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7月期末考试卷

深圳市活字文化博物馆是国内首个大型汉字文化创意空间。近期该馆将举办“‘印’见历史―活字印刷发展历程展”,你将作为本次展览的志愿者参与讲解工作。请提前熟悉布展内容,并做好相关准备。

    【展板一】庆历中有布衣毕,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节选自北宋沈括《活板》)

【展板二】或书之竹谓之竹简或书于帛①谓之书。缘贵而简重,不便于用。至后汉,蔡伦以木肤、麻头、敝布、鱼网造纸,称为蔡伦纸。而文籍资之,以为卷轴。然皆写本②,学者艰于传录,故人以藏书为贵。五代唐明宗长兴二年,宰相冯道、李愚请令判国子监田敏,校正《九经》,刻板印卖,朝廷从之。锓梓③之法,其本于此,因是天下书籍遂广。然而板工木匠,所费甚多,至有一书字板,功力不及,数载难成,虽有可传之书,人皆惮其工费,不能印造传播后世。

(节选自元代王桢《造活字印书法》,有删改)

【注释】①帛:用于书写的白色丝制品。②写本:手抄的书本。③锓梓:刻板印刷的方法。

(1)、阅读完以上布展内容,你发现自己对于有些字词的解释并不是很清楚,于是你尝试使用一些方法,给以下加点词释义。

方法

加点词

参考

释义

查阅字典法

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

《古汉语常用字宇典》解释:①覆盖;遮盖。②触犯;冒犯。③顶着;冒着。④轻率;冒失。

 (填序号)

课内迁移法

蔡伦木肤、麻头、故布、鱼网造纸

手拂之(《活板》)

 

朝廷

七十而心所欲(《论语》十二章)

参考成语法

人皆其工费

肆无忌

(2)、本次展览设置有奖问答环节,如果参观者能正确翻译划横线的句子,将获得2张博物馆门票。

①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②学者艰于传录,故人以藏书为贵。

(3)、查阅【展板二】,你发现划波浪线这句话没有断句,请用“/”给这句话断句,限3处。

    或书之竹谓之竹简或书于缘帛谓之帛书

(4)、下列两则广告语,哪一则更适合本次展览?请从主题内容和语言表达两个角度说明理由。

①活字印刷,每一字都跳跃着历史的脉搏,每一页都载满了智慧的故事。

②传承与创新并存,经典同时代共进。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解答问题。
                                                                                                                           母  亲
        ①世上有一部永远读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
         ②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八岁,弟弟才三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要妈妈……直到有一天,爸爸独自一人回了一趟老家,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小姑娘。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扭着脖子闪开,就是不让她摸。
        ③望着这陌生的娘俩儿,我想起了那首无数人唱过的凄凉小调:“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两三岁呀,没有娘呀……”我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心绪,总是用忐忑不安的眼光偷偷地看她和她的女儿。
         ④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娘示威。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向她大声喊着:“你别碰我的妈妈。”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挂着吧!”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⑤孩子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大人的心操不完。我们大院有块平坦、宽敞的水泥空场。那是我们孩子的乐园,我们没事便到那儿踢球、跳皮筋,或者漫无目的地疯跑。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重重地摔在水泥地上,大夫告诉我:“多亏了你妈呀!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遗症,长大了可得好好孝顺她呀……”
        ⑥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便伏下身摸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肚子。我不知怎么搞的,第一次在她面前流泪了。
        ⑦“还疼?”她立刻紧张地问我。
        ⑧我摇摇头,眼泪却止不住。
        ⑨“不疼就好,没事就好!”
        ⑩回家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从医院到家的路很长,还要穿过一条漆黑的小胡同,我一直伏在她的背上。我知道刚才她就是这样背着我,跑了这么长的路往医院赶的。
        ⑪以后的许多天里,她不管是见爸爸还是见邻居,总是一个劲埋怨自己“都赖我,没看好孩子!千万别落下病根呀……”,好像一切过错不在那硬梆梆的水泥地,不在我太调皮,而全在她。一直到我活泼乱跳一点儿也没事了,她才舒了一口气。
        ⑫没过几年,三年大饥荒就来了,只是为了省出家里一口人吃饭,她把自己的亲闺女,那个老实、听话,像她一样善良的小姐姐嫁到了内蒙古。那年小姐姐才18岁,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一天,天气很冷,爸爸看小姐姐穿得太单薄了,就把家里惟一的一件粗线毛大衣给小姐姐穿上,她看见了,一把扯了下来:“别,还是留给她弟弟吧,啊!”车站上,她一句话也没说,只是在火车开动的时候,向女儿挥了挥手。寒风中,我看见她那像枯枝一样的手臂在抖动,回来的路上她一边走一边叨叨:“好啊,好啊,闺女大了,早寻个人家好啊,好!”我实在是不知道人生的滋味儿,不知道她一路上叨叨的这几句话是在安抚她自己那流血的心。她是母亲,她送走自己的亲生闺女,为的是两个并非亲生的孩子,世上竟有这样的后母?
         ⑬望着她那日趋隆起的后背,我的眼泪像泉水一样往外涌。“妈妈!”我第一次这样称呼了她,她站住了,回过头来,愣愣地看着我不敢相信是真的,我又叫一声“妈妈”,她竟“呜”的一声哭了,哭得像个孩子。多少年的酸甜苦辣,多少年的委屈,全都在这一声“妈妈”中溶解了。
        ⑭母亲啊,您对孩子的要求总是这么少……
        ⑮这一年,爸爸因病去世了,妈妈先是帮人家看孩子,以后又在家里弹棉花,攫线头,她就是用弹棉花攫线头挣来的钱供我和弟弟上学。望着妈妈每天满身、满脸、满头的棉花毛毛,我常想亲娘又怎么样!从那以后的许多年里,我们家的日子虽然过得很清苦,但是,有妈妈在,我们仍然觉得很甜美,无论多晚回家,那小屋里的灯总是亮的,橘黄色的灯光里满是温馨。只要妈妈在,那小屋便是我们的港湾
          ⑯可是,我完全没有想到,就在我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妈妈却突然地倒下了,而且再也没有起来
          ⑰妈妈,请您的在天之灵能原谅我,原谅我儿时的不懂事,而我永远也不能原谅自己。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什么都可以忘记,却永远不能忘记您给予我的一切……
          ⑱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一)

