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西南宁天桃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小题。

母亲没有“朋友圈”

徐竞

       ①儿时,我特羡慕玩伴们。他们的母亲,个个能说会道,善于交际,方圆四周, 都有着极好的人缘。家中也因此常来客人, 每每必杀鸡割肉,桌上好菜鲜汤不断,而我们家则日日素菜上桌。

​​​​​​​       ②与她们相比, 我的母亲,不善言辞, 更不善与人交往。她极少去村镇上串门, 也无人来我家, 母亲既没“朋友圈”,更无好的人缘。

​​​​​​​       ③母亲整日像个“独行侠”,穿梭于田间、地头、山边、溪旁…… 风雨不改!回到家中, 又围着灶台、猪圈、鸡笼、柴垛转,脚步匆忙。晚上还会独自在灯下做着针线活,日复一日。
​​​​​​​       ④待到农闲时,别的妇女都闲坐下来娱乐:打打牌,嗑嗑瓜子,唠唠家常。一则增进彼此间的友谊情感, 二则将劳累已久的身心彻底放空。唯独母亲不肯加入其中——她要去窑厂贩运陶罐,将柴火挑到镇上换钱,

开焐坊出售雏鸡,熬糖稀卖……她忙得甚至连娘家都极少回。说起母亲,外人都觉得她不搭理人,很孤僻。

​​​​​​​       ⑤“您看谁谁,整天就到处闲逛, 结交朋友,你呢? ”有时, 我也会抱怨母亲。母亲则一脸平静地回应:“我没她们闲呀,等把你拉扯大了, 我再去结交朋友啊! ”

​​​​​​​       ⑥母亲就这样一个人忙碌着,直到我们被拉扯大了。

​​​​​​​       ⑦我们长大了, 可母亲也老了。我将她接到城里, 和我住同一个小区里,每个周末我们都相聚。

​​​​​​​       ​​​​​​​⑧我怕母亲平日里孤独寂寞, 交代她在小区里要多结交朋友,尤其是同一栋楼的邻居,以后遇到事也好有人帮助。
​​​​​​​       ⑨可母亲依然是个 “独行侠”。拾荒,捡垃圾, 成了她每日的新工作。她去车库里, 楼下垃圾桶旁, 甚至各个楼层,捡拾废品。小区里还有其他几个捡废品的老人,母亲每天要跟他们进行“暗战”,斗智斗勇,  有时赢,拔了头筹, 有时晚了一步, 被人捷足先登。她将大堆的废品放在楼道里, 常遭住户们的白眼,让人 生恨。母亲在城里,不但没交到朋友,反而结了“敌人”。捡回来的废品,母亲将其分类,再用婴儿车推到 不同的废品收购站去卖。起初,我反对她去捡卖废品, 说“您不能待在废品的世界里,要多与人交流。小区里有打牌、跳广场舞的,你也加入他们的‘朋友圈’, 跟他们交朋友啊。”

​​​​​​​       ⑩母亲却说: “我都 70 多岁了,年轻时没交朋友,老了,也不想交了。再说,谁又愿意跟我这个乡下

老太太做朋友呢?”
       ⑪我说: “多交朋友, 能防止老年痴呆, 延年益寿。”母亲面露一丝不易察觉的伤感, 沉默了一会儿说:“如果我得痴呆了, 就把我送回乡下吧, 在老家,我走不丢。 

⑫我愣了,一时不知如何回应。觉察到气氛有些尴尬,母亲又说: “我在这边也是有朋友的,你看我 手机里都存着他们的号码——收衣服的, 收纸盒的,还有收废铁的……”母亲戴上老花眼镜,拿着她的老人

手机, 一个个翻给我看。

⑬我鼻子一酸,突然心疼起母亲来。父亲很早便过世,是她带着孩子们,从那些艰苦的日子里走来。 作为寡母的她, 每天忙于挣钱供养孩子, 还要让我们能读书上学。我们兄妹 3 个都读了大学,在当时全镇都

是少有的。儿时的我们, 虽未吃到好的, 喝到鲜的,但却得到了知识的最好灌溉。

⑭想到母亲这一生,都在为儿女们忍苦耐劳,负重而行,不惜放弃了交友和休闲,我有些难过。但转 念一想,母亲其实也有“朋友圈”。乡下的山野田地、农作物、鸡鸭、陶罐、柴火、雏鸡;城里的废品、旧 物……不都是她主动结交和深交的朋友吗? 她的内心从未真正孤独过。同时我也突然悟到, 其实, 母亲现

在最好的朋友应该是孩子,是离她最近的我啊!我想此刻我才真正理解了她。该是我好好爱她的时候了。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有删改)

(1)、梳理文章情节, 体会“我”对母亲情感态度上的变化,填写下面表格。

文章情节

“我”情感态度的变化

母亲农闲时忙碌于卖东西换钱

① 

反对

母亲解释她也有朋友,给我看她手机存的号码

② 

母亲一生的付出及独特的“朋友圈”

