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江苏省扬大附中东部分校、邗江实验、江都实验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蘑菇西施

萱子

    ①菜市场有我不少点头之交,我每天去买菜,他们每天守着摊子,一来二去,便熟了。他们不知道我叫什么,我自然也不清楚他们姓甚名谁,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见面时默契地点点头,或者给对方送上一个亲切的微笑。偶尔在挑菜或者找零的时候,我们还会聊聊上涨的物价,空气里的雾霾,交流一下育儿心得,切磋水煮鱼的几种做法。

    ②我不怎么喜欢吃肉,平日基本以素食为主,所以常去买蘑菇和豆制品。卖蘑菇的是一个相貌清秀的女人,遗憾的是,她的脸上竞有一大块青色的胎记,从左面颊一直延伸到耳根后面。虽然容貌不美,但她的蘑菇却非常紧俏。她在菜市场没有固定的摊位,每天早上来,不到中午两大篓子蘑菇就被抢光了。她的蘑菇通常会比超市便宜百分之二十,也不像别的摊贩给蘑菇淋水。她的蘑菇新鲜干爽,不管做汤还是清炒,味道都极其鲜美。

    ③卖菜赚的就是个辛苦钱,起早贪黑,风吹日晒,冬天北风肆虐,夏日骄阳似火,能承受这份辛苦的,必定是家境贫苦为生活所迫。我有次和她聊起来,她说儿子在重点高中读高三,成绩很好。老公在小区里当保安,活不重,还能照应家。她种蘑菇好多年了,虽然辛苦,但干的时间长了,有感情,每天按部就班地过着,也挺好。家里还有婆婆,前年摔了一跤后就瘫在床上起不来了,全靠她端屎倒尿地照顾……

    ④我暗想,果不其然,她虽然没说家境有多窘迫,但顺着她的话往深处想想:儿子要读大学了,正是花钱的时候;老公当保安,薪水自然不高;婆婆瘫痪在床,天长日久地照顾一个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她种蘑菇卖蘑菇,也是为了贴补家用迫不得已吧。人到中年,生活不易啊。

    ⑤以后我去买菜,只要看到她在,就一定去买几斤她的蘑菇。

    ⑥后来有一次和旁边卖豆腐的大婶聊起来,说到她的状况,豆腐大婶笑说,这你可想错了,她是我们整个市场里最富的。她家在郊区,前两年赶上拆迁,分了五套房子呢,还赔了一大笔拆迁补偿款……她有多富你想得出来吗?

    ⑦我惊讶不已。在这个以炫富为荣的时代,像她这样守着巨额财富,依然保持本真坚守内心,安分守己兢兢业业地卖她的蘑菇,得需要多大的定力啊。

    ⑧再去买她的蘑菇,和她开玩笑说,没想到身边还有她这样深藏不露的大富翁。她羞涩一笑,平静地说,什么富不富的,不过是赶巧了要拆迁。虽然手里有了点钱,可日子该咋过还得咋过。种蘑菇卖蘑菇十几年了,真不干了干吗?天天喝茶打麻将?不习惯。再说,我对那些蘑菇都有感情了,从前是为了谋生,现在则单纯地只是为了爱好。看着一茬茬的蘑菇长出来,采摘,卖掉,让许多人享受蘑菇带来的美味,不是件很幸福的事吗?

    ⑨这世界上,有钱人很多。但有了钱后仍然能坚守自己,享受这种单纯的快乐的,却很少。她不漂亮,也不年轻了。但因为这份坚守,因为这份朴素的快乐,我把蘑菇西施的美称,送给了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赏析句子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她在菜市场没有固定的摊位,每天早上来,不到中午两大篓子蘑菇就被光了。

(3)、第二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蘑菇西施的性格特点。
(5)、当“土豪”这个历史名词再次来袭时,我们见识到了无数的“土豪”和“土豪行为”。“蘑菇西施”守着巨额财富却没有任何“土豪行为”,对此行为,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50字)
举一反三
名著阅读。
        忽探子来报:“华雄引铁骑下关,用长竿挑着孙太守赤帻,来寨前大骂搦战。”绍曰:“谁敢去战?”袁术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曰:“小将愿往。”绍喜,便著俞涉出马。即时报来:“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众大惊。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绍急令出战。潘凤手提大斧上马。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众皆失色。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绍问何人。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绍问现居何职。瓒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后人有诗赞之曰:“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五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一枚大头针  

