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李店镇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善于“放大”自己的能力

胡建新

①只有善于“放大”自己的能力,才能不断激发潜能,不断刷新能力的高度。

②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有自己系鞋带的能力,你就可能有上天摘星星的机会。”从系鞋带到摘星星,无疑是两种差距悬殊的能力,但它们之间并不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脚踏实地者,方能仰望星空。若能心如金石、志存高远,思悟有道、行动有方,勇于并善于“放大”自己的能力,就可以迸发出令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力量。

③“放大”自己的能力,先要相信自己。自信,是获得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有了自信,就有了战胜困难、走向强大的精神动力,就会认清自己的优势,敢于直面一切困难和风险,直至取得成功。果树上的许多果子不是因为太高而够不到,而是因为有人感觉够不到而不敢跳、不愿跳。要想摘到果子,就要敢于跳起来,即使一次次失败,也要一次次地进行下去。在跳起来摘果子的过程中有时可能就差那么一点点,但只要坚信自己能够得到,就能将现有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不断突破自我,从而摘得果子。

④“放大”自己的能力,需要勇于挑战“不可能”。生命科学认为,人的能力有90%以上未曾得到开发。有位心理学家系统研究了一些历史名人的成功经历,得出一个结论:高度地承认自己,相信自己,正是他们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而充分的自信和由此而产生的创造力,并不是卓越人物所独有的,普通人一样也能拥有。事实上,“不可能”中蕴藏着诸多“可能”的因素。那些看似“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常常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可能”。只要真正具备了挑战“不可能”的勇气,并为之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就能够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实现从“不可能”到“可能”的飞跃。

⑤“放大”自己的能力,还要善于把握机遇。有人曾提出一个“飞猪理论”,即站到风口上,猪都能被吹上天。当风来的时候,要善于乘风而上、顺势而为,这样才能借风起飞;如果风已经过了,才想到要往风口上站或跟在后面“追风”,显然已经来不及了。我们既要有强烈的“机遇意识”,更要有“时刻准备着”的敏锐头脑,当机遇来临时,能够迅捷有力地抓住它、驾驭它。

⑥借助外部力量,也能够“放大”自己的能力。荀子在《劝学》中讲:“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借助外部力量可以撬动推进事业成功的杠杆,让自己的能力产生倍增效应。所借助的这个外部力量,可以从书本中学习得来,也可以向身边人请教;将他人的智慧、经验为己所用,用以补齐学识、才能上的短板,如此便能最大程度地“放大”自己的能力。

(选自“北青网”2023年3月7日,有删改)

(1)、对选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要坚信自己能够得到,就能将现有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不断突破自我。 B、第④段的“正是他们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一句中的“他们”指的是历史名人。 C、要想从“不可能”到“可能”,需要具备挑战“不可能”的勇气,并为之付出努力。 D、“飞猪理论”提示我们当风来的时候,只要站在风口,任何人都能借风起飞。
(2)、本文结构完整,论述严密。请梳理文章的论证结构,完成下面的导图。

(3)、小博期中考试的成绩不太理想,担心自己考不上理想的高中,想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却无从下手,陷入了焦虑之中。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实际给他提出几条建议。
举一反三
阅读寒青的《节制是心灵的闸》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著名学者梁漱溟说,人类面临三个难题:人与动物、人与人和人与内心。其中最难解决的是人与内心。为什么这样说呢?生活中,我们常常打败别人,却很难战胜自己。也就是说,自己的那颗心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去了不该去、不能去的草原,从而丢失了自我。

    ②明智的做法就是为心灵设个节制的闸。有了它,欲望和非分之想的洪水就能够被挡在心门之外,人才会变得宁静。只有心静了,我们才能有正确的想法和愿望,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③没有节制,心灵往往盛放了不该盛放的东西,比如忌妒、贪婪、仇恨等等,而这些正是噩运的种子。泰国的太医李醯(xi)自知医术不如扁鹊,于是就派人杀了他。可是到现在,天下谈论诊脉的人还是遵从扁鹊的理论和实践。李醯非但没有成为医学名家,还为后人所不齿。如果李醯不让噩运的种子发芽,能化忌妒为动力,发愤提高自己,那么他就有可能迎头赶上甚至超过别人,从而真正地改变命运。

