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容易

【盐仓24秋】部编版语文七年级_拓展读 阅读实践《春雪润秦岭》

阅读实践

春雪润秦岭

徐祯霞

①朋友将我从陕西商州送上去西安的大巴,车很快便启程了。几天的忙碌和奔波,精神一放松,立时睡意袭来。睡意中,忽然听到有人说“好美的雪啊!”当“雪”这个字像电波一样闪过我的脑际时,我立刻清醒了。

②我睁开眼,振奋精神,坐直了身子,眼睛急急地向车窗外扫去,车已行至秦岭,外面是一片白茫茫雪色无垠的世界了,似乎只有严寒的冬天才有,或者是东北才常常有,我不禁欣喜万分。没想到初春一个意外的出行,会遇见雪,而且是这样的一场绵厚无垠的白雪,真是意外中有意外,惊喜中有惊喜。

③由于雾气遮挡,影响我的视线,让我不能尽兴,我用手掌擦去车玻璃上那些迷迷的水雾,让雪景能够在我眼前呈现得更加清晰一些。而这时的玻璃已经变得冰凉,它是玻璃,似乎又是冰块,凉得浸人,凉得入骨。在秦岭这座大山中,气候常常是多变和善变的,在山脚下是一个温度,在山上又是一个温度,也因此有了“一日历四季”之说。 窗户擦净,外面的雪景顿时清晰起来。

④秦岭的雪是层次分明的,尤其是在高高的山岭之上,植被繁茂的地方,造物主会将雪分配得各色各样,让人的视觉无限丰富,即使是赏雪,也不单调。

⑤道路两边,是厚厚的绵软如绒被的雪,可在道路两边的矮坡边,尽是茸茸的白絮,像是春天的柳絮,像是老人雪白的胡须,像是篾工手下洁白的竹茸。它们被那些苍劲的草和蒿秆撑起,形成蓬蓬的带着空隙的一丛一丛的雾白色,似乎里面还藏着一只只雪白的小兔子和小松鼠,甚至可能还会藏着一只美丽的锦鸡,冷不丁地跳出来,给人带来惊喜。

⑥稍高一点的,是那些挺起的灌木,它们的叶子全已落尽,只留下光光的树干,叉叉丫丫地立着。雪落在上面,堆积在树干和枝头,这些灌木立刻变得晶莹剔透,变得水灵灵可爱起来。在东北,这样的景观被叫作“雾凇”,而在秦岭,这样的美丽,在每一年的冬天也会呈现几次,有缘人也总有机会遇上。当然,须得是在高高的秦岭山上,在低矮的地方和城市里,大抵是见不到的。

⑦再往高处,便是挺拔的乔木。秦岭上的树,向来高大,有几年的,有几十年的,也有几百年的,它们站在秦岭之上,尽管傲岸,却也形容清瘦。雪的到来,为它们披上圣洁的外衣,粗壮的杆和枝,顿时变得丰满和厚实起来,像是人穿上了洁白的羽绒服,丰腴而雍容华贵起来。它们站在高处,自成一景,将天地分隔,让世界变得高远空旷。

⑧这么走了一程,车似乎在下坡了,慢慢地,雪变得稀薄,山渐渐地能看见全貌了,有很多树的叶子还没落下,那是橡树,在春天,它们的叶子是自然而然地替换,就像是鸟儿换羽毛一样。在橡树中间,还有好多松树和四季青以及毛竹,黄黄青青的颜色间杂着,透着春的气息。雪轻轻地覆在它们的上面,像是披着一件迷离的雾纱,朦朦胧胧,忽隐忽现,所有的黄与绿皆变得柔和缥缈起来,有了一种如烟似雾、扑朔迷离的美。路边,也有了一些淡淡的绿,那是小草冒出地面的新芽。

⑨在踏雪无痕间,春天正在悄悄来临。而这场雪,会是春天来临时大自然最绵厚最深情的馈赠吗?一场雪,让大地温润,让地面酥软,让万物舒展。似乎一切的一切,都由内到外释放出了生机,在迎接着一个全新的到来。 

 (有删改)

(1)、【制作思维图表】秦岭不同地方的雪(景)形态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同。请你阅读文章,结合文章第⑤~⑦段,完成下面表格。

雪的位置

雪(景)的形态

给人的感受

道路的两边

充满生机

道路两边的矮坡边

像柳絮、白胡须和竹茸

挺起的灌木

堆积起来,晶莹剔透

②)

