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宋代的“超级工程”
邱俊霖
①作为宋元时期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宋代的泉州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毫不示弱,有着“天下无桥长此桥”之称的现存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跨海梁式石桥便坐落在泉州,它就是安平桥。
②安平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海镇西畔,是横跨安海镇和南安县水头镇之间海面的一座古代石桥。在安平桥落成之前,晋江、南安两岸的百姓只能坐船渡海,危险指数相当高。加上南宋时期,泉州地区的海洋贸易发展迅速,修建一座跨海大桥满足贸易需求也十分有必要。
③在古代,修建跨海大桥可不容易,在安平桥修建之前,泉州当地已经成功修建了历史上的第一座跨海大桥——洛阳桥。虽然都是跨海大桥,但洛阳桥总长只有360丈,合约1200米(现存834米),而安平桥比洛阳桥整整长了一倍有余 , 而且安平桥所在水域更加宽阔,水文条件更加复杂,很多地方泥沙堆积,纯粹以石头堆砌不仅耗时耗力,而且部分泥沙堆积处的石块投进去了还容易下陷,根本难以形成合力。由于工程量大,加上遇到了技术瓶颈,安平桥的修建一度中断,直到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人们才找到了解决桥基建设难题的办法,即“睡木沉基”。
④所谓“睡木沉基”,就是在落潮的时候,将需要建桥墩的区域进行平整,然后用两层以上纵横交叉编成的木筏固定在筑墩处,再在木筏上垒筑墩石,随着墩石逐层增高,分量也不断加重,木筏自然渐渐沉陷到了泥沙中,并一直下陷到承重层,这样就保证了桥墩的稳固。在部分水域,人们还打下了木桩,避免外围的睡木移位,起到了很好的固定作用。
⑤“睡木沉基”法是当时首创,简便实用,而且省工省料。至于桥墩,安平桥采用了洛阳桥使用过的船型墩,但安平桥的桥墩又有三种形式:在水流较缓的水域使用方形墩。在水流湍急的水域使用双尖船型墩,用以分流削弱水流对桥墩的冲击。部分水域则根据水流流向使用单尖船型墩。安平桥的修建汲取了洛阳桥的技术成果却又不照搬其经验,体现了古人的工匠精神和非凡智慧。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安平桥全线贯通,投入使用。
⑥安平桥修建历时14年,可谓旷日持久。据记载,建成后的安平桥长811丈,合约2700米长(现存2070米),桥墩360余座,桥面宽3至3.8米,皆由4至7根花岗岩石条铺成。由于安平桥的长度五里有余(五里约合2500米),因此在古代也被称为五里桥。在建成之日,它也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⑦从这些技术参数就能感受到,在宋代修建这样的跨海大桥其工程量之浩大,完全称得上是宋代的“超级工程”。据史料记载,由于安平桥太长了,当年修建完成之后,桥上还特意修了五座亭子,以供行人歇脚。安平桥造福了一方百姓,自大桥落成之后,无论是旅行还是往来做生意,都能够畅行无阻了。
⑧在安平桥中界桥段处有一处憩亭,名叫“水心亭”,现称泗洲亭,俗名中亭。亭侧有一座寺庙,庙的门柱上刻有一副对联:“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因为“天下无桥长此桥”的荣誉称号,安平桥也成了人们公认的世界中古时代最长的跨海渠式石桥。
⑨安平桥建成后经历了多次翻修,桥上原有的许多建筑都损毁了,但桥梁的主体结构却未曾动摇过,建桥时人们发明和采用的那些科技使得安平桥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比如,明朝的万历三十二年(1604),泉州地区曾经遭遇过八级地震,但安平桥却安然无恙。
⑩安平桥的“天下无桥长此桥”记录在国内一直延续到了20世纪,直到1905年,平汉铁路郑州黄河大桥(桥长3015米)建成通车,安平桥的长度记录才被正式打破。
⑪如今,走过了近千年风雨的安平桥在以不一样的角色诉说着历史故事。中国是桥文化的故乡,从宋代的洛阳桥、安平桥到如今的杭州湾大桥和港珠澳大桥,一座座“超级工程”令人骄傲与自豪。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是无穷的,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选自《北京日报》2022年2月28日,有删改)
【链接材料】
