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孟建平】单元测试卷 小语六上 单元自主检测卷(十三)

阅读提升。

____

①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刷爆网络! 除了太空知识,还有三名航天员为国出征的故事。其中,有这四个关键词要讲给孩子们听……

②好奇心是一种探索动机,进取动力,是一种向未知和未来世界挑战的精神。 宇宙浩瀚无垠,总让人充满好奇。学生们对太空和神舟,产生了许多疑问:“王亚平阿姨,你们在空间站里空气怎么样?”“如果你们在太空上吹蜡烛,火苗会不会都飘到衣服上?”……“天宫课堂”的天地间互动对青少年培养崇尚科学、探索太空奥秘的兴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好奇心是人类的天赋,要让孩子们保持好奇和探索的精神!

③其实,在航天人的童年里,都有一个“航天梦”,可能是摘颗星星一起玩耍,可能是去月亮上面看看,还可能是寻找外星人……航天员景海鹏曾说:“如果没有梦想,灵魂就会失重。一个梦想实现了,必须有下一个梦想,否则人就会垮掉。”我们的教育,要让孩子敢于做梦,帮助孩子勇于追梦,我们要告诉孩子世界上有许多可能性,并且要一步步获得所需要的工具和知识。即使遇到挫折,也要有重新站起来的气势,为梦想吃苦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④“航天员选拔就像是沙里淘金,千挑万选;而航天员训练则是千锤百炼,百炼成钢。”国家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曾这样形容。所谓的一飞冲天、鲜花簇拥、万人欢呼,在航天员的职业生涯中,是那么微不足道。从2010年5月加入航天员大队,到执行“神十”任务,1800多个日子,王亚平没有一天休息日,没有任何娱乐,没在十二点前关掉书桌上的台灯。梦想的种子要想萌芽开花,离不开汗水的浇灌。我们需要让孩子知道,人生如攀登,要有毅力坚持到底,收获最美的风景。

⑤航天员平安归来,同时也离不开无数在背后默默为祖国航天事业奉献的航天人。请让孩子认识到团结的力量,我们的身后,始终有强大的祖国。 中国的航天人,几乎是从0起步,一点一点探索。1956年,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与导弹研究机构。1970年,将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 1999年,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2003年,航天员杨利伟飞天。2008年,“神舟七号”带三名航天员飞天,翟志刚顺利完成首次出舱活动。2021年6月,三名航天员来到了我们中国的空间站——天宫。这一步步“天路”,背后都是一代代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

⑥这一路,成千上万中华儿女前赴后继,拼命狂奔,跌倒过,伤痛过,纠结过,狂喜过。多不容易,才铸成了今天的成就。请把这些故事讲给孩子,让航天精神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指明灯。致敬伟大的航天员,致敬每一位中国航天人!

(选自人民教育,有改动)

(1)、选文开头提到的关键词,代表了作者的观点。请在②~⑤自然段中,借助关键句,找出它们:、梦想、
(2)、请根据短文中描述航天员的所言所行,选择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景海鹏的话告诉我们,梦想是前进的目标,不能轻易放弃。 B、航天员选拔像沙里淘金,千挑万选,稍加训练便能执行任务。 C、文中提到的航天员代表有王亚平、景海鹏、杨利伟和翟志刚。
(3)、第⑤自然段描述了航天人的功绩,请你用写感受的形式完成批注。
(4)、读了短文,你觉得下列最合适做题目的一项是(   )
A、“天宫课堂”的四个关键词 B、航天员的四个关键词 C、航天精神的四个关键词
(5)、“天宫课堂”开讲了。如果你是航天员,或者是地面的航天人,还或者是科学老师,此时此刻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请你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展开合理想象,写下心中所想。

我是一名

举一反三
阅读短文,选择正确的答案。

在电脑上种蔬菜

御 风

       从古至今,人类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地在天地间耕作。然而今天,科学家们已能在电脑上“播种”了。你看,随着科学家的操作,电脑屏幕上的一棵小麦苗渐渐长大、开花、抽穗,然后结出颗粒饱满的种子。电脑上“种出”了小麦。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是科学家在利用高智慧的电脑,对农作物的生长过程进行模拟。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们知道,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比较长,影响生长的因素很多。自然环境、气候、虫害,甚至农作物自身的因素等,都会影响农作物果实的好坏和产量的多少。以前,人们对农作物的研究都是在田间或实验室内进行的,方法陈旧,花的时间又长。

       在电脑上模拟农作物的生长过程,最主要的目的是更好地“种出”蔬菜。如,为了在电脑上“种出”优质的番茄,科学家做了番茄生长的全过程画面。他们用电脑模拟番茄的分枝模式,研究番茄的枝条长在枝干的哪个位置,叶片在哪里长出,番茄的果实才能长得更好。

       科学家还利用电脑研究番茄的根怎样穿出土壤,什么时候施肥,施多少肥,番茄才能生长得最好。科学家还打算在电脑上建虚拟植物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里种各种 “人造番茄”。这些番茄的口味,可以由电脑合成出来。这样,番茄就有各种特别的风味,如菠萝味、椰子味等,以适应不同人的口味。

       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根据电脑模拟的结果,培植出新型的、更理想的蔬菜品种来。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发明家的“老师”

    可以这样说,遍及海、陆、空的千姿百态的生物,都是发明家的“老师”。从前,有几个船员在北冰洋遇见一条漂浮的小鲸,他们便开船赶去。哪知这条鲸的鳍起了发动机的作用,船员没有追上。船员受此启发,给船装上了“船鳍”,使船航行得更快。后来,又有了仿照鱼类呼吸的原理,制成了“人工鳃”,使潜水员潜入深海。

