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2003年10月15日从现役空军飞行员中被挑选为航天员,从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经过层层考验,各项测试都达到了优秀水平的杨利伟成为中国太空第一人,登上神舟五号飞向太空,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拉开序幕。核心舱命名为“天和”,是中国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全长16.6米,最大直径4.2米,发射质量22.5吨,可支持3名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支持开展舱内外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是我国目前研制的最大的航天器。

        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是为我国近地空间站运营和后续载人月球探测等任务研制,全长8.8米,发射质量21.6吨,具备高安全、高可靠、造应多任务和模块化设计特点,主要用于验证气动热防护、再入控制和群伞减速回收等关键技术。

        材料二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进行授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面向全球进行现场直播。

        王亚平作为此次神舟十三号进入太空执行任务的唯一一位女航天员,被网民誉为“当代高质量女性”。她目前的最高学历是博士!十七岁,她考取了如今的空军航空大学。在学校里,王亚平表现出对航空极大的兴趣以及天赋,不仅刻苦学习掌握飞行驾驶技术,还在学业完成以后就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获得了研究生学位。但是她并没有止步于此,随后又开始攻读北京大学心理学院的博士学位。此次太空之旅她和同伴一起为青少年开设“天宫课堂”。

        王亚平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天宫课堂”让宇宙不再是神秘莫测、遥不可及的“高岭之花”,让科学不再是书本上高度浓缩又晦涩难懂的字母公式。

        材料三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

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四神舟十四号任务期间,将全面完成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太空空间站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

        “我自愿从事载人航天事业……甘愿为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终身!”面对党旗和军旗,每一句誓词都是中国航天员对党和国家的心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和核心舱是中国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材料一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直观地说明了它的概况。 B、天和核心舱支持开展舱内外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是太空中目前最大的航天器。 C、“天宫课堂”的开设有助于青少年了解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深入理解科学知识。 D、“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适合作为材料三的新闻标题。
(2)、请根据上述四则材料,说说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国航天员要具备什么条件。
举一反三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武汉成为全国高铁“米”字网心脏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程凤 通讯员孟立) 动车飞宜万,蜀道变坦途。昨日上午,武汉至重庆的首趟动车D2251次满载着旅客,在如画美景中穿梭6小时50分钟后,到达重庆北站。至此,沪汉蓉沿江铁路大通道升级为动车通道,以武汉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络正式形成。

    早上7点50分,白色的D2251次列车静静停在汉口火车站内,不少旅客正在和它合影。15分钟后,它载着700多位旅客一路向西,将风光旖旎的巴山楚水连珠串玉。“动车像长了翅膀一样往前飞。”50多岁的武汉市民王女士说,“以前去重庆坐普快车,光路上就要15个小时左右,太不方便了,所以我一直没去。现在好了,7个小时到重庆,我准备去渣滓洞等红色景点看看。”

    10点08分,列车驶出宜昌东站,开进“世界最高建设难度”的宜万线。白云在山顶游弋,列车在隧道中穿行,小溪在山涧下细流。下午2点54分,奔驰了6个多小时的动车慢慢停在了重庆北站。

    1909年,詹天佑主持开建川汉铁路湖北段部分线路。后来孙中山在他的《建国方略》里重提修建川汉铁路的设想。只是这些宏伟蓝图,都消失在崇山峻岭中。100多年后,动车组已在这条动脉上畅通无阻。

    沪汉蓉沿江铁路全线通行动车,标志着横贯我国东西的沿长江铁路快速大通道真正形成。它与南北快速交通干线京广高铁等在武汉十字交会,与四通八达的其他动车线路,在武汉形成“米”字形动车网络。

    武汉铁路局介绍,全国铁路昨日调整了运行图,除了沪汉蓉开通高铁外,武汉今日还将开通到沈阳的高速动车。至此,每天有701趟列车经停武汉,其中动车430趟,占比6成左右。旅客在武汉乘坐动车可至全国18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覆盖大半中国。

    武汉铁路局相关部门负责人称,武汉将与东南西北1000公里范围内的特大城市更加紧密相连,长江经济带上的成渝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圈以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实现半日直达,为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助理教授琳赛·加亚科斯告诉CNN:“有证据表明,儿童时期的超重将被‘带入’成年阶段,并增加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一些癌症的风险……在缺乏有效营养管理的情况下,随着儿童和青少年的年龄增长,中国成人的肥胖率可能大幅上升。”

②人口肥胖可能导致医疗支出增加,提高社会成本。如何面对激增的“小胖墩儿”?

