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开创美好未来;阅读三则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历史长河波澜壮阔,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创造了今天的中国。

今天的中国,是梦想接连实现的中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冰雪健儿驰骋赛场,取得了骄人成绩。神舟十三号、十四号、十五号接力腾飞,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我们的“太空之家”遨游苍穹。人民军队迎来95岁生日,广大官兵在强军伟业征程上昂扬奋进。第三艘航母“福建号”下水,首架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这一切,凝结着无数人的辛勤付出和汗水。点点星火,汇聚成炬,这就是中国力量!……

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苏轼有句话“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意思是说“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

——习近平主席发表“2023年新年贺词”节选

材料(二)

“天宫课堂”上新了!10月12日下午,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化身“太空教师”,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太空授课。自“天宫课堂”推出以来,已成功举行了两次太空授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三名航天员在轨展示介绍了问天实验舱的基本情况以及科学手套箱、生命生态实验柜、生物技术实验柜和变重力实验柜等设施设备,演示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等物理实验,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

科幻作家刘慈欣这样描述过太空课堂,“这堂课最伟大的地方不在于简单展示了几个知识点,而是像一支画笔一样,为孩子们描述了一个与地球重力世界不同的太空世界。”相比地面课堂,太空课堂演示的内容,与青少年日常的经验和感知有着显著差异,这是太空课堂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也会给通过现场直播听课的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2022年10月12日《中国青年报》节选

材料(三)

古人仰望苍穹,发出“天问”;今人漫步太空,开启“问天”。中国的探月工程,月球探测器叫“嫦娥”,月球车叫“玉兔”,玉兔着陆区域叫“广寒宫”。中国的行星探测任务名为“天问系列”,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中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分别是“羲和”“夸父”。“悟空”是中国第一个空间高能粒子探测器,经过全球征名活动,最终命名为(甲)“悟空”,寓意用《西游记》中火眼金睛的“悟空”,寻找难以察觉的暗物质存在的证据,体现了研究者不惧困难、坚定执着的信念。

——《“问天苍穹”,航天名字背后的传统文化》改

(1)、下列对三则材料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贺词,引用名言、化用名言,证明了“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催人奋进。 B、材料二新闻,导语部分重点介绍了本次“天空课堂”的授课内容,激发阅读兴趣。 C、材料三文段,开篇点题,突出了从古至今我们一直都有探索太空的梦想,引发读者思考。 D、三则材料均都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真实地说明了其说明对象的特点。
(2)、参照材料三(甲)句内容,从下面探测器中任选一个,介绍其出处并解释命名的寓意。

“嫦娥” “天问” “祝融” “羲和” “夸父”

(3)、班级推荐你参加“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为主题的毕业演讲活动,你可以选择材料一、二中的哪些事例,为什么?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央广网 北京1月28日消息(记者 昊喆华 刘笑梅 实习记者 任宇坤 李晓斐),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黄河大合唱》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光未然作词的影响力最大的一部交响乐,它以黄河为背景,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解放的战斗决心,塑造了申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但最近,一段《黄河大合唱》视频居然被贴上了搞笑的标签在网络流传。这是某单位年会上的场景。视频中,这首抗战歌曲,被表演者以夸张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全程恶搞,引得台下哄笑不断。对此,《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者冼星海、光未然的后人通过中国之声表达了他们的愤怒和不满,因为恶搞歌曲是对历史的不尊重,呼呼有关单位停止这样的演出,并要求限制相关视频的传播。

作曲家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看到后气得一晚上没睡,她认为这种表现形式是对原作品的一种侮辱,“我是很反对的,我父亲是用血和泪来写的这部作品,代表我们这个中华民族之魂,不朽之作。严肃的音乐不可以这样来调侃,他们来恶搞,我觉得是忘本。”词作者光未然的儿子张安东也表示,他难以接受这种以娱乐大众为目的的恶搞行为,并怒斥这种做法不可原谅,“我特别愤慨的就是那些主办这些节目的人,他们自己的年纪不小,他们对抗战文化会有印象,但是他们没有感觉,麻木地,还在以一种廉价娱乐大众的情绪下组织,我觉得难以接受或者不可原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根据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综合阅读率达到了81%,其中数字阅读方式的接触率高达79%,比2021年有所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0至17周岁未成年人阅读能力平稳提升,阅读率和阅读量均较往年有所增加:0~17周岁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1.14本,比2021年增加了0.21本;14~17周岁青少年课外图书的人均阅读量最大,为13.15本。

iEnglish未来教育研究院近期发布的《iEnglish2022数字阅读报告》也证实了这一趋势。近年来0~18岁的活跃用户同比在持续增长,其中7~12岁(小学阶段)的阅读普及率更高,增长速度也较快。

