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与父亲的八年冷战

①我从小在父亲的棍棒下长大。从十四岁那一年的某一天开始,父亲就再也没有打过我了。因为,那一次,父亲的一顿暴殴,让我手臂鲜血直流,我愤然离家出走了一天。第二天,我又累又饿,特想回家,就设计了一个巧合,故意让母亲找到了我。之后,我没有再跟父亲说过一句话,整整八年。

②记不清挨了多少打,反正,打过了还是老样子,想玩就玩,哥们一叫就结帮打架,被老师赶出教室就整天在街上混。这些事情总是很快就败露了,所以总挨打。有时也不打,父亲用要我吃肉这种独特的方式惩罚我。虽说那时吃肉的时候并不多,但我一吃肉就条件反射式的呕吐,因此父母怀疑我那超瘦肉型的身材与我长期只吃青菜有关。犯了事,要是家里有肉的话,父亲就跟我谈条件,用三块肉换一棍子,不许吐,我装作不同意,每吃一块就努力地扮演很痛苦的表情。父亲就说,那就一块肉换一棍子吧,我依然表情痛苦无奈地同意了。后来我吃肉已经不反胃了,甚至觉得还有几分可口,但仍然,装出很痛苦的表情,让父亲不挥舞棍棒也得到惩罚我的快感,让他以为达到了教育我,又补充了我的身体营养这一无比高明的目的。

③不跟父亲说话之后,他不再管我,也不打我,也不理我吃不吃肉。这时,我故意在吃饭时老挟肉吃,大口地嚼,吧唧吧唧的,装作吃得很香的样子,气他。我用眼角余光偷看他的反应,开始他很吃惊,接着就目无表情,专心吃他的饭。我知道他也在装,心里肯定气得要命。可是后来他却常常三更半夜出去,天大亮才回来,回来时手里提着一点肉,让母亲做汤给我喝了才上学——原来他大半夜都在食品站排队买肉。可我依然没跟他说话。

④我十五岁那年考的大学,没考上像样的学校,在家门口上的学,令他这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感到很丢人。我们之间依然在冷战。十九岁我大学毕业,工作了,虽说我们厂有三千多人,只有包括我在内的三个大学生,但我还是混,整天打麻将下围棋,不思上进。父亲还是冷着脸,我们还是不说话。

⑤二十一岁,我混厌了,也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个事,于是就背英语单词考研。家里不声不响地多了几本大部头的英文词典。我知道是他所为,我想对他表示一下,却无从开始。考研一举成功,而且是北京的一家名校。父母都很高兴,母亲买了好酒做了好菜,父亲吃了喝了,我也吃了喝了,两人也不交谈,都只跟我妈说话,也都不说我考研的事。那天准备去火车站,母亲给我收拾的大包小包在地上搁着,父亲扛起就走,我只得一路小跑跟着。他上了公共汽车,我也跟着上,他买了我们两人的票,他下来,我也跟着下,依然没有一句话。我看看他扛着行李的高大背影,

⑥在月台上,父亲放下行李,头扭在一边,眼睛看着别处,挺专心的样子。我看着他,等他回头看我时,我就叫他爸,可他一直不回头。我发现他的两鬓居然斑白了——我不知道自己多久没有认真看过他一眼了。想想自己的忤逆,心里产生了一种壮烈的感觉,有一种咸腻的东西涌出眼角,我艰难地说了声,爸,您回去吧。父亲没有反应,没扭过头来。站台上人很多,很嘈杂,我怀疑父亲没有听见。我又说了句,爸,您回去吧。他扭过头,看着我,那是我们八年来第一次的对视。我分明地看到他眼眶湿了。他点点头,两颗泪珠掉在他那厚厚的镜片上。他伸手拍拍我肩膀,没说一句话,却站着不动。我们就这样站着,没有再说一句话,一直到我上车,他从车窗外给我递完行李,还站着。我的泪止不住地往下滴,他的眼眶也一直湿着。火车开了,他还站着,一直到我看不见他。那次,他拍我的肩膀,是八年来我们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⑦现在父亲已经七十岁,腿脚也不灵便了。但话多,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多。我回家时,我们父子俩有说不完的话,天南海北,古今中外,家长里短,无所不谈。而我成长中的许多细枝末节,更是他津津乐道的事。那一天,他感慨地说,那时我老打你,真不对,简单粗暴,教育方法有问题。我说,是我不学好,打还是该的。要是黑子(我儿子小名)像我小时那样不长进,我会比你打得还凶。父亲笑笑,说,那他会恨你。我说,那不要紧,只要儿子学好,成才,就由他恨去吧。我母亲就在一边笑,很欣慰地。而六岁的黑子在一旁撅嘴,哼,打我?你敢!我到法院告你去。

