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江西省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6月期末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地铁空调通风的“秘密

姚丁杨

①地铁作为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下隧道中运行是其最主要的特点。为了保持舒适的乘车环境,需要车内保持合适的温度、湿度、空气流动速度和清洁度,地铁空调及其通风系统不可或缺。众所周知,地下环境通风不畅,而整列地铁空调的功率是巨大的,这就需要设计出良好的空调通风系统。地铁空调通风系统一般分为开式系统、闭式系统和屏蔽门式系统。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高明的设计。

②开式系统是应用机械或活塞效应的方法使地铁内部与外界交换空气的通风系统,这系统多用于当地最热月的月平均温度低于25℃且运量较少的地铁系统。

③首先讲讲活塞效应通风,当列车的正面与隧道断面面积之比(称为阻塞比)大于0.1时,由于列车在隧道中高速行驶,如同活塞作用,列车正面的空气受压,形成正压,列车后面的空气稀薄,形成负压,由此便产生空气流动。利用这种原理通风,则称之为“活塞效应通风”。活塞风量的大小与列车在隧道内的阻塞比、列车行驶速度、列车行驶空气阻力系数、空气流经隧道的阻力等因素有关,因此在整个地铁系统建设之前,便要做好相应的设计计算。为了排放地铁隧道内地铁空调产生的废热空气,同时引入外界的冷却空气,还需要在隧道上设计活塞风井,因此对于全部应用活塞风来冷却隧道的系统来说,还应计算活塞风井的间距、断面尺寸等参数,使有效换气量达到设计要求。然而,设置大量活塞风井对大多数城市来说都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全活塞通风系统”只应用于早期地铁,现今建设的地铁多设置活塞通风与机械通风的联合系统。

④ 那什么是机械通风呢?当活塞通风不能满足地铁除余热与余湿的要求时,要设置机械通风系统。机械通风就是利用通风机的运转给空气提供能量,造成通风压力,使地面空气不断地进入地下并沿着预定的线路流动,同时再将废热空气排出地下的通风方法。根据地铁系统的实际情况,设计师会在车站与区间隧道分别设置独立的机械通风系统。车站通风一般为横向的送排风系统,区间隧道通风一般为纵向的送排风系统。当区间隧道较长时,区间隧道中部还会设中间风井。对于当地气温不高、运量不大的地铁系统,可设置车站与区间连通的纵向通风系统。总之,具体的设计都要通过实际情况计算确定。

⑤以上两种通风方式都属于开式系统的一部分,地铁的闭式通风系统又是什么样的呢?顾名思义,闭式系统就是指地铁内部基本上与外界大气隔断,仅供给满足乘客所需的新鲜空气量的通风系统。这种系统多用于当地最热月的月平均温度高于25℃且运量较大的地铁系统。采用闭式系统的地铁车站一般都有大负荷空调来制造新鲜的冷风,区间隧道的冷却则是借助于列车运行的“活塞效应”携带一部分车站空调冷风来实现的。

⑥最后一种是屏蔽门式系统。屏蔽门式系统是在车站的站台与行车隧道间安装屏蔽门,将两者分隔开,其中车站安装空调系统来实现通风,隧道则采用机械通风、活塞通风或两者兼用。若隧道的通风系统不能将区间隧道的温度控制在允许值以内时,则需要采用其他有效的降温方法。安装屏蔽门的最大作用,就是使车站成为单一的建筑物,使它不受区间隧道行车时活塞风的影响,这就大大降低了车站空调的冷负荷。据计算采用屏蔽门式系统的车站空调冷负荷仅为闭式系统的22%~28%节能效果非常明显。由此可见,小小的一扇门,却能产生巨大效益。

