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东莞市某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

阅读理解

材料一

坐对有方法

①“把背挺直”好像是坐姿的最简单、也最正确的口令。一听到“坐好”,你的第一反应是啥?是不是不自主地就开始往凳子前端挪了挪,然后把背挺起来?这只是看起来把背挺直了,其实还是“坐”错了。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坐呢?

②科学上认定的“好坐姿”不只是“背挺直”。科学上认为的“好”,是身体各个关节、各个部位受力都相对平均,可以避免某些部位承担过大的重量,也就是最省力的姿势——专业上把这叫作“中立位”。

③一般来说,只要是抬头、挺胸、收腹的姿势就可以让脊柱处于中立位,但很多人只记得把背挺直,却忘记了收腹的动作。对于久坐一族来说,微微后倾才是对腰椎压力更小的坐姿。

④我们可以借力椅背让你的腰“立”起来。第一步,我们优先来调整你的腰,尽可能地靠着椅背。另外,记得给膝盖后方与座椅面留一个拳头大小的距离,保证你的大腿能平行于地面。第二步,调整座椅高度。大部分人的桌子高度是不可调整的,所以调整座椅高度是为了让你的小臂在有支撑、自然放松、不耸肩的写字状态下,呈100~110度最省力的角度。

⑤基本上做好这两步调整,你的坐姿已经轻松了一大半!当然,也别忘了,没有任何一个姿势适合长久保持,每过1小时记得起来动一动才好。

(选自《武汉晚报》,有删改)

材料二

坐错危害大

①长时间挺直背坐会使背部肌肉僵硬、酸胀,影响血液循环,还可能会引起颈椎病。驼背的坐姿会造成圆肩、近视眼,还会让你的臀部压力增加,造成臀部的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臀部水肿和松弛。

②脊柱侧弯已成为肥胖、近视后,危害我国儿童及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杀手”。国家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防控工作组组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刘主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据估计,我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发生率为1%~3%,侧弯人数已经超过500万,并以每年3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

③海南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专家张主任说:“在青少年这个群体中,最常见的还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造成的原因有多方面,有先天遗传因素,还有一些其他的危险因素,包括不良坐姿、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缺乏运动等。”

(选自“海南新闻客户端”)

材料三

某校学生写字坐姿示意图

(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    )
A、对于久坐一族来说,微微后倾才是对腰椎压力最小的坐姿。 B、长时间挺直背坐会使背部肌肉僵硬、酸胀,影响血液循环,可能会引起颈椎病。 C、驼背的坐姿会让你的臀部压力增加,造成臀部的血液循环不畅,而导致臀部水肿和松弛。 D、造成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原因,既有先天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生活习惯的因素。
(2)、材料三是某校的学生写字坐姿示意图,要求学生写字时“背部不要靠在椅背上”,这与材料一中的表述是否矛盾?请结合文本及你的认知阐述一下理由。
(3)、为了宣传关于“坐与健康”的知识,班级决定写一篇文章向学校公众号投稿。下面材料能否编入这篇文章?同学们对此产生不同的看法,请说说你的看法。
    鼓励各校推行课间“护脊操”,进行颈胸腰椎及四肢关节的放松和锻炼。我市教育局将会同有关专家在“护眼操”的基础上,升级创作“明眸正脊操”,供各地推广使用。
(节选自《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脊柱弯曲异常筛选工作方案》)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

    善者的面具是白色的,白色代表纯洁;

    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

    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

    活佛的面具是黄色的,黄色代表吉祥;

    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象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

    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嘴唇处挖一个窟窿,以示朴实敦厚。

    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之一。

    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观众团团围坐,所有的剧情靠“雄谢巴”的解说和艺人们的说唱来描述。艺人们唱着,说着,跳着,在面具下演绎着各种故事。

    在几百年的发展中,藏戏形成了自己固定的程式:开场陈说藏戏历史以招徕观众,正戏表演故事的主要部分,结尾则有庆贺演出成功之意。

    藏戏艺人的唱腔、动作丰富多彩,不一而足。不同的人物用不同的唱腔来演唱,不同的情绪有不同的舞蹈动作来表达,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戏班更是有各种风格的表演形式。观众在吃喝玩耍中看戏,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大家随心所欲、优哉游哉,毫无倦意。

组合文本阅读

【材料一】

为何我国新综艺总被指抄袭韩国综艺?