报告分析了这一现象的三个主要原因:第一,数字阅读效果较好,是家庭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第二,基于该年龄段自身需求等客观原因,阅读是提升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第三,该年龄是语文素养提升、第二语言习得的核心期,也是语言敏感期,数字阅读方式更有利于把握这一核心期,激发兴趣,驱动阅读。因此数字阅读在满足人们对于阅读的各种需求的同时还可以帮助人们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随着数字阅读的普及,阅读变得更加便捷,为未成年人阅读能力的提升和终身学习的培养提供了基础。数字阅读的崛起不仅改变了阅读方式,也引发了人类认知过程的革命。新科技革命是不可逆的历史潮流,数字阅读将像个人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一样,为推动社会进步提供全新的价值。

(以上材料改编自2023年5月《中国日报》)

材料二:

教育部要求构建以教育数字化支撑全民终身学习的良好格局,并面向各省(区、市)遴选一批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示范区。数字化阅读摆脱了物质附庸,具有极大的集约性,各地区可以此为契机,全面构建数字阅读的生态系统,特别是做好区域数字化阅读体制机制建设工作。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做好数字化阅读区域规划,形成数字阅读建设路线图和数字阅读资源地图。二是把数字阅读与红色教育、科学探究、实践体验、志愿服务等重大主题结合起来,打造数字化阅读基地,开放所有数字化阅读场所、平台。三是发挥数字阅读的交互性、共享性优势,将读者思想可视化、观点传播化、创意互动化,增强数字阅读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四是调动与数字阅读相关的各类专家、学者、市场主体资源,积极推进数字化阅读研究、培训、指导、交流、分享机制建设。五是升级数字阅读技术,加强并优化大数据监测做好动态管理,增强调节的灵动性。

数字化阅读为无边界阅读、无障碍阅读提供了可能。一旦处处可读、时时能读的良好局面形成,必将有助于广大青少年学生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最终达成数字技术这一“最大变量”转化为阅读提质“最大增量”的效果,提升阅读育人水平。

(以上材料改编自2023年4月《中国教师报》)

材料三:

阅读既不会缓解饥饿或是疾病带来的痛苦,也不能解决现实的愁闷,但总能在某些时刻抚慰你,为未来积攒一些平静与力量。《国民阅读洞察2022》调研数据显示,过半数的被访者认为阅读有效的缓解了自身焦虑。43.6%的被访者希望借助阅读来提振信心,激发斗志。

(以上材料改编自2023年8月《时代周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中国空间站工程于2010年9月批准实施,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舱为基本构型,可长期在轨稳定运行。其中,天和核心舱是中国空间站发射入轨的首个舱段,主要用于空间站统一控制和管理,具备长期自主飞行能力可支持三名航天员长期驻留,并开展航天医学、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是目前我国自主研制的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的航天器。按照此前公布的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我国将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

(选自2021年4月30日《环球网》,有删改)

【材料二】

进入“空间站时代”,航天员在轨驻留的时间将大大延长,航天员的“技术技能”也将发生很大变化。过去航天员“上天”做的大部分是舱内实验,将来空间站建造阶段,航天员大量的工作可能要在舱外空间进行,这对航天员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未来,我国空间站将在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流体物理和燃烧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等8个研究方向、30多个研究主题上开展大规模的空间科学研究和应用。

【材料三】

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应用发展中心主任张伟说,去年发射的“天和”核心舱中安装了无容器材料科学实验柜和高微重力实验柜,目前已开展了测试试验。今年将升空的“问天”“梦天”实验舱中的实验柜以及舱外的暴露实验平台,能够支持空间生命、流体、空间材料、基础物理、燃烧等方向的科学实验研究。“在‘问天’实验舱中将开展植物、动物、微生物细胞等十多项生命科学实验,包括一个由小鱼、微生物、水藻组成的小密闭生态系统。”张伟说。此前中国科学家曾在2016年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上实现了3000万年误差小于1秒的世界首台空间冷原子钟。目前中国科学家在地面冷原子钟实验的精确度已经超过天宫二号的冷原子钟。发展空间高精度冷原子钟技术有助于实现更高精度的卫星定位导航,开可用于暗物质、引力波探测等基础物理研究。

(选自2022年3月16日《新华网》,有删改)

【材料四】

2021年10月16日,航天员瞿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天和核心舱,成为入住中国空间站的第二批航天员。160余天的太空飞行中,3名航天员在地面科技人员支持下,圆满完成了2次出舱活动、2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活动,开展了多项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项目。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航天员首次在轨通过遥操作完成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对接,飞行乘组创下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为后续建造空间站奠定了坚实基础。

(选自2022年4月1日《人民日报》)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各题

材料一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文博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7 月 8 日,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老专家回信,勉励广大文博工作者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文化自信,深化学术研究,创新展览展示,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为发展文博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作出新贡献。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既 是见证历史的文化遗存,也是滋养精神血脉的宝贵财富。与文物“对话 ”,不仅能丰富人们的精 神文化生活,还能让我们感受到弦歌不辍的传承,激起思接千载的心绪,触摸博大精深的文明,从而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我们理应发挥好博物馆的“大学校 ”作用,让文物更好融入日常生活。

