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2024届高考历史模拟考试题

[经济联系与国家统一]

材料一

隋朝时为了南下伐陈和北征高丽,在原有运河的基础了修建了隋朝大运河,形成了沟通南北之势,路线如上图。

实际上,在隋唐时期,京杭大运河不仅仅是北方边防后勤补给重要通道,更是维持整个隋唐王朝运转的大动脉。由于人口的不断南迁,当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经南移至长江流域,而政治和军事重心依然在北方,每年通过运河转运数百万石粮食。因此,为了维持帝国的正常运转,就必须通过大运河高效地将南方的赋税和粮食转运到北方。

——摘编自侯杨方 陈 熙《千年运河: 中华帝国的军事大动脉》

材料二 “千年运河、沟通南北”是大运河区别于长城、黄河的重要特点,在“千年”与“南北”所建立的时空之中,运河“沟通”的功能最为显著。当下,大运河既是国家文化符号,又以世界文化遗产的身份成为一种文化标签。兼具运输功能、生活场域功能和文化象征意义的“大运河”,不仅是一条“经纬中国、运通华夏”的河流,还是一种“利器明德,以厚民性”的文化。在“大运河”全景意识之下,大运河物理空间中的“通”在文化空间中演化出了联通、流通、变通和融通等多重特性与价值。

——吴欣《大运河的文化特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元朝时期大运河相较隋朝时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元朝在已开通海上漕运的前提下还要改修大运河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大运河的文化意义。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历史社团在研究“明代山东境内京杭大运河兴衰与文教发展的关系”这一课题时,搜集到如下材料。

材料一 元朝末年,山东境内的会通河段基本废弃不用。明永乐时,该河段得到重修,通航条件大有改善,漕运恢复。明中期以后,政治日益腐败,运河因黄河泛滥时有淤堵或冲溃。嘉靖、万历年间开凿了新的运河河道,疏通了会通河。至此,会通河段基本稳定下来。明清之交,战事频繁,运河失修。 

——摘编自邹逸麟《山东运河历史地理问题初探》

材料二 京杭大运河带动沿线城市发展,吸引了全国各地人口迁居于此,如临清州“绅士、商民近百万口”,济宁州“其居民之鳞集而托处者不下数万家”。……“水陆交通,泉货聚集,实京师要会之地”,“与京津江浙互通有无,可得风气之先”。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尚文尚礼之风更甚。临清州“文教聿兴,科第接踵,衣冠文物甲于东方”,济宁州“士美秀有文,彬彬儒雅,……往来有亲睦之风,无暴戾恣睢之习”等。

——摘编自王瑞成《运河和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

材料三  明代山东运河区域书院增建、重建时间分布情况

朝代

洪武

建文

永乐

正统

成化

弘治

正德

数量

0

0

2

2

0

2

1

朝代

嘉靖

隆庆

万历

天启

崇祯

不详

总计

数量

15

1

8

0

0

11

42

注:明代山东新建、修复书院共96所,其中有42所分布在运河流经州县及辐射地区。

——摘编自赵承福主编《山东教育通史》

综合上述材料,从“书院”的视角,对于该课题可以得出怎样的研究结论?请你对该结论展开说明。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