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初中联考协作体13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材料一】2024年央视春晚上,中国传统纹样创演秀《年锦》艳惊四座,四名女演员及十余位汉服展示者身着中华传统服饰,分别演绎了汉之古朴、唐之飘逸、宋之淡雅、明之端庄等不同朝代的服饰、妆造之美,传递了吉庆安泰的新年祝福,节目中呈现了二十款专家学者从历代数百纹样中的精选纹饰,这也是传统汉服在央视春晚中的首次亮相。另一个节目《上春山》中,三位男艺人则穿上了新中式男装,呈现了翠竹元素、水墨风格,也有立领、长款等剪裁设计巧思,诠释了温润如玉的新中式儒雅风。能在央视春晚闪亮登场,说明曾经被大众视为戏服、古装、角色扮演的汉服和新中式服装已经成为一种流行文化。身着此类传统服装,也是在彰显大胆创新的青春态度,这种态度无疑又增加了不少时尚感,让其在近年来的传统节日中日渐风行,甚至火遍线上线下。

(选自《汉服新中式服装成新年俗,传统文化在创新中活化》,有删改)

【材料二】①2024年1月,某线上商城好物年货节期间带有“国潮”“新中式穿搭”话题的短视频播放量超过5亿。在大量优质国风短视频和直播间内容推介下,新中式服装在电商走红,销量同比增长超21倍,已经成为拉动新消费的一股新势力。“新中式宋锦外套”“儿童秋冬马面裙”……一款款色泽华丽、图案精致的新中式服装,屡屡登上热搜。

②新中式风格不是纯粹的元素堆砌,而是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从事设计相关工作的何平向记者介绍道:“从设计元素上看,可以加入盘扣、云肩等经典中式元素;从款式上看,可以结合旗袍等中式服装版型;从面料上看,可以在绣布上加入现代特殊设计……”与严格讲究形制的汉服不同,新中式服装在设计环节上往往可以更加大胆乃至更具有突破性。最终呈现出一种既典雅又符合现代审美追求的形态。

③新中式服饰持续走俏,并获得更广泛的认可,更重要的原因是消费者文化自信的进一步提升。春节将至,消费者姜女士购买了一件带有盘扣的新中式羽绒服,她说:“国泰民安的穿搭是过年的最优解。”在国力强盛的年代,人们身上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感几乎与生俱来。

④新中式服饰风格是在传统中式服饰风格中演变过来的,一定不能丢掉它的基调,而要保留传统中式服装里最精华、最具代表性的一些特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新中式服装在保留传统美学和传统服饰特点的前提下,在功能性上会更加适合现代人的日常穿着,可以满足人们在生活中的不同场合上角色改变后的需求。

(选自“手机中国网”2024年1月30日,有删改)

【材料三】国潮文化是“国”与“潮”的相加。“国”即为中国风、中国元素,是文化的复兴。“潮”即为潮流。国潮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灵感,结合现代时尚元素,创造出来的时尚品牌和产品。在国潮蓬勃兴起之前,国潮大多指代狭义上的特定品牌,即由中国本土设计师创立的潮流品牌,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小众文化代表。“国潮”的崛起激活了中国传统文化,也激活了想要提升品牌、扩大市场、重塑品牌活力的国产品牌。越来越多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制造出来的品牌,既满足了年轻消费者对时尚、个性的追求,也将传统文化带回到人民的生活中。近年来,传统文化不断“出圈”,从汉服文化、新中式穿搭的兴起,古代典籍的刊行到歌曲、舞蹈的演绎,再到众多文创产品的推广,无不体现出“国潮”的魅力。人们推崇“国潮”并不是在排外,而是在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国外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地吸收和借鉴,让中国文化真正发扬光大……

(选自《“国潮”正当红,到底为何物?》,有删改)

【材料四】国潮产品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可是,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国潮产品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仍是浅层次的,往往重其表而轻其里。弘扬传统文化,表现国风国潮,首先要领悟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选择与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相伴而行的内容进行艺术加工。创作者可以从古典文献和民风民俗中寻找创作源泉,运用多媒体手段,还原历史,创意表达,使国风国潮更具有标志性,更易传播。除去视听产品,还要从非遗传承、古法制造中开发兼具艺术美感和实用价值的文化产品。

(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9月23日,有删改)