五里桥成陆上桥,郑藩旧邸①踪全消;英雄气魄垂千古,劳动精神漾九霄。
——郭沫若
【注释】①郑藩旧邸:指郑成功的旧居。
材料 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游承接了国家对于研学旅行政策的切口,是“旅游+”概念下的新模式,将教育和旅游融合,带领学生走出校园。研学旅游是一种新型教育模式,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产物,是素质教育践行的重要载体,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研学旅游的政策支持和社会对素质教育的需求,研学旅游在中小学得到了广泛开展和推进,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
材料二
寓教于乐,是研学旅游的初衷。经过多年的实践,一个共识已经基本确立:旅游是研学游的载体,教育是研学游的目的。因此,研学旅游的有关设计配置,都应围绕其教育目的,而非一味顺应旅游逻辑。这就要求研学旅游提供方更多地学习教育知识,将教育元素融入旅游实践。要多问问:这个项目真能帮助孩子学到东西吗?能教给孩子什么东西?能培养孩子什么样的情怀?常怀这样的思考,诸如“名校合影打卡游” “一天刷完某地博物馆”这样肤浅的项目自然会被淘汰。
还应看到,教育是一种具有公益性质的人类社会活动,它需要极高的责任意识、极强的奉献精神。研学旅游要创造旅游的经济价值,但不能因此贬损了教育的人文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讲,主管部门、文旅行业、经营主体都应更多考虑研学游对孩童成长的长远影响,在顶层设计、监督管理、标准设置、具体服务中充分贯彻立德树人的理念。
(摘编自《让研学游回归寓教于乐》,有删改)
材料三
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中国的瑰宝,更是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探索兵马俑的研学旅游团络绎不绝,其研学旅游中的沉浸式体验令人印象深刻。
经典研学旅游方案(部分展示) | |
特色研学路线 | 具体介绍 |
参观展厅——感受大秦文明 | 跟随导游的讲解,依次参观了第一俑坑,第二、三号坑,感受大秦帝国浩浩荡荡的威严阵仗,观看将军俑、武士俑、军吏俑、跪射俑等兵马俑的千姿百态。 |
深入地宫—— 沉浸体验历史 | 《梦回大秦》是中国第一个用高科技手段展示神秘的秦始皇陵墓的体验剧。以史料记载为依据,运用高新科技、全新影像及数字复原艺术等重现秦始皇帝陵的宏伟场景,让地下文物“活”起来,可以达到沉浸式体验。 |
非遗传承——体验秦俑之美 | 兵马俑千人千面,制作工艺精湛,每个秦俑的装束和神态都独具特点,光是发式就有许多种,动作姿态也各有特点,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心血。在秦陶俑制作研学基地,学生们通过团泥、按压、脱模的操作,体验秦兵马俑的古法制作工艺,从而对中国制作工艺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
材料四 (摘编自搜狐网,有删改)
当下研学旅游的其他发展模式:
1.农业研学。分农业研究型和田园体验型两种类型。农业研究型主要以农业生产型 基地为主,在生产种植的基础上,开展研学旅游。通过参观游览、农产品种植、栽培等活动内容,直接观察现代农业的相关生产生活,对学生进行农业知识科普教育。田园体验型常见项目包括蔬菜采摘和果园采摘。
2. 生态研学。生态研学的场地多以自然保护地、城市公园为主。其目的是让孩子将大自然当作“老师”,在与自然相处的环境中,激发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并且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另一目的也是教导孩子要爱护动植物,亲近热爱大自然,珍惜宝贵的自然资源。
3.红色研学。主要场所包括革命烈士纪念馆、革命老区、 博物馆等。引导学生追忆往昔峥嵘岁月,深切感知革命先辈的艰辛。在革命主义精神与红色基因传承的交相辉映中,增进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
(摘编自《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2022——2023》)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