理解

(2)、阅读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 按括号要求赏析句子。

①母亲整日像个“独行侠”,穿梭于田间、地头、山边、溪旁…… 风雨不改!(赏析加点词语)

②母亲面露一丝不易察觉的伤感, 沉默了一会儿, 说: “如果我得痴呆了, 就把我送回乡下吧,在老家,我走不丢。”(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3)、读完本篇文章, 小邕与小江对第⑬段的删减产生了不同看法, 请你结合文章内容, 将下面的对话补充

完整。

小邕: 我觉得第⑬段可以删除, 删除之后文章读起来依然完整,而且更加精炼了。

小江: 我觉得不能删除, 因为

(4)、以下链接材料选自于我们学过的课文《回忆我的母亲》, 试分析本文最后一段和链接材料在表达方式

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链接材料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 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 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 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 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 中国共产党, 使

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 一定能做到的。

举一反三
阅读《阿长与〈山海经〉》,回答问题。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 )(摇;荡;点;撑)开船,在桥石上一( )(碰;击;磕;撞),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里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  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晶莹的泪滴(陈忠实)
        ①我手里捏着一张休学申请书朝教导处走去。
        ②我敲响了教导处的门板。获准以后便推开了门,一位年轻的女先生伏在米黄色的办公桌上,手里捏着长杆蘸水笔在一厚本表册上填写着什么。她是教务处的一位年轻职员,平时就是在教务处做些抄抄写写的事,在黑板上写一些如打扫卫生的通知书之类的事,我和她几乎没有说过话,甚至至今也不知道她的姓名。
        ③“老师,给我开一张休学证书。”她抬起头来,诧异地瞅了我一眼,拎起我的申请书来看,笔还夹在指缝之间。她很快看完了,又专注地把目光留滞在纸页下端班主任签写的一行意见和校长更为简洁的意见上面,似乎两个人连姓名在内的十来个字的意见批示,看去比我大半页的申请书还要费时更多。她终于抬起头来问:
        “就是你写的这些理由吗?”
        “就是的。”
         “不休学不行吗?”
         “不行。”
        ④“可是……你休学一年,家里的经济状况也不见得能改变,一年以后你怎么能保证复学呢?”
        ⑤于是我就信心十足地告诉她我父亲的精确计划:待到我哥哥明年初中毕业,父亲筹划着让他投考师范学校,师范生的学杂费和伙食费全由国家供给,那时候我就可以复学念初中了……
         ⑥她轻轻地舒了一口气,拉开抽屉取出一本公文本在桌子上翻开,笔在墨水瓶里蘸上墨水后又停下手,问:“你家里就再想不出办法来了?”我看着那双浮着忧郁气色的眼睛,突然意识到因为我的休学致使她心情不好。而在校长、班主任和她中间,她恰好是最不应该产生这种心理的。她只是教务处的一位抄抄写写的年轻职员,我和她几乎没有说过话,甚至至今也不知道她的姓名。我便说:“老师,没关系。休学一年没啥关系,我年龄小。”她说:“白白耽搁一年多可惜!”随之又换了一种口吻说:“我知道你的名字也认得你。每个班前三名的学生我都认识。”我的心情突然灰暗起来而没有再开口。
        ⑦她终于落笔填写了公文函,取出公章在下方盖了,又在切割线上盖上一枚合缝印章,吱吱吱撕下并不交给我,放在桌上,然后把我的休学申请书抹上粘糊后贴在公文存根上。她做完这一切才重新拿起休学证书交给我说:“装好,明年复学拿着来找我。”
        ⑧我向她深深地鞠了躬就走出门去。“等等……”她喊了一声。我停住脚步。她走过来拍了拍我的书包:“别把休学证弄丢了……我同意你的打算,休学一年不要紧,你年龄小。”
        ⑨我抬头看她,猛然看见那双眼睫毛很长的眼眶里溢出泪水来,像雨雾中正在涨溢的湖水,泪珠在眼眶里打着旋儿,晶莹透亮。我瞬即垂下头避开目光,要是再在她的眼睛处多驻留一秒,我肯定就会嚎啕大哭。我低着头咬着嘴唇,脚下盲目地拨弄着一块碎瓦片来抑制情绪,感觉到有一股热辣辣的酸流从鼻腔倒灌进喉咙里去。我终于仰起头鼓起劲儿说:“老师……我走了……” 她的手轻轻搭上我的肩头:“记住,明年的今天来报到复学。”
        ⑩我看见两滴晶莹的泪珠从她眼睫毛上滑落下来,缓缓流过一段就在鼻翼两边挂住。我再次虔诚地深深鞠躬,然后就转身走了……
        ⑪我今天终于把这段近40年前的一段经历写出来,对自己算是一种虔诚祈祷,在各种欲望膨胀成一股强大的浊流冲击所有大门、窗户和每一个心扉的当今,我便祈望自己如女老师那种泪珠的泪腺不至于堵塞,更不敢枯竭,那是滋养生命灵魂的泉源,也是滋润民族精神的泉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枯萎的蒲公英
叶子
    ①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蓦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②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叶子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也是呢,霜一次又一次的从天而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生命的“红灯”,已经在不远处,正一点点逼近自己,那就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重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
    ③我的心不由得疼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
    ④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她在楼下,为我寻挖着蒲公英。“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号)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
    ⑤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她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至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捡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母亲的脚步,已失去了早年的利落,有些蹒跚。那是一双怎样的脚啊!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地进入学校,她携夫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外陌生的异乡;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她不分白天和夜晚,不惧严寒和冰霜,用那细小的绣花针,绣出蟒袍上那呼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一双脚板,驱北风,走冰路,登火车,为一家换回不很丰裕的口粮。
    ⑥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它是想探寻那丝丝缕缕里,藏着多少生活的艰辛?那就去问问太阳和月亮,几十年晨昏的默默相伴,它们如何把一个面如花,发如墨的纤纤女子,伴成了眼已花、头覆雪的颤颤老妪!探寻那长长短短里,浸着多少爱意的疲累?那就去问问星辰,千千万万次的斗转星移,如何刻录下一个个儿女渐渐长大的足迹,还有母亲的血泪和汗滴。
    ⑦渐次地,她的儿女乘着她那用善良、勤苦织成的爱的伞,找到自己生根发芽的一片片土地。她的脚,不怎么好用了——移动缓慢,脚步蹒跚,但她的心,还是不断地牵挂,就像那天,风在楼下,母亲在楼下。
    ⑧如今,母亲已去,留一棵蒲公英在这冬日里与我面对。我伏下身,看着那泛黄的叶片,眼就情不自禁地盈满了泪。我伸出手指,沿着叶脉轻抚,与你对话。你知道,你知道你碰到了我心最柔软的角落,它在疼吗?在我疼惜的泪光里,我看到你透着如铁的刚强与坚毅,打着爱的“旗语”,温暖着我层层叠叠的孤寂。
    ⑨一阵风吹过,蒲公英的叶子触碰着我的手指,散着阳光融融的暖意,如轻柔的爱抚,久久不去。
(选自《海燕》2015年9期,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无纸化办公,即不用纸张办公,是指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进行办公,其主要传媒工具是计算机、ipad、手机等现代化办公工具,可以实现不用纸张和笔进行各种业务以及事务处理。

