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孟建平】单元测试卷 小语四上 单元自主检测卷(十五)

手不释卷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十分善于领兵作战,曾立下不少战功。但是他有一个缺点,就是不爱读书。有一次,吴王孙权派他去镇守一个重要的地方。临走前嘱咐他:“你现在掌管军政大权,应当多读些史书、兵书,才能把事情办好。”

吕蒙听了□感到很为难□摇头说□军队里事情太多□哪有时间读书啊□

孙权很不高兴,批评他说:“你这话不对,时间是靠人挤出来的! 我过去爱读书,主管国家大事以来,虽然很忙,还是挤出不少时间攻读史书、兵书,收获很大。汉朝光武皇帝,领兵打仗很紧张,仍然手不离书本。你为什么不刻苦读书呢?”

听了孙权的话,吕蒙觉得很惭愧,心服口服。从此以后,他努力读书,知识越积越多。

有一次,吴国大将鲁肃和吕蒙讨论军事,吕蒙很有见解。鲁肃听了非常高兴,他对吕蒙说:“我以为你还是个大老粗呢,想不到你已经变成了学问家,再不是过去的吕蒙了!”

吕蒙笑着说:“人分别三天,就得另眼看待,咱们分别这么久,你怎么还用老眼光看我呢?”

后来,吕蒙做了吴国的主将,他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1)、在文中找出三个成语:
(2)、“手不释卷”这个成语,就是从文中的故事引出来的。“手不释卷”的意思是
(3)、把下面这句话概括成一句俗语。

人分别三天,就得另眼看待。

(4)、在文中“□”里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5)、这篇短文中讲到了个人手不释卷的事情,分别是
(6)、本文介绍了的经过,让我们认识了一个的吕蒙。
(7)、读书有益,请你写出一句有关读书的名言。
举一反三
请你阅读下面的历史故事,并完成各题,学习人物身上的美好品质。

(一)西门豹治邺(节选)

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 , 大气儿也不敢出。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着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 , 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神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

(二)海瑞智惩恶少  张长英

①明朝嘉靖年间,奸相严嵩当权,其亲信胡宗宪被派到浙江当总督,胡宗宪的儿子胡衙内倚仗其父的权势,为非作歹欺压百姓。

②一天,胡衙内带着随从离开杭州,一路游山玩水。凡经过的府县,官吏多惧怕胡宗宪的权势,无不殷勤招待。可当胡衙内来到淳安县后,却不见知县来宴请送礼。胡衙内窝着一肚子怒气,喝令将驿吏捆绑起来,倒吊在树上鞭打。

③驿站的人见胡衙内行凶打人,就赶紧报告给了知县海瑞。海瑞听报,想要立刻派人去抓胡衙内,但转念一想,他父亲毕竟是省总督,公开与他作对,未免要吃亏。他思索一下,便带领捕班人马,直奔驿站。进门后,海瑞用手一指,喝道:“把这个恶棍抓了!”一听知县要抓他,胡衙内气急败坏地喊道:“我是堂堂浙江总督的公子,我看你们谁敢抓我?”

④海瑞冷笑道:“你胆敢冒充胡总督的公子? 胡总督是国家一品大臣,处处体恤民情,他的公子定是知书达理之人,怎会是像你这样胡作非为?”

⑤海瑞又吩咐人搜了胡衙内的行李,搜出好几千两银子和珍宝等贵重礼品。“你这些赃物哪里来的?”海瑞沉着脸问道。

⑥胡衙内答道:“都是沿途府县官吏送的。”海瑞冷笑道:“若是胡公子出游,他必然爱的是青山秀水,访的是民土风情,绝不会像你这样要银子,要珠宝。你骗得过别处知县,却骗不过我!来人!打40大板!”

⑦过了几天,海瑞派人把胡衙内押送到总督府,并附了一封信,信中写道:“该犯假冒胡公子,骗得数千银子和甚多珍宝。我知大人教子甚严,绝不会做出此等事来。故一眼识破,所诈赃物,依法没收充公。因该犯四处败坏大人名声,实属可恶,特押送府上,请大人严惩!”

⑧胡宗宪看完信,再看看被打得鼻青眼肿的儿子,气得说不出话来。但是海瑞的话句句在理,胡宗宪也只能吞下这口恶气了。

(选文有删改)

放假了,爸爸带我们去北京八达岭游玩,我( )了长城风光。

来到长城脚下,我们沿着入口的公路顺坡而行,不一会儿便来到长城上。仔细看城墙,足有几十米高,每隔不远就有一个垛口,站在垛口处可以看清周围的一切。城墙上面很宽很宽,听爸爸讲可以并行八辆马车。城墙如此坚固,真是古代北方的屏障啊!

从垛口处俯视长城,一条小河随着山势越过大岩石淙(cóng)淙流过,水流清澈,水势徐缓,小河两旁树林茂盛,到处是竞相开放的野花和丛生的杂草。我抚摸城墙大块大块的青砖□不禁想到□这样高大的山□这样崎岖的路□当时既没有汽车又没任何机械设备□古代劳动人民是怎样把一块块青砖运上来的□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啊□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转过身来看长城,最醒目的是烽火台。我在书本里常常看到这个古代战争的“报警器”,这次我终于看清了它的面目。只见它高高耸立,呈小山形状,顶是平的。前面是一条通道,左边有个石梯直通上边。虽然经历了无数年代,( )了无数狂风暴雨的侵蚀,然而整个外形依然可见。陡然间我仿佛看到了烽火熊熊燃烧,侵略军铺天盖地而来,无数炎黄子孙奋起抗战!

