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中考真题】山东省聊城市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材料一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岛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
材料二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材料三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这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意乎!
——以上材料摘自《吕氏春秋》等
材料一:中华民族文化亦叫华夏文化或华夏文明,儒家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文化流派,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儒家学说备受历代统治者的推崇,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
材料二: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涵盖面很广,它包含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剧脸谱、文房四宝、佛、道、儒、国画、对联、二十四节气,另外,还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
材料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与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也一定能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材料一:百家争鸣虽原则上是各家发表自己的看法,批评别人的意见,但也包含了对其他学派某些思想的吸收。如荀子,虽以礼为思想核心,但也特别重法与推崇孔子,以致有人将其当做法家,还有人将其当做儒家。
——孙景坛《百家争鸣新论》
材料二:汉代纺织技术先进,丝织品质量高,绣、罗、纱等许多品种的丝绸,张骞出使西域以后,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远销各地,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要道,就是著名“丝绸之路”。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史》等
材料三: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又诏革衣服之制……又诏改国姓为元氏姓。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四: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文明与发展有一半来源于中国。在13世纪到达西方,廉价耐用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正如马克思所说:“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氏允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二:古时的圣王很尊崇贤人而任用能人,不偏党父兄,不偏护富贵,不爱宠美色。凡是贤人,便选拔上来使其处于高位,给他富贵,让他做官长;凡是不肖之人便免去职位,使之贫贱,让他做奴仆。……凡是派去治理国家、官府、邑里的,都是国家的贤人。
一一《墨子》
材料三:韩非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借用《管子·明法篇》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子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故曰“威不两错”。
——摘编自360网络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