(1)、根据【材料二】,概括消费者越来越青睐“新中式”风格的原因。
(2)、根据【材料四】,用简洁的语言谈谈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国潮”。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汉服和新中式服装在央视春晚首次亮相,彰显了大胆创新的青春态度,增加了不少时尚感,说明传统服装已经成为一种流行文化。 B、汉服、新中式服装火遍线上线下,国潮品牌备受大众喜爱,中国元素已经成为拉动新消费的一股新势力。 C、如今,国潮品牌既满足了年轻消费者对时尚、个性的追求,也将传统文化带回到人民的生活中,让中国文化真正发扬光大。 D、国潮产品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重要载体,不能只重其表而轻其里,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利用。
举一反三
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题目
                                                                             灯光也是一种毒品 (艾先立)
      (1)1880年3月31日,人类的灯光第一次照亮这个世界。从此,深邃美丽的夜空便渐行渐远。如今,我们的地球在太空中就像游乐园一样,光点密集,熠熠生辉,尤其是欧洲和美国的夜空,人工光的亮度正以每年5—10的比率增长。
      (2)这眩目的明亮,会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许多动物依靠星辰和月亮的微光辨别方向,而人工光的泛滥影响了它们的生物节律,对它们造成伤害。据统计,每年有近一亿只禽类撞在北美洲的有光建筑上。在饰有华灯的华盛顿纪念碑下,一个半小时内就能找到500多只鸟的尸骸。明亮的灯光也会干扰蚕蛾的迁徙,使大批蚕蛾无端被困在黑暗的孤岛上,坐以待毙。“人工白昼”还致使许多昆虫被强光源周围的高温烧死。致使美丽的蝴蝶变得越来越少了。
      (3)受影响的还有一种甲壳纲动物和轮虫,本来它们在夜间游到水面吃水藻,白天则在水下休息并躲避猎食者。街灯的强光折射到水面后,这些微小生物一直停留在水面下。后果是,蜉蝣生物被剥夺了营养来源,以此为生的鱼虾大量减少;幸存的水藻却快速疯长,破坏了其它水生物的生长环境,使水体受到污染。可见,人工光的泛滥会影响到食物链彼此依存的正常关系。
     (4)更糟糕的是,西雅图市佛莱德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发现,夜间工作的妇女比非夜间工作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几率高出60%;上夜班的年头越多,夜班时间越长,接触的光线强度越高,患病的可能性就越大。患病的可能性就越大。其它的研究还表明,照在视网膜上的灯光,即使在睡眠期间,也会减少褪黑激素的生成,而褪黑激素能帮助调节昼夜节律,还具有抗氧化的功能。神经内分泌学家鲁塞尔·雷特说:“灯光是一种毒品。滥用灯光,就是在危害健康。”
     (5)研究光污染的科学家们一致认为,社会应该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光污染的程度。他们建议对固定照明设施进行遮盖,并将散射光的圆形灯换成不散射光的平底灯,让灯光照向需要照射的地方,而不是过路人的眼睛和居民的窗户。……阿尔瓦勒兹说:“装饰性灯光应该像高明画家的画笔,要画龙点睛地突出细节,而不应该像粉刷匠手里的刷子,均匀地细密地刷满整个建筑。”(选自《生命世界》)
【相关链接】
      某市将通过灯光建设,构筑几大主题景观体系,以展示该市作为现代国际大都市繁华的恢弘气势。景观一,由中心城区1000余条纵横交错的路灯廊道构成的“霞光千道”夜景景观。景观二,由百余栋公共建筑“里光外透”和200栋15层以上高层建筑灯光构成“都市辉煌”夜景景观。景观三、由18片居住小居的甬路灯光、楼道灯光、标识灯光和绿化小品等装饰性灯光构成的“万家灯火”的夜景景观。(摘自新华网,文章有改动。)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
①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是在一号坑原址的基础上修建的,总面积16300平方米。它有钢架结构的现代化的展览大厅,长230米,高22米,跨度70米。它始建于1975年,并于1979年国庆节开放。展览大厅两侧是文物陈列室及外宾接待室。
②当我走进博物馆大厅东端的参观台时,二千余年前的赫赫军容,历历在目。这许许多多“擐甲执戈,顿蹄开辔”的从葬兵马俑,重现着秦始皇陵的守陵部队。真是“陈列六千兵马俑,伍整行严显神奕”。
③一号兵马俑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0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原来是一座地下坑道的土木结构建筑。可能是项羽火烧秦宫的同时,这木构建筑也被烧tā 陷了,致使大部分兵马俑破残,彩绘也大多脱落。
④我参观时,一号兵马俑坑的东端已经揭开,清理出身高1.8米左右的陶武士俑近千件,和真马大小相同的陶马32匹。陶马四匹一组,拖着木质战车。初步推算一号坑可出土陶俑陶马近6000件,排列得有条不紊。其数量之多,形体之大,造型逼真,为我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也是世界考古史上的奇迹。
⑤一号坑的陶俑陶马排列成一个向东的长方形军阵,东端有三列面向东的武士俑,每列70件,共210件,这些只是军阵的前锋。后面紧接着步兵与战车相间的38路纵队,每路长约180米,这是军阵的主体。左右两侧和西端各有一列面向南、北、西的武士俑,似为侧翼卫队。武士俑有的穿战袍,有的身披铠甲,手里拿的青铜兵器,都是实物。整个军队组织严密,队伍整齐,处于整装待发之势,战马昂首嘶鸣,攒蹄欲行,好像在等待一声令下,就可立即驰聘疆场。
⑥第二号兵马俑坑,在一号坑的东面约20米处,面积为一号坑的一半,平面呈曲尺形。东西长124米,南北宽98米,深5米,总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结构与一号坑相同。从试掘中发现里面的陶马陶俑更为丰富多彩,已清理出身高,1.8~1.9米武士俑190多件,木质战车11乘,陶马60多匹,各种兵器190多件,估计全坑可出土各类武士俑千多件,战车80多乘,拉车陶马800多匹,骑兵鞍马100多匹。证明这个军阵是由步兵、骑兵、车兵混合组成。所以,它的排列情况也和一号坑不同。前边是由立式和蹲跪式弩兵组成的方阵;右侧是由战车组成的方阵;左侧是骑兵。这种组编方法,在中国兵书上叫作大阵套小阵,大营包小营,阵中有阵,营中有营,互相勾连,有机地结合。组成一个大型军阵。各兵种分开可以独立作战,集合在一起又是一个战斗集体。
⑦第三号兵马俑坑在一号坑西面北侧约25米处,面积较小,约520平方米,呈四字形,门前仅有战车一乘,武士俑68件。武士俑沿周围的墙壁面向内环立,不成作战队形,在通道处又是夹道排列,说明他们的身份是卫士。袁仲一先生分析:根据三号坑所处的位置看,它是统率一、二号兵马俑的指挥机关,即中国古代的所谓“军幕”。如此判断,一、二、三号兵马坑紧密相连有机地结合,构成一个庞大的军阵体系。它位于皇陵东侧,象征着秦始皇生前驻扎在京城外用以保卫京师的宿卫军。它恰好是兵强马壮,内灭六国,北却匈奴,南平百越的强秦的缩影。
⑧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及配备的青铜兵器,不但是中国古代军事历史的宝贵实物资料,还是一个雕塑艺术的宝库。一号坑的武士俑,有的肃然挺立,有的凝神沉思,有的神态自若,有的横眉怒目……无数生动形象,反映了远古的秦代的艺术匠师,是有多么深邃的生活知识和高超的艺术修养!这些兵马俑现已成为中国雕塑艺术的精品,也给世界艺术史增补了光辉的一页。去年有极少数的陶俑陶马运到北欧和联邦德国等国公开展出达一年多之久,受到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小题。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

