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月期末考试卷
垃圾分拣,交给人工智能
王宝会 周涛
①将更先进的技术和算法搭栽进机器,使其根据一定的规则或标准自动将物品或数据分类、归类或排序,这就是智能分拣。垃圾智能分拣系统包括智慧分拣机器人、智慧垃圾分类箱等。它们协同工作,共同为垃圾“导航”。
不知疲倦的垃圾分拣机器人
②鱼鳞、鱼骨头是湿垃圾,蛤蜊壳、湿纸巾是干垃圾,没喝完的奶茶需要把吸管、纸杯、珍珠、奶茶分别倒入不同的垃圾桶……面对五花八门的垃圾,想要准确找到它们的“家”,并不容易。这时,一个个小“瓦力”(电影《机器人总动员》中地球上最后一个垃圾处理机器人)来到我们身边。
③垃圾分拣机器人的“大脑”是人工智能。在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方法的帮助下,它们通过前端的内置视觉系统,能够像人一样对垃圾进行识别、分析和判断,精细、高效地完成分拣任务,实现垃圾分类自动化处理。它们还可以通过共同搭载的云端“大脑”,与“同事”相互学习,各地机器人之间就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数据共享和远程智能提升的。
丢垃圾也能得数据
④智慧垃圾分类箱上也配置了特殊的摄像头和传感器,当我们把垃圾投进分类箱时,它便开始工作了。分类箱会自动扫描垃圾的特征,并将数据传输到智慧垃圾分类管理系统平台。
⑤将获得的垃圾分类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政府和相关管理者便获得了决策参考。通过数据分析,管理者可以了解不同类型垃圾的投放量、回收量和再利用率,从而制定更科学合理的垃圾分类管理政策和措施,指导、优化垃圾分类工作。不仅如此,智慧垃圾分类箱还有自动称重、自动积分和自动提现等功能,当居民投放垃圾后,系统会根据预设的积分方案给予投放人员相应的积分奖励,激励大家进行垃圾分类投放。
更高效,更准确,更聪明
⑥相比于传统的人工分拣,智能分拣能大大提高垃圾的处理效率、回收率和再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还能避免分类错误,确保垃圾被正确归类,为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提供有力支持,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⑦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分拣技术将不断升级优化,通过引入更先进的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算法,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它的识别准确性和处理效率。智能分拣技术不仅适用于垃圾分类领域,还可以在其他领域得到应用。倒如,在物流行业中,它可以用于分类、分拣包裹和货物,以提高物流处理效率。
④未来,智能分拣技术会与垃圾回收技术相结合,以形成更完整的垃圾处理体系。从垃圾分类到可回收垃圾的回收再利用环节,都将有人工智能的身影。随着智能分拣技术的推广应用,智慧垃圾分类站将成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智能化和高效化将进一步提高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23.09
A文中第②自然段画线句列举众多垃圾,有何作用?
B文中第⑤自然段画线词语的先后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示例:我在社区垃圾分类站常常能见到一些人将垃圾一丢了事、没有分类的现象,如果能用智能分拣技术,通过前端的内置视觉系统,就能自动化处理垃圾分类,避免分类错误,从而为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提供有力支持.
【链接材料】
材料一:人类发明出了人工智能,今天,随着算力的推进,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有了超越人类的可能。未来会怎样?大约有三种可能。第一种,人工智能像科幻电影《星球大战》里的R2-D2一样,是人类忠实的伙伴,成为人类非常好的朋友,帮助人类变得更加强大。第二种,我们构建出了一个数字大脑,它的能力比人类的大脑更强,这时候人机可以合二为一,把人的意识、记忆、情感上传到数字大脑中,人就能获得“永生”。未来学家库兹韦尔在《奇点来临》这本书中写道,大约在2045年,这一刻就会到来。第三种,就像电影《终结者》里所展示的,人类文明彻底消失,进入机器文明时代。
未来会怎么样,最终取决于我们现在做什么。这很重要,因为我们今天站在了这个进化的节点之上。
——来源:《解放日报》清华大学刘嘉2022.11
材料二:当我们比较了人工智能和人的根本区别,也比较了经典系统和量子力学所预示的系统之间的差别,我们发现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是我们不再那么需要服从纪律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可以轻易地被机器人取代。相反,社会对人的科学素养和人文底蕴要求越来越高。这包括人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能力,也包括人对自身的感悟能力。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造力、充满好奇心并能自我引导的终身学习者,需要他们有能力提出新颖的想法并付诸实施。
——来源:《北京晚报》马兆远2020.03
①近一段时间,因受日本9.0级大地震影响,福岛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一时间"谈核辐射而色变",辐射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人们当下最为关心的话题
照射剂量(单位:毫西弗) | 对人体的影响 |
小于100 | 对人体没有危害 |
100~500 | 没有疾病感觉,但可引起白细胞数量减少,患癌症的可能性为 1/130 |
600~1000 | 出现各种辐射疾病 |
2000~4500 | 掉头发,血液发生严重病变,一些人在 2 至 6 周内死亡 |
②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放射线照射的强度、时间和照射的人体部位有关。辐射是无色、无味、无声,看不见和摸不着的,但可用仪器来探测和度量。度量辐射剂量的单位是西弗(Sv),1西弗(Sv)=1000毫西弗(mSv)=1000000微西弗(μSv)。放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对人体的影响不同,下表列出了放射线不同强度照射对人体的影响:
③从上面列出的数据可见,小于100毫西弗的放射线辐射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实际上,人类是生活在放射环境中的,人类的生活一时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放射线。人所受的放射线包括天然放射线和人工放射线。天然放射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性。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例如,太阳光等宇宙射线,人体内的钾-40,岩石、土壤和水中都存在放射性物质。此外,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机、看电视、坐飞机、抽烟也会产生放射线。具体说,人们摄入的空气、食物、水中的辐射照射剂量每年约为0.25毫西弗,带夜光表每年有0.02毫西弗,乘飞机旅行2000千米约0.01毫西弗,每天抽20支烟每年的辐射照射剂量为0.5~1毫西弗。
④日本的核辐射让人惊慌,而平时就在我们身边的一些辐射源却很容易被忽视。实际上,在生活中也有放射性物质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对机体的慢性损害。例如,含有一些放射性物质的建筑材料造成居室内放射性污染加重,有少量放射性物质的燃煤造成空气污染,佩带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异常光彩夺目的或廉价合成的首饰制品对人体也有严重的损害。在日常生活中,医疗辐射的危害是最大的。任何方式的X线检查都是有损受检者健康的,受检者都要承受不同程度辐射致癌的风险,接受的剂量越大,受辐射致癌的风险越高。在生活中,很多人觉得CT等检查是无害的,可以随便做,往往半年甚至3个月就做一次。事实上,这些检查可能给病人带来永久性的伤害。CT等检查是利用X射线能穿透人体组织的原理进行检查的,而X射线也是核辐射的一种。有统计数据指出,做一次心脏冠状动脉CT检查,放射线量相当于拍了几百次X线胸片。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的研究结果估算,以一个1000万左右人口的城市为例,每年大约会有350人可能因照射X线诱发癌症、白血病或其他遗传性疾病。
(选自《百科知识》有改动)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