材料二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感受最深的就是年轻人越来越喜欢古老的紫禁城、正青春的故宫 博物院,同时也越来越支持文化遗产保护事业。2019 年,故宫博物院接待观众 1933 万人次,创下年度接待人次新纪录;同时,35 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比突破 50%,而在过去,这一比重不到 30%。

《我在故宫修文物》热播,给这部纪录片点赞的人中,有 70%是 18-22 岁。这部片子甚至影响了很多年轻人的就业选择,播出后,第二年故宫招聘 20 人,结果有 1.5 万人报名。

“现在的年轻人更加拥有文化自信。 ”单霁翔认为,一是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滋 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二是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逐年加强,让文化遗产“老当益壮 ”, 更多的中国故事得到广泛传播;三是文物正在“活 ”起来,考古遗址建成美丽的遗址公园,博物馆推出文创产品,契合了年轻人的文化生活需求。

材料三

2021 年,一群“唐朝胖妞儿 ”从博物馆里“复活 ”,凭借一支舞蹈火遍网络,这支舞蹈就是 2021 年河南春晚突然“ 出圈 ”的节目《唐宫夜宴》。河南春晚总导演陈雷说,用新技术、新手段和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相结合,产生出顺应时代的作品,是一定能够被时代接受的。

河南省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宏伟在采访中告诉记者,河南广电扎根中原文化沃土,聚焦老家河南、天下黄河、华夏古都、中国功夫等重要文化 IP,在文化遗产、文物考古、文学艺 术、典籍著作、传统节日、人文风俗等方面深耕细作,先后推出了《汉字英雄》《成语英雄》《梨 园春》《华豫之门》等一大批优秀文化节目。2022 年,河南广电又创新推出“ 中国节气 ”系列节  目、“ 中国发明 ”系列节目、“二十四节气 ”系列节目等多档文化节目,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加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

阅读下面材料, 完成小题

【材料一】

“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先。”粮食是历史深层的决定因素,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各个国家历朝历代的首要之事; 粮食也是文明的根基与源头。粮食的影响无处不在。纵观世界,人类主要有两大粮食作物——水稻与小麦。从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来看,水稻比小麦占优势。当前在中国,水稻可从海南岛种到黑龙江,种植区域更广。从食用情况来看,稻米食用比小麦方便,稻谷脱壳成米就可直接煮食,而小麦一般得脱壳后加工成面粉才拿来食用。小麦不大可能做成 “米饭”,但大米可磨成粉,制作食物。

(选自岳玉峰《中国水稻史话》)

【材料二】

中国的饮食当中,最平常也最离不开的食物就是五谷。据记载,古代“五谷”之说始于春秋战国,后来逐渐约定俗成,“五谷”即指稻、黍、稷、麦、菽五种作物,分别对应着今天的水稻、黄米、小米、小麦和大豆。五谷的概念形成之后相沿了两千多年,这几种粮食作物在全国的粮食供应中,所处的地位常常因时而异。但水稻作为华夏民族主要粮食的地位始终得以维持。

汉朝时期,中原及关中是当时人口最密集的地方,江南人口稀少。那时各地区人口的多少,与当地的粮食产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尽管当时水稻在南方很重要,但其总产量远不及北方主要作物——小米。唐代开始,水稻在全国粮食供应中的地位才日益提高,并在唐末登上第一粮食作物宝座。宋真宗年间,从越南引进的优质水稻品种——占城稻在江淮引种成功,而后在东南各省普遍栽种,提高了粮食的总产量,并得以供养宋朝才每创经录的_1亿人口。水稻作为首要粮食作物的地位终于得到彻底巩固。到明代,人们有“今天下育民人者,稻居什七”一说,可见水稻在粮食供给中的重要地位。后来,随着人口的迁徙和垦荒的推进,水稻“南征北战”,从“苏湖熟”到“湖广熟”,从“北大荒”到“北大仓”,一个个故事记录了水稻与区域文明发展之间的关联。

水稻不仅是续命养身的第一大主粮,还是孕育中华文化和塑造中华文明的重要作物。具有万年稻作史的中国,稻米文化已深入其中,无处不在。稻米文化不仅养成了今天中国人的许多生活习性,更培养了今天中国人的精神气质。

(选自程强《水稻之于中华文明》)

【材料三】

2022 年中国稻谷、 小麦、 大豆种植面积及产量统计表

种类

种植面积 (万公顷)

总产量 (万吨)

单位面积产量 (万吨)

稻谷

2945

20849

7.08

小麦

2352

13772

5.86

大豆

1024

2028

1.98

(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