    青州有谋反者,州县逮捕支党,收系满狱,诏殿中侍御史安喜崔仁师覆按之。仁师至,脱去杻械 , 与饮食汤沐,宽慰之,止坐其魁首十余人,余皆释之。还报,敕使将往决之。大理少卿孙伏伽谓仁师曰:“足下平反者多人情谁不贪生恐魁首见徒侣得免未肯甘心深为足下忧之。”仁师曰:“凡治狱当以平恕为本,岂可自规免罪,知其冤而不为伸邪?万一暗短,误有所纵,以一身易十囚之死,亦所愿也。”伏伽惭而退。及敕使至,更讯诸囚,皆曰:“崔公平恕,事无枉滥,请速就死。”无一人异辞者。

(二)

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宽尝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宽车中之。宽无所言,下驾步归。有顷,认者得牛而送还,叩头谢曰:“惭负长者,随所刑罪。”宽曰:“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州里服其不

    延熹八年,征拜尚书令,迁南阳太守。典历三郡,温仁多恕,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常以为“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灾异或见,引躬克责。每行县止息亭传,见父老慰以农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训。人感德兴行,日有所

【注释】①覆按:审查核实。②杻械:木枷和镣铐之类的刑具。③徒侣:同伴。

任务六【品花之意味】阅读下文,完成题。

游桃花记

[明]陈继儒

南城独当阳,城下多栽桃花。花得阳气及水色,太是秾华。居民以细榆软柳编篱缉墙, 花间菜畦,绾结相错如绣。

余以花朝后一日,呼陈山人父子,暖酒提小榼 , 同胡安甫、宋宾之、孟直夫渡河梁,踏至城以东,有桃花蓊然.。推户闯入,见一老翁,具鸡黍饷客。余辈冲筵前索酒,请移酒花下。又复攀桃枝,坐花丛中,以藏钩输赢为上下,五六人从红雨中作活辘轳,又如孤猿狂鸟,探叶窥果,惟愁枝脆耳。时酒沥尚馀,乃从花篱外要.路客,不问生熟妍.丑,以一杯酒浇入口中,以一枝桃花簪入发角:人人得大欢喜吉祥而去。日暮鸟倦,余亦言旋,皆以月影中抱持,而顾.视纱巾缥袖,大都酒花、花瓣而已。

昔陶征君⑤以避秦数语,输写心事,借桃源为寓言,非有真桃源也。今桃花近在城齿, 无一人为花作津梁,传之好事者。自余问津后花下数日间便尔成蹊。第赏花护花者,舍吾党后,能复几人?几人摧折如怒风甚雨,至使一片赤霞,阑珊狼藉?则小人于桃花一公案,可谓功罪半之矣。

(有删改)

【注释】①秾华:繁盛、娇艳。②花朝:旧俗以农历二月十五日为百花生日,号花朝节,又称花朝。③榼: 古时盛酒的器具。④藏钩:古代的一种博戏。⑤陶征君:陶渊明。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