①不得不承认,现阶段我国综艺真人秀已对韩国的节目模式产生了一定依赖性。回顾中国综艺真人秀节目发展历程。2013年湖南卫视《我是歌手》引进韩国节目模式走红,各大卫视也开始抢购韩国综艺版权。因为中韩两国文化相近、韩国综艺在中国本土化的成功率高。借鉴韩国节目模式逐渐成为主流。据相关统计,三年间各卫视就购买了将近40档韩国综艺版权。韩国综艺制作相关人才也纷纷来到中国发展。在中韩团队合作下,我国综艺市场才呈现一片欣欣向荣。

中国人想个综艺创意是否真的这么难?

②中方在综艺创意方面的薄弱一直被网友们诟病。在多年的模仿学习后,我国综艺制作工艺,像特效、后期剪辑等方面的进步有目共睹,然而许多节目的创意却依然是借鉴外国的。难道正如韩国网友嘲讽一般,“13亿人口找不出有创意的人才。”

③彭侃认为,首先,觉得中国人想不出综艺创意,韩国人能想出很多好玩的综艺创意这样的想法是狭隘的。“从全世界电视创意领域来看,大家都是互相激发碰撞的。韩国很多综艺点子也是从欧美日本来的。”确实,《尹食堂》的灵感就来源于日本电影《海鸥食堂》,到海外开餐厅弘扬本国美食并非罗英锡独创。

④再者,“中国明星去外国开餐厅”“明星下乡自给自足”这类综艺创意也一点不难想。其实是中国人想的综艺创意早早被扼杀在摇篮里了,“如果在没有国外电视台做了并成功的情况下,中国公司拿着自己想出的综艺创意去电视台提案,电视台和投资方根本不会考虑。因为当下中国电视行业竞争环境十分恶劣:想要确保能成功,最方便的就是去借鉴别人成功的案例。中国综艺行业缺乏试错的精神和配套的机制(包括政策和法律)。彭侃表示。

【材料二】

⑤《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等节目的播出赢得了受众的一片叫好,新一代文化类节目——“文化+综艺”的模式被观众盛赞为“一股清流”。清流自有源泉。中国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化,自有其深厚的内容供养。而梳理中国电视文化类节目的一路发展,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受到观众好评的电视综艺节目的表达形式的创新,特别是真人秀元素的吸纳,才是赢得观众喜欢的良方。“文化+综艺”类节目获得盛赞,恰好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受众对当前充斥屏幕的综艺娱乐节目成为纯粹游戏甚至恶搞的“愚乐”节目的厌倦。新一代“文化+综艺”类节目的模式创新,也为中国电视综艺赢得了文化自信。

【材料三】

⑥《见字如面》是由黑龙江卫视推出的一档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节目。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节点,带领观众走进那些依然鲜活的时代场景、人生故事,去触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状和社会风物,重新领会中国人的精神情怀与生活智慧。每一集不但会集结多位明星读信,还会请出两位重量级文化嘉宾开辟第二现场坐镇,交代书信背景、带来信件内外的精彩故事。

节目列表(部分)

标题

写信人

收信人

时间

读信人

你多么需要他那点草莽精神

黄永玉

曹禺

1983年3月20日

王耀庆

但愿迷途未远,还能追回已逝的时光

曹禺

黄永玉

1983年4月2日

张国立

鳄鱼,你不可以和我一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韩愈

鳄鱼

819年(唐元和十四年)

张国立

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

萧红

张秀珂

1941年9月20日

归亚蕾

⑦《朗读者》是由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承担制作。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

节目列表(部分)

播出时间

期数

嘉宾

朗读书目

2017年02月18日


第1期


濮存昕

老舍《宗月大师》

蒋励

鲍勃·迪伦《答案在风中飘扬》

陈寒

《诗经·小雅·采薇》

李亚舒

《约翰·克利斯朵夫》

(材料来源:百度百科)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古人如何拜年

①春节有很多习俗,拜年则是新年第一天最为重要的一项活动。据记载,最早的拜年起源于大年三十,人们因为担心年兽的袭扰而选择躲在家中,直到正月初一早上才开门互相拜访,以恭贺新春并庆贺没有被年兽吃掉。那么,古人的拜年习俗有哪些讲究呢?

