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

阅读

北冥有鱼

刘畅

①很久以前,在一个叫北冥的地方,生活着一条好大好大的鱼,它有多大呢?

②我有很长时间没有见过它了,已经不太记得了。

③当然这条鱼并不是生来就这么大的,它也曾经是条小鱼,就生活在我们镇东边的海湾里。

④我们那个镇就像很多普通的镇一样。有一些人、一些树和一些房子。

⑤那个时候,我常常见到它,有一次,我爸爸甚至抓住了它。它扭着尾巴使劲挣扎,十分惊恐地看着我。

⑥我看它还那么小,留着能有什么用呢?就悄悄地把它放回了大海。

⑦那天晚上我做了个梦,它用很稚嫩的声音谢谢我,并且告诉我一个秘密:它是一条会长得很大很大的鱼,它一边说一边用亮亮的眼睛看着我。

⑧它说这话的时候,身体已经长大了很多,这让我很惊讶。

⑨这件事很快就被我忘记了。很长时间,我没有见过它。

⑩直到有一天,一向很平静的海水忽然卷起好高好高的浪头。镇上的房屋都被淹没了,到处都是大人和孩子的尖叫和哭喊声。

⑪我隐约看见那个浪头里有一条好大好大的尾巴。

⑫它又来到我的梦里,这次却像犯了错一样,很不安地转来转去。我问它怎么了。它说它长得越来越大,今天它只是在水面上拍了一下尾巴,就让整个镇给海水淹没了。它听到那些哭声,觉得很内疚。

⑬我安慰它说,也许并不是因为它拍了尾巴,那只是个巧合。梦里,我看到了它那冰蓝色的鱼鳍,非常漂亮。

⑭又过了一阵子,它在梦里悄悄问我,是不是可以到水面上来玩,它趴在水里好久了,每个鳞片都痒痒的。

⑮我说那你轻轻的,不要再闯祸了。它高兴地答应了。

⑯我站在远处看它慢慢地浮上来,它的背脊就像一座小山,在阳光下闪着五彩的光。

⑰呵,它是真的长大了,并且远比我想象的还要大得多得多。然而,它继续上浮的时候,海水开始翻滚,地面也开始摇晃,我大声喊着要它沉下去,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它慌忙地往水里沉,海面形成了巨大的漩涡,紧接着所有的海水都卷了上来,混合着海滩上的沙子,再一次把小镇淹没了。

⑱这一次它闯的祸比上一次的还要大,好多人家的房子都只剩一个屋顶了,我坐在一个残破的屋顶上使劲地哭,哭着哭着我累了,慢慢地睡着了。

⑲我梦到它那像小山一样的背脊,听到它说它要离开这里了,因为它太大了,每动一下都会地动山摇的。

⑳它要去一个叫北冥的地方,虽然那里的海水又冰又冷,但它可以在那里自由地活动。

㉑我没有和它告别,因为我很生气。醒来的时候,我看见一如往常平静的海面,海水正从岸边迅速回落。

㉒它会隔一阵子出现在我的梦里,告诉我它游过的那些地方,它看到了很多很多高山和大地。

㉓它也看到过海岸线上灰色的城市和失去了颜色的天空。

㉔它一刻不停地游,直到了北冥。

㉕可是,它的身体也越长越大,有那么一次,当海水退潮了以后,它就在岸上搁浅了。

㉖我梦见它一张一合的嘴巴,我很着急地想让它回到水里,可是它那么大,不管我怎么使劲地推它,它动也不动下。

㉗它问我还生不生气,它不是故意要让海水淹没小镇,它也不是故意要让小镇地震,只是因为它太大了。

㉘它问我可不可以原谅它。

㉙其实我早就不生气了,我知道它不是故意的,我现在只希望它能快点回到海里,我每个晚上都会去梦里看它,它的呼吸越来越微弱,它叫我不用担心,它会好起来的。

㉚它说如果它是只鸟就好了,它一定会飞得远远的,不会再伤害任何人。

㉛谁知道它就真的变成只鸟了。它的鳞片渐渐变成了羽毛,它那两片巨大的鱼鳍也变成了像鸟一样的翅膀。

㉜它就这样忽然起身,扑扇着巨大的翅膀飞了起来。

㉝我从梦中惊醒,发现家里的窗户正被风吹得啪啪响。推开大门,一阵狂风吹得我都快飞起来了。

㉞我眯着眼抬起头,看见只很大很大的鸟从太阳前面飞过。

㉟我最后一次梦见它的时候,它说它在另一个很大很大的星球上,它很想念小镇,也很想念我。

㊱只是,它再也不能回来了。

㊲它告诉我,每当它想起我的时候,它会在另一个星球上扑扇一下翅膀,这个时候我就会感到一阵风吹过……

本文改写自庄子的《逍遥游·北冥有鱼》。现就“经典文言作品如何改写成儿童作品”进行探究。

【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1)、【改写·情节】

为了使儿童亲近文言经典,需要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对原文情节进行改编。阅读刘畅的《北冥有鱼》,完成下面的填空。