(1)、阅读全文,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故事情节。

时间

主要故事情节 

14岁时 

15岁﹣20岁时

我依旧混日子,父子间的冷战持续

21岁时

现在

我们无话不谈,父子俩冰释前嫌

(2)、结合语境,赏析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艰难地说了声,爸,您回去吧。

(3)、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父亲的人物形象。
(4)、本文在构思和写作手法上富有特色,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
举一反三
阅读培培根《论青年和老年》,回答问题。

     一个年岁甚轻的人 可以是富于经验的人, 他不曾虚度生活的话; 这毕竟是罕有的事。

     一般说来,青年人富于直觉,而老年人则长于深思。这两者在深刻和正确性上是有显著差别的。

     青年的特点是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和发明力。然而,热情炽烈而情绪太敏感的人,往往要在中年以后方能成事,凯撒和塞普提摩斯就是例证。曾有人评论后者说:他曾度过一个荒谬的——甚至是疯狂的青春,然而他毕竟成为罗马皇帝中极能干的一位。具有沉稳性格的人则在青春时代就可成大器,奥古斯都大帝等即是如此。另一方面,对于老人来说,富于热情和活力也是难能可贵的。

     青年长于创造而短于思考,长于猛干而短于讨论,长于革新而短于持重。老年人的经验,引导他们熟悉旧事物,却蒙蔽他们无视新情况。青年人易有所发现,但行事轻率却可能毁坏大局。

     青年的性格如同一匹不羁的野马,藐视既往,目空一切,好走极端。勇于革新而不去估量实际的条件和可能性,结果常因浮躁而改革不成却招致更大的祸患。老年人正相反。他们常常满足于困守已成之局,思考多于行动,议论多于果断。为了事后不后悔,宁愿事前不冒险。

