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拔尖特训】小语六上 第二单元 8 灯光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大江保卫战

佚名

①1998 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②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四百多名解放军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③面对肆虐的洪水,人民子弟兵更显出铮铮铁汉的本色。

④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晓文正扛着麻包在稀泥中奔跑,忽然觉得脚底一阵疼痛,抬脚一看,原来是一根铁钉扎了进去。团长见状,马上派人去找随队军医。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立刻涌了出来。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布条,两三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里,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

⑤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没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线杆。在安造垸,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在簰洲湾,他们给攀上树梢等待了近九个小时的小女孩以生的希望……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

⑥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我们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选自《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有删改)

(1)、【思维导图】用简洁的语言把战士们保卫大江的过程补充完整。

(2)、对第①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的作用,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句子运用了环境描写,表现了当时洪水来临的危急情况。 B、直接突出了解放军战士迎难而上、英勇无畏的精神。 C、句子描写了当时暴雨的迅猛,长江瞬息万变的景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句子并没有具体描写战士们的英勇行为,而是强调了洪水的凶猛和形势的紧急。
(3)、[阅读要素]选文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场面描写,阅读选文,完成练习。

(4)、第②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描写了抗洪救灾的场面,用心读一读这些描写,说说你的体会。
举一反三
阅读《风吹白鸽拨琴弦》这个音乐故事,完成练习。

风吹白鸽拨琴弦

    ①英国街头,在伦敦的鸽子广场,感受到的不只是异乡风情。

    ②这天,云淡风轻,我在熙熙攘攘的广场上慢慢逛,细细看,在转眼的瞬间,一位老人映入眼帘。

    ③我驻足,观察着他:他穿着米黄色风衣,戴着一顶黑帽子,鼻梁上,深色镜框下镶着一双深邃的蓝色眼睛。他坐在藤木长椅上,手拿着原木色吉他,独特的气质,合适的穿着,在蔚蓝天空的映衬下,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④他布满皱纹的手,开始缓缓拨动琴弦,悠扬的琴声绵延流出。我的目光停留在他的指尖,他的手法变化多端,节奏轻快,手指的转换让我目不暇接。突然,他双眼微闭,身体有节奏地晃动。这不用琴谱的曲子,却如行云流水,酣畅淋漓。我心里不由得暗自赞叹。

    ⑤在他正前方的琴袋里,装满了铜币。这些铜币,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如此和谐。一曲终了,我缓缓走上前,俯身弯腰,几枚铜币轻轻落下,声音清脆,这是我对他琴声的致谢。我望着他,笑了笑,本想夸赞他的琴技高超,却觉得此刻无言胜有言,他也回报了一个慈祥的笑容。

    ⑥我正准备转身而去时,又一曲响起。开始反复快奏回旋,似流水潺潺,清澈明丽。忽而节奏轻快,伴着拍打琴身,如二重奏般奇妙。一会儿琴风又突转,像悲伤的颂歌,叙述着忧愁。最后高亢激昂,让人赞叹。他好像在变着世间最高超的魔术,浮动的手影,颤动的琴弦,如此契合。

    ⑦我不打算再去繁华的商店,便走向他对面的环石椅,背靠着花坛,静静地坐着,远远地望着,微闭双眼,陶醉在这无限的美好中。

    ⑧“小姑娘,你也在听他弹吉他吗?”一位东方中年女士问我。“对的。”我微笑回答。“其实你别以为他是卖艺的。我移居到剑桥五年了,常常在广场看到他。后来听人说他年轻时非常有才华,而且现在生活也很富足,但是他就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来这里弹吉他,本来只是为了传播快乐,后来竟有人把他当作卖艺的,给他钱。开始时他有些手足无措,但慢慢地,他认为这是别人对他音乐的肯定,心里也获得了坦然和更多的快乐,便欣然接受了。我虽然不懂音乐,但我可以肯定,他从来没有弹过相同的曲子。”听后,我对老人多了几分敬佩。长年累月,不弹相同的曲子,这得有多高的造诣?