                                                                                                      汪志
       陈刚是一家私营脱水蔬菜厂的老板,公司80%以上的产品出口。这天,他接到市食品工业协会会长紧急电话,说有一个外商准备在全市的私营脱水蔬菜厂中选择一家重点投资,这几天就来考察。另外,会长告诉他,近期国际市场对脱水蔬菜需求量大,叫他加大生产数量。
       陈刚马上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会议:“这几天质量方面千万不能出纰漏,一定要争取到外商的投资合作。”可会后不到一个小时,包装车间主任就风风火火地闯进陈刚的办公室,说一个叫朱凤的女员工发现别在护袖上的一枚大头针不见了,可能掉进了半成品或成品的蔬菜中。陈刚慌了,赶紧跑到包装车间。那个叫朱凤的女员工刚才被车间主任训斥后正在不停地哭泣,见陈刚来了忙赔不是:“老板,这完全是我的错,可以扣我的工资,但千万不要开除我。我一家老小还等着我的工资呢!”
       陈刚问:“你确定那枚大头针掉进了半成品或成品中而不是别处?”朱凤点点头。
    “不开除你?想得倒美,赶快收拾东西,准备走人!”一旁的车间主任嚷起来。陈刚望了一下朱凤:“那枚大头针掉进去的事别人知道吗?”朱凤摇摇头。 陈刚又问:“那你为什么不隐瞒而立即报告了呢?”朱凤哭哭啼啼地说:“我想,不能误了外商投资的大事啊!”
       陈刚一挥手,立即通知全线停机,从正在包装的半成品和上千件成品脱水蔬菜中寻找那枚大头针。车间主任连忙摆手:“老板,这至少要一天时间啊。我们的损失得多大啊——不就是一枚大头针吗?”
       谁知陈刚大吼一声,指着车间主任骂道:“你胡说!我宣布,从现在开始你被解聘了,赶快到人力资源部办理退工手续。”他对着哭泣的朱凤说:“从现在起,你行使车间主任一职,另外奖你5000元。”
       什么?朱凤将大头针掉进脱水蔬菜中不仅没受到任何处罚,还升官得奖金?一时全厂议论纷纷,但绝大多数员工站在陈刚的一边。
       可经过一天的寻找,哪有那枚大头针的影子。尽管如此,陈刚还是封存了那些半成品和成品,组织人员继续寻找。   
       第二天,会长领着一个老太太来到陈刚的办公室,一进门,会长就笑眯眯地告诉陈刚,外商已经选择了你们作为合作伙伴。陈刚一愣——人家外商还没来考察呢。会长哈哈大笑起来:“已经考察过了,就是昨天发生的那起大头针事件。”他一指那个老太太:“这就是外商萨莎女士。”
萨莎女士从挎包里拿出一张纸,递到陈刚的手里,竖起大拇指用熟练的汉语说道:“你是我们最信任的合作伙伴。”陈刚接过那张纸一看,原来是昨天解聘那个车间主任、提拔和奖励朱凤后张贴在公告栏上的那张公告。
      原来,萨莎女士一到陈刚的脱水蔬菜厂,就听到员工们议论纷纷,继而看到那张公告,明白了事情的原委。最终,选择陈刚作为她投资合作的重要伙伴。至于那枚大头针,两天后最终在一件成品中被找到,被封存的所有半成品和成品也顺利“解冻”。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寂寞的老树
      ①春天里,鸟儿们开始舒展他们嘹亮的歌喉,唱起春天的赞歌。花儿们在争先恐后的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在冬天里,几乎绝迹的小虫子们也开始蠢蠢欲动,不愿错过分享春天美味的一份羹。
      ②这时,在空旷的原野上,却矗立着一棵寂寞的老树。他佝偻着身躯,好像一位老态钟龙的老人。
      ③春天里,其他树早已长满了树叶,只有他依然是光秃秃的,没有一丝生机。过路人都以为他已经死了。但在一个晚春的夜里,他那枯老的树皮中,竟然钻出了一片嫩叶,接着是第二片,第三片,第四片……不久他就长出了许多嫩叶儿,虽然与其他树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夜晚,皎洁、温柔的月光洒在他身上,仿佛为它披上一条洁白的纱巾。
      ④早晨,他的那些嫩叶儿在春风的怀抱中晃动着,好像一棵棵绿色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他的草朋友也苏醒了,还带着朴素的花儿,虽然只有几簇,但已足够了。当春雨纷纷扬扬的落下时,那雨点拍打在他的嫩叶上的滴答声汇成了一首旋律优美的雨中曲。
      ⑤他从来都不羡慕生长在森林的树,那些树们往往为了一缕阳光而你追我赶,毫不留情地淘汰弱者,残酷地扼杀同类,个个都显得那么自私自利。他也从不羡慕已被无数人赞美过的常青树,常青树冬天也不掉一片叶子,其实这只是自然所赋予的,他并不认为这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他实在看不惯常青树那种傲慢的劲儿。
      ⑥老树其实也并不寂寞,至少还有他的草朋友和花朋友陪伴着他。他的身上寄居着一个蚂蚁王国,每天都有一位王国的劳动者从百忙中抽出时间骄傲地告诉他这勇敢、坚强的小王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他们为了捍卫自己的家园如何赶走外来入侵者,如何战胜一场场恶战,老树这时总是静静地听着。有时会有从南国飞来的候鸟停在老树身上,叽叽喳喳地向他诉说这一路上的酸甜苦辣,向他诉说一些趣闻轶事。偶尔也有乌鸦停在他身上,告诉他这看似美好的世界黑暗的一面的,告诉他发生在黑暗角落里的不幸事情。诉说玩这些后,乌鸦只能无奈的拖着尾巴飞向夕阳。当听到这些不公的事情时,在春风抚慰下的小草就会愤怒地晃动着自己尖尖的脑袋,只有老树还是那样平静。
      ⑦有一天,老树发现上次告诉自己趣闻轶事的候鸟用绝望而又依依不舍的眼神望着自己,也望了望花和草,突然那鸟紧闭双眼重重地倒下压在草上,一个小小的生命就在那一瞬间消逝了。小草心甘情愿地被压着,好让鸟儿死的更舒服些。而老树依然那样平静。他知道总有一天自己也会这样。但他并不会死的那样舒服,因为他知道他死也得站着死。他想到他的叶子到秋天的时候总是第一个勇敢地、无怨无悔地离开他跳向大地,与大地融为一体,滋润着他的朋友们。可他死后,那枯老的躯壳又有什么用呢?他没有再往下想,他觉得自己只是一棵普通的树,只能活着。忽然间,他又觉得整个世界都展现在他面前,但不管怎样,他还是过着那平淡的生活。
      ⑧春天里,有鸟语、有花香,还有那棵寂寞的老树。
                                                                                                                                                                          (选文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拔掉那颗蛀牙
         ①她恨全家人。
        ②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
        ③姐姐不吭气。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
        ④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⑤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她说:“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
        ⑥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冬天还好,馒头不馊。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
        ⑦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
        ⑧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
        ⑨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
         ⑩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
        ⑪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妞,妞妞……”再也说不出话来。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决定回国。
        ⑫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父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
         ⑬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母亲哭着,抹着眼泪。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回来啦!”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
        ⑭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做完这些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
         ⑮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不明白