挺拔的乔木

雍容华贵

(2)、【注重品读鉴赏】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品读卡片。

①朗读法品读

没想到初春一个意外的出行,会遇见雪,而且是这样的一场绵厚无垠的白雪,真是意外中有意外,惊喜中有惊喜。

角度

朗读设计

从重音和停连的角度进行朗读设计并说明理由

 

②批注法品读

道路两边,是厚厚的绵软如绒被的雪,可在道路两边的矮坡边,尽是茸茸的白絮,像是春天的柳絮,像是老人雪白的胡须,像是篾工手下洁白的竹茸。

角度

批注设计

从修辞角度进行批注

 
 
(3)、【进行合作探究】班级准备编辑一本散文集,小兰同学选了这篇文章,请你将它编入最合适的专栏,并结合文章内容、作者情感简述理由。
A.江山多娇   B.人生百态   C.永恒魅力   D.走近科学
(4)、【联系生活实际】美丽的雪花,是雨的精灵、雨的公主。今天,我们跟随徐祯霞领略了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秦岭雪景。本文在写雪景时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以凸显景物特征,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值得我们写作时借鉴。请同学们以“秋雨”为描写对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一个100字左右的片段来展示我们江南独特的雨景吧。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问题。
                                                                                                                                   泥土的声音
       ①我又听到了泥土的声音。
       ②匍匐在绿草茸茸的田埂上,我喃喃着,我甚至用手紧紧地攥起一把水涔涔的黝亮黝亮的泥土,我凝视着,几乎是贪婪般地嗅着那久违了的气息,我分明听到了泥土细腻而真实的呢喃声。我合掌,侧耳良久,然后我张开掌,泥土又顺着手心落下,那一捧泥土又散开去。一阵令人心悸般的惬意透过手心浸入心脾。人,似乎无端地就舒坦起来。
        ③我抬头仰望着碧蓝的天空,此时,天空一尘不染。而遥远处山峦逶逶迤迤,像一幅写意画,线条像被水墨泼着,渗浸无痕。眼前是一眼望不见尽头的橙绿,近处的稻穗已是摇摇曳曳。满眼的青和橙绿,这是多年已没有过的哦,我的心兀然就颤栗起来。然后,头又俯下去,我几乎是贴在茸茸的草地上,我被无边无垠的橙绿湮没了。我又听到泥土细细的声音,那声音轻轻的,那么幽悠,那样静穆,那般叫人无法言说,只有用心匍匐在土地上才能听到。
        ④稻穗抽出来了,趋于成熟。我坐起来,我看着西天边那轮爽朗的落日。我抚摸着已有些蕊花的稻穗和叶子,我摇了一下,便搅动了一团幽香,青青的,泛泛的。我狂躁不安的心此时完全安顿下来,久居都市被尘嚣侵扰的心灵,陡地就回归到宁静中,虚空的心被眼前的景象充盈着。
        ⑤在一轮落日的霞光里两个大叔扛着锄头走过来,他们在不远处停下。我听到他们的对话,他们说,要晒田了,稻要熟了。他们用锄头就给田埂开了一个缺口。我听见他们用脚还在泥土上跺了跺。他们的裤管高高卷起来,然后拄着锄头在絮说着,他们的对话简洁,交谈中有爽朗的和憨厚的笑,我虽然没有听见他们说什么,但我明白他们的交谈绝对与名利、权力无关,我晓得他们多半说着他们眼前的庄稼。
        ⑥这是我儿时曾有的记忆。这幅景象越发让我感动,我眼里几乎噙着泪水,这记忆使我于艰难苦涩时嚼之如饴。我似乎看到泥土被犁头一浪一浪翻开,跳跃着令人心颤的黑亮黑亮的光泽。牛,是弓着背的;犁也是弓着的;庄稼人也是弓着的。我明白,庄稼人只有当他们的脚踩在泥土上时才会弯下他们的腰。他们不仅仅是对土地接触,而是在亲近生命。父亲就对我说,种庄稼的,只有双脚踩在泥土里,心才会踏实。我想,他们才是伟大的哲学家。苦么?苦;累么?累。但父亲即使在两腿粘满泥土时,只要枕着田埂,他就能心安地睡起来。父亲说是泥土给了他生命。
        ⑦太阳快西沉了,大叔又用脚在泥土上跺了跺,然后扛着锄头走了。此时,夕阳的余晖与天与地合起来。我再次匍匐在土地上,我又听到泥土细腻中夹杂着的哔剥声,那是泥土在发酵,那是庄稼在抽节,那声音让人心颤,它让人虚空的心充盈起来。
        ⑧人,狂躁不安时抑或怨忧难解时,你去亲近土地,聆听泥土的声音吧。那声音像天籁之音,它使人宁静使你的心空一尘不染。我又一次趴在田埂上,双手捧着一掬泥土,然后,张开掌,泥土顺手心落下,又浸洇开去。我又听到泥土的呢喃声。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问题。
                                                                                                                                     秋天的怀念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着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②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③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④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⑤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⑥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 ,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那条河流

