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小题。

材料一:

采访提纲

时间、地点

10月18日下午,北京朝阳区某咖啡店

采访对象

单霁翔(原故宫博物院院长,现任中国文物学会会长)

采访目的

了解故宫文创的发展历程、成功原因,以及对文化传播的作用

采访方式

深度访淡

采访器材

纸、笔

采访问题

①您任职故宫博物院院长后,故宫的变化有哪些?

②近年来故宫文创受到大家热捧,您认为原因是什么呢?

③您认为故宫文创对文化传播的作用是什么?

④如果让您评选一个最成功的故宫文创的,会是哪一个呢?为什么?

材料二:

现场访谈记录

问:您今天穿的这分T恤上印着“朕就是这样的汉子”,也是故宫的文创产品吗?

答:(笑)是的,台北故宫冯明珠院长到故宫来时也购买了故宫这件服装,她说他儿子18岁,正好穿这件衣服。

问:____

答:我们以前也推出过很多纪念产品,但是我们发现来故宫的观众对这些复制品感兴趣的不多,国务院领导也说台北故宫在文化创意产品方面有一些经验,本望我们学习借鉴。我们去了台北故宫博物院,发现我们文创产品有两大问题:第一、我们商店里缺少故宫特色文创产品,80%都是来自其它地方、其它文博单位的;第二,我们的商店缺少文化气息,商业气息太浓,不是博物馆商店应有的氛围。后来,经过表们不断的努力和实践。终于有了全新的故宫文创。

问:虽然说起来由旧到新只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但我想里面一定有许多波折和不易吧。

还好我们如今看到越来越多人爱上故宫文创,你认为故宫文创的吸引力在哪些地方呢?

答:首先我们的创造基于人们的生活需要。研究大家生活中需要什么东西,做实用性强的产品,我们的产品是基于故宫186万件产品的基础,这些产品是过去时代工匠精神的体现。可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既然是做文创产品必须有创意,而不仅仅是复制。每个博物馆都只有深入挖掘自己的文化资源,把自己的文化资源吃透,凝练成”我有他无”的文化创意产品,文化产品才有生命力。当然,文创产品生产多了,一定要特别关注质量。因为你是文化产品,不是一般的销售品,你要带着博物馆的尊严去进入市场。

问:你以前讲过,故宫要做走进人民生活的文创产品,要兼顾趣味性和实用性。从2016年初开始,基本上每年销售额就超过10亿了,文创产品对故宫文化传播有哪些作用?

答:对,故宫从来都不缺观众,他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接待观众千万级的博物馆。未来我们希望他成为亿万级的,这个靠什么呢?靠更多形式的文化传播。文创产品就是其中的一种,让人们能够更多的在日常生活中享受故宫的文化,让我们的文化走进千家万户,文创产品已经成为传递故宫文化的重要渠道。

材料三:

【场景化提问】

可以是建筑、陈设、造型等有形的场景因素,也包括气味、声音等无形的场景因素。在采访地点的选取上,若有选择,一定要选择对有效传播很有帮助的地方。场景化提问可以舒缓受访者心理,激发受访者情感,并使其与提问者发生情感互动。

【共情式提问】

共情式提问利用问题邃立共情关系,通过提问引起受访者积极的心理与情感四应。作为提问者,要擅长利用自已的身份和经历等背景信息,与对方的处境和感受等进行有机关联,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对方,而不是以主观的立场评判对方,积极寻找与对方的关联区域,在求同中实现共情式的积极互动。

【假设式提问】

基于事实,将角色、情景、时间,乃至观点进行虚构风格的重新创进,引导受访者的思考,用想象的张力去生发另外一种可能的观点或答案,以期揭示有关人物或事件的真相。假设式提问要注意,不只是因为不知道所以发问,还要在自己熟读了对方资料之后,将发现的事迹作为假设向对方提问,并且请对方确认。

【阐述式提问】

为了获取对方的观点,提问者有时需要将自己的观点阐速清楚,并与对方的观点产生交集与碰撞,运用引文、数据、例证等宪成话题引中和观点论证。当被访者是专业人士、领域翘楚时,他们以往的言论、著作比较丰富,是引文的士要来源,引用对方古论和观点更容易引发双方的认知互动。

