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 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书店的灵魂在于高品质的阅读

①近些年新型实体书店在各个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别具一格的装潢,标新立异的陈列,脑洞大开的文创,能办画展、讲座,还能喝咖啡吃简餐,备受年轻人青睐。更有一些匠心独具的网红书店,成为一个城市必去的打卡景点。与此同时,也伴随着不少争议,有读者表示,书店越来越美,人们的关注点却不在书上了。

②在电商冲击、电子书流行的大环境下,“网红化”实际上是实体书店的自救之路。经历了寒冬的实体书店通过各种方式努力自救。“书店+”不绝于耳,“书店+文化活动”“书店+咖啡”“书店+零售”等模式逐渐形成,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加入到转型升级的浪潮之中。书店慢慢发展为综合性的文化场所,成了一些年轻人热衷的社交场所,也因此焕发新的生命力。

③然而转型过程中的“阵痛”也很明显。不少实体书店在增加自己“颜值”和功能的同时,也吸引了一些只“打卡”不读书的游客,导致游客多、读者少,阅读环境嘈杂。有的书店过于侧重商业营销,被吐槽为“饮品店”“杂货铺”,文化传播功能弱化。还有由于缺乏精准的品牌定位,相似的装修风格、相似的咖啡店等,让人产生审美疲劳。

④笔者认为,莫让书店沦为拍照道具,让“颜值”凸显“内涵”,才是实体书店转型突围的正确姿势。应该说“打卡网红书店”说明人们依旧认同和向往书店独特的文化氛围。有人调侃道:“越缺什么,越晒什么。”处在传播快时代的公众所缺的不再是内容资源,而是阅读时的一份宁静与耐心。人们的浏览行为越来越多,真正的阅读却越来越少。正因为有许多人还对“慢阅读”保持着敬畏和热爱,才会有这么多年轻人“晒”书店读书照。

⑤如何把来“打卡”的人留下来,发展为关注书与知识本身的读者?通过专业的图书选择和浓郁的人文气息等,让读者和社会建立独特的连接或许才是正确的解题思路。北京一家网红书店的负责人就认为,好的书店必定要有独特的阅读主张,他们推崇并自信于专属自家书店的书单。南京的先锋书店五台山店是一家极不显眼的书店,它无声地存在于一个地下停车场,没有路标的指引,也没有奢华的装饰,只有林荫绿叶掩映下灰底白字的店面标识。然而它却被一些网民誉为“中国最美的书店”,散发出流光溢彩的魅力,吸引了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读者。这也足以说明在飞速发展的变化中,人们真正渴求的依然是阅读沉淀后的精神家园。

⑥尽管潮流不断变化,书店的灵魂终究是高质量、高品位的阅读。面对公众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突破仅靠新概念、新形象、新范围的叠加是远远不够的,增加受众需求分析、专业服务和文化底蕴,走向深度的融合拓展,在精品文化和大众消费之间寻求平衡,才是网红书店发展的长久之道。

(选自《中国教育报》)

【材料二】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图书阅读率为59.7%,较2020年的59.5%增长了0.2个百分点;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6本,较2020年增长0.6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30本,较2020年增长0.1本。可见,再多的“网红”书店也没法使阅读数量有质的突破。实体书店“网红化”并没有使爱书读书的人增多,反而是增加了一大批前来拍照的人,虽然实体书店不是靠卖书而是靠其他业务盈利,如果能长期实现这种盈利模式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国民阅读人数上涨缓慢的情况下,“网红书店”仅满足读者精细化阅读需求,未必是长远之计。阅读人数不增长,纸质书和电子书的前景都不会乐观,解决根本问题仍在培养“读书人”,而不仅仅是拘泥于书店的形式。