    海豚可以赶超一般船舰或潜艇,这是因为海豚具有流线形体态。它那独特的双层弹性皮肤,成了优良的消振器,能消除湍流的阻力。据试验,用人工仿造的海豚皮做成的鱼雷,航速提高近一倍。

    南极的企鹅平蹒跚(pán  shān)而行,但遇到紧急情况,它能以三四千米的时速,在雪地上急驰如飞。原来,企鹅会匍匐在地,蹬起双脚,好像滑雪者。在它的启示下,人们设计出雪地越野汽车。这种无论汽车,用宽阔的底部贴在雪地行驶,时速可达五十千米。

    发明家模仿袋鼠跳跃前进的方法,制成了“跳跃型汽车”。这种新型汽车无需道路,在沼泽、丘陵、草地或沙漠都可通行无阻。

    响尾蛇的眼下方有一薄膜,它能在黑夜感知远处动物散发的体温,从而准确地袭击猎物。人们受到响尾蛇的启示,研制出热敏元件,将它装配在导弹里,当作热定位器,就能弹无虚发。

    人们参照蝙蝠在黑夜超声定位的原理,发明了“声呐”,进而制成了盲人探路器。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神奇的电子书包

    ①提起书包,没有一个人会不动心的,因为它曾经伴随我们度过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令人遗憾的是,眼下孩子对书包却有一种畏惧感。据说有人称过中学生的书包,大都在10公斤到20公斤左右。沉重的书包压弯了学生的脊背,也压痛了父母的心。

    ②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别急,在E时代,已经问世的电子书包将舒展父母们的眉头。据了解,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在调试一种电子书包。这种书包相当于16开本书本大小,厚度约1厘米,重量$700克,内存1MB。第一批准备试用的200台电子书包,分4个班,将分别在北京、上海、大连和深圳4个城市试用。

    ③这些书包如果做得秀气些,完全可以放在口袋里。虽然不起眼,却可以从小学用到大学毕业,读研、读博还都可以用,一用就是几十年。所有的作业都可以在这本书里完成。想要更新内容,只要拿张盘往里一输就成。这样,课堂上再也看不到堆积如山的课本、作业本,连钢笔、铅笔等文具都不用带了,一本16开本的电子书包将代替这一切。

    ④在新加坡,电子书包的发展要更快一些。它实际上是一个贮存、记载和阅读信息、资料的电子装置,上面设有若干电子卡插槽,学生可以插入课本卡、作业卡和字典卡等,还能与互联网连接收发电子邮件,可以和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学生交流学习心得。显然,电子书包的出现,预示着一场全球性的教育革命。

    ⑤但是要普及这种产品,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严格地说,就技术而言,它比拿上电脑还简单,并非什么高精尖产品。它唯一的缺点是价格还太高,现在的售价在1500至1600元,相当于一个学生高中三年的书费,还难以在全国推广普及。要把它的价格降到1000元以下,也并非什么难事。手机刚出来不也是一两万元吗?现在也不过千把元了。

    ⑥另一方面,传统的纸质教材不利于环保。我国在校的学生超过3.2亿,如果平均每个学生的课本为20本,每年达到128亿册,而学生所用的作业本姑且每学期每门课按6本计算,将达到240亿册,课本和作业本加起来将达到360亿册。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为此每年将砍掉多少森林。显然电子书包的出现将改变这种状况,为我们多留下几片森林,为子孙多留下一些绿色。

    ⑦秤砣虽小压千斤。别看电子书包小,其产生的影响却不可忽视。它不仅给中国的教育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还会对社会的很多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

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黑洞

    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晚9时许,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多地天文学家同步公布首张黑洞的照片。这个室女A星系(M87)中心的黑洞,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质量相当于65亿题太阳。这也是人类诞生以来,第一次见到黑洞的照片。这张照片来之不易,为了得到这张照片,天文学家动用了遍布全球的8个毫米/亚毫米波射电望远镜,组成了一个所谓的“事件视界望远镜"(缩写EHT)。从2017年4月5日起,这8座射电望远镜连续进行了数天时联合观测,随后又经过2年的数据分析才让我们一睹黑洞的真容。

    黑洞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超高质量天体,由于类似热力学上完全不反射光线的黑体,故名为黑洞。黑洞是由质量足够大的恒星在核聚变反应的燃料耗尽而“死亡”后,发生引力坍缩产生的。黑洞质量极其巨大,而体积却十分微小,它产生的引力 场极为强劲,以至于任何物体和辐射在进入到黑洞餉一个事件视界(临界点)内,便再无力逃脱,就连传播数度最快的钓光(电磁波)也逃逸不出.最早给这“不可思议的天体”命名叫“黑洞”的是美国物理学家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

    如今,这个被戏称为“甜甜圈”的黑洞,它有了个名字——波维西(Powehi)。给黑洞起名的是美国夏威夷大学希洛分校的夏威夷语副教授拉瑞•木村。“波维西”在夏威夷语中意为“被修饰的、深不可测的黑暗造物”。词语来自18世纪的夏威夷歌谣“克木立波”(Kumulipo)。这是一首讲述万物起源的歌谣,很有夏威夷特色。按照这首歌谣,“波”即为万物混沌的状态,最先诞生的是珊瑚虫,而人类是最后诞生的生命。

    之所以会用夏威夷语来命名黑洞,是因为EHT项目中八架射电望远镜,有两架位于夏威夷。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