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孟建平】单元测试卷 小语三上 单元自主检测卷(十九)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文明出境游调查表

不文明行为

乱丢垃圾

不尊重风俗习惯

对景区规定

不以为然

公共场合大声喧哗

插队

随地吐痰

投票结果

72%

31%

13%

46%

8%

65%

(1)、网站评出的位于“最不文明的出境游行为”之首的行为是(   )
A、乱丢垃圾 B、随地吐痰 C、公共场合大声喧哗 D、不尊重当地风俗
(2)、在法国卢浮宫,晓明见到《蒙娜丽莎》太兴奋,忍不住对爸爸妈妈大喊:“快看!快看!”你觉得晓明的行为对吗?为什么?
举一反三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一)五花山(节选)

薛卫民

①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②下过一场秋霜,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得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③只有松柏不怕秋霜,针一样的叶子还是那么翠绿。

(选自《五花山》,有删改)

(二)维也纳生活圆舞曲(节选)

冯骥才

①家家户户挂在窗外的长方形花盆全都鲜花盛开,绚烂的颜色好像是从这些家庭喷发出来的。②许多商店用彩色的花缠绕在门框上,穿过这门就如同走进花的巢穴。③按照惯例,城市公园年年都用鲜花装置起一座大表,表针走得很准时,花儿组成的表盘年年都是全新的图案。④今年,园艺家们别出心裁,在公园东北角临街的一块高地上,用白玫瑰和冬青搭起一架芬芳的三角钢琴。⑤于是,维也纳的灵魂——音乐与花,全叫它表达出来了。

(选自《维也纳情感》,有删改)

(三)庐山的云雾(节选)

张建恒

①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②云雾弥漫山谷,像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又像是巨大的天幕。③庐山的云雾不仅千姿百态,而且瞬息万变。④眼前的云雾,刚才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选自学科网,有删改)

圆明园的毁灭

【材料一】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料。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年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节选自《圆明园的毁灭》)

【材料二】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帕特农神庙。从前他们对帕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 , 以至于荡然无存。

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见此情形,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节选自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有删改)

【材料三】近期有人大代表提出“重建圆明园,加强爱国主义文化建设”的建议,对此国家文物局答复称,圆明园遗址不仅是清代皇家园林的重要代表,更是近代中国被侵略、被殖民的历史见证,遗址以断壁残垣告诫后人勿忘国耻、警钟长鸣。重建圆明园缺乏必要的考古及历史文献依据,且将改变圆明园遗址被列强破坏的历史现状,应慎重论证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摘自《光明日报》2020年11月12日)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

【材料二】

①蝉,又名知了。古人以为蝉是用触角喝露水生活的,但其实蝉是以把口器插到植物里吸取汁液为生的。它体长2~5厘米,有两对膜翅。A. 雄蝉腹部有发声器,像一个蒙着一层鼓膜的大鼓,声带肌肉每秒可以伸缩一万次左右,所以声音大。雌蝉不发声。

②蝉分布于温带及热带地区,栖于沙漠、草原和森林。普通的蝉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B. 每次产卵总数约为四百个,之所以产许多卵,是为了抵御危险。昆虫蚋,就是蝉家族的大灾祸。我曾看见蚋掠夺一只倒霉的蝉。蝉刚把卵装满一个小孔,蚋立刻像在自己家一样,在蝉卵上刺一个孔,把自己的卵放进去,然后代替了蝉的家族。

③蝉卵要花一年时间才能孵化成幼虫。卵开始很像极小的鱼,等幼虫一到孔外,皮即刻脱去。脱下的皮自动形成一种线,幼虫靠它能够附着在树枝上,以防在硬地上摔伤。这时候,它面前危险重重。只要一点风就能把它吹到坚硬的岩石上,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黏土上。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迟缓就有死亡的危险。

④ 最后,这小生物找到适当的地点,就钻下去,隐藏了自己。它要在地底下生活几年甚至十几年。到幼虫成熟后,才会爬到地面,脱去外壳,羽化为长有双翼的成虫。C. 但成虫也有很多天敌,如肉食类昆虫,小型肉食鸟类等。

⑤ 即便幸存成为站在枝头鸣叫的蝉,它在阳光下的歌唱时间只有五星期。多年黑暗中的苦工,数十天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多年,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材料三】

医药专著中的蝉

《本草纲目》:蝉,主疗皆一切风热证。 大抵治脏腑经络,当用蝉身;治皮肤疮疡风热,当用蝉蜕。

【材料四】

诗歌中的蝉

【唐】虞世南

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①,非是藉秋风。

【注释】①居高声自远:蝉栖于高枝,并不需要凭借外物,自能声名远播。蝉代表着品格高洁。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