    ④没有节制,放纵私欲,往往是玩火自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虞国君主贪欲膨胀,不加节制,为得到晋献公的良马宝玉,不惜借道给晋国,最终落了个亡国丢身的下场。

    ⑤可见,不给心灵加个节制的闸,轻则会伤身害己,重则会祸国殃民。给心灵加个节制的闸,就能保持心灵的平静,从而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达成自己的目标。【A】

    ⑥浅水大鱼不游,浅土大木不长。要想恰如其分地做到节制,就离不开良好的习惯、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修养。【B】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我们才能很好地为心灵设置一个闸,让它挡住欲望、贪念、丑陋、邪恶……让心灵装满人间真情,装满人间美好。

(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下列小题。

人生需要“顶住”

李勤卫

①“打一分赚一分,我们一起顶住!”“我们有那种不服输的劲儿,不管怎么着也得顶住!”“女排精神就是不放弃,能顶住!”……

②中国女排在第三十一届奥运会上赢得中国代表团“分量最重”的一块金牌后,女排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接受采访时也送给我们一块沉甸甸的人生“金牌”——人生需要“顶住”。

③赛场是最高强度的比拼,是精神意志的较量。“顶住”,既是一种姿势表象,也是一种内心观念。“顶住”,不是无可奈何的被动选择,更不是安于现状的消极保守。对于人生而言,“顶住”,是一种态度,一种责任,是行稳致远的“压舱石”和“发动机”。

④“顶住”是执着,坚持不懈。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距是智商,最大的差距是坚持。“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说的是成功的偶然性。然而,这种“不费功夫”的偶然,却存在于“吾将上下而求索”“众里寻他千百度”“为伊消得人憔悴”之中,是千辛万苦付出后的某种必然。世间事,除了岁月,没有“不费功夫”就得来的好事。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国学大师钱穆“虽居乡僻,未尝敢一日废学”,一生著书立说达1700万言,还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治学方法和治学门径。年复一年的“顶住”,最终才能积跬步以至千里。

⑤“顶住”是毅力,坚忍不拔。“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前进路上,艰难困苦是“灭顶石”还是“垫脚石”,关键看能不能“顶住”。爱迪生说,失败了一千次并不可怕,最起码我知道这一千次的努力都是不可行的,于是我就会做出第一千零一次的努力。袁隆平培育出高产杂交稻,屠呦呦提炼出青蒿素,说到底都是一个屡败屡试、愈挫愈奋、不断“顶住”的过程。成功路上,不仅要看能否吃得了“坐冷板凳”的寂寞之苦、“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勤勉之苦,还得看能否受得了“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坚忍之苦。无数事实证明,面对困难时选择“顶住”,一个个失败、挫折和困难,就会从“绊脚石”变为砌筑人生进步的“垫脚石”。

⑥“顶住”是定力,坚定不移。当年长征,尽管起初红军不知道战略转移何时才能结束,不知道最终去往哪里,但大家坚信“只要跟党走,跟着抗日救国的理想走,就会有前途”,坚信“不论我们自己能否到达胜利的彼岸,我们的旗帜一定能达到”。正是因为对这一目标的坚定不移,才使“红军不怕远征难”,把二万五千里的艰辛远征,化作了地球上最绚丽的红飘带。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马克思说,他能创立剩余价值学说,前后坚持40余年时间进行《资本论》的研究撰写,关键是“目标始终如一”。凡事咬定一个目标,矢志不渝,必会凌绝顶而览众山。

⑦“世界上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沾满了太阳的光辉!希望是一种坚持,使灵魂深处保有一片自由的天空,为相同的生命做出不同的解释。”的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我们有转型的难题,有升级的压力,但只要我们选择“顶住”,有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劲头,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态度,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执着,就一定能让“关不住”的鸟儿,“羽毛都沾满太阳的光辉”,始终飞翔在希望的田野上。

(选自2016年8月25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书店的灵魂在于高品质的阅读

①近些年新型实体书店在各个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别具一格的装潢,标新立异的陈列,脑洞大开的文创,能办画展、讲座,还能喝咖啡吃简餐,备受年轻人青睐。更有一些匠心独具的网红书店,成为一个城市必去的打卡景点。与此同时,也伴随着不少争议,有读者表示,书店越来越美,人们的关注点却不在书上了。

