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河北省邯郸市育华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测试卷

古诗文阅读。

生活在山水之间,寄情于天地万物,让性情荡漾于山水,让生命陶醉于自然,人在自然中,自然在心里。仰视群峰高插云霄,俯视流水九曲连环,画山绣水浸润着心灵,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寄情于山水之中,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经典美文。阅读下面诗文,完成题目。

【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乙】

醉翁亭记(节选)  欧阳修

至于负者歌于途,……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丙】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注释】①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苏辙受牵连被谪为监筠州盐酒税务。后来,苏辙来黄州看望哥哥苏轼,到武昌西山上的九曲亭游玩。②陂(bēi) 陁(tuó):起伏不平。③浮图:指佛寺。精舍:僧人住所。④褰(qiān)裳:提起衣裳。

(1)、【甲】诗作者是唐代诗人,在本诗中,作者没有直接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辛酸与愤懑,而是通过“”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的渲染,让读者自己感受。
(2)、前人评论【甲】诗时曾说:“尾联看似平淡,实乃点睛之笔,不能忽略”。请赏析尾联中的“长精神”三字。
(3)、解释下面加点文言字词的意思。
溪而渔
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
偻提携
譬之饮食,杂于前
(4)、用“/”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寓焉

(5)、以上三篇古诗文的作者都是被贬谪的官员,但表达的中心各不相同。参照示例,关注加点字,请为文中的划波浪线的句子做批注。
示例: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批注】此句意为:

“醉”字言简义丰,不仅是对太守宴饮神态的描写,也可品出他为百姓创造了和平安定的生活而感到快慰以及身处优美景色中的陶醉之情。

句子: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

【批注】

举一反三
阅读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秋词                            天净沙·秋思  
                                                                                          刘禹锡                               马致远
                                                                               自古逢秋悲寂寥,                    枯藤老树昏鸦
                                                                               我言秋日胜春朝。                    小桥流水人家,
                                                                               晴空一鹤排云上,                    古道西风瘦马。
                                                                               便引诗情到碧霄。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任务二】埭溪探宋词

埭溪路线的同学游览了纪念朱祖谋的“彊村词学馆”,对湖州这一“宋词之州”做了深入探究,以下是本组同学收集到的三则材料。

◎材料一

湖州是中国词的一个重要发源地。大历九年(公元774年),唐代诗人张志和与颜真卿、陆羽等20多位好友在湖州吴兴西塞山前唱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首有别于唐诗格律的《渔歌子》成为古典文人词的开山之作,由此孕育了文学高峰——宋词。

在中国词从初期到成熟期的重大转折阶段,湖州产生了著名的词人张先。张先因为填词而被取绰号“张三影”,因为他的三首代表词作中均有“影”字。词在张先之后,成为了一个不同于之前的文学题材。词史上大家都承认张先是一个改革者、创造者、创新者。湖州的词人奠定了宋词的总体方向,奠定了宋词300年的繁荣。

在三百年的宋词吟诵中,湖州有大量的文化地理意象被反复书写:白蘋洲、西塞山、苕溪、南园、骆驼桥、卞山(又作弁山)、法华山、苕溪草堂、顾渚茶等等。

湖州在晚清出了词学研究大家朱祖谋。吴兴埭溪人朱祖谋是传统意义上的最后一位古典词大师,他是《宋词三百首》的编撰者,也是现代词学的开山鼻祖。朱祖谋又名朱孝臧,字古微,又号“上彊村民”“彊村”。他搜集唐宋金元词家专集163家作品加以勘校,印刷出版词学大型总集巨著《彊村丛书》。

(摘自微信公众号《湖州发布》 有删改)

◎材料二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宋】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 , 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    ▲    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选自朱祖谋编《宋词三百首》)

【注释】①水调:曲调名。②流景:像水一样的年华,指逝去的光阴。③并禽:成对的鸟儿。

◎材料三

白蘋洲五亭记(节选)

【唐】 白居易

湖州城东南二百步,抵霅溪,溪连汀洲,洲一名白蘋。梁吴兴守柳恽于此赋诗云“汀洲采白蘋”,因以为名也。至开成三年,弘农杨君为刺史,乃疏四渠,浚二池,树三园,构五亭,卉木荷竹,舟桥廊室,洎游宴息宿之具,靡不备焉。观其架大漢,跨长汀者,谓之白蘋亭。介二园、阅百卉者,谓之集芳亭。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玩晨曦者,谓之朝霞亭。狎清涟者,谓之碧波亭。五亭间开,万象迭入,向背俯仰,胜无遁形。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 , 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游者相顾,咸曰:此不知方外也?人间也?又不知蓬灜昆阆 , 复何如哉?

(选自《钦定全唐文》)

【注释】①白蘋洲原是湖州城内一块水中陆地,在今天莲花庄一带。②岫(xiù):峰峦。③狎:亲近。④觞:酒杯。⑤蓬灜昆阆:神仙居住的地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