我怀念那条河流。

    a.远远地看,它就像一根孤独的琴弦绷在原野上,任风雨和岁月弹拨。

    我是生长在它旁边的一双耳朵。当时我不觉得幸运,以为这音乐、这波涛的诉说、这不尽激情的灌注,都是理所当然的。以为这柳阴是理所当然的,洋槐洁白芳香的花絮是理所当然的,竹林里布谷鸟、黄鹏鸟的啼鸣是理所当然的,两岸湿润的炊烟和歌谣是理所当然的。当时幼稚的心里,却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念头:这河流以及与它有关的一切,理所当然属于我们。

    我在河湾里学会了游泳。我把蝴蝶的姿势、青蛙的姿势展示给水中的鱼;我仰躺在水床上,看天,在天蓝和水蓝之间,我是漂浮的梦。我捉螃蟹,石缝里小小的反抗弄疼了我的手,而它并没有多余的恶,小小的身体上全是武器,一生都在战争的恐惧里度过,最大的成功仅仅是防止过分的伤害。在横渡河湾的时候,我遭遇过一条水蛇,小小的头昂着,更小的眼睛圆睁着打量陌生的天空,它也在不测的水里横渡它的命运。

    我在竹林里制作了第一管竹笛,摹仿北斗的指法(它也是七个音孔),我在静夜里向身后的村庄和远方的岁月吹奏。

    当时,我不觉得这一切都是奇迹,我不觉得我内心的水域,有一多半来自这河流的灌溉。我那浮浅、单纯、蒙昧的心里,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我没有想过这河流会有断流的时候,我没有想过它似乎源远流长的水,是来自哪里?它的温柔碧波和浩然激流,是怎样一点一滴汇成?

    带着它的涛声和波光,我湿淋淋地走了。我走到哪里,就把它带到哪里,我是它站起来行走的一部分,我的记忆里流淌着它的乳汁。

    我仍然觉得它理所当然存在于那里,理所当然属于我,属于我们,而且永远。

    年前回家,我愕然了。我再也看不到那条河流。横卧在面前的,是它干涸的遗体,横七竖八的石头,无言诉说着沧桑;岸上的柳林、竹林、槐林、芦苇荡都已消失,荒滩上,有人在埋头挖坑淘金;三五个小孩,在放一只风筝,几双眼睛一齐向上,望着空荡荡的天空,和那只摇摇晃晃的风筝。

    我已找不到当年游泳的地方,那让我感到河水深度、照过我少年倒影、用蓝色的漩涡激起我最初诗意想像的地方,已被高大的垃圾堆覆盖。

    我多想,我多想找到死去的源头,去大哭一场,让泪水复活这条梦中的河流。

    这时候,才痛彻心肺地明白:天地间没有理所当然永远属于我们的事物。

    理所当然,理所当然地去珍惜——这才是唯一属于我们的理所当然。

    b.我们不过也是游荡于河流中的另一种鱼。我们不愿成为干鱼,但我们很可能要把 自己折腾成干鱼。许多河流枯竭了,污染了。爱,枯竭了;我们内心的河床,不再是碧波倒影,而是注满了污水,堆满了垃圾。

    我该怎样打开内心的纯洁水源,复活那死去的河流?