新增人物:“我”、“我”的爸爸、镇子上的人

新增情节:

(2)、【改写·语言】

语言是亲近经典的钥匙。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说说刘畅是如何将文言经典改写成孩子爱听的故事的。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庄子《北冥有鱼》)

它说它长得越来越大,今天它只是在水面上拍了一下尾巴,就让整个镇给海水淹没了。

(刘畅《北冥有鱼》)

(3)、【改写·人称】

本文采用第一人称来叙述。请你说说儿童文学作品中这样叙述的好处。

(4)、【改编·主题】

将文言经典改编成故事需要赋予它新的意义。请联系下面的材料,结合故事内容,分析作者刘畅赋予了这则故事哪些新的内涵。

她(刘畅)以实虚变幻的手法,细腻地描绘了一个小女孩和大鱼的故事,意境空灵却充满了温柔与人世间的大爱。

——媒体评价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致网虫儿子的信 (赵芹)
亲爱的儿子:
        刚刚打开你的爱机给你写这封信的时候,你设置的开机问候真是吓我一大跳,那低沉的一声“哈罗”让我忽然意识到,你已经是一个大男孩了。
        真的,转眼间你已经十六岁了,不再是那个像“附件”一样跟着我的小男孩了,你已经到了具有逆反心理的年龄,这就使得我们之间越来越无法“兼容”,“冲突”也越来越多。记得以前对我给你下达的命令,你的运行速度不亚于当今的P4处理器,可现在哪怕是让你倒个垃圾这样的小事,你都不太情愿,有时候我还得敲几次“回车”你才执行,遇到你不高兴的时候就干脆“死机”——根本不理我。
        有时候逼你吃饭,怕你“系统”资源不足,“主板”受损,尽管你已经瘦得像一根“内存条”,你却毫不领情。看着你漫不经心地吃着饭菜,我恨不得把饭菜“剪切”了,直接往你嘴里“粘贴”!
          自从买了电脑回来,你的眼里就只有它,只要在家,你都是坐在电脑前。我担心你在电脑前坐久了会过早地“安装”上“视保屏”,担心影响你的学习,更担心你被网上的“病毒”传染,为此,我限制了你的上网时间。你却对我说,我的这一套“操作系统”版本太旧,需要“升级”。
        前天的家长会上,你的班主任说你的成绩明显下降,还说了你在学校的种种“非法操作”。比如作业没做好就顺手将同学的作业“复制”一份,上课时用小纸条给“MM”发送“信息(还画个小企鹅)……”
        我承认你在电脑方面有天赋,小小年纪就通过了计算机中级考试,可是现在你不打好文化基础,将来还是会被社会“删除”的。
        有时候我觉得我们之间有些陌生,因为我越来越看不懂你了。在我眼里,你有时像加了密码的文件,而我忘记了密码;有时像幅不知什么格式的图片,没有合适的看图工具打开它;更多的时候,你像一堆乱码,我看不懂解不开。
        说实话,我并不想改变你原来的“界面”,也不愿每天挂着“黑屏”的脸面对你,更不愿“压缩”你的个性,只想用我的爱为你筑起一座抵御侵袭的“防火墙”。亲爱的儿子,你能理解做母亲的这颗心吗?因为从你来到这个世界那天起,我就中了“I love you ”的病毒,无药可救了。
        好了,今天就聊这么多,我不想做你的威严的母亲,就当我是你的一个无话不谈的朋友。希望这封信对你有所帮助,还请你用“磁盘扫描”程序检查一下“系统”中的错误,用“杀毒软件”杀一下毒,或者干脆重装一下“系统”,那样运行起来会更快、更好!
       祝你重装成功!

 爱你的母亲
 ××××年×月×日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下列小题。

浅谈人工影响天气

       ①人类是智慧的、大胆的,一直都想对这些自然现象做出一定的干预与控制。

       ②人工影响天气,过去被称为人工控制天气,是指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通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行人工影响,实现增雨雪、防雹、消雨、消雾、防霜等目的的活动。

       ③17世纪末,中国清代的《广阳杂记》就载有:“夏五、六月间,常有暴风起,黄云自山来,必有冰雹,土人见黄云起,则鸣金鼓,以枪炮向之施放,即散去。”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土炮防雹的生动描述。可以看到,我国劳动人民从很早以前就有了想人为干预天气使之有益于人类的想法和实践,但是由于当时科学技术的落后,这些实践以失败告终。

