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云南省曲靖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但见红云冉冉来
赵慎珠
①重阳时节,河南卫视“重阳奇妙游”播出,其中的舞蹈《登高抒怀》颇得人心,画面上簪花少年云游黄山,云海波澜,天风来去,他们登高山之巅,眺日落之景。书生风度翩翩,文人之间吟诗作赋、载歌载舞,呈现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好意境,仿佛令人穿越古今,见证千年未变的书生意气。然而,书生帽上簪花的一个小小细节,惹来观众议论纷纷:古时的书生,是否真的会如此装扮?
②翻阅书籍会发现,古时男子使用簪花装饰头部,曾经是一种时尚、风雅。宋代诗人姜夔《郊礼后景灵宫薛谢纪事》描述的场景,想象一下就非常热烈:“万数簪花满御街,圣人先自景灵回。不知后面花多少,但见红云冉冉来。 ”
③簪花的习俗大约源自汉代。汉代刘歆著、东晋葛洪辑抄的历史笔记小说《西京杂记》中记述:“汉武帝宫人贾佩兰,九月九日佩茱萸。”人们把茱萸佩在腰间或系于臂上,求福辟邪。
④西晋周处编辑、记录宜兴地方风物的书籍《风土记》中有:“九月九日律中无射而数九,俗尚此月折茱萸房以插头,言辟除恶气而御初寒。”晋代,人们将火红的茱萸果实插在头上,用来除祛恶气、抵御风寒。
⑤男子簪花,唐代曾在士大夫中流行。一次,唐中宗李显在立春日召近臣学士宴饮,有上官婉儿、宋之问等人。武平一年龄最小,他的应制诗写得最出众,唐中宗心中喜悦,随即赐花一枝,插在他的头上,以示奖励。武平一念念不忘,在《景龙文馆记》中记下了 “赐花一枝”这件事。
⑥到了宋代,男子簪花风俗更为兴盛,甚至成了一种官场礼仪。《宋史·礼》记载:“前二刻,御史台东上阁门催班,群官戴花北向立,内侍进班齐牌,皇帝诣集英殿,百官谢花再拜,又再拜就坐。”皇帝召集朝会,戴花是百官必须遵守的程序。
⑦宋代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中,有两处贩卖鲜花的商铺,连走街串巷的卖花郎也以簪花饰首。在北宋画家苏汉臣的《货郎图》中,男子簪花的画面色彩艳丽,生动活泼,男子簪花已然成为宋代城市风景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⑧簪花的场合各有不同,有宫廷簪花、雅集簪花、饮酒簪花、节日簪花、婚嫁簪花以及日常簪花。簪花的群体从贵族阶层到各个阶层,从位高权重的皇帝到街边的货郎,甚至《水浒传》中舞枪弄棒的绿林好汉,男子皆以簪花为美。
⑨宋代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城市百业繁兴,宋人爱花爱得优雅而有才情。每日清晨,穿戴整齐后,拿起一朵小花点缀在帽上,为日常生活增加了丝丝缕缕的温情。
⑩千年时光流转,明清之后,男子簪花不再。但中国人爱花始终持久专注,人们爱花的姿态,更爱花的品格。花品与人文相互渗透,人格寄托于花格,花品依附于人格。
⑪无论顺境或是逆境,灾害或是疾病,若有一朵花儿相伴,人世间便多了一抹亮色,彰显我们这个民族永远保持的坚韧不拔。
(选自《中国艺术报》2022年11月9日, 有删改)
特点 | 句子 |
历史悠久 | ① |
② | 人们把茱萸佩在腰间或系于臂上,求福辟邪。(晋代,人们将火红的茱萸果实插在头上,来除祛恶气、抵御风寒。) |
受众广泛 | ③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