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重点名校入学分班真卷 2021年广州三中分班语文真卷
把自己活成一团光明
①你能想象90岁的自己吗?那时,你或许早已过上了养老生活,享受着晚年之乐吧。你肯定很难相信,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年近90岁,却仍在不断地学习进步,为中国乃至整个人类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就是袁隆平。
②前不久,袁隆平用英文向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献上了一段致辞。在视频中,老人表示,愿意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研发杂交水稻,共同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要知道,在袁隆平的指导下,杂交水稻在非洲创下了高产纪录,产量从每公顷3吨,变成现在的10.8吨。这段视频下方的评论里,人们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达则兼济天下,您是民族的骄傲!”
③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这句话用来形容袁隆平,再合适不过。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袁隆平,在生活上非常低调简朴:他讨厌高楼大厦,住在很普通的房子里;他穿着15元一件的衬衫、100元左右的皮鞋,戴三百多元的手表,开10万元左右的赛欧汽车。
④袁隆平说:“我们一生有很多东西需要坚守,如果浮躁了,就难以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有些事情,我们也要勇于放弃,必要的放弃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坚守。”所以,这一辈子,他都坚守在农田,做好一个“农民”。不管风吹雨打,不论是刚做完眼睛手术,还是肺部感染稍有好转,袁隆平在下田这件事上,有着超乎常人的坚持和执拗。
⑤杂交水稻走出国门始于1979年。当时,我国向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赠送了1.5公斤杂交水稻种子。这些种子在美国种植后,比当地良种增产33%以上。同时袁隆平的团队还开通了国际班,为八十多个发展中国家培养了一万多名杂交水稻技术人员。袁隆平耗费平生的光景,实现了天下人都完成不了的梦。
⑥把颓靡和软弱褪去,把无知和麻木摈弃,努力做这个时代的一把火、一团光,这才是新一代的青年前行的方向。正如学者崔卫平对新一代青年的寄语: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年近90岁的袁隆平都如此努力,你呢?
(有删改)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