    这种无纸质化的办公方式节约了纸质上的交流传递,减少了印刷、笔墨、订书钉等办公用品费用的支出,大大节约了资源。

    从纸质化办公到现在的无纸质化办公,协同办公系统的推出保证了信息共享的实时性和信息共享的迅速性。企业通过协同办公平台,在平台上共享资料信息,员工可以第一时间看到最新的通知、资料等。后期文件的存档入档、查找等更加方便、快捷,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材料二:

有数据显示,美国办公室工作人员每年打印或复印的纸张数量高达一万亿张。如果再加上诸如收费票据、发票、银行账单等这些专用纸张的话,这一数字甚至可以达到1.6万亿张。

那么1.6万亿张纸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如果我们将这些纸张从下至上堆叠在一起的话,它们的高度甚至是珠穆朗玛峰的1.8万倍,几乎可以覆盖从地球到月球一半的路程。

    事实上,早在40年前我们最早就提出了“无纸化办公”的概念。但职场中“无纸化办公”的分水岭直到2007年才真正出现,因为此后一年中家庭和职场中打印纸张的数量首次出现了明显下滑。另有数据显示,最近五年来职场中对于纸张的使用量已经出现了每年下降1—2%的稳定趋势。

    应该说,这一趋势的出现同诸如电子签名技术以及平板电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但很多小型、中型企业在实现“无纸化办公”方面显得尤为落后,因为他们始终无法高效地将自己的工作完全数字化。

    需要指出的是,纸张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理想的办公用品之一,因为这是目前唯一一种几乎没有重量、成本极为低廉、无需互联网接入,且非常适合阅读的输入和显示媒介。

    有人曾组建了专门团队用于研究人们乐于打印纸质材料的原因所在。他们的研究发现“因为有太多传统规则和既定工作理念的存在,老牌企业在实现办公理念转变的时候会显得十分困难”。

材料三:

根据阿联酋的官方报告,目前在整个阿联酋辖区内的41个独立的联邦实体和部委中,96.3%的办事流程都使用智能化的应用端。人们只需要按一下按键,就可以随时进入阿联酋政府的所有公共服务,实现了政府面向全体公民的即时服务,也提升了每个政府工作人员工作的透明度。如今,阿联酋面临的挑战是酋长能否与国内所有联邦实体和部委的智能化服务实现无缝连通,同时,提高所有智能应用的质量,升级应用,保持系统与技术更新同步。

    不光阿联酋,现在很多国家政府都开启了“无纸化”办公,比如我国在两会期间,就全面开启了这一模式,除了留下存档的印刷,简报全部用电子版的形式发给代表。人大代表人手配置一部安全智能终端,可以随时随地发布建议、查找会议文件、阅读会议简报等,更低碳、更高效。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