    楼很高,究竟有多少层,刚子没数完就有点头晕,索性不数了。扑进眼帘的大理石墙砖像面镜子,刚子隐约看见自己衣衫不整、蓬头垢面,而擦肩而过的行人无不神定气闲、步履优雅。他自己吓了一跳,赶紧用手拢了拢头发,拍打拍打衣服,再看对面的自己,还是觉得不协调。

    顾不上那么多了,衣兜里的钞票被身体捂得潮热,有些躁动。刚子推门进去,径直往里走。

    先生,请问您要办理什么业务?门口站着的美女微微躬身发问。

    问我吗?被称为先生,刚子有点心虚。

    美女笑得很含蓄,说,是的,先生。

    简直受宠若惊了,刚子赶紧挤出一丝笑,说,我给媳汇点钱。我在工地干活,她在农村老家……刚子还想多说几句,美女已经将一张薄薄的纸片儿交到刚子手中。先生,这是您的排号,请等叫号后,到7号窗口办理。美女再次躬身,并做出一个优雅的手势。

    银行大厅里很暖和,与屋外的阴冷截然不同。刚子环视四周,也没发现有空调。也许是快下班了,大厅里的顾客并不多,各忙各的,安静有序。

    在窗口前的椅子上坐下,刚子歪歪扭扭地将汇款单子填写好,又核对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才把贴身衣兜里的钞票掏出来,一股脑儿从窗口塞了进去。刚子脑海里不由地浮现出媳妇荷花拿到汇款单子眉开眼笑的模样,跟放电影一样清晰。这娘们儿,莫非钞票比你男人还亲?刚子在心里嗔骂了一句,自己倒先笑了。