③专治肥胖的医院应运而生。《日本经济新闻》网站报道称,一些医院为超重人群提供减肥套餐,结合针灸、中药和运动等手段帮助减重。很多前来减肥的患者是儿童,就饮食过量和运动不足等问题接受专业的指导。此外,各种减肥夏令营也颇受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

④其实,不只是中国,很多国家的儿童肥胖问题都很严重。《日本经济新闻》援引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全球5岁以下的超重和肥胖儿童已达4200万人。报告指出,很多超重和肥胖儿童生活在新兴市场国家,这些国家超重和肥胖儿童的增长率较发达国家高出30%。

⑤给含糖饮料加税,几乎成为世界各国的“控肥标配”。汤加、墨西哥、英国、阿联酋近年来相继用高税收对含糖饮料“说不”。日本也经历过儿童肥胖率升高的阶段,从1970年的3%增至2000年的10%。通过科普等活动,日本2010年之后的儿童肥胖率呈现出略微下降的趋势。

【材料二】

关于“造成青少年肥胖的原因”的社会调查。(见下图)


【材料三】

⑥学校的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必须遵循科学的教育规律,秉持科学的育人态度,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这与赛场上的竞技体育目的不同,方向也不太一样。前者是为了强健体魄,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后者是为了获得好成绩,培养专业的体育人才。 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前职业运动员,要胜任体育老师一职、做到知行教合一,还需接受师德师风、教学规则、教育心理等教书育人方面的素质培训。有关部门不妨尽快探索建立一套可靠的培训、考核和准入机制,畅通退役运动员获得从运动员到体育老师身份转变的合法渠道。

⑦体育不是可有可无的“佐料”,体育教育是经世致用的学问。“让孩子们跑起来”,目的既在于增强体质以应对“小眼镜”“小胖墩”频出等问题,更在于从娃娃抓起,让下一代懂得“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国动则一国强”的道理,在快乐的运动中学好体育、强健体魄,增强国民身体素质,抖擞中华儿女精神。

【材料四】

⑧北京市“双减”政策也对学生和家长提出了一些新要求。“对于同学们来说,要加强体育锻炼,防止自己变成小胖墩、小眼镜;要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要多关注生活实际和各种事物,多阅读思考,把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起来。家长也要加强学习,当然不是说让家长去学习学科知识,而是了解、研读‘双减’工作中,家长参与、家校联动的内容;家长应该怎样从孩子的个性爱好出发,帮又能补齐短板助孩子选择合适的教辅材料、安排合适的活动,应该怎样设计家庭教育才能既保护和发挥孩子的个性特长,,家长还需要学会跟孩子沟通;要安排好孩子的居家生活,细心关注孩子的思想情绪变化,倾听孩子心声,做孩子的朋友,形成良好沟通互动模式;要指导孩子合理用好在家时间,督促孩子按时就寝,确保充足睡眠。希望在全社会的努力下,共同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奕说。

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如果读者能把它当成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份儿。可是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

 ——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序言》

【材料二】重回经典阅读的Z世代,“阅读社交”氛围渐浓。他们喜欢在网络空间中分享读书笔记、阅读感悟等,阅读兴趣更是成为他们日常社交的谈资,也渐渐成为Z世代社交的一种行为方式。在各大网络平台都能看到,不少用户都选择用余华、鲁迅、余秀华、村上春树等作家的名字当作自己的引力签,以此吸引同好,共同分享阅读带来的感悟和收获。

事实上,一部经典的产生是阅读风尚、社会需求、文化机制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好的作品都具有一种力量,能在不同时代不同读者面前散发光彩。文学经典滋养了我们的心灵,提升了我们的品位,铸就了我们的情感模式,具有恒久的价值。正如余华写道: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

 ——选自《大众日报》2023年12月18日(有删减) 

