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茂名市愉园中学等几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徐光惠

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②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 , 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的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

③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沭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间,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④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橙橙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痒痒的。

⑤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书包里。

⑥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的……”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我错了!”

⑦“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⑧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有删改)

(1)、文章以“开在心里的橘子花”为标题,有何作用?
(2)、结合语境,品味第②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 , 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

(3)、怎样理解第⑧段画线句“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的含义?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选文语言形象生动,情真意切,有浓郁的抒情意味。 B、第③段中“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一句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形象写出了父亲对橘子丰收的憧憬。 C、阅读第③④段,可以感受到作者故乡民风的淳朴和家庭的温馨和睦。 D、第⑤段中“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是景物描写,生动写出了橘子熟了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看到满树红橘子的喜悦心情。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母亲的三句话
周华诚
母亲没什么文化,也没出过远门,几十年只在小山村里跟着日升日落忙活。然而,母亲常常能说出一些很有道理的话来。在心中,我牢记着母亲的三句话。
小时候,每年冬天都要下好大的雪,漫山遍野白雪皑皑。为了让家里养的两头猪能在年前卖个好价钱,母亲每天都要把它们喂得饱饱的。尽管下了雪,母亲也每天都要到白雪覆盖的地里去砍一担白菜回来。有一次我跟母亲到地里去,空旷的田地北风呼啸,刮得皮肤生疼。我们从雪层下扒出白菜,只一下两下,我的手就冷得刺骨,似万箭穿心。偷偷看母亲,却见她一点也没有冷的意思,“哗啦哗啦”地扒开结冰的雪层,拔出已被冻结的白菜,扔到雪地上去。我又扒了几下,实在忍受不了,便袖手站在一旁,问母亲不冷么。母亲答道,不冷。见我很惊讶的样子,母亲继续说,对自己说不冷不冷,也就不冷了。
我一下怔在那里,忽然觉得懂得了母亲。我学母亲的样子弯身下去,扒开厚厚的雪,一下,两下,三下,每一下,我都咬着牙对自己说,不冷,不冷。
从此每当我遇到困难时,都会记起雪地里母亲的话,它伴我走过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冬季。
读小学时的一个黄昏,我把牛从5里外的邻村牵回家。那时,我只会在前面远远地拉着牛绳走。然而这牛却跟我作对——我牵得紧,牛却偏要走得慢。我用力拉,它使上性子就是不肯迈步。这牛脾气!我只好一边骂牛一边心急。
眼看着天越来越黑,沿路村庄里昏暗的灯一盏盏都亮了起来。我心一急,就从路旁折了一根荆条,绕到牛屁股后面狠狠地抽了它一下。这下可好,牛一惊,挣脱了牵在我手中的缰绳就向前狂奔起来。当我没命地跑了半个多小时赶上牛的时候,牛正悠闲地在村口的路边吃草。母亲也站在那里等我。当我把牵牛的事一说,母亲反倒笑开了,母亲说,你把绳子牵得太紧,牛鼻子疼了,它当然不会跟你走了。我恍然大悟。
18岁那年的高考,由于我思想压力太重,平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我竟失利了。后来母亲跟我说,别把考大学看得跟命一样重。想起你小时候牵牛的事了么?绳子牵得太紧,牛反倒不跟你走了。
第二年的夏天,我终于以优异成绩被江南一所著名大学的中文系录取。离家上学那天,母亲送我到村口,眼睛红红地对我说,你现在长大了,我不能把你永远拴在身边……
毕业后到一企业里工作,因对工作不很满意,心里觉得很委屈。两个月后的一天,老板批评我整天板着脸孔并要扣我奖金时,我一时火起,跟老板吵了几句,气得他拂袖而去。
正好那几天母亲到城里来看我,知道这件事后说,孩子,一头牛不可能永远拴在一个桩上,你也不会永远待在一个地方,但是干什么都要尽量干好。你不顺心我知道,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办法,有事儿没事儿时,你就小声唱歌。
小时候和母亲一起下地,母亲总一边干活一边在嘴里小声地唱歌。在母亲的歌声里,那些繁重而枯燥的农活儿不知不觉被我们一样一样地干完了。
后来我养成一个习惯,不管是骑车上班,还是工间休息,我都轻轻地哼着歌。尽管我从小缺乏音乐细胞,但我相信,母亲从小教我的那些旋律,定然是世界上最美的音乐。
这,就是母亲给我的财富。
(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躺在母亲身边

王晓明

    ①母亲病了,躺在床上,我就坐在母亲的床边玩电脑。

    ②母亲大多数的时候是悄无声息地躺在床上的,但是有时候也会试探着想跟我说话。说她又觉得哪个地方不太舒服了,说她又做了一个可怕的梦了,说她年轻时有多么健康,一个人能干多少活了。这时我总是很不耐烦。

    ③有一次,母亲突然探过身来凑近电脑说:“你一直在电脑上干什么?不累吗?”

