

⑪伴随着铿锵的金属撞击声(麦卡锡中尉当然不知道那是吴铁锤祖传的铜锣),山洪暴发一般的喊杀声越来越近,爆炸声随之响遍了整个死鹰岭大大小小的阵地。几百颗手榴弹同时飞向黎明前寒冷的夜空,飞向美国人据守的山头要点,有的扔在了散兵坑前面,有的扔在了散兵坑后面,有的正好扔在了散兵坑里,麦卡锡中尉和他的陆战队队员们都蒙了。更要命的是紧跟着爆炸的硝烟和横飞的弹片,无数中国人冲进了他们的阵地,紧接着就是一场短兵相接的混战……

⑫麦卡锡中尉见大势已去,下达了紧急撤退的命令。

(节选自《长津湖》,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外婆的香橼树

华明玥

①在乡间,散步的路上可以看到果实累累的香橼树。金黄的果实仿佛一个个粗糙的小瓜。轻拉树枝到鼻尖,深深地闻一下,柑橘家族特有的迷人香气沁入鼻腔。正在门口溪边洗衣的老妇,上到坡道,踮起脚尖,采了三个最大的香橼。她笑吟吟地对我说:“多摘点,回去用蜜腌渍了,就可沏香橼茶喝了。”

②我从老妇眼角笑纹里,看到外婆的影子。

③20世纪40年代,曾经是大户人家小姐的外婆嫁给了贫寒的外公,靠做各式各样收入微薄的小生意带大四个孩子。最困难的时候,她有两个孩子在远方插队,买完米、油,头一件事就是用剩下的收入买一大版邮票。她心急火燎地给远在大西北的心灰意冷的孩子写信,她总要在信上给孩子新的希望:江南的小红萝卜下来了,她承诺要给孩子做五香萝卜干。吃螃蟹的季节到了,她承诺给孩子寄蟹粉油——她要省下一个月的肉票去买油膘,自己熬炼;半大的螃蟹一买就是一网兜,蒸熟后剥得两手的指甲都裂了 , 剥出满满的膏黄与雪白的螃蟹肉,用油热封,用玻璃瓶装好,再用蒲叶包好,寄到大西北去。

④写完信,外婆骑一辆自行车,专门到邮局去寄。她总是疑心路上的邮筒收寄信件要比邮局慢一些。孩子们埋怨大西北缺乏水果和蔬菜,外婆便想把香橼树苗种到大运河河岸的荒地上去。三年,河岸边的香橼树真的被她种成了。到了深秋,外婆借了两个大箩筐,来回三趟,一次性把河岸上的香橼都采了回来。外婆将香橼洗净,切成薄片,在大团匾中晾干表面的水分。紧接着,拿出珍贵的糖,一层糖一层香橼片,紧紧码好,在大陶瓮里密封一夜,再将这些被充分糖渍的香橼片平摊到大团匾中去晒。一直晒到捏起来硬铮铮,丢在碟子里当当响,而后,外婆开始缝制邮寄用的小布包:她要把这些香橼片寄到正在冰天雪地中捞河泥、种小麦与青稞的孩子手里。

⑤外婆能在艰苦的生活中支撑那么多年,始终保持淡定乐观,与她舍得留给自己一点儿精神生活也有关系。我至今还记得,外婆将带着果柄的香橼一个个串起来,吊在衣橱里,为衣服熏香;外婆的娘家虽然早已败落,但自己的那些陪嫁,外婆依旧小心翼翼地保管了很多年,那些宝贝包括一个可以插梅花的大铜瓶、一个可用来陈列果实的古铜青绿旧盘、一个宣德暗花白盘……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月,简直没有什么用场。然而,外婆把采回来的香橼摊放在盘子上,每个盘子里放8—9枚,满屋都是黄灿灿的颜色以及清冽又扑鼻的芬芳。

⑥回看外婆这一生,大起大落。17岁前,半条街的娘家商铺伙计们都喊她“大小姐”;结婚后,她不得不成为卖炒货的小贩,后来又在里弄办的小厂成为一名两手都是机油味的女工;最后,她在为居民打酱油的小店中退休,她似乎从未抱怨过什么。她嫁了个像木桩一样少言寡语的男人,文弱书生一般,遇到事只会往她背后躲,家中买100块煤饼也挑不动,还要她一起去挑,她也无一丝怨怼。外婆从不计较她这一辈子为家族、为后辈付出了多少,她只是深信,一条河要不断地朝前走,才可能冲刷出深深的河床,汇聚无尽的溪流与雨水,蹬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直到汇入大海。

⑦基于这种朴素的认知,外婆从不把时间花在抱怨上,遇见事儿,她只是不断地去想办法,不断地去行动。从起了在运河边种树的念头,到从乡下以板车载了树苗回来种,她只花了3天时间;从运河边将香橼摘回来,到晒出可以泡茶的果干,她花了10天时间;而劝说两个在外插队的儿女一定要“把书读起来,就像在大风中拢住一粒火星”,她分别花了8年和10年。最后,孩子们放下锄头,在1978年考上大学,这却是外婆完全没有料想到的。但小舅舅和三姨能从痛苦与迷茫中觉醒,我以为,与外婆辛苦攒下寄出的几十版邮票息息相关。

⑧外婆离去多年,那些运河河岸上的香橼树还在,每次回到故乡,我就去看望那些树,外婆若有所思的样子就会浮现在脑海中。这些香橼,听到过拖船的声音,听到过船上人网鱼、炒菜的声音,也听到过源源不尽的水声,它们的香味,比佛手还要好闻。不知道为什么,闻到它,我就觉得这辈子遇到再大的沟坎都能心平气和地过去。

注:橼 (yuán)

(选自《读者》2023年1月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