【材料三】可是,有些书籍的实质和形式是分不开的,你要了解它,享受它,必须面对它本身,涵泳得深,体味得切,才有得益。譬如《诗经》,就不能专取其实质,翻为现代语言,让学生读“白话诗经”。翻译并不是不能做,并且已经有人做过,但到底是另外一回事;真正读《诗经》还得直接读“关关雎鸠”。又如《史记》,作为历史书,尽可用“历史教本”“中国通史”之类来代替;但是它同时又是文学作品,作为文学作品,就不能用“历史教本”“中国通史”之类来代替,从这类书里知道了楚汉相争的史迹,并不等于读了《项羽本纪》。我想,要说现代学生应该读些古书,理由应该在这一点上……

这儿要注意,“现代学生应该读些古书”,万不宜忽略“学生”两字跟一个“些”字。说“学生”,就是说不是专家,其读法不该跟专家的一样(大学里专门研究古书的学生当然不在此限)。说“些”,就是说分量不能多,就是从前读书人常读的一些书籍也不必全读。就阅读的本子说,最好辑录训诂校勘方面简明而可靠的定论,让学生展卷了然,不必在一大堆参考书里自己去摸索。就阅读的范围说,最好根据前边说的两个理由来选定,只要精,不妨小,只要达到让学生见识一番这么个意思就成。这本《经典常谈》的序文里说,“我们理想中一般人的经典读本——有些该是全书,有些只该是选本节本,——应该尽可能地采取他们的结论;一面将文本分段,仔细地标点,并用白话文作简要的注释。每种读本还得有一篇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现代学生要读些古书,急切要用这样的读本。

——选自叶圣陶《读<经典常谈>》(有删减)

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超级高铁即将到来

①近日,中国工程院和有关铁路部门确定了上海——杭州线路作为中国第一条超级高铁列车线路。这条长150千米的真空隧道预计将在2035年投入运营。超级高铁采用更先进的磁悬浮技术,全程在真空管道中离地“飞行”,时速可达到1000千米。乘坐超级高铁从上海到杭州只需15分钟,比目前最快的高铁列车节省45分钟。那么,为何超级高铁速度如此之快?

②“超级高铁”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提出,其背后的原理是利用磁悬浮技术和真空管道,让列车在几乎没有空气阻力和摩擦力的情况下,以极高的速度行驶。磁悬浮技术是一种利用磁场的作用力让列车悬浮在轨道上的技术,这样可以消除轮轨摩擦力,降低噪声和能耗。真空管道是一种将管道内的空气抽走,形成真空状态的装置。这样可以减少空气阻力,提高列车的运行效率。此外,超级高铁列车头是新研制的低阻力车头,具有流线型的鸭嘴形态,可以极大地降低行驶中产生的空气阻力。

③目前,除中国外,一些国家也在研发和测试超级高铁技术,试图抢占这一未来交通市场的先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埃隆·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和美国超级高铁公司。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美国内华达州建立了一条1.6千米长的真空管道测试场,用于测试超级高铁的各种组件和原型。美国超级高铁公司则在美国内华达州和阿联酋迪拜建立了两条超级高铁试验线路,分别长500米和10千米。除了美国外,欧洲以及印度、日本、韩国等国也在积极探索超级高铁技术。印度计划在孟买和浦那之间建造一条312千米长的超级高铁线路,预计将在2029年完成。日本和韩国也在研发各自的超级高铁技术,并已进行了多次成功的试运行。

④中国科学家自2017年起就开始研究超级高铁技术,主要研究方向是将超声速飞行技术和轨道交通技术相结合,即通过超导悬浮技术和真空管道技术的应用,实现超声速的近地飞行。这项技术研发了6年,直到2023年才真正迎来了重大突破。我国目前的超级高铁技术已经实现了在低真空环境运行,空气阻力比传统高铁的空气阻力低3%,再加上磁悬浮技术,真正实现了贴地飞行。与美国、日本等国打造的产品相比,我国的磁悬浮技术在成本上更加具有优势。普通超导体需要使用温度达到-269℃的液氨来冷却,才能保持超导特性,而我国研制的“高温超导体”只需要使用-190℃左右的液氮即可达到同样效果。由于液氮比液氮贵50倍,所以我国的磁悬浮列车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材料二】

超级高铁有哪些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速度快。超级高铁时速可以达到1000千米以上,甚至可以超过飞机的速度。这意味着人们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到达更远的地方,从而提高出行效率和便利性。