    哒哒哒,哒哒哒,一阵急促的高跟鞋叩击地面的声音,拽住了刚子的目光。一个女人疾步来到旁边的6号窗口,鲜艳的披肩随着女人摇摆的身体前后挥动,带来一阵微弱的凉风,刚子敏感的鼻子里蓦然多了一股好闻的香气。

    这女人有30岁吗?念头一闪,随即被刚子否定了。不一定,城里的女人是看不出年龄的,木工老乔说过。在城市的工地上扑腾了大半辈子的老乔,眼界高,见识广,吐口唾沫是个钉。

    女人语速很快,说,我的银行卡丢了,请帮我挂失。

    请你提供身份证和银行卡号,还有10元手续费。营业员的声音透着一股慵懒的气息。

    反正也没事,索性放肆一回。刚子认真打量着这个女人。咦?女人脸上全是疙疙瘩瘩的——也许是痤疮——暗红一片。厚嘴唇,小眼睛,稀疏的眉毛处被硬生生画上两道黑杠杠,一头栗色的时髦长发也掩饰不住底子。刚子在心底又想起媳妇来,细皮嫩肉的荷花要比这个女人漂亮一百倍。谁说城市里的女人都漂亮?这个恶毒的判断让刚子略略有些得意。

    女人窸窸窣窣在怀里的包包里翻找,半天,才娇呼一声,糟了,走得急,我一分钱都没带。女人开始左顾右盼,瞬间与刚子的目光撞在了一起。

    哥,先借我十块钱,好吗?女人问。这次刚子确信,女人是和自己说话,因为周围再没他人。我打电话让朋友来送钱,一会儿就还你。女人补充道。

    既然这样,刚子不想表现出丝毫的犹豫,就从兜里噌地掏出一张十块钱递了过去。谢谢哦。女人说。

    刚子的汇款很快办好了,接过从窗口递出来的汇款回执,他心里有些犹豫,接下来,这个问题让他一时不知是该继续坐着还是立刻站起。

    先生,您还有什么问题吗?7号窗口里的营业员问。

    哦,没有了。刚子站起来,瞬时做出一个决定。刚子对女人说,你慢慢办吧,我走了。

    不行!我还没还你钱呢。女人也站起来了。

    刚子笑了,一股豪迈之情让他下意识地挺了挺腰杆。没关系,就当帮你个忙,钱我不要了。刚子吐字清楚,铿锵有力,说完,迈步往外走。

    站住,你不能走!女人在身后喊。接着刚子又听到哒哒哒的脚步声。刚子站住,说,我真不要了,不就是十块钱吗?我也做一次好事,你别客气。

    我朋友一会儿就到,我必须还你。女人说。

    我做好事还不行吗?

    不行!

    刚子有些不解,问,为什么?

    女人顿了一下,说,不为什么。

    那我走了。刚子不耐烦地挥挥手。

    女人又哒哒哒地追过来,用身子将刚子堵在了大厅中央。女人用手捋捋栗色的长发,又上下打量了刚子一眼,悠悠地说,我是借你的,又不是讨!我自然有朋友来帮,明白不?

    刚子顺势倚住大厅中央的那根光滑的柱子,不再看女人,迷惘的目光穿过温暖的大厅,停留在外面阴冷的屋檐下,然后学着女人慢悠悠的口气,一字一顿地说:不——明——白。

(选自2015年3月16日金羊网)

阅读《雨花台捡石记》, 完成下面小题。

雨花台捡石记

贾平凹

    ①雨后,决定和朋友去雨花台捡些石子。

    ②正是初夏,雨花台树木长得很旺,绿就像静浮的云,给人一种飘逸之感。间或露出一块天来,太阳射下的光白得刺眼。在绿里,觉得是走进了海底。山上石子极多,又都小而圆滑。或伏在草下,或嵌在花间,晶莹柔软得可爱;看那山弯处涌流下来的石子流道,白光里,却灿灿烁烁,似乎陡然到了宝石世界。一时眼花缭乱,都炫目鲜艳,却说不出哪个是好,哪个不好。