【结语式提问】

结语式提问是空布或暗示谈话终止的提问方式。遗产式结语以回溯的方式站束提问;预吉式结语以展望的姿态结束提问。

设定遗产式提问一定要以受访者的生活味好和职业特长等为围心,在这个区城内进行有的放矢地提问。有一种遗产式提问叫作忠告式。这样的提问主要什对的真宾是某个领城的权成人士,他以忠告的方式总结和发布自己在思想领域或者学术方面的见解。

(1)、采访策划组草拟了一份采访提纲,大家纷纷提出修改建议,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三判断,你认为不合理的一项是( )
A、采访地点不应该选择咖啡店,如果可以,最好选在故宫博物院里。 B、负责采访的同学最好提前大量阅读有关单霁翔和故宫博物院的资料。 C、提问“①您任职故宫博物院院长后,故宫的变化有哪些?”太宽泛,应该更有针对性一些。 D、提问“④如果让您评选一个最成功的故宫文创,会是哪一个呢?为什么?”属于预言式结语提问。
(2)、现场访谈组的记录人员在材料二中记漏了一个采访问题,请补充出来。
(3)、文案级正在复盘这次采访的有效性。请分析材料二的采访中使用了材料三中的哪些提问方式,并说说这样提问的好处。
(4)、后勤组准备送给单霁翔一个故宫的文创礼物,请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下列物品是否合适并说明理由。

兵马俑 冰箱贴

御批折扇

清代朝珠

礼物A

礼物B

礼物C

我认为应该送,因为

我认为不该送,因为

也不该送,因为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鲸落,深海中的温柔孤岛

张博然

    ①在地表之上,万物生长靠太阳。但哪怕最清澈的海水,在200米以下也几乎是漆黑一片。没有阳光,驱动生物界运行的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断绝,但是并非没有其他途径。深海海底的生物可以依靠化学能合成和海面输送来的物质生存。热泉口是它们的城市,洋流是它们的道路,从海面缓慢飘下来的食物碎屑(“海洋雪”)是它们的天降甘霖,而偶然落下的巨大身躯,则是它们在大洋荒漠之中的孤岛和绿洲。这些躯体是鲸鱼的尸体,被称为“鲸落”。

    ②当一头鲸鱼死在大海中央时,它的庞大尸体会一直下沉到数千米的深海海底,然后在这里形成一个新的生态系统。

    ③当鲸鱼的躯体抵达海底时,会很快被盲鳗、睡鲨、深海蟹等生物发现。鲸鱼90%以上的软组织会被它们吃掉,这顿盛宴一般会持续4-12个月。

    ④当这40多个物种的大号食腐者心满意足离去之后,轮到20余种多毛类和甲壳类小型生物入住,食物残渣可以维持它们两年的生存。

    ⑤但是,这一切仅仅是开始。鲸鱼只剩下骨架时,深海的独特生态系统才真正展现。深海并非没有氧气,但也谈不上多丰盛,因此会有大量的特殊厌氧细菌。它们爬入鲸骨深处,分解其中的脂类。

    ⑥一些生物可以靠共生从这些细菌获得能量,另一些则可以直接吃掉细菌聚集成的菌垫。鲸骨体型巨大,富含脂类,分解又十分缓慢,一头大型鲸鱼可以维持这样一个绿洲和里面上百种无脊椎动物生存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⑦如今,鲸鱼越来越少了。全世界鲸目物种有80多个,但是只有达到30吨级别的大型鲸鱼才能真正形成繁盛的鲸落——这就只剩下不到十种,而其中一半是濒危的。过去两百年里,工业化捕鲸将大型鲸鱼推入了十分危急的境地。今天全球海洋里的鲸落数量,可能不足以前的1/6。

    ⑧假如大型鲸类数量彻底崩塌,这对深海的生命意味着什么?