    ④“聊天。”我不耐烦地说。

    ⑤“聊天?跟谁聊啊?”母亲又问。

    ⑥“一个外地的,不认识。”

    ⑦“不认识?”母亲好像很是不解,“那说什么呀?”

    ⑧“反正也无聊,随便说什么都行。”我说。

    ⑨“哦。”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又像很累似的长叹一口气,重新躺回到床上。

    ⑩我又聊了一会儿,无意中转头看看母亲,她正睁着眼看着天花板出神。我心里突然一动。我名义上是在这里陪伴母亲,可除了能为她做点饭倒杯水外,还做了什么?

    ⑪母亲是生我的时候落下了病根,多年来一直A(倍受、备受)疾病的折磨,近年又添上了许多老年病。也许因为母亲常年生病,她自己不在乎了,我们也习以为常了,有时周末回家,也很少想着要主动帮她干点什么,总是她一个人里里外外地干这干那。

    ⑫母亲这次犯病,就是累病的。她病了,不但得不到我们的同情,反而谁见了她都会抱怨,都觉得她把自己累病了,害得我们也跟着受累。每当我们抱怨的时候,母亲总是一声不吭,仿佛她真的做错了什么一样。

    ⑬我关掉电脑,给母亲倒上一杯水。还没等我说什么,母亲却说:“看电脑累眼睛吧?快躺下闭着眼歇一歇。”

    ⑭我答应着,拉了一床被子就躺在母亲身边。我说:“妈,你给我说说你以前的事,我看看能不能写篇文章。”

    ⑮母亲B(惊喜、欢喜)得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我静静地躺着,耐心地等着她说。

    ⑯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觉——暖暖的。

    ⑰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一张船票的温暖

崔立

    那是一个冬日的傍晚,码头处的风特别的大,我站在长长的码头上的长廊前无助地徘徊着。长江码头的对岸,就是我想回的家。

    看着购票大厅上方大红色的显示屏,不停在显示着下一班船的时间和购票金额。而我,却是一脸的茫然和无助。出来时走得急,忘了带钱包,身上的钱根本不够去买一张船票。

    我眼巴巴地看着排着队购票的人群,希望能遇上一个认识的人。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蚕食着我那一点点的希望,看着越发暗黑的天空,越来越少的购票者,我知道我的希望已经非常渺茫了。接下来,我唯一该做的,就是赶紧去乘上公交车,回到我住的地方。到明天一早,我再赶到码头来。可我住的地方离码头太远了,得转三辆公交车,花上两个多小时才能到。即便我在想着回去,我的眼睛还是不自觉地在购票的人群中穿梭着。

    先生,是不是有难处啊?一个声音叫住了我。

    我看到一个戴着一顶帽子的中年男人正看着我。

    我点了点头,告诉了男人没钱买船票的事。男人问我,需要多少钱?

    我说了个数字,男人二话没说就把钱掏给了我。看着男人给的钱,我反而有些发愣了。我居然问他,你为什么给我钱?

    男人笑了,说,难道你不需要吗?

    我从包里掏出纸、笔,要记下他的地址,好还他钱。

    男人制止了我,我有些急了,脸都涨得通红,说,你不信我?

    男人却摇摇头说,不用还。男人想了想,又说,下次如果你碰到像你今天这样没钱买船票的人,我希望你也可以像我帮助你一样帮助他,让这张船票的温暖可以一直延续下去。男人边说,边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如我一样曾经窘迫的他,一次遭遇过的,关于一张船票的温暖的故事。我点了点头,说,好。

    之后,我还真在码头上碰到了如我一样需要帮助的人。那是一个穿着有些时尚的学生,我能在他焦虑的目光中看出他和我以前一样的窘迫。在他一片惊讶中我毫不犹豫就给了他买船票的钱,在他一脸感激时告诉了他如他一样的我以前的遭遇,并希望他能把这一张船票的温暖延续下去。