(节选自《散文》2001.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小题。

你让我成为最好的自己

张亚凌

    抬头,天蓝云白,鸟儿高翔,再没有比这更美的意境了。

    回眸,凝视,三十年前清晰如昨。

    记得是个午自习,我们刚升入初三的第二周。正在做作业,却见老班旁边站着一男生:高而瘦,洁净、整齐到让人觉得失真。从这男生的目光里,我只看到一个词,沉静。而我们班那些傻小子呀,裤袋耷拉下来当潇洒,拖着鞋走路以为成熟。老班指着他介绍了一句:“高翔,从北京转回来的。”

    每每下课,我们像终于盼到了放风时间的囚犯,推着搡着冲向教室外面,尽情尽兴似乎又很无聊地蹦着喊着。而高翔,总是静静地坐在靠窗的座位上,看着窗外。阳光透过玻璃刚好落在他的脸上,细碎的阳光也化不开他一脸的沉郁。

    马上就有好事者打听出来了:高翔的爸妈都是搞什么研究的,爸爸因为辐射太大,病故了;妈妈要改嫁,只有一个孙子的奶奶便硬将高翔从北京带了回来。

    高翔的作文总被语文老师当范文。也记得语文老师的评价一成不变,什么“语言、思想深度远远超过你们”,什么“那种好是你可以读出,可以捕捉到,就是说不出的”。倒是我自己,每每老师读高翔的作文时,就闭了眼,游走在高翔的文字里。

    高翔的各门功课都是无可挑剔地好,好到让我们所有人都望尘莫及 , 他每一次的总成绩都比第二名高出几十分!

    我开始写日记,日记里似乎也笼上了一层忧伤,处处都是高翔作文的影子。班上很多大大咧咧的女汉子,都是在高翔出现后迅速收敛、回归女孩,并开始用功的。在女生宿舍里,每天晚上永恒的话题就是高翔。

    记得那时中考,竞争也很是惨烈,一个班七十多学生能考上高中的只有十几个。八个班里似乎不怎么被看好的我们班,成绩倒出奇地好。老班说:“真是奇了怪了,边沿上的好几个女生,本来都没啥希望的,却幸运地考上了。”呵呵,真是幸运吗?你没看见她们为了向某个人看齐、你追我赶?

    1998年,闺密婷婷将去英国进行为期三年的学术交流,她羞涩地告诉我,她曾很喜欢高翔,才拼命地学习。她一直觉得,只有更加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才配喜欢他。

    而我,从初三开始发表第一篇习作就再也没有停下来。直到今天,成为各大刊的签约作家或专栏作家。

    回首,天高云淡,而我们,都已高翔。

(选自《中学生阅读》,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不曾遥远的欢笑

    在当代中国人中,出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的童年游戏最为丰富多彩。尽管物资极其匮乏,但游戏似乎无处不在:滚铁环、丢沙包、跳房子、荡秋千、跳皮筋、打弹珠……一根树枝、一条绳子、一支粉笔便能成为道具,简单、随意而贴近自然,传统的乡土文化也随着游戏中的歌谣、口诀得以传承。

    一个个经典的游戏,使孩子们的天性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释放,也成为他们日后宝贵的精神寄托。然而,越来越多的传统游戏随着电视和网络的普及,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成为永远的回忆。

    20世纪80年代,电视逐渐进入中国城市的千家万户,同时,花样层出不穷的玩具牢牢吸引住孩子们的眼球,“80后”不再像父辈那样迷恋于在户外疯跑,而是把更多时间花在与电视和玩具的独处上。即使与玩伴们一起,群体游戏的种类也越来越少,局限在玩具、游戏机等方面。随着电脑、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越来越频繁的更新换代,上网成为大多数儿童首选的娱乐方式,“90后”、“00后”的童年多与“植物大战僵尸”、“保卫萝卜”等热门网络游戏相伴,传统游戏的空间几乎完全被虚拟空间挤占。“户外的童年”几乎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屏幕里的童年”。

    尽管与传统游戏相比,电子产品迅速发展带来的多样化信息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增长了他们的知识,但我们必须直面与之相伴的而来的——童年的“失落”。传统的童年游戏多无目的,简单而纯真;而在虚拟空间中,由于网络传播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尺度越来越宽泛,游戏的性质也越来越趋于成人化、功利化。这些游戏通常具有很强的竞争性,并且无法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综合评判,而只是通过简单的“加分”、“升级”等方式,使他们获得虚拟“地位”的增长,这种模式化的“激励”方式实际上没有将孩子当作有个性的主题对待。同时,由于缺少同伴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孩子们很容易陷入孤独、无助、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基本的交往能力等困境。更不用说,长期缺少应有的户外运动和大量接触电子产品,将大大降低孩子们的身体素质。

