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孟建平】单元测试卷 小语四上 单元自主检测卷(四)

鲁班造锯

相传有一年,鲁班接受了一项建造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这座宫殿需要很多木料,他和徒弟们只好上山用斧头砍树,效率非常低。

一次上山的时候,鲁班无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长的野草,一下子将手划破了。鲁班很奇怪,____于是他摘下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都长着许多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这些小细齿非常锋利。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细齿划(huá huà)破的。后来,鲁班又看到一条大蝗虫在一株草上啃食叶子,两颗大板牙非常锋利,一开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这同样引起了鲁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只蝗虫,仔细观察蝗虫牙齿的结构,发现蝗虫的两颗大板牙上同样排列着许多小细齿,蝗虫正是靠这些小细齿来咬断草叶的。

这两件事给了鲁班很大启发。于是他就砍来一支大毛竹,用斧头削(xiāo xuē)成一条带有小锯齿的竹片,然后到小树上去做试验,结果果然不错,几下子就把树干划出一道深沟,鲁班非常高兴。但是由于竹片比较软,强度比较差,这怎么能长久使用呢?拉了一会儿,小锯齿就有的断了,有的变钝了,需要更(gēng gèng)换竹片。鲁班立刻想到了铁片,便请铁匠帮助制作带有小锯齿的铁片。不久的功夫,铁片做好了,鲁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上做试验,只见他俩一来一往拉了起来,不一会就把树锯断了,又快又省(shěng xǐng)力。鲁班有了锯的帮助,按时完成了宫殿的建造任务。

(1)、把文中不正确的音节画掉。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鲁班在建造宫殿时的烦恼是。他从那里得到启发,最终发明了

(3)、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句子。
(4)、找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将其改为陈述句。
(5)、读了《鲁班造锯》这则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

父亲的收藏

    作家茨威格喜欢收藏名人的手稿。他的墙上挂着布莱克的一幅素描和歌德一首诗的手迹,他的柜中放着巴赫、海顿、肖邦的乐谱。这些东西如果留到现在,几乎是价值连城。

    我是在一本杂志上读到这则逸事的。读完后我唏嘘不已。太可惜了,我说。然后突然又想起什么似的回过头去,问已退了休坐在沙发上看报纸的父亲,这么多年,您收藏了什么?

    父亲一愣。过了片刻,父亲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没有没有,父亲说,我没收藏什么。我听后,顿时狐疑起来,我知道父亲有一只木箱子,平时总是锁着的,里面到底装着什么?这么一想,我忍不住一阵窃喜,莫非父亲真的收藏着什么值钱的好东西?

    “您别逗了,”我笑了起来,“您那木箱子里是不是有几件是明清时代的官瓷?”父亲没有说话,只是摇头。“要不,就是徐悲鸿的《奔马图》、郑板桥的《难得糊涂》?”父亲仍然摇头。我急了,“再不济,也有几块黄金白银或者祖传的玉镯什么的吧?”

    父亲依然不慌不忙地看他的报纸,脸上露出温和的笑。

    过了一会儿,父亲放下手头的报纸,问,“你真要看么?”我一个劲地点头。父亲走到自己的卧室,搬出了那只箱子,把它打开,然后开始一件件地拿出来。

父亲的藏品大致如下:

    三个儿女从小学时代开始的成绩报告书,三好学生奖状,参加各种竞赛的获奖证书;一本破旧的《新华字典》,扉页上有某某学校三等奖字样,由于年代久远了,字迹模糊看不清楚;好几份我和小弟的检查书;一大扎一大扎我们姐弟三个写给父母的信件;然后就是几本剪贴薄,翻开来一看,是姐姐和我发在报刊上的涂鸦之作。

    父亲颇吃力地弯着腰,一边收拾着,一边说,“你看么,没有什么值钱的呀。”我没有回答父亲的话,有那么一会儿,我愣在那里。的确,和茨威格的藏品比较起来,父亲的收藏没有一件是珍品,但我知道,在父亲眼里,它们却是无价之宝。就在那一刻,突然地,我忍不住想流泪,人们常说父爱如山,今天我才真正感觉到它的沉重的分量。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薄暮下的刀锋

凸凹

酷暑之下,他仍着一件草绿的建设服,前胸是污渍,后背是汗碱,下身是土色的粗布裤子,两只裤腿挽到膝盖。他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后架上绑着一个窄长板凳,车把上挂着一个工具袋。知道我在注视着他,便朝我一笑:“磨剪子磨刀不?”平时并不弄刀切菜的我竟说:“磨!”