②从拜年的次序上看,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则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彼此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话语。家里拜年后,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相互登门拜年,亦可相邀娱乐。

③而社交性质的拜年兴起于唐代,兴盛于宋代。宋代,上层士大夫就有用名帖互相拜年的习俗。宋朝上层社会中,倘若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古人的“拜年帖“上通常都会写些什么呢?唐贞观年间,国泰民安,唐太宗在新年时大宴群臣,曾用赤全压制贺年卡,镌刻御书“普天同庆”作为赐赏,恭贺佳节。普通的文人墨客通常是在纸片上绘制一些象征吉祥的花卉、人物等图案,然后写上自己的姓名送给亲友,以此贺岁。

④宋代的“拜年帖”只是流传于上层社会人物的一种拜年方式,直至明代,通过“拜年帖”拜年的方式才渐渐进入市井生活。明代杰出书画家、文学家文征明曾在《拜年)诗中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讲的就是明代百姓间通过“拜年贴”拜年,从而联络感情,既方便又实用。到了清代,帖子上不但要署名,还要用印,而且有了专门盛放“拜年贴”的拜匣。可见当时贺卡起到了联络感情和互相拜年的作用,既方便又实用。

⑤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连年谊,以敦乡情。”大家欢聚一堂,拱手相拜,省去了到处奔走拜年的劳累。

⑥古代拜年常见的具体仪式有以下几种:一是叩拜,即跪拜磕头,例如在一些农村地区,晚辈会给长辈,尤其是未成年人给辈分较高的长辈拜年时,就会跪拜磕头;二是作揖,双手抱拳前举,抱拳时,男子用左手握右手,这叫“吉拜”;反之,右手握左手,则是“凶拜”。行礼时,拱手齐眉,上下加重摇动几下,重礼可作揖后鞠躬。这种礼仪一般是晚辈向长辈或下级向上级拜年时使用;三是鞠躬,现代通用礼仪,多用于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拜年,亦可用于平辈间拜年。男女皆行;四是万福,古代妇女礼仪的一种,右手覆左手,半握拳,附于右侧腰肋间,上下微晃数下,双膝微微下蹲,边行礼边口称万福。现已鲜有袭用;五是抱拳拱手,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礼仪。抱拳,是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紧适度。拱手,自然于胸前微微晃动,不宣过烈、过高。这种礼仪多见于平辈间的拜年。

(节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揭秘雪崩

①1999年2月的一天,几个滑雪者动作娴熟地沿着山坡向下滑着,大雪映衬着他们潇洒的身影,就像在雪上纷飞的燕子。突然,“咔嚓”一声异响,紧接着一团雪雾从身后冲了下来,很快埋没了他们的身影。他们从自我陶醉中惊醒过来:雪崩!可是一切都已经晚了……雪雾卷起他们向前狂奔,冲起沿途的雪一起加速向山下奔去,奔流的雪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途中的森林带试图阻挡这狂奔的雪龙,但几乎所有与雪流交锋的树木都凄惨地断裂了。森林带之后是一些居民房,居民们没有来得及离开房子,就连同房子一起被奔流的雪卷走。沿途4千米的狭长地带一片狼藉,树木、村落、农田、电线……无一幸免

②这次雪崩的时速达到了250千米,所具有的能量可以达到104—105兆焦耳。如果人不幸被它碰上,仅胸部受到的冲击力就可以相当于15吨的卡车在身体上碾过。

③雪崩的发生好像很偶然,它什么时候发生,在什么地方发生,很难捉摸.好像一片雪花的落地,或者在山上说话声音大点都会引起雪崩,上述阿尔卑斯山的雪崩很可能就是滑雪者打扰了大雪的宁静,因而引发了那突如其来的灾难。