(选自《齐鲁晚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些年新型实体书店不但越来越美,而且功能也越来越多,得到了不少年轻人的青睐。 B、“书店+”这种模式已经形成,已发展成为了综合性的文化场所,正焕发新的生命力。 C、真正能够吸引读者的是那些有人文内涵的书店,与书店的颜值关系不大。 D、【材料二】中的国民人均阅读量的数据表明,“网红”书店没法使阅读数量有质的突破。
(2)、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3)、【材料一】和【材料二】强调的观点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并谈谈你对网红书店长远发展的看法。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莫言被幸福烦恼并非矫揉造作
        获诺贝尔文学奖后,莫言遭遇到了幸福的烦恼。被各大媒体采访,被央视记者追问“你幸福吗”,被陈光标隔空喊话要赠与豪宅等,莫言烦恼强势袭来,因疲于采访无奈下宣称不再接待任何人。
         莫言称遭遇幸福烦恼,并非其在矫揉造作。当记者追问“你幸福吗”时,莫言回答“我不知道”,这才是实实在在的“真相”。幸福是什么?智者见智仁者见仁,难有标准答案。获大奖后遭遇烦恼被“骚扰”,莫言既幸福又不幸福,是真实而又真诚的反应。
        幸福,是个心理过程,幸福,和钱有关,但幸福感,花钱买不来。心理学家马斯洛,曾将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列为五层: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在我看来,幸福感则是渗透各层面的综合需求,虽与财富紧密相关,但各层面的幸福更需要有效感知。如,鹿特丹的社会学家研究就认为,冰岛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们从来不知道在烈日下不得不工作的痛苦。伦敦经济学家则认为,孟加拉人最幸福,因为他们的收入和生活永远达不到高度“饱和值”,他们对未来永远充满憧憬,穷但快乐着。再如,闻信莫言想用诺奖在北京买房后,陈光标欲豪爽掷豪宅,试图让莫言幸福,而莫言却并不感觉幸福,反而坚守做人原则表示,无功不受禄,回绝好意。如此的回合,张弛有力更彰显出不同的幸福理念。
        你幸福吗?其实答案也简单---舒服了就幸福,不爽了就不幸福。经济学上的幸福指数告诉我们,幸福=可感知幸福/欲望。欲望越大,幸福指数则越低。一个人的幸福感,很多时候就在于自己如何去想。因此,调节幸福的心理感受,至关重要----追求名利、拼命赚钱,或是一种幸福;工作向上看、生活向下看,也是一种幸福。能在相同条件相同境遇下,活得更开心一些,多想想已拥有的,少觊觎难以得到的,就会快乐幸福很多。
          对莫言来说,让他开开心心写作,或许远比让其面对镜头回答“你幸福吗”的提问,快乐得多,也幸福得多。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陈常青

      ①“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龢教导弟子时所言。他认为:圣贤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险事,越能沉得住气。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②淝水之战,谢安率领东晋不足十万的兵力抵御百万虎狼之师,形势不可谓不凶险。可谢安在后方军帐里依然不慌不忙地下棋,可谓“险不惊于心”。前线军报传来,他只随意地看了一眼,又继续下棋。旁边的人实在忍不住了,上前询问前方战况。谢安轻描淡写地说道:“小儿辈已破敌。”可谓“成不喜于色”。谢安用他的表现很好地诠释了静气的内涵!

      ③那么,一个人的静气从哪里来呢?

      ④首先,养静气需要不断地去历练和积累。航天英雄杨利伟,在飞船里戴着航空手套,手持操作棒按电脑键盘,做到了200多次操作没有一次失误。载誉归来时,面对记者,他吐露真情:只有经过十几年如一日地刻苦训练,不断积累经验,才能镇定从容地完成这样的操作。

      ⑤其次,养静气需要多读书。有些人之所以一遇大事就惊慌失措,很大程度是因为心里没底,也就是没有驾驭大事的能力和本领。如何拥有这种能力和本领呢?其中的一个途径就是多读书。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汲取前人的智慧,增长才干,克服恐慌。林语堂先生说的好:“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读书可以安顿好我们那颗动荡不安的心。所以,越是博学的人,视野越开阔,头脑越冷静,处事越镇静。

      ⑥养静气还要善养正气。只有正气在身,才能淡泊名利,才能不为进退滋扰,做到宠辱不惊。其实静气和正气是相互滋养的,正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⑦草静生于缝隙,树静立于风雨,人静行于世间。人不能没有静气,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就像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普照的阳光。有静气的人,就如同巍峨的大山,任脚下花开花落,任世间风云变幻,岿然不动,坚定泰然。

阅读《人生难活一份“静”》完成小题

人生难活一份“静”

路来森

    ①人生在世,俗事缠身。为生活而忙绿,为名利而追逐,再加上红尘喧嚣,“静”就成了一份难得的享受。有时候,很羡慕乡下的那些老人。冬春时节,农事不忙,他们喜欢晒太阳。拿一只脚凳,坐在篱笆下、南墙根、柴草垛前,老棉袄一揣,旱烟袋一端,一袋一袋地抽着。闲话家常,或者就只是眯着眼,任煦暖的阳光照在身上,懒洋洋的,一蹲就是一个上午。抬头望望太阳,午饭时间已至,于是拿起脚凳,姗姗归家而去。生命里透着一份从容和潇洒。