②在电商冲击、电子书流行的大环境下,“网红化”实际上是实体书店的自救之路。经历了寒冬的实体书店通过各种方式努力自救。“书店+”不绝于耳,“书店+文化活动”“书店+咖啡”“书店+零售”等模式逐渐形成,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加入到转型升级的浪潮之中。书店慢慢发展为综合性的文化场所,成了一些年轻人热衷的社交场所,也因此焕发新的生命力。

③然而转型过程中的“阵痛”也很明显。不少实体书店在增加自己“颜值”和功能的同时,也吸引了一些只“打卡”不读书的游客,导致游客多、读者少,阅读环境嘈杂。有的书店过于侧重商业营销,被吐槽为“饮品店”“杂货铺”,文化传播功能弱化。还有由于缺乏精准的品牌定位,相似的装修风格、相似的咖啡店等,让人产生审美疲劳。

④笔者认为,莫让书店沦为拍照道具,让“颜值”凸显“内涵”,才是实体书店转型突围的正确姿势。应该说“打卡网红书店”说明人们依旧认同和向往书店独特的文化氛围。有人调侃道:“越缺什么,越晒什么。”处在传播快时代的公众所缺的不再是内容资源,而是阅读时的一份宁静与耐心。人们的浏览行为越来越多,真正的阅读却越来越少。正因为有许多人还对“慢阅读”保持着敬畏和热爱,才会有这么多年轻人“晒”书店读书照。

⑤如何把来“打卡”的人留下来,发展为关注书与知识本身的读者?通过专业的图书选择和浓郁的人文气息等,让读者和社会建立独特的连接或许才是正确的解题思路。北京一家网红书店的负责人就认为,好的书店必定要有独特的阅读主张,他们推崇并自信于专属自家书店的书单。南京的先锋书店五台山店是一家极不显眼的书店,它无声地存在于一个地下停车场,没有路标的指引,也没有奢华的装饰,只有林荫绿叶掩映下灰底白字的店面标识。然而它却被一些网民誉为“中国最美的书店”,散发出流光溢彩的魅力,吸引了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读者。这也足以说明在飞速发展的变化中,人们真正渴求的依然是阅读沉淀后的精神家园。

⑥尽管潮流不断变化,书店的灵魂终究是高质量、高品位的阅读。面对公众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突破仅靠新概念、新形象、新范围的叠加是远远不够的,增加受众需求分析、专业服务和文化底蕴,走向深度的融合拓展,在精品文化和大众消费之间寻求平衡,才是网红书店发展的长久之道。

(选自《中国教育报》)

【材料二】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图书阅读率为59.7%,较2020年的59.5%增长了0.2个百分点;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6本,较2020年增长0.6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30本,较2020年增长0.1本。可见,再多的“网红”书店也没法使阅读数量有质的突破。实体书店“网红化”并没有使爱书读书的人增多,反而是增加了一大批前来拍照的人,虽然实体书店不是靠卖书而是靠其他业务盈利,如果能长期实现这种盈利模式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国民阅读人数上涨缓慢的情况下,“网红书店”仅满足读者精细化阅读需求,未必是长远之计。阅读人数不增长,纸质书和电子书的前景都不会乐观,解决根本问题仍在培养“读书人”,而不仅仅是拘泥于书店的形式。

(选自《齐鲁晚报》,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一米线,又称伸缩隔离带、栏杆座、警戒线、移动护栏杆,主要用于大型排队秩序控制以及定向人流疏导所必需的队列设施和科学的摆放规划。它被广地应用于人流集中的场所。银行等涉及个人财产等行业会在距营业柜台或窗口一米处画线,并在一旁挂牌,以提醒顾客在线后排队等候。心理学上也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原则,说是除了家人、恋人和挚友亲朋之外,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安全距离恰好是一米,超过这个安全距离,人们就会觉得相对紧张,感觉个人安全和隐私受到了侵犯。这也是国际上通用的“一米线”规定的由来。

(节选自百度百科词条《一米线》)

材料二

    ①在许多公共服务场所,“一米线”为何形同虚设?一方面,一些老百姓的隐私、规则、秩序意识还在原地踏步,他们意识不到随意盯着他人输密码、打开钱包等是不尊重别人的行为,即便自己被别人近距离偷窥也觉得不妨碍事。有些人不愿意遵守规则,不屑或不愿排队,随意插队成为习惯,“一米线”在这些人眼里就会形同虚设。一旦失守了规则,在从众心理之下,人们对规则和公共秩序的破坏就更加肆无忌惮。

