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凤山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考试卷

 现代文阅读

专题阅读: "科学点亮好奇心"

材料一: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天文梦,在仰望星空时会产生无尽的遐想。这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好奇心。不管在哪个国家,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好奇心都会逐渐降低,因为他们会越来越专注于某个领域,也会对习以为常的东西不再提出问题。但有一部分人例外,他们能在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中看到问题,提出来并想办法去解决。所以说,科学家就是长大的孩子。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郑永和指出:“创新最怕的就是形成路径依赖。找到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可以称作创新,如果下次再遇到相同问题时,我们会按照上一次的路径去解决,慢慢就形成了路径依赖。刷题讲究机械化、熟练,甚至是‘条件反射’,只要拿到题,马上就能搜索到‘印'在脑海里的解题套路。”刷题和创新显然不能同向而行。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23年2月6日第005版《教育周刊》)

材料二:中小学生知道科学家事迹后对科学研究产生兴趣的占比图

材料三:孩子天然就对宇宙空间具有好奇心,有好奇心是好事。我国在航天事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会进一步激发孩子们探索浩瀚宇宙的好奇心,播下科学的种子。以往,我们认为科普就像一个大水壶往杯子里倒水,也就是科学家把科学知识教给学生。但通常情况下,科普工作是另一个场景,科学家需要将知识变成一滴滴水播洒给学生,学生就会像小树苗一样自己慢慢吸收水分。

(摘编自《南方日报》2023年4月17日第A12版《深周刊·对话》)

(1)、根据材料,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孩子们的天文梦想和好奇心渐渐变淡,完全是因为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过分注重刷题的缘故。 B、在知道一些科学家的事迹后,17.2%的中学生和10.7%的小学生都表示没有兴趣,说明中小学生没有好奇心。 C、仅有好奇心是不够的,还应学会创新,不要依赖解题套路,用科学知识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D、科普就像一个大水壶往杯子里倒水,所以科普工作应提倡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培养模式。
(2)、关于“科学家就是长大的孩子”这句话的理解,以下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好奇心都会逐渐降低,科学家们的成长过程也会这样。 B、科学家从孩童时期起,一直对科学研究有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 C、孩子要不断地对习以为常的现象提问,并尝试找出方法去解决,才有可能成长为科学家。 D、学校教育要让学生保持好奇心,不要过分注重机械刷题。
(3)、结合三则材料,谈谈应如何用“科学点亮好奇心。”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超级坚强动物
      ①世界上最坚强的动物是什么?最近,欧洲空间局的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利用无人太空舱所得的航天实验数据发现,世界上最坚强的动物是一种我们肉眼看不清楚的水熊虫。
      ②2007年9月,一批水熊虫搭载欧洲航天局发射的“光子-M3”无人飞船进入太空,接受严峻的生存考验。研究人员希望用一些容易生存的物种,来测定太空中严酷环境下的生物反应。他们选择了两种水熊虫——大黄水熊虫和小斑水熊虫进入太空舱。10天之后,在能够立即让人类和其他绝大多数生命体丧命的太空环境中,所有大黄水熊虫和大部分小斑水熊虫都未能通过测试,牺牲在茫茫太空之中。但有10%的小斑水熊虫尽管停止了一切生物活动,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活生生地回到地球,成为了“航天英雄”。
  ③太空的真空和低温对于许多可以休眠的生物来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它们最怕的是太空中的超强辐射。比如太空中的紫外线辐射强度是地表的1 000倍,在太空强烈紫外线的照射下,大黄水熊虫的一些细胞遭受紫外线灼伤而坏死,从而导致大黄水熊虫死亡。在完全开放的太空,只有10%的小斑水熊虫能够忍受如此极端的考验。存活下来的小斑水熊虫在结束太空之旅后,甚至仍具有良好的繁殖能力,产下了一些“水熊虫宝宝”。            
      ④研究人员推测,小斑水熊虫肯定有一种独特的细胞机制可以修复辐射造成的伤害,或者它们有办法直接抵御太阳辐射。这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可以在这类恶劣条件下存活的动物。这种虫子居然能在真空、超低温和强太阳辐射等多重极端恶劣环境下生存10天。
      ⑤除此之外,水熊虫在地球上的超强忍耐力也早就为科学家所熟知。水熊虫虽然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但是它们有超强的耐旱能力,能够进入脱水状态。当栖息环境处于干燥状态时,它们停止所有新陈代谢,处于一种假死的休眠之中,甚至能这样“假死”数十年,直到有一滴水来唤醒它。

阅读《人究竟比机器强在哪儿》(张贺)一文,回答小题。

    2016年3月15日下午,李世石与人工智能计算机程序AlphaGo(阿尔法狗)对战第五局,最终李世石投子认输。这场举世瞩目的围棋对战以人工智能对人类4:1的结局落下帷幕。