     最好的办法是把青年的特点与老年的特点在事业上结合在一起。从现在的角度说,他们的所长可以互补他们各自的所短。从发展的角度说,青年可以从老人身上学到他们不具有的优点。而从社会的角度说,有经验的老人执事使人放心,而青年人的干劲则鼓舞人心。如果说,老人的经验是可贵的,那么,青年人的纯真则是崇高的。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走一步,再走一步
         ①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当时和我一起的五个小男孩,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
        ②“嗨!”内德说,“我们很久没有爬悬崖了。”
        ③“我们现在就去爬吧!”有个孩子叫道。他们就朝一座悬崖飞跑而去。
        ④我一时拿不定主意。虽然我很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活泼勇敢,但是自我出世以后,八年来我一直有病,而且我的心里一直牢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训诫。
        ⑤“来呀!”我最要好的朋友杰利对我叫喊,“别做胆小鬼。”
        ⑥“我来了!”我一面应着,一面跟着他们跑。
        ⑦我们最后来到一处空地。那座悬崖就耸立在空地的另一边。它是一堵垂直的峭壁,壁面有许多凸出来的岩石、崩土和蓬乱的灌木。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
        ⑧其他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向上爬,朝着一块离崖顶还有三分之二路程的狭小岩石架进发。我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也跟着他们向上爬。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冬冬直跳。
        ⑨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其他的孩子慢慢地向石架边缘移动,我看在眼里,吓得几乎晕倒。
        ⑩接着,他们又开始向崖顶攀爬。他们打算从崖顶沿着一条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
        ⑪“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棗”
        ⑫“再见!”其中一个孩子说。其他孩子跟着也都哈哈大笑起来。
        ⑬他们左折右转地爬上了崖顶,向下凝视着我。“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有个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气。”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⑭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阅读《大风》一文,完成下列各题大  风
莫言
    我家后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河堤向东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片方圆数千亩的荒草甸子。每年夏天,爷爷都去那儿割草,我爷爷的镰刀磨得快,割草技术  高,割下来的草干净,不拖泥带水。
    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割草,是刚过了七岁生日不久的一天。堤顶是一条灰白的小路, 路的两边长满野草,行人的脚压迫得它们很瑟缩,但依然是生气勃勃的。爷爷的步子轻悄悄的,走得不紧不慢,听不到脚步声。田野里丝线流苏般的玉米缨儿,刀剑般的玉米叶儿,刚秀出的高粱穗儿,很结实的谷子尾巴,都在雾中时隐时现。河堤上的绿草叶儿上挂着亮晶晶的露水珠儿,微微颤抖着,对我打着招呼。
    田野里很寂静,爷爷漫不经心地哼起歌子来:
一匹马踏破了铁甲连环/一杆枪杀败了天下好汉/一碗酒消解了三代的冤情/一文钱难住了盖世的英雄……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听着歌声,我感到陡然间长大了不少,童年似乎就消逝在这条灰白的镶着野草的河堤上。
    他带着我找老茅草,老茅草含水少,干得陡,牲口也爱吃。爷爷提着一把大镰刀,我捉着一柄小镰刀,在一片茅草前蹲下来。“看我怎么割。”爷爷示范给我看。他并不认真教我,比画了几下就低头割他的草去了。他割草的姿势很美,动作富有节奏。我试着割了几下,很累,厌烦了,扔下镰刀,追鸟捉蚂蚱去了。
    不知何时,天上布满了大块的黑云。
    我帮着爷爷把草装上车,小车像座小山包一样。大堤弯弯曲曲,刚走出里把路,黑云就把太阳完全遮住了。天地之间没有了界限,我竟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回头看爷爷,爷爷的脸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
   河堤下的庄稼叶子忽然动了起来,但没有声音。河里也有平滑的波浪涌起,同样没有声音。很高很远的地方似乎传来了世上没有的声音,天地之间变成紫色,还有扑鼻的干草气息、野蒿子的苦味和野菊花幽幽的香气。
    在我们的前方,出现了一个黑色的、顶天立地的圆柱,圆柱飞速旋转着,向我们逼过来,紧接着传来沉闷如雷鸣的呼噜声。
    “爷爷,那是什么?”“风。”爷爷淡淡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了腰。
    我们进了风里,听不到什么声音,只感到有两个大巴掌在使劲扇着耳门子,鼓膜嗡嗡地响。堤下的庄稼像接到命令的士兵,一齐倒伏下去。
    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风把车上半干不湿的茅草揪出来,扬起来,小车直哆嗦。爷爷的双腿开始颤抖了,汗水从他背上流下来。
    夕阳不动声色地露出来,河里通红通红,像流动着冷冷的铁水。庄稼慢慢地直起腰。爷爷像一尊青铜塑像一样保持着用力的姿势。
    我高呼着:“爷爷,风过去了。”
    他慢慢地放下车子,费劲地直起腰,我看到他的手指都蜷曲着不能伸直了。
    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夹在车梁的榫缝里.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色。
    “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点懊丧地说。
    “天黑了,走吧。”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我举着那棵草,跟着爷爷走了一会儿,就把它随手扔在堤下淡黄色的暮色中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世上唯一在等你的人

刘继荣

①母亲真的老了,孩子般缠人,每次打电话,总是满怀热忱地问:“你什么时候回家?”我哪有时间回家。她耳朵不好,我解释了半天,她仍热切地问:“你什么时候回来?”几次三番,我终于没了耐心,大声嚷嚷,她终于听明白,默默地挂了电话。

