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杭州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为了更好完成诗歌创作,小语找到三首现当代诗,想从中学习“如何写好一首诗”。

【甲】秋天  阿信

秋天是一匹母马,我牵着它。

它的眼神清朗、温暖。

它的脚步,不疾不徐。

它的肚腹浑圆、微微下垂,那里

正孕育着一个新生命。

我们从冰草偃伏的湿地起步,沿着缓坡

慢慢向阳光照亮的山脊行进。

秋霜满坡,草木凋零,只有一束束

蓝色的玉簪龙胆噙露绽放。

我摘了一朵

佩在它温热的额际上。

母马侧过头,用它的面颊,轻轻蹭了蹭我的。

【乙】秋天  何其芳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丙】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  艾青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

她是童养媳,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我是地主的儿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

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

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

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

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

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

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

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

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

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地掐死之后,

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

(1)、【诗·意象探究】梳理诗歌意象群,补全表格。

诗歌意象群

诗篇

【甲】

【乙】

【丙】

意象群

(至少两个)

露珠、镰刀、白露、溪水、幽谷等

搭灶火、尝饭等场景

情感

表达对秋天的宁静、温暖与丰饶赞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对大堰河的赞美和思念、感恩之情

指南1:创写诗歌时,组建的意象群具有③的效果。

(2)、【诗·语言品析】品析诗歌语言。

小语:我发现诗人用较多形容词去描写、修饰意象,使意象具有丰富的内涵。比如【甲】诗《秋天》中“母马”⑴。(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小文:好的诗歌语言常具有“陌生化”特点,用表面违反常情、常理的语言给人以新奇感,带来诗意,赋予诗歌审美价值。

⑵请从下列诗句中任选一处,品析其陌生化语言表达效果。

A.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B.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指南2:创写诗歌要运用新颖灵动、精炼优美的语言来传递情思。

(3)、【诗·节奏韵律】探究诗歌节奏韵律。

A.结构相同的句式,分布在每节诗歌大体相同位置,构成回环往复之美。

比如:何其芳《秋天》。请摘录诗中结构相同句子。

B.反复的使用

【丙】诗中多处使用反复,请选择一处赏析其表达效果。

指南3:创写诗歌可以运用结构相同的句式、反复、排比等手法来展现韵律美。

(4)、【诗·我的原创】请在下方的字词库中选择一组字词 , 至少运用指南中的两种写诗策略,创作一首以“秋”为题的现代诗,不少于五行。

“秋”的字词库

□落叶、麦田、夕阳    □荡漾、遥望、点染    □柔软、枯黄、绚烂

……

举一反三
理解亲情

散步 

莫怀戚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A.____(熬过 度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B.____(肆意 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