(1)、地铁空调通风系统一般分为开式系统、闭式系统、三类。本文采用结构。第⑥段中的画线句子(据计算采用屏蔽门式系统的车站空调冷负荷仅为闭式系统的22%~28%节能效果非常明显。运用了说明方法。
(2)、下面句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活塞风量的大小与列车在隧道内的阻塞比、列车行驶速度、列车行驶空气阻力系数、空气流经隧道的阻力因素有关,因此在整个地铁系统建设之前,便要做好相应的设计计算。 B、活塞效应通风、活塞效应通风两种通风方式都属于开式系统的一部分。 C、机械通风就是利用通风机的运转给空气提供能量,造成通风压力,使地面空气不断地进入地下并沿着预定的线路流动,同时再将废热空气排出地下的通风方法。这句话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D、第①段中的加点词语 “一般”表示通常情况是这样,不排除有特殊情况,如果删去就显得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情况,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卡路里不是唯一的标准
①表面上看,只要吃进去的卡路里比消耗掉的卡路里少,肯定就能减肥。但是,专家们经过20年时间,对12.0877名受过高等教育的健康男女进行研究后发现,卡路里不是决定体重的唯一因素,食品的种类往往能起到更关键的作用。这项研究的结果引起了广泛关注。
②研究者哈佛大学心血管和流行病学教授达里奥什·莫扎法里安博士总结道:“从减肥的角度看,食品是有好坏之分的。即使两种食品的卡路里一样,减肥的效果也大有区别。”
③为了方便比较,科学家把各种食品对体重的贡献率进行了量化。具体说,志愿者的体重平均每4年增加1.5公斤,不同种类的食品对增重的贡献不一,其中炸薯条最糟糕,贡献了1.53公斤,含糖软饮料为0.45公斤,红肉为0.43公斤,甜食和饭后甜点为0.19公斤,纯果汁为0.14公斤。
④从这些贡献率数据可以看出,糖类以及去除纤维素的精制淀粉最糟糕。研究者认为,这些食品降低了人的基础代谢率,也就是说,常吃简单碳水化合物的人在安静时消耗的能量较少,这显然不利于减肥。粗粮则没有这个问题,常吃粗粮的人基础代谢率不受影响,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也就是说,当两者的卡路里一样的时候,吃粗粮比吃细粮更不容易长胖。
⑤还有一些食品对体重增加的贡献率为负值,说明它们是有利于减肥的好食品。比如蔬菜的贡献率为-0.1公斤,粗粮为-0.17公斤,水果为-0.22公斤,坚果为-0.26公斤,酸奶为-0.37公斤。
⑥蔬菜、水果和粗粮对增重的贡献率不会让人惊奇,但酸奶竟然有如此大的减肥功效却着实让人吃惊。研究者认为,原因可能在于酸奶中含有的细菌能分泌肠道激素,让人产生饱足感,从而降低食欲。
⑦另一种值得注意的食品是坚果。虽然坚果富含脂肪,但主要是植物性脂肪,与动物性脂肪有很大不同。其中,花生酱被证明是一种很好的减肥食品,原因在于人吃了花生酱后不容易产生饥饿感。
⑧研究者还指出,其他一些生活习惯也会对体重产生较大影响。有些不必解释,比如常运动的人体重比较恒定。有些需要解释,比如看电视越多的人越容易长胖,这不光是因为看电视会减少运动量,更在于常看电视的人比较容易受到电视食品广告的影响,导致多吃。
⑨烟酒消费对体重的影响比较复杂。其中,葡萄酒被认为对体重没有影响,但其他酒类消费过量却可能增加体重。抽烟的人体重往往较轻,但这很可能是因为吸烟使人产生了其他一些疾病,导致体重下降。戒烟的确会让人长胖,志愿者戒烟后的头4年体重平均增加了2.33公斤,但如果坚持下去,再往后就没有多大影响了。

阅读《“悟空”究竟“能”在哪里》,完成后面小题。

    ①中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于北京时间30日正式公布首批重要科学成果。这只来自中国的“顽猴”出手不凡,两年的观测结果发现了前所未有的现象,或有望揭开暗物质的神秘面纱。

    ②那么,“悟空”究竟“能”在哪?