李道季

    ①最近,一篇关于英国女王向塑料宣战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据说白金汉宫等王室房产内将禁用抛弃式塑料吸管和塑料瓶。这一新闻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关注。

    ②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重。全球每年有1000万—20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羊,随时间的流逝破碎成不计其数的微塑料存在于水体中,能够存在数百年时间。

    ③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如今,微塑料的分布区域已遍及地球各个角落,从近岸河口区域到大洋,从赤道海域到南北极,从海洋的表层到大洋的超深渊带,人类都发现了它的踪迹。

    ④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其成品就是微塑料粒,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塑料微珠在运输过程中泄漏进入环境;另一类是次生微塑料,也就是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后,经光照、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碎片化形成的微塑料。

    ⑤海洋微塑料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这是由于微塑料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的尺寸范围,而且表面可以附着微生物和其它海洋生物。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对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危害。例如,无法被消化也不容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长期积累,会使生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亡;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可能在食物链中的各个水平生物体内富集。

    ⑥微塑料还可能造成入侵物种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在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就像一般乘风破浪的小船,相对于漂浮的藻类和其它生物残骸等自然基质,它的性质更加稳定,能搭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其中包含的部分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4月,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各小题。

让人烦恼的青春痘

李 颖

①“只要青春不要痘。”青春是美好的,但“青春痘”却让人无比烦恼。

②青春痘多见于青年,男多于女,好发于面颊、额部、颏部和鼻颊沟等多脂区,其次是胸部、背部及肩部。青春痘有自限性。绝大多数患者青春期后逐渐减轻,以至消失。常见于17~18岁的青年,亦有早至10~13岁,迟至青春期以后或成人发病的。