④雪崩真的是那么不可预料吗?其实雪崩也是有条件的,发生雪崩时的山坡坡度一般在25°—45°。若山坡过陡,冰雪会因为重力作用而频繁下滑,不容易堆积在山坡上形成较厚的雪层,若山坡坡度过低,雪层没有下滑的动力,也无法形成雪崩。雪崩一般会选择沟槽坑洼地带作为经过的路线。根据这些山坡和路线分布的区域,人们可以划出山上相对危险的区域和相对安全的区域。

⑤雪崩的发生显然与冰雪能够承负的压力或重量有关。雪和冰都是粘弹性的物质,就是说,雪和冰都会随着它们所承负重量的增加而慢慢变形,一般情况下,冰雪是不容易发生断裂的。

⑥由于雪崩难以预料,因此对它的预报就显得尤为重要。

⑦寻找雪层联系的薄弱环节是预报雪崩发生的关键。利用断层成像技术,人们可以确定冰雪变化的微结构、并且把这些微结构变化与冰雪的机械强度联系起来,这些信息可以确定某处是否会形成断层而引发雪崩,找到薄弱环节后,人们可以甩炸药破坏这些薄弱环节,免得它以后酿成大患。

⑧如今,人们还利用统计学来预报某一天雪崩发生的概率,这种有效的方式叫做“最近的邻居”,它是建立在对过去统计数据认真观察的基础上的。例如某一天,我们考察冰雪的某些主要性质以及有代表性的冰雪场地上的天气条件,然后我们回过头来考察过去的最近几十天中,与今天的冰雪和天气状况最相似的某一天,看那天是否发生雪崩。若那天没有发生雪崩,那么今天也不会发生雪崩;若那天确实发生雪崩,我们就可以找到雪崩的类型和规模,发生在哪一天,是什么因素引发的,然后就可以决定是否要关闭滑雪场和公路。

⑨雪崩虽然可怕,但人们还是能找到对付它的方法。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花 山 岩 画

①花山岩画是左江流域岩画群的代表,也是目前为止中国发现的单体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岩画。花山岩画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是战国至东汉时期岭南左江流域壮族先民骆越人巫术活动遗留下来的遗迹、国内外著名的古代涂绘类岩画点,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以规模宏大、场面壮观、图像众多而闻名于世,堪称广西左江流域岩画的典型代表。

②花山,壮语意为画得花花绿绿的山,是一座峰峦起伏的断岩山,高270米,南北长350余米,临江西壁陡峭,向江边倾斜。岩画以赤铁矿和动物胶、血混合调制的颜料绘制,呈红色。画面宽170余米高40余米面积约8000平方米除模糊不清的图像外可数的图像尚有1800余个大约可分为110组图像。画面从距山脚2米处开始绘制,以5~20米高的中间部分的画像最多;岩画以人像构成主体,人像一般作正面、侧身两种姿势,皆裸体跣足,作举手屈膝的半蹲姿势,辅以马、狗、铜鼓、刀、剑、钟、船、道路、太阳等图像;每一组正中或上方位置者多腰挂刀剑,头上有兽形装饰,配有坐骑的数米高巨人威风凛凛地居高俯视着击鼓弄乐、纵舞狂欢的人群,应为部族首领或活动的指挥者。

③花山岩画是国内外规模较大的古代岩画之一 , 其融整体(左江岩画)的规模宏大、单体(自身)的气势雄伟、个体人物(岩画中)体形硕大之“三大”特征于一体,从而形成的雄阔气势为其他岩画所不能比及。花山岩画的图像大多采取平面塑造即投影单色平涂的创作方法,用特制的软笔在岩壁上涂抹图像轮廓,形成“剪影”般的艺术效果,造就了花山岩画粗犷的外貌及活跃的动感,具有极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壮族先民绘画艺术的不朽杰作。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