    ③“悟空”在太空中的任务,就是通过间接方法,捕捉暗物质湮灭、衰变的蛛丝马迹。在以往的探测手段中,热气球虽然造价低,但运行不太稳定;阿尔法磁谱仪2号虽然能够长时间观测,但耗资高,造价大约是20亿美元。费米卫星的造价也达7亿美元。而“悟空”造价约为1亿美元,相比之下耗资少、重量轻、性能高,堪称“经济适用”的典范。

    ④其他同类型卫星很难对TeV以上的电子射线进行精确观测,而“悟空”则是第一个实现了对高能电子的精确观测。“悟空”的电子宇宙射线的能量测量范围比国外的空间探测设备有显著提高,能探测的粒子的最大能量大约是阿尔法磁谱仪2号的10倍。

    ⑤“悟空”卫星在“高能电子、伽马射线的能量测量准确度”以及“区分不同种类粒子的本领”这两项关键技术指标方面世界领先。宇宙射线种类很多,在众多射线中,找出纯粹的电子射线对保证观测的准确性很重要。“悟空”对电子和质子射线的区别能力很强,将对两者的误判下降到几万分之一。同时,它的能量分辨率也更高,比NASA费米卫星的准确率高近一个量级。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宋代的“超级工程”

邱俊霖

①作为宋元时期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宋代的泉州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毫不示弱,有着“天下无桥长此桥”之称的现存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跨海梁式石桥便坐落在泉州,它就是安平桥。

②安平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海镇西畔,是横跨安海镇和南安县水头镇之间海面的一座古代石桥。在安平桥落成之前,晋江、南安两岸的百姓只能坐船渡海,危险指数相当高。加上南宋时期,泉州地区的海洋贸易发展迅速,修建一座跨海大桥满足贸易需求也十分有必要。

③在古代,修建跨海大桥可不容易,在安平桥修建之前,泉州当地已经成功修建了历史上的第一座跨海大桥——洛阳桥。虽然都是跨海大桥,但洛阳桥总长只有360丈,合约1200米(现存834米),而安平桥比洛阳桥整整长了一倍有余 , 而且安平桥所在水域更加宽阔,水文条件更加复杂,很多地方泥沙堆积,纯粹以石头堆砌不仅耗时耗力,而且部分泥沙堆积处的石块投进去了还容易下陷,根本难以形成合力。由于工程量大,加上遇到了技术瓶颈,安平桥的修建一度中断,直到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人们才找到了解决桥基建设难题的办法,即“睡木沉基”。

④所谓“睡木沉基”,就是在落潮的时候,将需要建桥墩的区域进行平整,然后用两层以上纵横交叉编成的木筏固定在筑墩处,再在木筏上垒筑墩石,随着墩石逐层增高,分量也不断加重,木筏自然渐渐沉陷到了泥沙中,并一直下陷到承重层,这样就保证了桥墩的稳固。在部分水域,人们还打下了木桩,避免外围的睡木移位,起到了很好的固定作用。

⑤“睡木沉基”法是当时首创,简便实用,而且省工省料。至于桥墩,安平桥采用了洛阳桥使用过的船型墩,但安平桥的桥墩又有三种形式:在水流较缓的水域使用方形墩。在水流湍急的水域使用双尖船型墩,用以分流削弱水流对桥墩的冲击。部分水域则根据水流流向使用单尖船型墩。安平桥的修建汲取了洛阳桥的技术成果却又不照搬其经验,体现了古人的工匠精神和非凡智慧。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安平桥全线贯通,投入使用。

⑥安平桥修建历时14年,可谓旷日持久。据记载,建成后的安平桥长811丈,合约2700米长(现存2070米),桥墩360余座,桥面宽3至3.8米,皆由4至7根花岗岩石条铺成。由于安平桥的长度五里有余(五里约合2500米),因此在古代也被称为五里桥。在建成之日,它也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⑦从这些技术参数就能感受到,在宋代修建这样的跨海大桥其工程量之浩大,完全称得上是宋代的“超级工程”。据史料记载,由于安平桥太长了,当年修建完成之后,桥上还特意修了五座亭子,以供行人歇脚。安平桥造福了一方百姓,自大桥落成之后,无论是旅行还是往来做生意,都能够畅行无阻了。