       ④具有现代科学意义的人工影响天气真正诞生是在20世纪40年代。

       ⑤1946年,美国科学家I·朗缪尔等根据冰晶在降水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人工产生冰晶影响冷云降水的设想。他的助手V·J·谢弗和B·冯内古特,发现将干冰碎粒和碘化银烟粒引入充满过冷水滴的云室里,能够产生大量的冰晶。同年11月,谢弗进行了第一次对自然云层的人工催化试验,他用飞机将3磅干冰碎块投入云顶温度为-20℃的过冷层状云中,5分钟后,云下出现了降雪。此试验结果引起广泛的重视,推动了人工影响天气试验的迅速发展。

       ⑥人口影响天气的科技手段有很多,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下大家耳熟能详的两种,即人工增雨和人工防雹,这两种人工影响天气的科技手段主要是通过“影响云”。

       ⑦影响云?没错!首先,我们来看看人工增雨。想象你的头顶有一朵云,这朵云正在下雨。我们用一个足够大的容器接住这些雨水,直到雨停。那么,思考一个问题:是不是容器中的这些雨水量就等于这朵云中所含水的总量呢?别急着回答。我先举一个例子,把一块干海绵浸入水中,拿出湿海绵,举到一定高度,用较小的力气挤压海绵,海绵中会有水滴落下。那么,试问,这些落下的水滴的总量是否就等于海绵中的含水量呢?显然不是!而我们头顶的那朵云就像是这块海绵,因此,上面所说的容器中的雨水量远远小于云中的含水量。这个时候,我们想让更多的水下来,对于海绵,我们只需挤压的力气更大一些;而对于那朵云,催化剂就可以大展身手了。我们用车载火箭弹或者飞机向云中发射或播撒催化剂,改变云中的化学反应,就像用更大的力气来挤压海绵一样,更多的雨水就会降落下来。这就是人工增雨,常用的催化剂是干冰和碘化银。

       ⑧与人工增雨类似,人工防雹的一般方法也是利用催化剂影响冰雹生长条件,冰雹的生长就像滚雪球一样。滚雪球的过程是小雪球不断被雪粘附最终变成大雪球;冰雹生长的过程则是小冰粒不断被水粘附并冻结最终变成大冰雹。这些巨大的冰雹从云中掉落,到达地面,会破坏庄稼,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对农业、交通等的危害。充足的水分供应是灾害性大冰雹形成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人工防雹的着手点就是切断或减少冰雹生长过程中的水分供应,为了避免和减轻冰雹带来的灾害,气象工作者用火箭弹等气象仪器将催化剂打入云中,使云中水汽迅速变成冰晶,这样一来,云中冰雹的胚胎就没有足够的水分供应使它长大,因而就不会有灾害性冰雹降落,达到了人工防雹的目的。

       ⑨人工影响天气给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都带来了非常显著的好处。人类自古以来“呼风唤雨”的梦想已经不是天方夜谭。未来,气象部门会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使之在保护农业生产、缓解水资源短缺、防灾减灾、保护生态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选自中国科普博览网,有删改。作者刘圣楠)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楹联趣话

    ①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②对联起源于汉文学形式中的对仗或偶句,可谓源远流长。比如《诗经·米薇》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尚书·大禹谟》中“满招损,谦受益”之句,皆属于工稳之对仗。到骈体文出现后,几乎通篇皆用偶句,对仗俯拾即是。比如唐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经典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对仗的千古绝唱。而对联,则是偶句与早在先秦时期便已形成的我国民间过年悬挂桃符的习俗相结合的产物。

    ③所谓桃符,即书写着传说中二位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之名号的两块桃木板,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续了千余年后,至五代时,人们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A】据《宋史·西蜀孟氏世家》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孟昶自题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B】

    ④到明代,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与当今所见的春联如出一辙。据《簪云楼杂话》载,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某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微服出巡,逐门逐户观察欣赏,大得其乐。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之方式,要求家家户户贴春联,对形成春节贴春联的风俗功莫大焉。【C】尔后,文人学士无不将题联作对视为雅事。【D】清代,对联更是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直至当今,对联仍随处可见,表现出其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⑤就应用类型而言,随着时光推移,早已不限于春联,还衍生出喜联、寿联、挽联、行业联、交际联、谐趣联和装饰联等多种形式。民国年间出版的《楹联集成》,将对联分成二十个类别,即庆贺、哀挽、学校、商业、会馆、祠庙、寺院、剧场、第宅、圆墅等。而按字数来分,又可分为短联、中联、长联。按联语来源来分,有集句联、集字联摘句联、创作联。就表现形式而言,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珠对、集句对等。

    ⑥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⑦一日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特定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二曰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在实践中,对联创作所遵循的平仄规律,与律诗对仗基本相同,一般上下联的第五个字平仄不必严格相合,第二,四,六个字平仄要相合。三曰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四曰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而又不能重复。

    ⑧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