安全性高。超级高铁的设计十分安全,不会脱轨,更不会翻车。超级高铁运行在真空管道内,不受天气、地形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不会发生与其他交通工具的碰撞事故。由于采用磁悬浮技术,列车不会与轨道接触,不会产生火花、烟雾等安全隐患。

节能环保。超级高铁减少了空气阻力和摩擦力,能够大幅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它采用电力驱动,不会排放任何有害气体和废弃物,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

舒适性好。超级高铁运行平稳、噪声低、震动小、加速度小等特点,能够给乘客带来舒适的乘坐体验。由于运行时间短,乘客不会感到疲劳。

运营成本低。传统高铁车轮每运行120万千米就需要返厂检修,每运行240万千米就要强制报废。而超级高铁没有车轮,没有摩擦损耗,所以投入运营之后维修量少,运营成本显著下降。

【材料三】

超级高铁系统所需要的真空管道技术和磁悬浮技术,目前已经有了一些突破性研究进展,但仍需要攻克很多难点。首先,如何以低成本实现、维持一个大体积的低真空空间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如何建造站台,使它既能方便乘客上下车,又能维持管道的真空状态。另外,超级高铁需要采用直线牵引技术,但目前这一技术的功效尚不能满足其动力需要,仍有待改进。还有,对于超级高铁而言,目前的磁悬浮技术也不够稳定。

(以上材料均选自《百科知识》2023年第15期,有改动)

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读诗是一件美妙的事,但学生不懂得诗歌的美好、不喜欢读诗的现状却很严峻,统编教材中必读名著《艾青诗选》,是一部现代诗集,该书由于体裁和时代特殊,对学生而言有严重的阅读障碍,是学生阅读的难点。“现代诗”有别于古体诗,它用白话文创作,是中国二十世纪兴起的一种诗歌类型,而艾青究竟何许人也?他的诗作有什么特点呢?

艾青是现实主义诗人,时代的歌者。他出生于地主家庭,吮吸着农妇大堰河的乳汁长大,从巴黎留学归来,以一个画家的灵感描摹光与色的变幻;他在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监狱中发愤而作,以一个青年的激情奏响抗争之曲;他在不断沦陷的国土上辗转流离,以一个爱国者的赤诚,深沉呼唤自由。

【材料二】

学生为何读不懂现代诗歌?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其原因:不能破译诗歌的编码方式,导致学生在大脑中不能正确表征诗歌的内容。

认知心理学把信息在人脑中呈现和记载的方式统称为知识的表征。知识在大脑中的表征有形式的表征和内容的表征。现代认知心理学称知识表征的形式为编码。编码分为形象编码和抽象编码。形象编码指的是以声音、图形、画面、表象等可感知的方式将信息呈现和记载在大脑中;抽象编码则指以词、概念、定义、命题等较抽象的方式将信息呈现和记载在大脑中。小说等文学体裁使用的是形象编码,因此能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而诗歌主要使用的是抽象编码方式,学生自然难以读懂。

【材料三】

中学生诗歌阅读“还原”策略

“还原”策略之一:朗诵品读,还原真情景

情绪是诗人追求的终极目标。要做到准确理解诗人的情感,前提条件是理解作品内容,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背景,理解作者的情感。通过朗诵品读,还原真情景,学生能够有效地让自己走进诗歌的情境,帮助自己酝酿情感、表达情感。

“还原”策略之二:历史研究,还原大时代

把握时代脉搏,还原大时代,是读懂诗歌的基础。融入历史元素,还原诗人所生活的大时代,重点是要以学生所能理解的方式去还原,通过形象编码,直观简洁,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形象表征大时代的策略有很多,除了图片、历史画面、视频等视觉编码形式,还有画外音、音乐等听觉编码形式,以及当时人们生活的情景等感觉编码形式。

“还原”策略之三:知人论世,还原小时代

知人论世,还原小时代,就是要了解诗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甚至还原诗人创作时的情感情绪。比如,读诗时,读者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想象等方式,还原诗人当时的创作过程:何时,何地,何境及见到了什么画面?此诗为了表达什么?·····

学生还可以将历史“大时代”与诗人“小时代”进行整合,以图配文,进行双重编码,感性与理性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材料四】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读书重在选择