    传统的童年游戏的衰落令人惆怅和惋惜。从根本上看,这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乡土文化和“院落文化”的改变所造成的。20世纪80年代之前,在农村,以及住宅商业化之前的城市,人们共享着大量的户外空间,这种居住环境方便孩子们随时能与周围的同伴接触,形成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今,随着乡村的城市化,以及城市住宅的商业化、高层化和封闭化,原来的“院落”逐渐消失,每个家庭都成为相对独立的小团体,更加注重私密性,邻里之间的关系相互疏离,孩子们的也因此失去了同伴们一起进行户外游戏、群体游戏的空间,不得不在相对隔绝和单独的环境中通过虚拟游戏打发童年时光。

    游戏是儿童最纯洁的精神产物,是儿童最基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尽管我们不得不承认,那种快活而大胆的“狂欢式”童年已经一去不复返,但是,今天孩子所处的环境正在走向另一个极端——使他们的童年尚未真正开始便要逝去。或许,再次适当地进入传统游戏,能帮助孩子们挽回童年,带给他们真正的欢乐、自由、满足和平静。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占座

佟雨航

①火车站人潮汹涌,都是行色匆匆、归心似箭赶着回家过年的人。

②过了检票口,我登上列车来到硬座车厢,找到自己的座位号,倚着窗子坐了下来。刚坐定,一个戴着老头帽、满脸皱纹的老汉提着一个蛇皮袋,一屁股在我身边的空座上坐了下来。老汉弯腰把蛇皮袋推进卡座底下,然后冲我笑笑,算是打了招呼。也许是很累了,他一坐下便把头歪靠在椅背上,眯上了眼睛,不一会竟响起了鼾声。

③这时,一个20多岁学生模样的小伙子,推着一个拉杆箱站到了老汉的座位旁。他先看了看座位号,又看了看闭眼睡觉的老汉,嘴唇翕动了几下,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口。他把拉杆箱塞进行李架,便手挟着椅背站在老汉座位旁边不走了。过年车票紧张,我想小伙也许是买了张站票吧。火车上的人越来越多,车厢里很快拥挤起来,空气也变得沉闷了。

④火车慢慢开动了。老汉依然闭着眼睛在呼呼大睡。小伙子站在过道里,身体被挤来挤去的旅客撞得左歪歪右歪歪。我把头转向窗外,看窗外流动的风景。一个小时很快过去了,我看了看仍站在座椅旁的小伙子,原本站得笔挺的身子已自然地佝偻起来,他用胳膊肘支撑着椅背,分担着整个身体的重量。

⑤这时,老汉醒了。他揉了揉眼,看了一下四周,见小伙子一脸倦容地趴在座椅上打盹,他站了起来,拍了拍小伙子说:“小伙子,坐下来睡吧。”小伙子一下醒了,他推辞道:“我不累,还是您老坐吧。”老汉笑着说:“我马上就要下车了。其实这个座位也不是我的。我今天有点感冒,脑子昏昏沉沉的,一坐下就睡着了。趁这个座位的主人还没来,你先坐下歇会,站了这么久,肯定累了。”小伙子笑了,开玩笑地说:“大爷,看来这座位是上天特意给您老准备的。您既然病了,就坐到站吧。”

⑥老汉哈哈地笑着,和小伙子快乐地交谈起来。原来,老汉是在外打工给念大学的儿子挣学费的,这会放假了,他赶着回家过年,说儿子也马上要回家了。小伙子则说他是个大学生,学校放假后便在城里找了份临时工做,昨晚单位才放假,他也是赶着回家过年的。

⑦不一会儿,火车到站了,老汉提着蛇皮袋子下了火车。小伙子一屁股坐在了老汉的座位上,用手捶着腰和双腿。得知小伙子要在终点站才下车,我打趣地说:“你真是幸运,站在这老大爷旁边,现在就可以坐下了。要不然一路站到终点站可够你受的。”

⑧小伙子笑了,他拿出一张火车票给我看:“其实,这个座位本来就是我的。”

⑨我惊诧地说:“那你刚才怎么不跟老大爷说呢?”

⑩小伙子收起车票,我发现他眼眶有点湿润。只听他说:“看到老大爷,我就想起了我父亲。为了供我读大学,他也出去打工了,现在也许正在某列火车上往家赶。不知道他现在是站着还是坐着……”

⑪火车呼啸着向前,窗外已在飘雪,我的心却越来越温暖。因为我们离家越来越近了。

选自2024年1月31日《羊城晚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