站在长城上,望着一切,我浮想联翩。我想,我作为炎黄子孙,我应该……

课外阅读。

藏在水晶球里的鱼

妻子出差带回一个水晶球工艺品。水晶球做工精致、玲珑剔透,女儿爱不释手地欣赏着。她惊讶地发现水晶球里面居然有一条红色的小金鱼在欢快地游动着。

女儿不解地问(   )“妈妈,这条鱼是怎么装进球里面的?”

“人们先做一个空心的水晶球,然后在球上钻一个小孔,把水和小鱼放进球里再把小孔封死就行了。”妻子说(  )

“那小鱼是不是很快就会死啊!”女儿____地说。

“这你不用担心,人们在水晶球里注水时加入了制氧剂和食物,足够小鱼活半年了。”妻子解释说。

“那半年后呢?”女儿接着问。

“小鱼因为缺氧就死掉了。”妻子____地说(  )女儿听了这话沉默了。

五个月后的一天,我下班一进家门就听见女儿呜呜的哭声,妻子的脸色也很难看,一问才知道女儿把水晶球摔破了。

“水晶球摔破就算了,何必动手打女儿呢!”我抱起女儿____地对妻子说。

“她是故意摔破水晶球的……”妻子一脸怒气地说。

“孩子,你为什么要把水晶球摔破呢?”我柔声问女儿。

“如果我不把水晶球摔破,里面的这条小鱼就只剩一个月的生命了。”女儿____说。

那一刻我和妻子都沉默不语,女儿的话深深感动了我。是女儿给我们上了一课,让我们知道人世间只有心怀至善,才能欣赏到最美的风景。

背向大地的爱

①父亲带着七岁的女儿去十里外的村子走亲戚。原本阴沉的天色,渐渐变得越来越黑。天上铅灰的乌云越聚越浓,天色越来越暗,仿佛真正的黑夜来临。闪电如利剑一次又一次刺穿黑暗,雷声伴着狂风隆隆滚过天际,然后像炸弹一样在头顶炸裂。

②女儿瑟缩着小小的身子:“爸爸,我怕!”他将女儿紧搂在胸前:“丹丹不怕,把头埋进爸爸衣服里,闭上眼睛睡觉。”

③一道雪亮的闪电划过大地,他突然听到一种奇怪的呼啸声由远而近向自己的方向逼来。这声音像几十台拖拉机同时爬坡发出的吼声,又像无数条响尾蛇同时发出的嘶嘶声。在闪电的强光里,他看到一个顶天立地的巨大黑色烟柱飞速移来——龙卷风!

④他本能地想要加快脚步。但一刹那间,脚下陡然失去了支撑,身子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吸得轻飘飘。他知道此刻他和女儿都被吸到了高空,几分钟后就要被抛到九霄云外。他什么也不敢想,只是尽力地躬身将女儿更紧地搂住。他感觉自己像一个面团一样被一只巨手揉来揉去,五脏六腑都翻腾起来。

⑤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他感觉这只巨手的力量渐渐小了,身体也开始慢慢下降,他知道龙卷风风力渐小,开始将吸入的物体抛向地面了。突然,他感觉自己的背撞到了什么东西,这个东西以一种强大的力量勒过他的衣服,勒进他的背——电缆!他心里滚过一阵狂喜,一瞬间,他一手搂紧女儿,另一只手拼尽力气死死抓住那根电缆,他就这样单手悬吊着支持父女两人的重量!

⑥天慢慢地变亮了,狂风也小了。渐渐地,他感到手臂发软打颤,被深勒过的后背正在流血。然而不等血滴进土地,就被吹散在风中。最要命的是,女儿睡着了,睡着后的女儿会不自觉地放松抱紧父亲的双手!他不敢再往下想。他看到脚底十多米的地方是一块旱地,他接紧女儿,紧抓电缆的那只手一松,他就成了一个背朝大地面向天空的自由落体。

⑦父亲保住了性命,却多处骨折并重度脑震荡;而女儿,毫发无伤,有人问他:“你知道不知道,你这次是侥幸从死神手里逃掉的?因为你这样背对地面从高空摔下,极有可能丢掉性命。”他憨憨地说:“我知道,但如果我不这样背对地面,我的女儿就可能丢掉性命。”

生命的选择

雷抒雁

①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如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

②多好的一块空地。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花穗的纤草,围绕着一个圆圆的花坛。种些什么呢?见花工们细细地松软着花坛的湿土,人们猜测着。“自然是玫瑰了。”花工们说。

③不多日子,油黑的玫瑰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阵、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

④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竞相绽放,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路过时总会停住脚步,欣赏一番。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邻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⑤可是有一日,有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

⑥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挡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还有一些灰尘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春天,当别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唯独楼后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那里怎么会有花呢?

⑦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 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zān)、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浇洗过一般舒坦。

⑧第二天,赶快去问花工,他们回答说:“那是白玉簪,虽然长在阴凉潮湿的地方,但是花开得高洁得很呢!”

⑨于是,这栋楼美丽了。楼前,阳光下,姹紫嫣红;楼后,月光下,洁白如雪。随即,也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 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玉簪花照样可爱。”

(选自《阅读》,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