    ②另一方面,一些公共服务场所在“一米线”失守时,工作人员没有主动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③比如海口汽车西站售票大厅曾安排人员敦促旅客排队,提醒旅客不要逾越“一米线”,但现在“提醒也没人遵守,所以也懒得提醒了”“尤其是周五和周日客流量较大,我们忙不过来”。像这样“懒得提醒”或“忙不过来”的公共服务场所并不鲜见,有的甚至放任“一米线”被踩踏褪色或消失。如此“不作为”,是对公共秩序的“破罐子破摔”,甚至可以说,是“一米线”失守背后的又一推手。

(节选自新华网,有删改)

材料三

让“一米线”成为文明线

    文明素养的形成需要个人自律和他律及社会治理共同发カ。从发展的角度看,“一米线”是丈量文明的界线,也是衡量公共服务质量的标尺。近年来,各地行政服务中心推行网络预约制度,改善了人群扎堆的现象;有的地方增加窗口服务供给,减少排队等候的时间。总之,把服务的功能强起来,把规则的要求落下去,把管理的水准提上来,才能化解“一米线”的尴尬,让秩序和文明成为美丽的风景。

(节选自人民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卑以自牧品自高 王厚明

① 在北京冬奥会上,两届奥运会男子花样滑冰冠军得主,被誉为“冰上王子”的羽生结弦惹人注 目。他的存在,推动并引领了花样滑冰项目的发展,把花样滑冰全面拉进“真四周跳”时代,如此闪 耀的一颗体育之星,他本可脾睨花滑界,然而在冰场下的他,却是那样谦逊有礼,温和低调。为了不 打扰媒体对队友的采访,他俯下身子,通过摄像机的拍摄地点,看到中国队员把国旗拿反了,他热情 地上去帮忙调整;比赛结束后,他还会帮着冰童一起整理场地,如此一位既有实力又具人品的宝藏男 孩,也受到了整个世界不分国家与性别的青睐。

②《易经》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谦卑的人有着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品格,尤其本身已功 成名就或位高权重者,能低调谦和,以低到尘埃里的姿态为人处世更难得可贵。“居高声自远,非是  藉秋风”,谦卑的人往往自带光芒、自怀高度,因为,对人恭敬其实是对自身品格的一种泽耀和拔擢。 所谓“大音希声”,人格品行居高的人,总是不事张扬,也无须自我彰显而馨香幽远。

③ 谦卑之品格,不仅是为人处世的低调,更有换位思考的尊重,时时处处彰显人格的真善美。唐 朝宰相、名将娄师德巡视并州,在驿馆与下属一同吃饭。他发现自己吃的是精细的白米,而下属吃的 却是粗糙的黑米,便把驿长叫来,责备道:“你为什么用两种米来待客?”驿长惶恐道:“一时没那 么多浙米,只好给您的下属吃粗食,死罪。”娄师德并没有怪罪驿长,而是把自己的米饭也换成了黑 米。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之一的左宗棠,有一次回湖南老家看望老师,临到达时他在一拐角处停下轿子, 换掉官服穿上便装,随从不解地问:“大人为什么要换便装呢?”左宗棠说:“我穿着一身官服,老 师看到会有自卑感,就不会说心里话和讲真话。”果然,当左宗棠出现在老师面前时,老师看到的是 一个普通百姓形象,放松了很多,煮茶畅饮,聊得十分尽兴。直到老师去世,师生二人仍然保持着联 系。

④ 开国大将张云逸是一位资历颇深的革命家。1956年,张云逸前往山东视察工作时,路过一户 平民百姓家,乡亲激动地拿出一个大瓷碗,用袖子擦了擦,就这样倒上水招待张云逸。这时候随行工 作人员也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水杯给张云逸,但是张云逸一把推开水杯,端起乡亲的大瓷碗把水喝了下 去。此后,张云逸每次下农村调研,他都会叮嘱随行人员:“乡亲们请咱们喝茶的时候,咱们就用他 们的粗瓷碗,别拿出自己的水杯子。大事小情,都要考虑乡亲们的感受,不要对不起咱们的衣食父母 啊。”张云逸大将与百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这种敬畏群众、谦卑恤民的情怀令人钦佩。

