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小语三上第八单元 26.手术台就是阵地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不朽的托起

佚名

罗雨成,1931年生,湖南省新化县人。1947年,他考入省立九师,毕业后升入省立十三中学高中部求学,并改名罗盛教。

1951年4月,罗盛教响应党的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并随部队奔赴朝鲜。

在朝鲜的日子里,罗盛教时时感到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他和驻地的老乡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经常帮房东大妈担水、劈柴,乡亲们都夸奖罗盛教。

1952年1月2日清晨,罗盛教与战友宋惠云一起去河边练习投掷手榴弹。正值隆冬季节,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盖住,几个少年正在滑冰,笑声阵阵。忽然,传来了呼救声,有人掉进冰窟窿了!罗盛教抓起自己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弯腰,直冲过去。他一边跑,一边飞快地脱掉身上的衣服,接着跳进了冰河里。过了好一会儿,罗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气,又钻进水里。又过了一会儿,罗盛教终于将落水的少年托出连人带冰水面。当那少年两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时,突然,哗啦一声,冰面又塌了,少年又落入水中。这时,罗盛教全身已冻得发紫,体力消耗殆尽,但是他又一次潜入水中,过了好久,才用头和肩将少年顶出水面。这时,宋惠云已将一根电线杆拖到河边,少年抱住电线杆被拉上了岸。人们急切地等待着罗盛教,然而,他却再也没有上来。为了救落水的朝鲜少年,罗盛教英勇献身。

全村的老百姓都赶到了河边,他们久久地哀悼着这位英雄。

(选自英雄网,有删改)

(1)、【思维导图】文中罗盛教共下水三次,请结合短文内容,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2)、阅读下面的对话,补充填空。

小明:这篇短文写的是抗美援朝时期的故事,好感人啊!

小亮:对,为救朝鲜少年掉入冰窟,壮烈牺牲。

小明:这个时期感人的故事有好多呢,你还知道其他的吗?

小亮:知道,例如……

小明:可见和朝鲜人民有着深情厚谊。

小亮:图书馆里也有这类书,我们去借几本吧。

小明:这就去!

(3)、阅读短文,结合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词,揣摩句中人物的心情将正确的序号填入对应的横线上。

A.急切   
B.欢乐     
C.悲痛

①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盖住,几个少年正在滑冰,笑声阵阵

②罗盛教抓起自己的帽子,往地上一 , 一弯腰,直冲过去。

③全村的老百姓都赶到了河边,他们久久地哀悼着这位英雄。

(4)、[阅读要素]默读短文,下列对标题“不朽的托起”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朽”有永不磨灭的意思,代表罗盛教舍己救人精神的不朽。 B、“不朽的托起”指罗盛教救落水少年的这一行为是不朽的。 C、“托起”赞扬了罗盛教乐于助人、舍己救人的国际主义精神。 D、“不朽的托起”塑造了罗盛教英勇献身的光辉形象。
(5)、[链接课文]这篇短文与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有哪些异同?完成下面的表格。(可从人物、事件、表现的人物精神角度去比较)

篇目

《不朽的托起》

《手术台就是阵地》

相同点

不同点

举一反三
聪聪给大家分享了科学家钱学森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去学习他身上的美好品质吧! 

“人民科学家”钱学森

佚 名

①钱学森先生为祖国的火箭和导弹研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人民科学家”。

②1935年,钱学森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有一次,他和两个同学去影院看电影,身边的美国白人让服务员说:“先生,对不起,那位客人不愿意和你们坐在一起,你们可以换到另一个座位上去吗?”钱学森听了____,但他克制住了自己,只是起身离开了电影院。从此,钱学森怀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立志要发愤读书,振兴中华。他曾说:“我的一腔热血只图报国!”

③1949年钱学森历时五年,终于回到祖国。回国后,每月工资只有350元,但他想到国家面临的种种困难,总是____,他曾获得“何梁何利优秀奖”,奖金高达100万港元。这笔巨款支票汇到后,他____把钱捐献给促进沙漠产业发展基金会,专门用于支援我国西部的沙漠治理。

④1960年,中国的导弹事业刚刚起步,钱学森一心扑在导弹事业上,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攻克一个个难关。有一次,一位普通战士,因一件“小事”受到了钱学森的表扬。这位战士在进行弹体内外观察时,发现弹体内部有一根大约5毫米长的小白毛,担心因此造成通电接触不良,他用镊子夹、细铁丝挑,都未能取出小白毛,最后用一根猪鬃(zōng)才把它挑出来。钱学森对此____,他慎重地把这根小白毛包好,作为典型案例教育全体航天科技人员。

⑤1966年我国首次成功发射导弹核武器,让全世界为之瞩目。钱学森却说:“我只是一名科技人员,一切成就归于党、归于集体,我个人只是恰逢其时做了自己应做的工作。”

课外阅读(二)。

八女投江

佚 名

1938年5月,东北抗日联军的一支部队按照上级命令,深入敌后去开展游击战,这支部队里有一个妇女团。部队在战斗中牺牲了不少战士,妇女团最后也只剩下了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风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等八人。冷云是妇女团的指导员,那时才23岁,另外七位女战士大都在20岁上下,王惠民只有13岁。