    ⑨没人确切知道。也许鲸鱼的消失会来得太快,不给生命留下足够的时间适应;也许生命依然能顽强地找到其他道路,重新学会绿洲之前的生存方式。但是无论如何,如果鲸鱼没有了,鲸落这一庞大而温柔的奇迹,也会随之而去。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最佳饮料——白开水

    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饮料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喝矿泉水、纯净水已是普遍现象。喝雪碧、可乐成了一种时尚,各种名目繁多的功能饮料更是赢得了青少年的青昧,而饮用白开水的人却越来越少。其实,从科学角度来看,任何其他的饮料都无法取代白开水。

    ②众所周知,水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只有保证机体有足够的水分,体内产生的废物才能及时地通过肾脏排出体外。从医学角度上讲,任何饮料都不如白开水对生理健康有价值。白开水最容易解渴,有调节体温、输送养分及清洁身体内部的功能。而且,白开水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对于促进细胞新陈代谢、能量转换、血液循环和维持电解质平衡,都大有益处。白开水不含卡路里,在进入人体后,很容易透过细胞膜,增加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因此,白开水实在是人体最需要的天然“饮料”。

    ③白开水是由自来水煮沸而来的,其主要成分是水,其中还包含多种矿物质和一些人体需要量极少的微量元素。如钠、钾、钙、镁、锌、铁、铜、铅、氟、碘和硒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不能缺乏,但也不能过多。自来水所含的矿物质为矿泉水的1/__ , 又是纯净水的__倍。矿泉水的矿化度一般为___-___毫升/升,自来水为__-__毫升/升,而纯净水只有2-3毫升/升。有关研究表明,自来水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对人体来说是最适宜的。

    ④其他的饮料所含糖分和热量一般都偏高,食欲旺盛且过量饮用的人,往往会因糖分和热量摄入过多引起肥胖,食欲不振的人则由于饮料影响正餐,可能导致热量摄入不足而渐趋瘦弱。饮料中的果糖会阻止人体对铜的吸收.引起贫血等病症。饮料中的人工色素、防腐剂在体内蓄积,会干扰多种酶的功能,引起消化不良。再者。饮料中的大量电解质不容易很快从胃肠排空,而是较长时间存在于胃肠内,影响消化吸收,降低食欲。同时还加重了肾脏的负担。另外,通过蒸馏和逆渗透技术加以净化后的纯净水会失去如镁、锌、铁、硒、碘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长期饮用纯净水,人体便会缺少某些必要的元素而造成营养失衡,这对处于生长期的青少年来说尤为不利。

    ⑤那么,如何科学地饮用白开水呢?首先要注意喝水时间。饭前饭后半小时和餐中都不宜大量饮水,以免冲淡唾液、胃液,导致消化不良;最好在两顿饭中间适量饮用。其次要掌握喝水的量。成人每天需500~3000毫升,要一次性将一整杯水喝完,这样有利于身体真正吸收;最好每隔l~2小时喝一杯,不要等到有口渴感觉时才饮水。再者要喝新鲜开水。饮用水储存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就会上升,可转换为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将水加热到100℃并持续沸腾3分钟,等降温到30℃以下后最适合安全饮用。而生水、不开的水、重新煮开的水、千滚水(反复煮沸的水)、蒸锅水(蒸馒头等的剩锅水)和老化水(长时间贮存不动的水)等,是绝对不可饮用的。

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演讲——想说爱你不容易】

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这种情形:在熟悉的场合或熟悉的人面前讲话,有人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但在正式的场合演讲,往往面红耳赤,语无伦次。归其原因,主要是演讲者的心理作怪,因害怕“出丑”而唯唯诺诺。其实,公开发言的紧张感,是极其普遍的。包括世界上著名的表演者、歌唱家、球员等,都有这种“怯场”的压力。因为你一旦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就会引发紧张反应。我们应在心理上把自己视作一个普通人,能有机会公开发言演讲,那是对自己的锻炼,讲得好或差,都能获得很多经验,以此减轻心理负担。这样就会充满意愿去挑战自己。多锻炼几次就好了。

材料二:

【演讲——是技术也是艺术】

演讲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演讲能力是一个人所需要具备的一项很重要的技能。演讲是口才中的口才。成功的演讲,以机智的语言、诚恳的态度、自信的气势,让思想的清泉流进每一个听众的心田。

在这个开口表达就可以创造价值的时代,演讲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一项加分技能。演讲是口才和思维的体现,是一种有效地和他人沟通的方式,和我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如果你学会演讲,将大大增强你的沟通能力。美国的大学,不管是理工类还是文史类,都把演讲学规定为必修课。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则规定:政府工作人员要进行为期三个月到半年的演讲训练才能上岗工作。可见演讲之重要!