到了楼口,我说:“你等一等。”他笑笑:“好,不急。”

我住的是一楼,出门来时。见他已骑在窄凳上,工具整齐地摆在脚下。

一大一小,两把刀,因勤于擦拭,刀面光洁,能映出人影。我心想,其实是无须磨的,不过是照顾一下你的生意而已。接过刀,他顺刀刃斜睨了一下,笑着说:“您这刀,虽光亮唬人,却还没有开刃呢!”“这怎么可能?”“您看,这刀身与刀刃一样厚薄,手指头放在刀刃上用力摁一下,也不过是一道白印。”一试,果然。

他将其中一把抵在窄凳一端的匝柄之上,再用皮环缚住刀尾并蹬在脚下,使其牢靠。然后施以锉刀,一点一点地锉去刀刃上多余的部分。窄凳的一端就安着一盘砂轮,手柄一转,火星一闪,刀刃立现,但他居然舍轻就重,用手。我有些不耐烦:“干吗不用砂轮?不过是把切菜刀。”他说:“您这把是合金做的,一上砂轮,会崩出豁口。”我还是不能信服,便问:“你们磨刀是论件数,还是论工时?”他说:“论件,一把四块。”说完,他似乎明白了我问话背后的含义,脸红了。脸红的应该是我,他却先脸红了,让我心生一丝惭愧。

刃开过之后,他从工具袋里拿出一块中间凹陷的磨刀石,不紧不慢地磨了起来,磨过一个光景,他便斜眼看一看刃口,并用手指在刃上试一试,再接着磨,不断反复。其间,他点燃了长杆烟袋,衔在嘴上,因为太长,烟火竟断了数次。他那个样子,让我惊疑:他这是出来做买卖的吗?

这把刀磨好了,夕照之下,刀锋闪闪发光,竟用了近半个小时。看了一眼另一把刀,我不禁笑着摇了摇头。他也笑着摇了摇头:“还是一把合金做的。”“这一把就不磨了,凑合着用吧。”他却说:“那可不成,刀既然到了我手里,就属于我。”他把刀固定,然后再点燃了烟袋,重复着既有的程序和动作。我不耐烦地进了屋,把刀和人遗弃在那里。

不知为何,我总不时到临街的阳台看一眼那人。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脸上,脸色很黄,一如土地。到了后来,余晖收敛,已看不见他的脸色,只有身姿还在,好似剪纸。

料想他快完成工作了,我走出去,掏出十元纸币给他付工钱:“不用找了。”他坚决把两元塞进我兜里,说:“八块钱是我的手艺,十块钱就是贪心了。”他表情严正,我内心欢悦,望着匠人,突然想起一句台词,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句:“磨剪子来戗菜刀——磨剪子来戗菜刀——”真有数人拿刀出户,没想到他推车欲走。“到手的生意都不做?”“天黑,看不清物件了。”“不是有路灯吗?”“眼神不济,灯光下看东西模糊,会磨不好。”见来人近了,他说一声“再见您哪”,便仓皇骑远。

最先来到的是教历史的张老师,他满脸疑惑,听我言说后,他唏嘘不已:“这就是小人物的可爱了——不怕辛苦、只怕欺心,这叫什么?这叫‘轻贱者往往品重,位卑者往往德高’。”

我回味着张老师的感叹,在路灯下不停地踱步。我发现,夜色越昏暗,灯光越明亮,好像能穿透躯壳照进内心,亦如薄暮下的刀锋。

(选自《中学生阅读》,有删改)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阳光下的藤椅

易铭达

    “吱咯,吱咯”,一阵熟悉的响声飘入耳中,我知道姥爷一定又躺在藤椅上欣赏那些花了。

    八十出头的姥爷身材枯瘦枯瘦的腰板却还挺得直。头发已经花白了山中老藤似的皱纹爬满了脸颊 , 姥爷常常感叹:“岁月不留人哪!”

