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红兴隆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阶段考试政治试卷

【案情回放】

2022年10月13日下午,60岁的万某在A超市挑选鸡蛋放入购物袋,并将两枚鸡蛋放入自己裤子口袋中,该行为被超市员工周某某注意到。万某在结账完毕要离开超市时,周某某将其拦住。万某返回超市内,后多名超市员工和万某交谈对话,其间周某某拉扯着万某的衣服袖子并跟随万某行走,但未发生肢体冲突。在走至冰柜旁时,万某突然倒地。周某某立即拨打了110、120电话。等候救护人员期间,另有两名路过的顾客对万某进行胸外按压。之后,120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对万某进行急救并将其送至医院急诊科进行抢救,但未能抢救成功。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记载万某有高血压等基础病史,死亡原因为心肌梗死。万某家属将A超市告上了法院,认为是超市工作人员劝阻行为导致老人心肌梗死,要求A超市赔偿38万。法院一审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判定A超市并没有错,也无需进行赔偿。

【网友热议】

一审判决后,多个媒体对该案件进行了报道,引起网友的热议。

甲:“不管偷的是什么,只要是偷了,那就是不对的。对于这种不良风气就应当及时制止,与法与理,超市一分钱都不应当赔偿。我赞成法院的判决。”

乙:“不过是两个不值钱的鸡蛋罢了,老人拿了就拿了,何必揪着不放呢?如果工作人员不阻拦老人的话,那老人也不会猝死了。人是在超市猝死的,万某家属应直接去超市里闹,为避免影响声誉,超市肯定会选择赔钱了事。”

(1)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针对网友甲和乙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丙:“法院判决虽然没有错,但似乎只注重了法律,却少了些温情。”

丁@丙:“我不同意你的观点,说法院判决没有错我不反对,但说少了些温情我不赞成。"

丙@丁:“你既然不同意我的观点,却又认为法院判决没有错,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2)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判断网友丁的观点是否自相矛盾,并说明理由。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3年11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食品安全惩罚性典型案例,坚持“在生活消费需要范围内”支持消费者关于惩罚性赔偿的诉讼请求,严厉打击生产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行为。

【典型案例】

沙某诉安徽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网络买卖合同纠纷案中,原告沙某在网店首次购买30盒“黄芪薏米饼干”,签收后发现饼干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又先后三次购买40盒、60盒、100盒“黄芪薏米饼干”。后沙某以产品中添加有黄芪粉、违反了有关规定为由,起诉请求经营者退还总价款4176元,支付相当于价款十倍的赔偿金41760元。

审理此案的法院认为,沙某首单购买30盒“黄芪薏米饼干”,未超出合理生活消费需要,对其就该部分饼干提出的“退一罚十”的惩罚性赔偿请求应予支持。但是,沙某在收到首单饼干并确认饼干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后,又在两个多月时间内多次向同一商家大量加购同款饼干。综合考量各种因素法院认定沙某的加购行为超出了正常的生活消费所需,不符合相关法律对“消费者”这一范畴的客观界定,因此对其就加购饼干提出的“退一罚十”的惩罚性赔偿请求不予支持,从而避免部分生产经营者“小过担大责”,维护良好营商环境。

【相关资料】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了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

生活消费需要是指消费者为了个人生活需要而购买或使用商品与服务的,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人或家庭生活需要的消费。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法院对沙某“首单购买行为”与“加购行为”的不同判决的法理依据和社会意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