⑧在安平桥中界桥段处有一处憩亭,名叫“水心亭”,现称泗洲亭,俗名中亭。亭侧有一座寺庙,庙的门柱上刻有一副对联:“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因为“天下无桥长此桥”的荣誉称号,安平桥也成了人们公认的世界中古时代最长的跨海渠式石桥。

⑨安平桥建成后经历了多次翻修,桥上原有的许多建筑都损毁了,但桥梁的主体结构却未曾动摇过,建桥时人们发明和采用的那些科技使得安平桥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比如,明朝的万历三十二年(1604),泉州地区曾经遭遇过八级地震,但安平桥却安然无恙。

⑩安平桥的“天下无桥长此桥”记录在国内一直延续到了20世纪,直到1905年,平汉铁路郑州黄河大桥(桥长3015米)建成通车,安平桥的长度记录才被正式打破。

⑪如今,走过了近千年风雨的安平桥在以不一样的角色诉说着历史故事。中国是桥文化的故乡,从宋代的洛阳桥、安平桥到如今的杭州湾大桥和港珠澳大桥,一座座“超级工程”令人骄傲与自豪。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是无穷的,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选自《北京日报》2022年2月28日,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为什么恐龙会灭绝

一亿五千万年前,一些大的爬行动物是地球上最有生命力的生物。这些生物一般被称为“恐龙”。这类最大的陆地爬行动物的体重可达八十五吨。大鱼龙和蛇环龙统治着海洋,翼龙在天空中飞行,巨型皮翼的翼展达六米。

其后,大约在七千万年前,所有这些大的生物都走向了灭绝。

这不是一夜间发生的事,但的确是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比如说一百万年内)发生的事。其他动物,如鱼类和原始哺乳动物以及鸟类等,并没有受到影响。植物也没有受到影响。

关于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曾经有这一些猜想,但猜想只不过是猜想,没有人知道是不是确实。

有人认为是气候变化造成的。曾经是气候温暖、有沼泽和浅海的地方,形成了高山。土地干了,海洋加深了,季节冷热悬殊。然而,很难相信某些地区没有保持着适宜的气候。并且,海洋应该是不受到影响的。

另外有人认为,早期的哺乳动物吃恐龙蛋,这就使恐龙绝种了(但海洋里的爬行动物是会生小爬行动物的)。也许是草蔓延了,覆盖着地球,代替了较早时那些较软而又较多汁的植物。素食的恐龙也许缺乏可用于磨碎硬草的牙齿。后来,在素食的恐龙逐渐走向灭绝时,食肉的恐龙越来越难找到食物,便也灭绝了。

还有人认为,也许恐龙突然开始经历非常大量的变异。由于大多数变异是往坏的方面变,因此形成了许多有缺陷的恐龙,以致整个恐龙族都灭绝了。

这最后一个解释引起了广泛的兴趣,(1)____

变异的原因之一是硬性辐射。地球不断地受到宇宙射线的轰击,这种宇宙射线的轰击可能引起了那时经常在生物中出现的变异。今天这种变异率并不是很高,但可以设想,有时会有强烈的辐射爆发袭击地球。

堪萨斯大学的特里和莱斯大学的塔克指出,如果一颗超新星在离太阳系很近的地方爆炸,那么,地球也许会充满宇宙射线。他们估算了恒星可能爆炸为超新星的频率,和这些超新星与我们的距离,而且还计算出每一千万年左右(平均来说),地球得到的宇宙射线的剂量约为现今的七千倍。也许约在七千万年前,地球曾经受大量的宇宙射线。

但就算是这样,(2)____(3)____也许会有影响,但可能由于恐龙非常特化,以致跟其他特化程度较低的动物比较,无规则的变异对于恐龙更具有致命的影响。

那么,(4)____西德波恩大学的厄尔本最近提出了一个看法。他指出,在恐龙生存的最后阶段,它们下的蛋具有非常厚的壳,这可能是一种由于变异造成的出生异常。幼恐龙要脱壳而出是困难的,出生的恐龙便越来越少了。在这种变异和其他变异的交迫中,使得这巨型动物的整个种族都灭绝了。