③青春痘是发作在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发作的要素多种多样,但最直接的要素就是毛孔梗塞。毛孔梗塞以后,毛囊里面的油脂排不出来,越积越多就构成一个个小痘痘,青春痘就是这样发作的。不太严重的青春痘通常都能看到一个白色或者黑色的顶,这就是白头粉刺与黑头粉刺。白头粉刺亦称闭合性粉刺,为皮色丘疹,针头大小,毛囊开口不明显,不易挤出脂栓。黑头粉刺亦称开放性粉刺,丘疹中央为扩大的毛孔,脂栓阻塞于毛囊口。从粉刺里能挤出一些白色的分泌物,这就是堆积在毛孔里面的油脂,并非脏的东西,也不是所谓的螨虫。

④痘痘长在脸上让人很不舒服,有些严重的甚至会流脓血,很多人不自觉地就去用手挤。当青春痘出现脓血状况时,有必要进行清理,但是如果没有进行专门的卫生处理,很有可能引起伤口的感染加重病情。

⑤挤压青春痘的危害有很多。首先,在挤压的同时会造成部分油脂被挤入皮下组织,造成毛孔溃烂,导致细菌扩散到其他部位,引发感染,形成皮下囊肿。其次,容易挤压到毛细血管,使血管破裂,如果污血没有完全被挤出,会淤积于毛孔内,很容易产生痘印,没有挤压愈合后也会形成痘印。另外,挤压容易使表皮细胞受损,伤口愈合后容易留下疤痕。最关键的是在脸部T字区挤压后,比别的部位更加容易受到感染,细菌可经海绵窦逆行至大脑导致颅内感染,严重的可能会危及生命。

⑥想要治疗青春痘,就应该从多方面进行注意,在生活方面应该做到不吸烟、不喝酒,如果是活动性或是炎症性的青春痘,就应该注意防晒,太冷太热的天气以及过分潮湿的天气都不适合治疗和预防青春痘。

⑦另外,患者的饮食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患者想要预防或是治疗青春痘,就应该忌掉辛辣的食物,和比较甜的食物,还有狗肉、羊肉等发物也应该少吃,对于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以多吃些,不过要适量。

⑧青春痘的治疗,不能盲目,不要相信所谓的特效药,大部分药物都含有激素,涂抹在皮肤上,会刺激皮肤,使肤色暗沉,更使得青春痘的病情越来越严重。

(选自《科技日报》,有删节)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鲨鱼是海洋系统的“整容师”

柳静

①鲨鱼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也是食肉类的凶猛鱼类,号称“海中狼”。可是,最近它被贴上了“整容师”的标签,因为它可以改变海洋中很多鱼的眼睛和尾鳍的尺寸。听到这些,你是否感到十分惊讶呢?

②原来,在海洋系统中,许多小鱼都有着较大的眼睛和有力的尾鳍,帮助它们及时发现并快速躲避鲨鱼的攻击与吞食。尤其在鲨鱼出没捕食的低光环境下更是如此:一定尺寸的尾鳍可以保证鱼类突然加速游动,以此来远离鲨鱼的追捕。但是,在2018年1月,西澳大利亚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近年来由于人类对鲨鱼的大量猎杀,导致多种鲨鱼濒临灭绝。鲨鱼数量的减少,使得其他鱼类的生存得到了暂时的和平安稳,导致它们的形态也正在发生明显的改变,如眼睛变小,尾鳍变小。因此,鲨鱼就成了海洋系统里的“整容师”。

③研究人员对澳大利亚西北海域罗利沙洲和斯科特礁两个珊瑚礁系统中7种不同的鱼类专门进行了对比分析。这两个珊瑚礁有着相似的自然环境,但不同的是,罗利沙洲禁止捕鱼,鲨鱼数量比较稳定,而斯科特礁允许对鲨鱼进行商业捕捞,且已经特持续了一百多年。研究人员分别在两个珊瑚礁海域进行了采样捕捞,并测量出了所捕捞鱼的体长、体宽、眼部和尾鳍大小。结果发现,与罗利沙洲的鱼类相比,斯科特礁同种鱼类的眼睛尺寸小46%,尾鳍尺寸小40%

④研究人员解释说,人类捕捞鯊鱼使其数量减少,会造成一- 系列生态后果,小鱼的的眼睛及尾鳍尺寸等发生变化仅仅是一个方面,其实,鲨鱼数量的减少还在悄悄地影响着其他海洋生态系统。

⑤首先,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那些体弱多病,基因突变导致畸形的鱼,就不会及时被消灭,进化过程中的优胜劣汰也不能更好地延续下去。那些没有被吃掉的弱鱼,病鱼就会一直繁殖下去,直到基因退化,这不利于种群的健康发展,对整个海洋生物多样性,优化性将是一个致命打击。