    ③约摸下午两点,我们分头捡起来,那石子委实精妙。有的发红,长者如枣,小者如豆;有的发黄,深的蛋黄深,浅的橘皮浅;有的发绿,绿得腻腻的,绿得厚厚的;有的则发黑了,叩之泠泠作响;有的紫蓝紫蓝的,如熟透了的桑葚,似乎摸着染色,闻着有香气呢。那石子上更奇的有了线纹:水波形的,流云形的,木纹形的,鸟兽形的,花草形的……

    ④我们只知天下石子,雨花台的最好,可如何也想象不出好到这种境界!这里的石子,颗颗都是工艺妙品,怪不得谁也无法解释这是天神的珍珠库呢,还是地鬼的玛瑙室。只是这般奇特,这般丰富,叫它是雨花落下而成的石子了。

    ⑤从前山走到后山,口袋里便装得满满的。我得意得很,觉得是最富有的人了。捧着石子,走一步,看一眼,看一眼,赞一声,每一颗石子,都给我一个形象,一个梦一样颤酥酥的遐想。我忘记了生活一切的烦闷,只是平和,只是安宁,只是崇高的诗和音乐。跚跚地走到山弯处,朋友们分而聚合了,个个都是孩子般的快活,一起摊开口袋,你看我的,我瞧你的,对着太阳照照,贴在耳边磕磕,滋味是乡下媳妇翻那针线包袱,一遍一遍没个够数。

    ⑥朋友拿了一碗清水,将石子放了进去,那奇妙的现象又发生了:石子更加晶莹,线纹越发清晰,绿的了如葡萄,手指一弹,便要溅出汁来;那红的犹是了琥珀,明明白白看见了线纹不是在表面,而一直含在里面哩。我一时急切起来,觉得他们捡的,好的竟比我多,索要了许久,都拒不割爱。我就又提议再找一会儿,大伙也都乐意,便又分头满山跑开去了。

    ⑦我收获了不少。但每得一颗绿的,就又想拿黄的,得了那黄的,就又盼那紫的;满足了一种欲望,就又企图更美妙的欲望。这往往使我长时间地苦恼、焦急,骂自己运气不好。

    ⑧终是到了太阳西下的时候了,朋友们重新在后山头相聚。你有了红的,却缺了绿的、紫的,他有了黄的,却短了白的、蓝的。他们没有的,我全有了,我所缺的,那如墨如漆的黑石子,他们却全都有;这终使我沮丧。天黄昏得厉害了,大伙说回吧,我却不行,还要坚持再去坝子里再捡捡。朋友们就骂我贪得无厌,说我黄红绿蓝紫,样样有了,唯少了个黑的,还这般不知足!但我仍是不肯死心,虽然坐在那里吃着干粮,却唉声叹气,惹得他们又是一顿攻击。

    ⑨突然间,身后有了说话声,语气很低,但这边却听得十分清楚,回头看时,远近却是无人,声音正从后侧的一丛山字柏树后传来的。只听一个在说:“老师,这几年来,越弄越苦恼呢。”另一个就说:“就是,画出一幅,觉得高兴,但很快就又苦恼了,恨自己弄不出个大名堂来,常常想就地打滚哭一场。”一人就又说:“你的画省上、全国都获了奖,又办了个人画展,你还苦恼什么呀?!”前边说话的人便说道:“这不是故意说的,确实苦恼得很呢!今日老师来,就盼能点石成金哩。”一个苍老的声音便说道:“他说的苦恼,我理解。别说是他,我也苦恼得很呢!”便有三四个声音叫道:“你也苦恼?”那苍老声说:“可不。愈是画得好,愈是苦恼哩。人总是要追求更大的成绩的,在追求当中能没有苦恼吗?”三四个声音就又叫了:“那么,要干一番事业,就得一辈子苦恼?”苍老声便说道:“是的,可乐在其中。谁的苦恼最大,谁的乐趣也最大。”

    ⑩那边哑了声,我们这边也哑了声。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却无言可言了。

    ⑪我们站起来,要过去看看那是些什么人物,好再听一番教导。那树后一阵响动,便见一行五人走过树丛,飘飘下山去了。前边是个老者,后边四个青年,都夹着画夹。

    ⑫朋友们齐声叫道:“说得有理!”我便又提出再捡一会儿石子,他们全都默然点头,哈哈笑了一通,分头一直捡到天黑。

    ⑬这是一九八一年六月初九的事。同捡石子的,是写诗的李清,写小说的商子,写评论的王琦,还有一个写散文的知青,年且十七,是个秀发女子。

(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