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曾说过:“漫无目标,无书不读的人,他们的知识是很难精湛的。”可见,读书一定要有选择。

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一生读书无数。一次,他到美国访问去参观国会图书馆,图书馆的人因其藏书量大而骄傲,同去参观的人也无不为之惊叹,只有钱钟书一个人默不作声。图书馆的人问他有何观感,他忍不住笑着说:“我也充满了惊奇,惊奇世界上有那么多我所不要看的书!”这话看上去风趣,却是事实,一个人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19世纪英国作家罗斯金就说过:“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空余时间很少,因此我们不应把一刻空余时间耗费在阅读价值不大的书薪上。”因此,今天我们提倡既要多读书,又要有选择意识,多读好书。

毛泽东是我国历史上一位爱读书、会读书的领导人,他早年常说:“读书·要为天下奇。”他所说的“奇书”,不在择读之量,而在择读之内容与效果。毛泽东的择书,排在前三位的是哲学、马列和文史,尤其在他晚年时,仅《红·楼梦》就阅读和收藏了20种不同版本的线装书。当然,那些与他的实践活动关系不大的书籍,他也有选择地阅读了很多。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这句鼓励人们读书的话没错,但是并不等于读任何书都是“有益”的。尤其面对之前从未看过的“新书”,更要有所选择。美国哲学家阿尔考特曾说过:“一本好书使人开卷时会有所求,而闭卷时获有益处。”其实该读什么书、不该读什么书,或者在什么年龄段读什么书,历史上、现实中都有许多建议,如“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书是有等级的,有好坏之分。王充在《自纪》中讲述评价文章好坏的标准时说过:“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他所著的《论衡》一书就属于“为世用者,百篇无害”的好书,至今仍为人们所珍藏。书是人类的仓库,但仓库里藏的东西不一定完全是好的,也有霉的、烂的、不合用的。所以,一个人不能随便读书。别林斯基也曾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

“尽信书不如无书。”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不仅在面对书海时学会选择,在面对同一本书时,也要善于对其内容进行选择。现在的一些图书,平庸陈旧的内容较多,真知灼见较少,书中的很多观点别人早已说过,只不过是改头换面炒冷饭,如果我们捧着这样的书籍,还一本正经从头读到尾,岂不是浪费时间?

(选自《中国教育报》,有改动)

材料二

毫无疑问,在网络智能时代,依托于新媒体技术产生和发展的数字阅读,克服了传统印刷纸张的束缚,既扩充了阅读的内容,也让阅读行为变得更加便捷化。它以碎片化的特性在拓展读者视野的同时,也以其交互性的特性深化了读者的认知。

但与此同时,这种由纸质阅读向数字阅读的结构性转变也深刻地改变了阅读的逻辑路径,“文本泛滥,信息过载和无用积累的话语,这是数字化时代读者面对的情境。追求速度是这个时代最基本的阅读特征,人们容易产生焦虑,把阅读学习简单化而失去了传统意义上的耐心、平和及宝贵的冥想”,于是浅薄化、娱乐化和功利性的阅读逐渐占据上风,导致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在悄然地发生着断裂和陷落。

(节选自《网络智能时代纸质阅读向数字阅读模式跃迁的裂陷与弥合》,有改动)

材料三

人类的历史有很多的精神丰碑,要达到或者超越那些精神高峰,阅读和思考是唯一的途径。只有通过阅读,通过与孔子、孟子等先贤达人的对话,才能达到他们那个时代的精神高度;只有通过阅读,通过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交流,才能达到他们那个时代的思想境界。

我推崇书籍阅读而不是网络阅读。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在书里。尽管我国目前的网络阅读人数已经超过了纸质阅读人数,但我认为,人类最伟大的思想还处在离线状态。网络上更容易吸引眼球的是信息、广告和娱乐的内容,人类的理解,特别是人类理性的洞察力,通过网络很难获得智慧的内容在网络上更是凤毛麟角。对人类思想的进化而言,对个人思想的发展而言,从信息到知识到智慧,就像一个金字塔,它是精神与智力逐步升级发展的过程。唯有通过书籍阅读,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才能一步步地通往精神的“金字塔”之巅。将每一个人的智慧汇总起来,才能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高度。

(节选自朱永新《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有改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