材料三:

【演讲——其实有法可循】

做一场好的演讲,是需要技巧和办法的。

言之有声——语气、语调、节奏、停顿、快慢、连接训练。演讲不同于一般说话,要求演讲者能根据演讲的主题及场合,确定演讲的感情基调,选择合适的语气、语调、语速,进行表达,注意演讲时的起承转合、轻重缓急。

言之有物——讲好故事,重点突出,吸引听众。演讲要吸引听众,内容和形式都很重要,好的演讲不但重点突出,而且形式丰富有趣。在表达方面,切忌空泛单调、平平乏味,言语要有波动才好听,所以需要学会一波三折地讲,生动有趣地讲。

言之有情——真情实感、以情动人,引起共鸣。用情,是演讲最简单也是最具挑战性的地方。演讲并无固定模式,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讲法,只要契合本身的身份、性格和年纪特色,用真情实感去讲就行了。

演讲开头小妙招

1用提问,引发听众的思考。

2用亲切的语言或自身体验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建立良好关系。

3用幽默的或生动的语言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激发其兴趣。

4告诉听众接下来要注意听什么,明确你的演讲目的。

材料四:

【演讲——现状调查】

班级组织了一次关于“不喜欢演讲的原因”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中学生不喜欢演讲的原因调查统计图

科技说明文阅读

数字地球

①近来媒体的有关报道引起了人们对“数字地球”这一概念的兴趣,那么究竟什么是数字地球呢?为有效研究和解决有关地球的重大问题,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发展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为代表的地球信息技术,以数字的方式获取、处理和应用关于地球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空间数据。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科学方案和有力措施,增强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与此同时,信息技术革命席卷全球,使人类对地球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的技术手段和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②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人们设想有关地球的大量的多分辨率的、三维的、动态的数据按地理坐标集成起来,形成一个数字地球。借助于这个数字地球,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按地理坐标了解地球上任何一处、任何方面的信息。

③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核心思想有两点:一是用数字化手段统一性处理地球问题;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

④数字地球由下列体系构成:数据获取与更新系统、数据处理与存储体系、信息提取与分析体系、数据与信息传播体系、数据库体系、网络体系、专用软件体系等。数字地球可以包客80%以上的人类信息资源,是未来信息资源的主体核心,是信息资源高速公路上的“车”和“货”。

⑤货币流通专家指出,数字地球这一概念的提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本世纪7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的一个自然发展。无论是否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地球信息集成和整体化工作都是当前地球科学和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数字地球并非一个孤立的科学项目和技术目标,而是以信息高速公路和国家空间数据基地设施为依托的具有整体性、导向性的战略思想。

现代文阅读Ⅰ

【第四站:明理探秘】

小华收集了几则有关网络与阅读的材料,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材料一】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成长空间、“第六感官”。 中国青年日益成为网络空间主要的信息生产者、服务消费者、技术推动者,深刻影响了互联网发展潮流。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国青年在网上积极弘扬正能量、展示新风尚,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摘编自《〈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2022年 4 月 21 日)

【材料二】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未成年人阅读向好。从图书阅读率来看,2021 年我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3.9%,较 2020年的 83.4%提高了0.5个百分点;从图书阅读量来看,2021 年我国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0.93本,比 2020年的10.71 本增加了0.22 本;从阅读时长来看,未成年人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长均有所增长。同时,2021年我国未成年人的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72.5%,听书率为 32.7%。

(摘编自“中国消费网”2022 年 4 月 24 日)

【材料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1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指出:“Z世代”(指 1995—2009年间出生的人)深刻影响了网络文学的内容构成和价值内核。

“Z世代”已成为网络文学读者增量的主力。 作为“网生”一代,他们拥有与生俱来的数字化生存体验,具有更灵活、敏锐和前沿的“网感”,和同年龄段作者之间也更容易交流。 “Z世代”的加入,更加凸显了网络文学对于全民阅读的意义。 “Z世代”成长于崛起后的中国,民族自豪感强、爱国热情高涨,他们通过评论反馈,表达自己的家国情怀。

《报告》指出:“Z世代”的涌入深刻影响了网络文学的创作取向、精神风貌和价值功用。 网络文学不仅创造了年轻人爱看的中国故事,发挥着文学作品的正向价值引导作用,也在不断吸纳新读者、新作品,拓宽全民阅读的疆域和内容。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 年 4 月 13 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