(选自艾萨克·阿西莫夫《你知道吗——现代科学中的100个问题》)

【环保之光】(二)非文学作品阅读

材料一

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就是指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生活和工作中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量,达到减少大气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的目的。“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代表着一种更为健康、更为自然的生活态度,意味着人类要负起保护地球的责任和义务。低碳生活看起来是小事,少用纸巾、塑料袋、一次性纸杯,循环用水,多步行少开车,等等,做起来也不是太难,但对此要有正确的认识。低碳不能因为自己“小”而不为,不能因为自己“富”而不为,更不能因为别人“不为”而自己不为。

(节选自姚雪痕《低碳生活》,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材料二

①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黄利斌表示:以创建绿色工厂、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业园区和构建绿色供应链为牵引,积极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全面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不断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

②今年以来,我国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持续提升。当前,绿色工厂的能耗水平整体优于能效标杆水平,绿色工业园区平均固废处置利用率超过95%。

③绿色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今年一季度,我国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53.2%、22.5%。新能源汽车产销已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

(节选自2023年5月6日央视新闻客户端)

材料三

①2020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②要想知道碳排放什么时候达到峰值,就必须计算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碳达峰和碳中和里面的碳排放量究竟是如何计算的呢?

③家庭碳排放数据:二氧化碳的排放计算可以通过实际能源使用的情况,比如燃料账单/水电费上的说明,来乘以一个相应的“碳强度系数”,从而得出家庭中的碳排放数据。

④在家庭用电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等于耗电度数乘以0.

785.也就是说,用100度电,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公斤二氧化碳。

⑤家用天然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等于天然气使用数量乘以0.19。

⑥出行时,开私家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等于油耗数乘以2.7。

⑦企业生产中碳排放计算:总排放=(直接燃烧+生产过程排放)+外购热力电力排放。

⑧碳排查是指以政府、企业等为单位,计算其在社会和生产活动中各环节,直接或者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只有摸清每个企业每年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才能制定出相应的减排方案,从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选自《一文了解碳排放计算方法》)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蛮腰”缘何不怕雷击

①前不久,广州遭遇持续性强降雨天气并伴有雷暴大风。其间,俗称“小蛮腰”的广州塔因一个小时内6次被雷击而受到广泛关注。

②那么,为何广州塔在如此频繁的雷击下依旧安然无恙?

③其实,广州塔并非被动承受雷击,而是主动“接闪”,将雷电迅速泄流到大地,保护建筑物和相关人员安全。

资料显示,广州塔塔身主体高454米,天线桅杆高146米,总高度600米。自建成以来,每当出现雷雨天气,许多市民都能看到广州塔与“火龙”对接的震撼画面。

⑤广州属于雷电高发区,广州塔建设人员在设计阶段就格外关注防雷保护,建立了防雷保护体系。在天线桅杆上,建设人员安装了防雷接闪装置,并在塔身顶部设计了避雷网格。这些和塔身金属钢外筒、塔底接地网格共同组成雷电传导线路。当雷电出现,云层传来的电流可沿天线桅杆传至避雷网格,再沿塔身金属钢外筒、塔底接地网格传到地下,使塔身免受伤害。

⑥除了塔顶,广州塔侧面也面临雷电威胁。为保障塔侧安全,塔身各楼层金属栏杆、金属门窗和玻璃幕墙等都直接与塔身防雷装置联结,且联结点不少于两处,确保电流可顺着防雷装置被引至地面。广州塔还配备了雷电预警系统,能实时连续监测附近雷暴云产生的大气电场,以及云闪和地闪的发生情况。

⑦广州塔防雷设计超过了现有建筑防雷技术标准。有网友提出,既然广州塔能引雷入地,可否将这部分雷电利用起来?对此,广州塔有关人员说,由于雷电瞬间功率大、释放时间短,目前技术上无法对其加以利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