    学生很高兴地点着头,再三答应着。

    那次是我第一次帮助别人。

    而至今,我已记不清帮助过多少这样需要帮助的人。但他们是不是真的会和我和曾经帮助过我的那个男人一样,去延续那一张船票的温暖,我始终有些怀疑。

    直到有一天,在购票排队的人群旁,有一个如我当年一样表情的人在不停徘徊着,满脸都是焦虑。我刚想迈开步要去帮助他时。在我身后的那个年轻人,居然先我一步走上了前。

    我很清晰地听到年轻人问清了那人的缘由,并且很快就把那人需要的钱给了他。紧接着,我还听到年轻人和那人讲着一张船票的温暖延续的故事。这很让我震惊。

    我不知道这个年轻人是被谁帮助过的,也许正是我帮助过的人帮助过的。

    其实,这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我们帮助了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这比什么都重要。

阅读

    材料一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自古以来,“家”对中华民族而言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力,一篇篇流传至今的诫子文章和家训家诰,大多是将个人的自强不息、立志勤学等优秀品质与奉献牺牲、爱国主义等中华文化的要素紧密联系在一起。正是依靠这种家国同构、家国天下的共同意识和民族精神,我们的民族才能历经数千年磨难而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孟母三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流传千古的家风建设故事不一而足,激励了一代代中国人努力成为贤才干将,为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与发扬提供了最深厚最滋养的土壤。

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家风汇聚而成国风。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同样涌现出很多以家风家教为载体的感人事迹。钟南山院士出身医学世家,他的父亲对他说过:“一个人,要在世界上留下点东西,那他在世界上就不算白活了。”诚实、和蔼、执着,这些钟家优良传统深深地影响了这位老者,在此次疫情中,他依然赤诚敬业、心念人民,始终冲在最前线。不仅如此,还有母亲曾在17年前抗击非典,女儿如今加入了援鄂医疗队;作为重症医学专家的父亲请缨奔赴武汉前线,不忘叮嘱儿子努力学习继续从医救人……家与国交融互通,个人与时代紧密相连,他们都将良好家风凝华为民族精神。

今天,我们汇聚力量共抗疫情;明天,我们将继续毫不动摇向着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前进。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改动)

    材料二

    陶侃曾在浙江海阳做县吏,监管渔业,常有下属送东西给他。有一次,一位下属送了一坛鱼鲊(腌鱼)给陶侃,孝顺的陶侃马上念及一生贫居乡间的慈母,便嘱托乡人带给母亲。谁知母亲却原封不动地将这一坛鱼鲊退了回来,并在信中写道:“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陶侃收到母亲退回的鱼鲊和回信,大为震动,更愧疚万分。他下定决心,一生遵循母亲教导:清白做人,廉洁为官。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岳飞的母亲大义凛然,主动励子从戎,精忠报国。她为了让儿子永远铭记大丈夫当“精忠报国”的训诚,用绣花针把这四个字刺在岳飞的背上!岳飞投军后,奋勇杀敌、义无反顾,屡建战功。后来岳飞成为一代有名的抗金英雄,为历代人民所敬仰。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三

    英国网友@Gareth Pillips:中国的行动力鼓舞人心。我想象不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的意志和能力,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建成医院。

    美国网友@Frankie Taylor:我敬佩那些冲上疫情防控一线、全力遏制疫情的大无畏的中国人,还有迅速启动全国疫情防控体系并建设专门收治医院的中国速度。

    印度网友@Naveed Dar:勤奋的中国人民团结互助,全社会上下一心、互相配合,强有力的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保护民众和救治患者。

南非网友@Dean Olley:中国人民在抗击疫情中展现出的勇气令人敬佩!面对突发疫情,中国政府反应迅速、行动果断。

    阿曼网友@Shaum Rein:长期来看,中国的恢复能力很强。中国人民总是非常团结,他们在疫情期间,仍旧能保持乐观,彼此互帮互助。中国人民的奉献精神和勇往直前感染着我。

    (节选自《人民日报》)

    材料四

    疫情期间,某课题组对部分90后、00后青年就有关问题展开调查。下面是部分调查统计结果。

   

    图一:未参与到一线防控工作的青年,采用其他方式参与战疫的占比。

   

    图二:疫情对当代青年价值观的影响调查结果(社会责任感方面)

(数据来源于新华网)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