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默写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湖塘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卷
苏轼云:“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读一个人的诗文,其实就是走遍他的人生。在那些诗文里,你可以看到他看过的风景,如“,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你可以品味他经历过的人生滋味,如“寂寂江山摇落处,”(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你可以理解他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如“, ”(范仲淹《岳阳楼记》);你可以体会他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如 “,”(苏轼《水调歌头》);你可以感受他积极进取的精神,如“,”(李白《行路难》).
乐器 | “{#blank#}1{#/blank#},散入春风满洛城”,笛声婉转,拨动了多少游子思乡的心弦。(《春夜洛城闻笛》) |
“独坐幽窒里,{#blank#}2{#/blank#}”,王维借用幽幽琴声传达出归隐后的自得之意。(《竹里馆》) | |
修辞 | “{#blank#}3{#/blank#},{#blank#}4{#/blank#}”,作者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家乡无尽的留恋。(《逢入京使》) |
“{#blank#}5{#/blank#},百般红紫斗芳菲”,诗人以{#blank#}6{#/blank#}手法,从花草树木的角度写对春天的留恋。(《晚春》) |
策略 | 诗句 | 收获 |
看标题 | 水何澹澹,{#blank#}1{#/blank#}。(曹操《观沧海》) {#blank#}2{#/blank#},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 标题常点明时间和地点,概括事件,蕴含情感。 |
抓意象 | 乡书何处达?{#blank#}3{#/blank#}。(王湾《次北固山下》) | 古人常借助意象“月”和“雁”来表达{#blank#}4{#/blank#}情感。 |
明手法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blank#}5{#/blank#},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 虚实结合,彰显博大胸襟。 |
{#blank#}6{#/blank#},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对比衬托,抒发离人愁思。 | |
总结:依据阅读策略,重新思考并整理古诗文,我们可以有新的收获。正如孔子所说: “{#blank#}7{#/blank#},{#blank#}8{#/blank#}。”只有学思结合,才能求得真知。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