    ②其实,这些人并不富有,粗茶淡饭,布衣旧衫,可他们懂得顺乎自然,顺乎性情,不贪婪,不岢求,于是心中无欲。无欲则心静,心静则体闲,晒晒太阳,便也成了一件心满意足的事情。说到底,这些人终是因了心态正,不失真。

    ③《菜根潭》的作者洪应明说:“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则悠然共逝,雨滴则冷然俱清,鸟啼则欣然而会,花落则潇然自得。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生机。”

    ④心动,则物欲生;物欲生,则心愈难静;心难静,则杂念丛生。若然心静,则自然万物皆成佳景。看白云,则白云悠悠,一派悠闲;看新雨,则新雨冷然,一派清爽;看花开,则花开潇然,一派灿烂;听鸟鸣,则鸣声欣然,一派欢愉。世间万物,皆成佳境;世间真情,俱成美好。

    ⑤身边有一帮“文人”,特别喜欢聚会。终日呼朋引伴,招引欢谈。餐桌上,喜欢议论是非,臧否人物,似乎天下唯我独尊。这些人似乎什么都“能”,就是不能坐下来认真地写写文章,就是不能写出上好的文章。

    ⑥其实,真正的文人是耐得住寂寞的。一向心如止水,安静得很。在寂寞和安静中,用生命的火燃烧自己,照亮前路;在精诚进取中,创造着辉煌。

    ⑦钱钟书,博闻强记,聪颖明慧。他把自己的一生都沉浸在书山文海之中,聚沙成塔,终成皇皇巨著《管锥编》。晚年的孙犁,深居简出,粗茶淡饭,过得纯然是一介布衣生活。人们见到的孙犁,也只是室内读书,户外散步而已。可孙犁,就是在静默中阅读,在静默中思考,以一颗淡定平静的心,对抗着世俗的喧嚣。看看孙犁晚年的那些作品吧,无论是《芸斋小说》,还是《乡里旧闻》,篇幅不长,都散淡得不得了,也真诚得不得了。特别是他那套《耕堂读书记》,书海捞珠,发论深刻,篇篇都饱满得不得了,深邃得亦不得了。孙犁太静了,静出一份寂寞,静出一份孤独。可他却让自己的生命在孤独寂寞中开出了芬芳的花。花香,足以流芳百世。

    ⑧人生难活一份“静”,谁守住了心中的那份宁静,谁就处世坦然,万古清芬;谁就成为君子贤哲。

(选自《思维与智慧》)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不弃微末久久为功

①《史记·礼书》有云:“不弃微末,久久为功。”意为:不放弃微小的事物,做事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方能有所成就。任何一次质变的飞跃都离不开量变的积累。无论为学还是为政,都没有速成捷径,都是一截截垒砌、一寸寸夯实、一汩汩流淌、一方方润泽,不断积累而成。

②“不弃微末,久久为功”注重的是细节。“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任何宏伟的目标,总是由一个个小目标组合而成。东晋陶侃在驻防荆州时,命令造船官将造船留下的锯木屑收集起来,众人不解其意。不久,下了一场大雪,道路泥泞,陶侃便令人把锯木屑铺在路面上方便出行。这时人们才发现,微末之物竟有了大用处。陶侃这种“不弃微末”、注重细节的好习惯,助他一生成就了不少大功业。

③“不弃微末,久久为功”强调的是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个人品德的养成、知识的增加、能力的提高、事业的进步,都要靠日积月累。作家沈从文仅接受过小学教育,但他求知若渴,口袋里随时常备很多小纸条,把一些自己认为的美词、妙喻、佳句和五花八门的资料等随手摘抄后,粘贴在床头、镜子、客厅以及卫生间的墙壁上……以便随时读、随时记,在等车、散步等闲暇时间里,有空就掏出小纸条看一看,想一想。正是这样的日积月累,帮助他丰富了知识和素材,后来写出《边城》《长河》等众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成为一代文学名家。

④“不弃微末,久久为功”彰显的是韧劲。伏尔泰曾说:“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从砖瓦到大厦、从树木到森林、从细流到江海……古今成大事者,都难以毕其功于一役,少不了经历“十年冷板凳”的落寞和“不见所增”的迷茫,唯有恒心和韧劲能战胜千难万险,最终达成目标。新中国成立初期,山西省右玉县首任县委书记张荣怀为改变当地风沙成患的现状,作出了植树治沙的长远决策,此后的70余年,20任县委书记,锚定这一目标,接续奋斗,让荒沙之地变成了绿洲。他们的业绩和经验告诉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行而不辍、坚韧不拔,路途再远也终将到达。

⑤“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立足实际,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做起,行之以渐、持之以恒,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心不浮、气不躁,勤耕不辍、笃行不怠。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