    我一直有点畏惧姥爷。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弄折了他的花,姥爷大发雷霆,竟然当着爸爸的面,拿扫帚打了我一顿。后来,姥爷提起这事儿,那时,他也是坐在藤椅上,眯着双眼,轻轻说道:“这些花可都是有感情的,它们陪我好多年了。现在我没事的时候,给它们浇点水,翻翻土,看它们有没有开花,我的心情就很好了。”姥爷似乎在自言自语,可他平静的口吻和阳光下安详的面容,着实让我愧疚了好一阵呢!

    姥爷不是很爱说话,闲暇的时候,除了摆弄那些花,就是戴上那副老花镜,翻翻破旧的《辞海》。小时候,我有不知道的词呀,典故呀,人物呀,只要跟姥爷说一声,他就会戴上他的老花镜,翻开厚重的《辞海》,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那时,在我的眼里,姥爷仿佛就是一本厚厚的《辞海》,无所不知。

    当然,尤其让我对姥爷心生敬畏的是姥爷的一身正气。姥爷以前是财务科的科长,这是多么令人眼红的位置啊!可是姥爷一直两袖清风,只管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的老实,成为同事私下的笑料。可姥爷很坦然,常常说:“为人不做亏心事。什么叫‘心底无私天地宽'呀,就像我这样的。”姥爷说完,还重重地拍拍胸脯。

    我一天天地长大姥爷却在一天天地老去可我对姥爷的畏惧依然存在。我想,这不是别的,正是被他内在的威严所折服、正气所感染的缘故吧!然而不管怎样,他终究是那个坐在藤椅上的慈祥老人,是疼爱我的姥爷。

    午后的阳光温柔地洒在藤椅上,那些花儿在空气中摇曳,我看到姥爷脸上浮现着满足的笑意。这个画面在我的记忆中定格。

 (选自《尖子生作文》,有删改)

阅读理解

修鞋姑娘

王境华

①凛冽的寒风把繁华的大街吹得冷冷清清,而我却骑着自行车,到处寻觅那个异乡来的修鞋姑娘。

②就在昨天,当我脱下左脚上那只后跟绽开了的皮鞋,要求她重新绱(shàng)好的时候,我还有点怀疑她能否用锥子扎透我这双牛皮鞋底。而她却坦然地接过去,自信地对我说:“不用绱,钉几个钉子就行了。”

③我不放心地提醒她要修结实点,花钱多一点不要紧。她只是打量我一眼,也不管我同意不同意,啪,啪,啪,三个钉子钉进去,接着一手拽着鞋底,一手扯着鞋帮,冲我使劲扯了扯,那意思是:“这下你该放心了吧?”

④我正要付钱,她一边摆手说不忙,一边指着鞋面,操着浓重的外地口音说:“这儿倒是需要绱一绱,你看,线都断了。”说着,哧啦哧啦地徜起来。

⑤借着她干活的机会,我注意了一下这个不起眼的姑娘。她矮胖的身材,胖乎乎的脸蛋,蚕眉下一双圆圆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手上的活儿。 那冻肿了的手背,记录着她经历的艰辛。我决定不管她要多少钱,我都不还价。

⑥姑娘把鞋徜好递给我,叫我脱下另一只,我抬起脚,叫她看那只没坏。她说:“你是汗脚,线是烂断的。就是没坏,也穿不了几天。”说着,把我的鞋子脱去绱起来。

⑦忽然间,我心里蒙上了一片阴影,莫非她是为了多要钱?

⑧鞋绱好后,我断定她会漫天要价,谁知她只要六角钱。[A]看来,她不是我想象的那种人。我掏钱给她,可万万没想到,钱包没带在身上,浑身的兜掏遍了,只找出三角钱,我窘迫极了。想起几年前买布只差几分钱遭人白眼的事,心里更是紧张。我知道,只要她一嚷,来往行人就会把我包围起来。我不想难堪得无地自容,就尴尬地向姑娘讲明情况,并要摘下手表作抵押。谁知,姑娘嫣然一笑,说:“你不怕我跑了吗?”

