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围绕“如何吊起”“一车两用”两大世界难题,没有任何借鉴的孙丽几乎研究了所有长江大桥,最终发现拉索式的桥塔形状和履带起重机的受力模式相似,桥塔形状的“H”形、“A”形让“如何吊起”有了灵感与启发。孙丽带领团队深入研究大型工程的施工工法,对每个部件都进行了数轮讨论和优化,配重方案做到了七种,臂架形式则超过了十种……大吨位起重机通过自身部件组装,“变形”为一台小型起重机,以适应不同的工作需求,填补了“一车两用”的国际技术空白。
如今,已实现“量产”的4000吨级履带起重机,正投身全球各大重点工程项目,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当之无愧的“最响亮名片”。
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思维的知识,分析说明孙丽团队的成功之道。
Q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找出书的主题、从核心主题分解出从属的关键议题。 Q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与论点,这些组合成作者想要传达的特殊讯息。 Q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先了解整本书,然后有自己的判断。 Q4这本书跟读者有什么关系?找出相关的、更深的含意或建议,以获得更多启示。 |
这一阅读表明( )
①分析是基础,综合是结果,构成思维的不同阶段
②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③真正读透一本书要坚持“发散-聚合-发散-聚合”
④读书是获取知识,推动认识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