    以往人们认为“机器只会计算不会学习”“计算机只能听从人类的指令而不会创造”,如今在AlphaGo的胜利面前,这些说法不攻自破。学习、思考、创造不再是人类的专利,计算机完全可以具备这些被视为人类专属特征的能力。在可预见的未来,只要是机器能完成的工作将全部由机器担任,哪怕是传统意义上被人类视为独占领域的创造性工作,如音乐、小说、诗歌等也不可能幸免。这样说并非耸人听闻,实际上美国加州大学的科学家已经使计算机学会了自主创作乐曲,模仿巴赫、莫扎特、肖邦风格的“古典音乐”,就连资深乐迷都难辨真伪。IBM的工程师教会了一台名为WATSON的电脑自创菜谱,其食材和组合方式、烹制方法均是人类从未想过的,据品尝过的人说“味道不错”。

    如果90%的工作都能由智能机器代替人做,那么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人究竟比机器强在哪儿呢?

    尽管人工智能未来会极其强大,但有一个环节取代不了,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互动。这个世界的所有问题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一类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工智能擅长解决前者,而后者只能靠人自己去解决。举个例子,在今年2月武汉的一场人才招聘会上,有位老父亲替大学生儿子去应聘。很显然,不管这个大学生如何优秀,用人单位都不太可能考虑聘用他。因为除了工作能力,用人单位还看中其他素质——理解力、沟通力,认真、坚韧、献身精神这些对团队成功至关重要的素质必须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才能感知与评价。

    计算机写出的乐曲再美妙、人工智能烹制出的美食再可口,也很难给人情感上的触动,因为其背后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人。能激发人的欲望、情感、想象和创造的最终是人而不是机器。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人工智能可以解决“从一到无穷”的问题,而人所要解决的是“从零到一”的问题。没有“从零到一”这个环节,就不会有“从一到无穷”的发展。人工智能能“解决问题”,但“提出问题”仍旧是人类的特权。

    人究竟比机器强在哪儿?答案也许就是:人有人性。人性是推动人类超越自己的内在动力。因此,未来最具创造力的人和民族一定是在人性的丰富与深刻程度上领先的人和民族。

    在李世石与AlphaGo的世纪对战中最让人感动的一个段子是,电脑:“你明知一定会输给我,为什么还不投降?”人类:“笨蛋,因为我是人啊。”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①在人类认识气候变化的过程中,一直有一朵挥之不去的“阴云”:评估气候变化的观测站点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大陆地区的陆地表面,而地球表面积占比巨大的海洋表面及内部不仅站点稀疏,而且观测时间短,这很可能使仅基于陆面温度计算的全球温度变化存在较大的偏差。然而是,最近关于海洋资料的分析工作,让这朵“阴云”逐渐散去,并揭示了一个事实——海洋是气候系统的关键一环。

    ②在宇宙中,地球看起来就是一颗蓝色的水球,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积约71%,平均厚度达4千米,储存着97%的水资源。海洋总质量达到14×1 018吨,大气总质量仅为5×1 015吨,仅为海洋总质量的约0.36%。加之海水的比热容远大于大气与陆地表面,因此海洋的热储存能力更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调节器。

    ③进入地气系统的太阳辐射,经过大气、云层和表面的反射,以及大气层的吸收之后,只剩约51%用于加热地球表面,这其中70%被海洋吸收,然后再以长波辐射、潜热和感热等多种能量形式释放出去。然而,在过去100多年里,全球温室气体逐渐增加,使地球系统“困住”了更多的热量,直接驱动了全球变暖,这些能量90%以上都存储在海洋中,因此海洋热含量变化是气候变化的一个核心指针:全球变暖事实上是海洋变暖。当考虑全球能量或热量变化时,甚至可以忽略大气和陆地表面温度的变化,只分析海洋热容量的变化,也可较为准确地了解地球气候系统的变化状况。

    ④补足海洋资料缺失的拼图的短板。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浓度数值不断攀升,全球变暖已经成为既定事实,但海洋变暖情况还一直亟待解决,这主要是因为过去缺乏海洋观测数据:不仅数量偏少,而且质量不佳。

    ⑤从1998年起,国际上开始筹建全球实时海洋观测网(Argo),Argo所用的自动剖面浮标是一种圆柱体状的自沉浮装置,长约1.5米、重45公斤左右。投放入海后浮标会自动下潜至1 000米水深,随着洋流漂移数天(一般为10天),再次下潜1 000米,抵达2 000米深度后慢慢上升,回到海洋表面,并在上升过程中利用自身携带的电子传感器,逐层测量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等海洋环境数据。当浮标到达海面后,会自动将定位及测量的数据发送给卫星,再中继给各数据中心。之后,浮标又会再次下潜,进入下一个观测循环。

