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2023-2024学年两校期末联考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试题卷
材料一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自诞生以来,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也包括教育领域。人工智能辅助于教育应用、建构教育场景、重组教育中的要素或者重构教育过程,均属于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人工智能与教育走向深度融合,让教育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内一些学校已经开始“人工智能+教育”的尝试,其效果令人赞叹。例如,在精准教学方面,借助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合肥、福州等一些中学开展的高效讲评课,将原本需要45分钟的习题讲解压缩至15分钟讲解共性问题,其余时间用于分组讨论或拓展学习。同时,还能够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分析,以学定教,提升学习的效率与质量。在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人工智能不仅要被作为“术”,提供科学知识与核心技术的内容载体和工具方法;也要被作为“道”,提供观念理念与思维认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材料二
最近在科技圈,最火的话题可能就是ChatGPT了。它是由Open AI开发的聊天机器人程序,似乎不管提问者有什么疑惑,ChatGPT都能给出答案。于是有人乐观地认为,随着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普及,未来将不再需要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然而,这一认知忽视了教育的根本目的——促进人的发展。目前,对于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存在一些片面甚至错误的认识。比如,人工智能教育与智慧教育常常被等同或“混合”起来。其实,人工智能所体现的“智能”和人类的“智慧”具有本质性的差异。前者是人类赋予硬件或软件具有模拟人行为的一种能力,后者是利用知识经验作出好的决策或判断的能力。在与教育的融合过程中,人工智能可以高效地完成那些可量化的、机械重复的以及具有规定范式的工作,但难以洞察人类的情感道德和价值判断。因此,人工智能固然可以使教育过程最优化,但是并不能代替人类的智慧。
材料三
从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结构来看,它相当于一个金字塔结构,分为两层: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和教育生态系统。厘清两者的关系后,我们不难发现,_。所以,人工智能教育的本质一定是面向人的,适合各种人的新教育才是具备个性化包容能力的智能教育生态。基于以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核心使命的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完成这一工程必然需要政府、人工智能教育机构、数字企业、劳动力市场等各方力量的积极参与与合作共治,这是使人工智能教育治理走向理性“善治”的制度化选择。
图1: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生态系统结构示意图
“手机依赖症”
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这个段子反映了正在蔓延的社会现象——“手机依赖症”。
【材料一 现实回放】
②如今,智能手机已悄然“绑架”了现代人的生活。有研究数据表明,过去一年里全球“手机上瘾者”增加123%,达1.76亿人,其中“手机依赖症”在青年白领女性、工作压力大的中年男性和学生三类人群中尤为普遍。一项在线调查数据显示,全国白领日均使用手机时长为3.93小时,这意味着除去8小时睡觉时间和8小时工作时间,剩余时间被手机占用近半。
【材料二 调查统计】
③近几年,“低头族”这个每天依靠手机过活的群体越来越壮大,在这个群体中,不仅颈椎、视力等健康状况出了问题,部分人还因低头产生社交障碍。近日,360手机研究与调研中心发布的《中国智能手机依赖度调查报告》显示,每天使用手机时长超过6小时的晚期手机依赖症患者占比已达12.4%。
④《报告》还统计出用机人数高峰有时有点有规律:两个小高峰,还有一个爆表时段。
中国智能手机依赖度调查表
时间 | 用户使用比例 |
1——6点 | 18.4% |
7——9点 | 75% |
10——11点 | 29.7% |
11——13点 | 65% |
14——17点 | 46.5% |
18——20点 | 71% |
21——22点 | 83.2% |
22——24点 | 59.7% |
【材料三 网友声音】
⑤黛玉葬花:没手机时,我还能记住重要的人的电话号码、生日等,现在完全记不住了,全靠手机来记。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淘宝、游戏……没事儿的时候就想掏出来看看,不知不觉中时间就过去了,而原本计划在现实中要做的事却一件也没干。
⑥星巴克:我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摸手机,睡觉前的最后一件事是放下手机。上班也没啥心思,一有空就会拿起手机看看时间,而且还时不时看下有没有短信、未接来电什么的……
⑦野百合:最近手机玩得太多了,感觉视力、记忆力大不如前,有些时候甚至感觉头晕、头痛。
⑧丝路花雨:回家后,我一般都在网上,时尚、QQ、论坛、游戏……整天都与电脑面对面,工作是如此,娱乐更是如此。电脑逐渐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我不再迷恋外面的世界,也无心与朋友聚会了。不能想象,没有电脑的日子将会怎样度过……
【材料四 专家观点】
⑨手机游戏再好玩,微信朋友再活跃,也不要忽视科学用眼的重要性。王教授指出,首先,长时间、近距离看手机屏幕,会使眼睛调节过度增加,过度的调节用眼不仅使近视增加,还会产生视觉疲劳等症状。
——天津市职业大学眼视光工程学院王立书教授
⑩频繁使用手机,除了对视力有影响,不正确的姿势对人体颈椎、肩背部以及腰椎都有不良影响。近期在门诊中颈椎反弓的患者数量越来越多,也呈现越来越年轻的趋势,而这些颈椎反弓患者,几乎都是由于长期低头玩手机,或者躺在床上玩手机导致的。
——江苏省中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李志伟
⑪现代的人压力大,人际交往频繁,手机成为大多数人工作和生活的重心,一旦没有手机,就会出现情绪波动,知焦虑、烦躁、抑郁等症状,长期下去,不利于健康。
——孔屏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