    ⑨我朝他的方向望去,此时,不知他又在弹奏一首什么曲子。 我忽地发现,在他身旁,有一群白鸽,这些白鸽扇动着翅膀,似一片白色的海洋。那情形,似乎是在为老人伴舞,相互配合得那么默契,好似多年的挚友。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么多的白鸽飞舞,也从来没有遇见过如此人物合一的震撼场面。

    ⑩我朝他的方向,再次深深鞠了一个90度的躬。

——作者黄舒灿,有删改

阅读。

别出心裁的“小说旅馆”

①在美国俄勒冈州的纽波特海湾,有一家旅店被人们称为“小说旅馆”。从外观看去,这个只有3层楼的旅馆与周围的其他建筑没有什么不同,但每年却有数以万计的游客特别是一些喜爱读书的人在这里下榻。

②早在8年前,同在一家酒店供职的科利尔和莎莉斯在工作中发现,有相当多的客人特别是一些文化人在旅途之余不愿光顾酒吧、健身房等地,也不喜欢看电影、电视,而是愿意静下心来读一些名著,而在当时,酒店又无法满足这部分客人的“特殊”需要。于是,科利尔和莎莉斯便一同辞职,集资购买了海湾处的一幢楼房,装修后取名为“西里维亚旅馆”,设客房20套,房间内没有电视机,旅馆内也没有酒吧、健身房、游泳池等设施。

③走进这家旅馆,人们会发现旅馆的房间没有编号,每一套房间都是以世界一位著名的作家或闻名于世的小说主人公来命名的,其房间的摆设与布置也与该作家或主人公有密切关联。如在“福尔摩斯客房”内,衣帽架上挂着的那顶半圆筒状的帽子和黑色披风,以及桌子上放着的大烟斗,使人仿佛感到这位驰名世界的“神探福尔摩斯”就近在眼前,此时如果再翻阅《福尔摩斯探案》的小说,人们会产生一种自己正在与福尔摩斯讨论案情的感觉;在“海明威客房”中,人们可以看到旭日初升的景象,通过房间中的残旧打字机和挂在墙壁上的羚羊头,人们似乎联想到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战地钟声》里动人的情节描写。

④也许是由于旅馆特殊的设置,人们逐渐忘记了旅馆的原名,都以“小说旅馆”而代之。在旅馆的每个房间和庭院内,随处可见阅读小说、静心思考、埋头写作、交流读书心得的游客,他们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⑤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说旅馆”的影响日渐扩大,越来越多的游客都以能在这家小旅馆住一宿为乐,一些新婚夫妇甚至还以在这家旅馆以法国女作家科利特命名的“科利特客房”中欢度蜜月为荣。正因为慕名前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想在“小说旅馆”住宿,需要提前两个星期预定。

阅读课外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启示

ㅤㅤ这是发生在童年的一件小事。我的爸爸或许已经把它忘了,然而,这件事,却对我的一生有着莫大的影响。

ㅤㅤ那年我九岁。一日,我坐在靠门边的桌前写大字。门铃响了,爸爸开门,是邻居。两人就站在大门外交谈。

ㅤㅤ那天风很猛,把我的大楷本子吹得“啪啪”作响,我拿着墨汁淋漓的笔去关门,猛地把门一推,然而,大门由于碰到障碍物反弹回来;与此同时,我听到父亲尽力压抑而仍然压不下去的喊叫声。

ㅤㅤ门外的父亲,眉眼鼻唇,全都痛得扭成一团,好像连头发也痛得一根一根地站了起来,而他的十根手指呢?怪异地缠来扭去。一看到我伸出门外一探究竟的脸,父亲即刻暴怒地扬起了手,想刮我的耳光,但是,不知怎的,手掌还没有盖到我的脸上来,便颓然放下,我的脸颊,仅仅感受到一阵风而已。

ㅤㅤ邻居以责怪的口气对我说道:“你太不小心了,你父亲的手刚才扶在门框上,你看也不看,就把门用力关上……”啊!原来我几乎把爸爸的手指夹断!

ㅤㅤ偷眼瞅父亲,他铁青着脸搓着手指,没有看我。

ㅤㅤ十指连心,父亲此刻剧烈的痛楚,我当然知道,但是,当时的我,毕竟只是一个九岁的儿童,我所关心的,所害怕的是父亲到底会不会再扬手打我。

ㅤㅤ当天晚上,父亲五根手指浮浮的肿得很大,母亲在厨房里为他涂抹药油。我无意中听到父亲对母亲说道:“我实在痛得极惨,原想狠很打他一个耳光,但是,转念一想我是自己把手放在夹缝处的,错误在我,凭什么打他!”