    ⑥Argo所用的浮标可以在茫茫大海上自动运行4~5年,直到浮标自带的电池容量耗尽为止。由于具有无须日常维护、不易受到人为损坏的优点,可以长期、自动、实时和连续获取大范围和深层海洋资料,这种浮标被视为“海洋观测手段的一场革命”。

    ⑦重建海洋长期资料积累。Argo资料真正丰富起来是在2005年之后,在此之前的海洋观测主要依靠船舶,不仅观测稀少,而且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纬度航线较为丰富的区域。重获过去100多年,尤其是过去50多年的海洋中上层热含量的变化状况,成为进行气候变化研究重要的研究课题。海洋数据领域科研人员一直在持续不断地改进旧数据的质量、发展新的技术以更准确地重构过去海洋的状态。

    ⑧目前,国际海洋研究领域一般用海洋次表层抛弃式测温仪器(XBT)观测数据,这是目前仅有的历史资料里的核心部分。不过这种仪器的观测数据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时空分布非常不均匀,数据存在系统性偏差等。如何订正XBT数据的系统性偏差是一个难题,从2008至今,国际不同的研究小组提出了超过10种偏差订正方案。

    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朱江研究团队,在2014年提出的海洋数据偏差订正方案脱颖而出,是目前国际上推荐的最佳订正方案。该方案有效地克服了目前主流方案中低估历史海洋次表层温度的长期变化的问题,并且对无观测的区域进行温度场重构。该研究团队最终重建了一套自1940年以来全球海洋上层2 000米的月平均温度数据集,并不断对数据进行更新。此数据水平为1度×1度网格、垂向从1m到2 000m总共41层,能够很准确地再现1940—2015年历史区间内的气候平均态、年代际变化(如PDO)、年际变率(如ENSO)以及长期趋势。目前可以从中国科院大气所网站免费下载。

(选自《大众科学》,有删改)

    链接材料:对海洋环境要素或指标按规定进行观测的一种工作,也是控制海洋污染,保护海洋环境和资源的重要措施。有些沿岸国家还建立了国家级海洋污染监测网络。中国于1978年 6月建立了“渤、黄海环境监测网”;1984年5月,又建立了“全国海洋环境污染监测网”,对沿岸海域实行全面的监测。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我们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

我们要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要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

我们要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我们要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合作渠道,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节选自:习近平2023年3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的主旨讲话)

材料二:

图:2013-2020年海外汉语学习人数(单位:亿人)(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是三类赛事中最早举办的,自2002年开展,至今已经是第20届了。20年来,“汉语桥”大赛已成为各国学生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重要平台,被誉为国际中文教育界的“奥林匹克”,成为了一座连接世界的“文化之桥、友谊之桥、心灵之桥”。

2022年“汉语桥”英国“中文培优”项目学生夏令营开幕式日前在线上成功举行。

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希望英国学生通过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过去、读懂中国的现在和未来,在合适的时候到中国实地感受一个真实、立体、生动的中国。

英国教育部学校事务部长罗宾·沃克在致辞中表示,学习中文不但能够让英国的青少年拓展眼界,获得就业优势,还能让两国人民结为合作伙伴,共同应对未来的挑战。

“中文培优”项目旨在2023年前培养9000名能够熟练使用中文的英国中学生。作为该项目的重要环节,“汉语桥”中文培优夏令营每年组织掌握一定中文基础的英国学生进行集中研修。去年该活动首次以线上形式举办,反响良好,今年继续通过网络平台开展活动。

(选自: 中国日报2022年7月《“汉语桥”英国“中文培优”项目学生在线夏令营正式启动》)

材料三:

近年来,在文物传播领域,3D数字动画技术,VR、AR等技术的运用,激活沉睡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更广泛、更多样、更迅捷地传播开来。用高科技手段,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人们有一种与时间对话、与历史握手的感受。在网络“展示”,在云端“漫游”,与文化长谈,我们涵养出真正的文化自信。

历史文化的滋养,既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历史回眸之中,也在可感、可知、可参与的日常生活之中。非遗在保持技艺传承的前提下,改进产品设计,既有传统根基,也有当代面貌,让“旧艺”穿上了“新衣”。千年敦煌壁画化为足尖芭蕾,广东非遗“醒狮”打造热门动漫IP……源远流长的文化之河,因为不断汇入新元素,所以才能奔流向海、前程远大。把传统与现代结合,给了文化生命力,也更加坚定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时代的大幕开启,呼之欲出的是饱含文化自信的年轻一代。看似“逆向”的新一代,恰恰展露“顺势”的新潮流。从参与锦心绣口的诗词大会,到登上衣袂翩翩的汉服盛典;从展示雪后初霁的故宫院墙,到参与华美惊艳的“唐宫夜宴”表演……“国风热”“国潮热”激发青年一代的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选自:央视新闻2023年4月19日《好评中国丨融通古今,点亮中华文化自信之灯》)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