②隔几天,母亲又问,只是怯怯地,没有了底气,像个不甘心的孩子。我终于不忍心,说下月一定回去,母亲竟高兴得哽咽起来。可最后,我到底没回去。电话那头的母亲,仿佛没力气再说一个字,我满怀内疚:“妈,生气了吧?”母亲这回听真了,连忙说:“孩子,我不生你气,我知道你忙。”

③星期六那天,气温特别高,我不敢出门,开了空调在家。孩子嚷嚷雪糕没了,我只好下楼买。在暑气蒸熏的街头,我忽然就看见母亲。她刚下车,胳膊上挎个篮子,背上背个大袋子,弯着腰,左躲右闪,怕别人碰了她的东西。在拥挤的人流里,她每走一步都很吃力。我大声叫她,她急急抬起满是热汗的脸,四处寻找,看见我过来,她竟惊喜得说不出话。

④一到家,她就喜滋滋地往外捧那些东西。她的手青筋暴露,十指都裹着胶布,手背有结痂的血口子。她笑着说:“这是咱家院里的,你最爱吃的。”我这没出过远门的母亲,千里迢迢,坐最便宜、没有空调的车,车上又热又挤,但那水灵灵的葡萄和梨子都完好无损。

⑤所以,我相信,这世上,凡有母亲的地方就有奇迹。

⑥母亲只住了三天,就悄悄订票,悄悄离开,才回去一星期,又说想我,又催我回家。我苦笑:“妈,你再耐心些!”第二天,我接到姨妈电话:“你妈病了,快回来。”我急得眼前发黑,泪眼婆娑地奔到车站,赶上末班车。

⑦一路上,我默默祈祷。此时,我才知道,人活到八十也是需要母亲的。

⑧车子终于到了村口,母亲小跑着过来,满脸笑。我抱住她,责怪道:“你说什么不好,说有病,亏你想得出!”

⑨没待几天,我急着要走,母亲说要好好给我做顿饭。她精心准备的菜肴,终于端上桌,我不禁惊异,鱼鳞没有刮净……让人无法下筷。母亲年轻时那么爱干净,如今竟邋遢成这样。母亲见我不吃,心疼地送我去坐车,还不停地嘱咐我注意身体。车子开了,她急着下去,衣角被车门夹住,险些摔倒。我哽咽着,趴在车窗上大叫:“妈,你小心些!”她没听清楚,边追着车边喊:“孩子,我没有生气,我知道你忙!”

⑩这以后,母亲仿佛满足了,竟没有再催我回家,只是说些开心的事:家里添了只很乖的小牛犊;明年开春,要在院里种好多花……听着听着,我的心得到一片温暖。

⑪到年底,我又接到姨妈电话说母亲病了,赶紧回家。我哪里相信,半信半疑地往家赶,并且买了一大袋母亲爱吃的油糕。车到村头,我伸长脖子张望,母亲没来,我心里颤颤地有了不祥的预感。姨妈说,母亲已经不在了,她走得很安详。

⑫原来半年前,她被诊出癌症,没有告诉任何人,仍和平常一样乐呵呵地忙,自己安排妥当后事。姨妈还说,母亲老早就患了眼疾,看东西费劲。我把那袋油糕紧紧地抱在胸前,一颗心仿佛被人挖走。原来,母亲知道所剩时日不多,才不停打电话叫我回家:原来,我挑剔着不肯下筷的饭菜,是她视力模糊时给我做的!我走的那晚,她一个人是如何摸索到家,跌倒了几次,我永远都无从知道了。母亲,在生命最后的时刻还快乐地告诉我,牵牛花爬满了旧烟囱,扁豆花开得像我小时穿的紫衣裳。你留下所有的爱和温暖,安静地离开。

⑬我知道,你是这世上唯一不会生我气的人,唯一肯永远等我的人,也就仗着这份宠爱,我才敢让你等那么久。

⑭母亲啊,如果有来生,我会牵着你的手,我会陪你慢慢走,不会让你把爱熬成等待!

(选自《杂文选刊》2018年第09期,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