ㅤㅤ父亲的几句话给了我毕生受用的无穷的启示。谢谢您,爸爸!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木兰从军(节选)

佚名

    ①一日,夜深人静,木兰奉命巡营,忽见宿鸟惊飞,自北而南。她怀疑敌军会夜袭,便去找元帅商议。他们设计将人马撤出大营,四下埋伏,等候来犯军队入网。木兰又带领一队人马,埋伏在来犯军队回营的途中。

    ②对方这次发动了全军偷袭,心想定会马到成功。他们摸进大营来,却只见空寨一座,自知中计,想退回去时,四下伏兵已杀来。来犯军队死伤无数,好不容易退出营寨,又遭遇木兰拦截。来犯军队见大势已去,纷纷投降。木兰一边派人禀报元帅,一边进城安民,并吩咐士兵严守军纪,不得妄动百姓一草一木。

    ③作战中,木兰手臂上中了箭,在营中休养,贺元帅前来探望,并欲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木兰。木兰推说箭伤发作,请求返乡休养。这时几名将领也来探望,大家鼓动木兰答应亲事,木兰只好谎称自己家中有妻。

    ④朝廷宣召有功之臣,赏赐黄金玉帛,许多人来向木兰道贺。木兰却说道:“我不愿升官受赏,已决心还乡。”木兰向元帅说明自己为国立功,不图富贵,并执意回乡,元帅只好应允。

    ⑤木兰回乡时,百姓沿途招待,家中父母姐弟出来迎接。全家团圆人人欢喜。木兰脱去战袍换上女儿装又回到织布机房安心织布。

批注:木兰脱去军装回归家乡也寄托了人们对阖家团圆的渴望。

    ⑥不久,贺元帅又来为自己的女儿提亲。花父推说木兰受了风寒,染病在床。贺元帅执意要去床前探病。花父无法再推托,只得唤来木兰相见。木兰身穿衫裙,走上堂来。贺元帅仍说要见木兰。花父说:“就是她。”贺元帅看了很久,才恍然大悟。花父安排酒宴,向贺元帅请罪。酒宴过后,木兰将贺元帅请到织布机房说:“以前国家多难,我才代父从军。为国效力,不求名利。如今国内安定,我愿依旧勤于纺织,尽我本分。”贺元帅听了,十分钦佩,便回朝去了。

(选自《中国民间故事》,有删改)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母亲的沉静

刘心武

    ①那天玩得很开心。返回时,我故意在悬崖边上走,还蹦蹦跳跳,甚至以颠连步跃进。7岁的我还不懂生命的珍贵。那样做,存心想看母亲着急的样子。

    ②还记得那天母亲的身影和面容。她紧靠着路段里侧的峭壁,慢慢走动。她一定后悔没能牢牢牵着我的手,把我控制在她身边,她自己往前挪步,眼睛却一直盯在我身上。我顽皮地蹦跳投掷,不住地朝她嬉笑,悬崖边缘就在我那活泼生命的几寸之外。但母亲没有呼喊更没有吼叫也没有要迈步上前干预我的征兆她只是抿着嘴唇沉静地望着我跟我相对平行地朝前移动。那段险路终于走完,转过一道弯,路两边都是长满茅草和灌木的崖壁了,母亲才过来拉住我的手,依然无言,我只是感受到她那肥厚的手掌里满是凉湿的汗水。

    ③直到中年,有一天不知怎么提及这桩往事,我问母亲那天为什么竟那样沉静。她才告诉我,第一层,那种情况下必须沉静,因为如果慌张地呼叫,会让我紧张起来,搞不好就造成失足;第二层,她注意到我是明白脚边有悬崖的,是故意气她,尽管我不懂将生命悬于一线是多么荒唐,但那时的状态是有着一定的自我防险意识与能力的,一个生命一生会面临很多次危险,也往往会有故意临近危险也就是冒险行动,她那时觉得让我享受一下冒险的乐趣也未尝不可。我很惊讶,母亲那时能有如此深刻的想法。

    ④母亲留给我的精神财富很丰厚,而最宝贵的就是每遇大险或大喜时的沉静。我写第一部长篇小说《钟鼓楼》时,母亲就住在我那小小的书房里,我在稿纸上书写,她静静地倚在床上读别人的作品。我写到某一段时自我感觉优秀,会念一段给她听,她听了竟不评论,没有鼓励的话,只是沉静地微笑。

    ⑤后来《钟鼓楼》得了茅盾文学奖,那时母亲已到成都哥哥家住,我写信向他们报喜,母亲也很快单独给我回了信。但那信里竟然只字未提我获奖的事,没什么祝贺词,只是语气沉静地嘱咐了我几件家务事——都是我在得意时最容易忽略的。

    ⑥2000 年,我去法国卢浮宫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我忽然产生了一种非常私密的感受,蒙娜丽莎脸上的表情并不一定要概括为微笑,其实那是神圣的沉静。我凝视着蒙娜丽莎,觉得母亲的面容叠印在上面,继续昭示着我:无论人生遭遇什么,不管意料之中还是情理之外,沉静永远是必备的心理宝藏。

(选自《意林》2021年第8期,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