⑨[B]“不,我相信你。”此时,我只想尽快摆脱窘境,别的什么也不想了,我期待着她答应我,她却笑了笑说:“我也相信你,这钱足够了。”

⑩“不,这只有三角钱啊!”我告诉她。

⑪[C]“是的,不过你还给了我别的。”她歪着头,友好而又顽皮地看着我。

⑫“别的? 我给了你什么?”我纳闷儿地问。

⑬“诚实和信任啊!”她坦然地回答。

⑭[D]我真惭愧。是她诚实,还是我诚实? 是她信任我,还是我信任她呢?

⑮我向她保证,第二天一定给她送钱来。她说:“这我相信。不过,手表不用摘,三角钱你也不用再送来。再说,我明天说不定到什么地方,你到哪儿找啊!”

⑯是的,这样大的城市,到哪儿去找她啊! 然而,我还在找,走遍长街,望穿深巷。

⑰修鞋姑娘,你在哪里? 

(选自《小学生作文》,有删改)

瞎 婶

①我家斜对面有一家馄饨店。店主姓夏,因高度近视,人们戏称她为“瞎婶”。

②瞎婶煮的馄饨鲜美无比,青花瓷碗里的虾米也别有滋味。尽管有时我多吃到了一两个馄饨,但我还会得寸进尺,要求瞎婶再添加一小勺虾米。//

③星期天下午,我闲得发慌,揣了一个空瓶子,准备到玉米地捉几只蜻蜓。

④这时,我闻到了一股熟悉的鱼腥香味,循着香味,我从一扇虚掩的院门钻了进去。一个紫褐色的圆形竹匾上支着一个白色纱布罩子,纱罩下铺晒着一层白花花的小虾米。哦!不知不觉我来到了瞎婶家的后院。小虾米勾起了我对馄饨、虾米汤的记忆,我忍不住开始吞咽口水。

⑤我转动脑袋,睁大双眼,警惕地东张西望。当我确定四周无人时,便迅速把手(    )进罩子下,(    )了一撮虾米,迫不及待地(    )进嘴里。我全然不顾虾米的尖嘴戳痛了舌头和上腭,上下牙齿加快频率咀嚼着。虾米刚咽下喉咙……鬼使神差,一不做,二不休,我从口袋里(    )出空瓶子,快速(    )开瓶盖,(    )开纱罩……

⑥“吱呀——”就在这时,院门口响起了一声清脆的声响。瞎婶微驼的身影,正慢慢地朝我走来。

⑦我拿起瓶子迅速撤退,心慌意乱中,手肘碰翻了竹匾,手里的瓶子、竹匾里的虾米一起散落在草丛里。我吓得躲在玉米丛中,不敢发出半点声响,静静地等待着。

⑧瞎婶似乎没发觉,她把虾米放进米箩,用井水仔细冲洗好,然后拿着米箩进了里屋。我不失时机,迅速逃出瞎婶的后院。我如释重负 , 双手胡乱抹着头上的汗水,嘴里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⑨隔天再路过瞎婶的馄饨店,脚下有点儿迟缓,我偷偷朝店里瞄了一眼,灶台上方的搁板上摆放着我的那个瓶子。我做贼心虚,不敢停留脚步,赶紧转过头,急急地走了。一连几天,我在睡梦中都会看到一些小虾米不停地在我眼前上下飞舞,一会儿,小虾米又成群结队从四面八方拥来,浩浩荡荡汇成了一张坚实的黑色大网,把我困得透不过气来……猛然醒来,我已浑身大汗淋漓,衣衫湿漉漉的……//

⑩这天,我深深吸了口气,鼓足勇气走进馄饨店。“夏,夏婶……我……偷吃了你后院晒着的虾米。”我掏出一把零碎钞票放在桌上,“竹匾也是我弄翻的……我错了……这钱,赔你的虾米,不够,以后接着还……”我像背书似的,嘟嘟囔囔说着。

⑪瞎婶呵呵笑着说:“秋明,婶子知道你喜欢吃馄饨,也喜欢吃虾米,看,我为你准备好了一瓶虾米,正等着你呢!”瞎婶说着从灶台搁板上取下装满虾米的瓶子,塞给我。

⑫我心里升腾起一股热浪。瞎婶非但耳朵好,心里也亮堂着呢……//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