一天晚上,部队来到乌斯浑河下游准备渡河。但乌斯浑河当时正在涨水,河面大约有一百来米宽,水流湍急。部队首长让八个女战士先过河,但她们刚来到河边,周围突然响起密集的枪声、接着就出现了成群的敌人。不好,日本侵略军把抗联部队包围了。

这时,冷云看见敌人正在追赶部队,没有发现她们。她想:“现在我们这里远离部队.最能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对,把敌人引过来,让部队突围出去。”想到这里,冷云对战友们大喊一声:“诀,向敌人射击,掩护部队突围!”女战士们一听,立刻一起朝敌人开了火追袭抗联大部队的敌人背后遭到猛然袭击,顿时慌乱起来,他们害怕腹背受敌,马上组织部分敌人向河边还击。冷云等八位女战士的果敢行动,吸引了敌人的火力,分散了敌人的兵力,给抗联大队的突围创造了有利条件,抗联大队趁势冲了出去,很快摆脱了敌人的夹击,进入了密林。部队首长看到敌人正朝冷云她们猛扑,就又带领部队往山下冲,想把她们救出来。但敌人用凶猛的炮火死死控制住山口,接应队伍伤亡很大。冷云看到这种情况,急忙和女战士们一块儿喊:“同志们,不要管我们,快点冲出去。抗战到底!”七名女战士在冷云的指挥下一连喊了三次话。大部队听到了她们的喊声,但还想再作一次努力。然而,敌人装备精良,人多势众,抗联队伍伤亡越来越多。部队首长只好含着眼泪,带领部队向山上的密林里撤去了。 日本指挥官一看没能消灭抗联的大部队,气极了,命令手下全部朝冷云她们扑了过来。

太阳从地平线升了起来,女战士们手中已经没有一颗子弹了,现在她们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战死,要么被敌人抓住。冷云静静地看了看战友们,战友们也默默地看了看冷云,点了点头,好像是在说:“指导员,你就下命令吧。”终于,冷云代表大家下了最后决心:“同志们!咱们是共产党员、抗联战士,宁死也不做俘虏!现在咱们弹尽援绝了,只有蹚水过河。能过去,就找到军部继续抗日,战斗到底;过不去,宁肯死在河里!为祖国的解放事业而战死是我们最大的光荣!”

八位英勇的抗联女战士互相搀扶着,一步一步坚定地走进了激流翻滚的乌斯浑河。敌人的一排炮弹在八位女战士身边炸开了,掀起了一个个巨大的白色浪柱。巨浪过去以后,八位女战士的身影不见了,只有乌斯浑河的水还在不停地奔流着……

滔滔的江水虽然带走了冷云等八位女战士的生命,但抗日联军八女先烈的英姿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她们气壮山河的崇高民族气节和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

课外阅读。

她改变了一个国家的态度(节选)

人们可能会目击到很多触目惊心的环境灾难,但只有为数极少的人才会在心痛之后起而呼吁。2006年,英国广播公司女摄影师丽贝卡•霍斯金到夏威夷海域拍摄野生动物的纪录片,中途岛上的一幕惨景让她心灵震颤:数百只信天翁倒在海滩上。

这些美丽的鸟已被阳光曝晒,各种塑料残渣都从死亡的信天翁的胃中暴露出来。显然,这些鸟是在吃了塑料残渣后窒息而死的。

更糟糕的场面接二连三:鲸、海豹、乌龟都死于塑料残渣。凡是海洋上漂浮塑料残渣比较集中的地方,海滩上必能见到动物成片死亡的惨状。在中途岛下风方向地带, 丽贝卡看到好几千只刚孵化出的信天翁雏鸟要么死亡,要么软弱地匍匐在地。她捡起一只活着的小鸟,它啄着她的手指,很快就死去了。那一刻,丽贝卡在气愤和郁闷中崩溃了。

回到故乡英国莫德博里镇,丽贝卡剪辑完纪录片,便开始策划禁止塑料袋的活动。一个月时间内,她和儿时的朋友一起向家乡人展播野生动物生存的实况录像,邀请小镇上43个零售商在酒吧边看纪录片边商议禁止塑料袋的行动计划。6个月的实验后,这个随手丢塑料袋的城镇里的人们全部用上了布袋。

莫德博里成了欧洲第一个全面禁止塑料袋的城镇,丽贝卡的勇气和行为在英国家喻户晓。英国绿色和平组织的负责人说:“她在几个月内改变了英国人对塑料袋的态度,她把太平洋上的所见所闻和自己生活的国家联系起来,她应当是英国的首相。”

英国前首相布朗在发表他上任后的第一篇“绿色讲话”时提到,他将召集所有超市的高管开会,讨论如何消除塑料袋。“我相信我们能消除一次性使用的塑料袋 ,找到可持续使用的替代品。”没有人游说,也没有辩论,丽贝卡用行动说服了首相对塑料袋开战。布朗致信莫德博里镇的行政官员,“莫德博里的人应当为他们所表现的领导作用感到骄傲”。

丽贝卡感到高兴,她热衷的仍是拍摄纪录片,并且在业余时间到海边捡垃圾,其中2/3是塑料垃圾。1974年出生、毕业于爱丁堡大学的 ,  2007年11月获得“全英环境与媒体奖”。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