⑥其次,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将使海洋生态环境无法正常维持,水质环境会进一步恶化。因为,鲨鱼是海洋系统名副其实的“清道夫”。它可以通过清理腐烂的大型海洋动物尸体,来净化海洋生态环境。

⑦由此看来,鲨鱼在保持海洋生态系统平衡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称它为海洋系统的“整容师”一点儿也不为过。 (选自《知识窗》,2018年第4期,有删改)

现代文阅读

近日,首款国产3A游戏作品《黑神话:悟空》在全球掀起了现象级热潮。

材料一:好评如潮

8月20日游戏正式上线时,吸引了超过100万玩家同时在线,短短数日后在线人数便飙升至300万,刷新了游戏平台Steam的历史在线人数纪录。据官方账号信息显示,截至北京时间8月23日晚9点,游戏销量已突破1000万套。按官方定价计算,销售额已突破25亿元。在销量猛增的同时,《黑神话:悟空》也收获了极高的口碑,Steam平台上的好评率高达96%,实现了口碑与销量的双赢。

“《黑神话:悟空》令人惊叹,这款游戏堪称艺术品级别的享受。它极有可能赢得年度游戏奖项。”

——Twitch平台的知名主播Shroud

“《黑神话:悟空》投入了大量成本、大量时间和大量资源,3A游戏从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市场影响力等多项指标来看,被视作全球游戏产业中的黄金标杆。”

——某国际知名游戏主播

《黑神话:悟空》不仅仅是一款游戏,它是对当前游戏产业的一次深刻反思和有力回应。这款游戏凭借其高质量的单人游戏体验,在一个充斥着实时在线模式和微交易的市场中脱颖而出。《黑神话:悟空》是一次觉醒的呼唤。

——西方媒体博主Legendary Drops

《黑神话:悟空》之所以能在国内引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首先是因为它成功跻身长期被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所垄断的游戏产业上游,使中国游戏迈入了国际公认的顶尖行列。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走红,也带火了游戏背景中的山西古建筑。据报道,游戏背景是制作团队经实地考察,对古建筑精细还原而成,效果震撼,更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了海内外众多玩家。

——《人民日报》评论

材料二:专家点评

《黑神话:悟空》作为一款游戏产品风靡全球,其背后蕴含着深层次原因。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红玉看来,《黑神话:悟空》之所以备受瞩目,不仅在于其卓越的游戏品质,还在于社会、经济、科技、商业、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该游戏选材独特,在国产游戏题材中独树一帜,其新颖性远胜于市场上充斥的武侠、科幻、魔幻、恋爱等传统题材。加之游戏画面精致、剧情引人入胜,以及悟空等角色技能动作的酷炫表现,令人叹为观止。

陈红玉认为,《黑神话:悟空》深度融合了中国文化元素,传递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与情怀,既满足了国内玩家对于文化认同的心理需求,也迎合了全球对中华文化的好奇与向往。《西游记》与孙悟空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其创新的表现形式为玩家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这种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对海外玩家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伴随《黑神话:悟空》的火爆,游戏中的一段融合三弦弹奏与陕北说书的音乐亦广受好评。

材料三:观点争鸣

某中学生家长认为:这个游戏简直就是“电子鸦片”,让孩子们置身于血腥暴力世界之中。孩子们正处于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期,面对这么多激烈打斗的场景,岂不是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影响?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指出:评判一款游戏适不适合未成年人玩,是有一系列标准的,不能因为游戏爆火就丢掉了评判标准。电子游戏的宣传推广本质上是一种商业行为,不应该将对游戏的宣传、美化带到严肃的教育领域。为此,他呼吁,广大家长要保持理性与冷静,如果游戏包含了血腥、暴力等内容就要明确限制未成年人进行游玩。

西安网记者指出:任何一款游戏终究是游戏,沉溺网络游戏的行为都不可取。要知道,正视游戏消遣娱乐的本质属性,才是推动游戏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正确打开方式。因此要理性看待《黑神话:悟空》,毕竟,玩游戏不能当饭吃,必须牢记凡事皆有度,过犹而不及。

游戏主创人冯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黑神话:悟空》大赢特赢,也让中国电子游戏产业,开始摆脱之前“电子赌博”“赛博鸦片”的名声,成为“文化艺术”和“优秀工业产品”。

新华社记者张扬说:游戏不只是游戏,而是和“电影”“电视剧”“戏剧”等文艺作品同等重要的文化产业,优秀的3A大作,应当是和《流浪地球2》同样影响力和社会地位的文化产品。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