⑤ 更多时候,谦卑不应是圆滑处世、谋求功利的生存之道,而是贯穿人一生的人格素养,有之则 会精神明亮、灵魂饱满、正气充盈,缺之则易格局狭隘、心气膨胀、事业滞败。20世纪70年代的一  个夏末,是大学新生报到的日子。怀着无比自豪与兴奋之情的天之骄子从全国各地云聚北京大学燕园。一位扛着行李的新生,在注册、分宿舍、领钥匙、买饭票……各种手忙脚乱中,把行李托付给一位穿着旧式中山装、手提塑料网兜的守门人模样的老人,“老师傅,帮我看会儿行李,我去办一下手续!”老人没说什么,答应了,认认真真地在那儿守着。九月的北京天气依然还很炎热,旁边有人说:“您回去吧,我替他看着。”可老人说:“还是我等他吧,换了人他该找不着了。”那位学生回来后,老人一句话也没说就离开了。三天后的开学典礼上,这位同学吃惊地认出了主席台上的副校长、大名鼎鼎的季羡林教授,竟然就是那天帮自己看了一个多钟头行李的老人!

⑥卑以自牧品自高。既是名校领导又是国学大家的季羡林,之所以能令人称道,就在于把谦卑作为真正的修养,不学巧伪,不争名利,内藏聪慧,外显质朴,以躁世中的沉静,守护内心的繁华。这正应了《孔子家语》中的那句箴言——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当一个人揽谦卑入怀,把自我变得很小,格局就会变得很大,成为大音希声的真正强者。

(选自《思维与智慧 ·上半月》2022年08期)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各题。

感悟“闻过”的境界

①刘少奇同志说:“人对错误的态度有三种:改正得快,改正得慢,死而不改。改得慢不好,死而不改更不好。”无论是过错、过失,还是缺点、不足,抑或是缺陷、短板等,皆可称之为"过”。由于工作和生活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各种意外情况、偶然因素、突发事件也可能不期而遇,所以有"过"在所难免,实属情理之中,但闻过的态度却不尽相同,也彰显不同的修养和格局境界。乐意闻过、善于省过、勇于改过,既是一种气度、胸襟,更是新时代对我们每一位青年提出的要求。

②“闻过则喜”见智慧。孟子以"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来教育弟子们要正确对待批评,“闻过则喜”便由此而来。喜欢闻过,过键就会且渐消除而分增加:喜欢听赞美词,声誉就会日渐损伤而临。"闻喜则喜"是人的一种本性,要做到像孟子般面对批评而喜是难能可贵的。这就必须和本能较劲,在长期磨炼中,从“闻过不怒”到“闻过不责”,然后才能渐渐达到"闻过则喜"的境界。我们要有一颗宽容的心,体谅别人的善意,拓宽自己的“心量",真正把批评听到心里去;要诚恳接受批评,虚心接纳意见,不断拓宽格局、提升境界。

③“闻过则省”严修身。《庄子·人间世》有一则寓言故事,颜回向孔子请救游说之法,孔子叫他先做到“心斋"。所谓“心斋”,就是一种内省。孔子还补充道,“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即要时常保持戒惧心态,对照高尚道德信念、健康情趣品行审视自己,这样才能练就"百毒不侵"之身。闻过之后做到自省,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不能把毛病当成封特点,更不能把缺点看成优点。“闻过则省"既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更是一种重要的修身方法。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到“三省吾身,谓子无怒”,自省一直以来备受推崇。然而,真正做到自省并非易事,对照是非标准知道过错不难,但坦荡面对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诚如孔子感慨:“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只有"日日知非,日日改过",摒弃各种思想"毒未",才能保持思想“常青”。

④“闻过则改”促成长。(周易)灰云:“君子以见则迁,有过则改。"知错必改是闻过的落脚点和目的所在。人,最难战胜的敌人是自己,知过而改诠释的是严以责己、宽以待人、善待权力,升华的是道德品行,提升的是能力素质。伤口见光易好,捂着易烂。我们____,坚定改的决心,不回避、不遮掩,即使遇到再大再多的困难也毫不犹豫立即改之,不达目的誓不休;____ ,从点滴细节改起,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改正过错过失; ____,以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的韧劲,经常查漏补缺,在坚持中确保问题清仓见底、整改归零。

⑤莎士比亚说:“一个人知道了自己的短处,能够改过自新,就是有福的。"我们在向中国梦奋进的征程中,应勇于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刮骨疗毒的决心和意志,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