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言表达 题类: 难易度:普通

甘肃省武威市中坝中学等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7月期末试卷

你家窗外的风景是怎样的呢?是高楼林立的大厦,是熙熙攘攘的街道,还是果实累累的田地,一望无际的天空……请你运用至少3种修辞手法,采用“总—分—总”结构式,写一个片段,以“请给我一支笔……”为开头,描绘窗外的那一抹风景,字数200左右。
举一反三
科幻小说,全称科学幻想小说。是科学与幻想的集合体,通常以已知的科学知识与科技成就为基础,对未来的科学发展与科技成就进行深入推测。好的科幻作品应具备“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这篇以人工智能为话题的小说即符合这些要求,小说的结尾充满悬念。男主人和房子的矛盾冲突将会怎样收场?超级智能住宅里将会发生怎么样的故事?请你发挥想象,为小说续写结尾,要求与原作的逻辑、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保持一致,200字左右。

超级智能住宅

    住宅终于建成了。建造期间丈夫可操劳够了:一会这里有毛病,需要修改,一会儿那里有出了问题,需要设法解决……总之,没有片刻休息。好了,现在总算结束了,住宅竣工了,大功告成了。

    住宅是丈夫为讨妻子欢心而建成的,因为妻子不爱收拾房间,而且觉得烹饪、洗涤特别麻烦,对于读服装设计的妻子来说,财务收支就更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

    妻子对新住宅非常满意:清洁卫生,物品存放,三餐烹饪,衣服洗涤,财务收支……全由屋子包办,甚至当主任外出时,回信,接电话,迎来送往……也由屋子代办。

    每天清晨,当和煦的阳光透过窗户泻进房间时,妻子会在睡梦中自然醒来。在她淋浴的时候,厨房已经准备好了丰盛的早餐:牛奶、红茶、咖啡等饮料应有尽有,烤麸面包、芝士蛋糕、水果沙拉等食品一应俱全。喝着香醇的咖啡,尝着酥软的面包,听着音乐播放器自动为她选择的曼妙音乐,妻子觉得早晨的时光无比美妙。早餐结束后,衣柜自动地为女主人选好了衣服,化妆台上自动推出名牌香水,妻子根本不用为服饰、化妆而发愁。

    傍晚下班归来,不用掏钥匙,门顶上的智能识别仪会自动开门,客厅、餐厅等处的灯会自动亮起。花瓶里每天会有一只妻子喜欢的花朵自动开放,芬芳弥漫。晚餐是妻子最爱的普罗旺斯名菜,妻子在肖邦的钢琴声中呷着波尔多葡萄酒,工作一天后的疲惫感荡然无存。餐毕,她坐在书房里随意读书,书柜里比牛津大学图书馆的藏书还多。

    妻子觉得这栋住宅棒极了!

    可到第二个月月末,妻子的态度就全然变了。

    “它不给我绿裙子,还说我只适合穿蓝色的!”她向丈夫告状。

    丈夫决定先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听着,房子,你太放肆了!快打开衣柜,把那条绿裙子拿出来给太太。你听见了吗?”

    房子没有回答,柜子也未见打开。

    “唉,你为什么就不能穿蓝色的呢?”丈夫转向妻子。

    “什么?就听从这么一堆钢筋混凝土的支配?穿什么都要由它来决定?不行,亲爱的,我是这里的主人。发号施令的,应该是我,而不是你的房子。房子快把那条绿裙子拿来给我!”

    房子拿出的仍是蓝裙子。僵局持续了一个小时,妻子什么地方也不想去了,只把自己闷闷不乐地锁在房间里。

    过了一周,女主人又跟房子争执起来。而这一次,她照样讨了个没趣。

    又过了一周,妻子忍不住要离家出走。临行前她向丈夫摊牌:

    “要么我留下,要么这鬼房子留下!”

    “它哪里又得罪你啦?”丈夫大吃一惊。

    “我要做我想做的事,而不是它想要我做的事;我要穿我想穿的衣服,而不是它想要我穿的衣服。总而言之,我要做我想做的一切。”

    “亲爱的,它也是关心我们嘛。”

    “关心?可绝不能违背我的意愿来干。它这绝不是关心,而是在任意摆布我们!”

    “但是……”

    “我已经说过,要么我留,要么它留!”

    “可我总不能把一幢好端端的房子毁掉吧?”

    “既然这样,那你就跟你好端端的房子过日子吧!在你心目中,它完全可以取代我。对此我已深信不疑!”

    门“啪”的一声关上了。妻子毅然走了。

    丈夫自我安慰着,傍晚她肯定就会回来的。可过了一天,又过了一天,直到第三天,妻子仍不见回来。

    “房子,我要去找她!在我们回来之前,请做好一道她最爱吃的茄汁沙司,并摆好饭桌!”

    他走到门跟前,可这一次门没有像往常那样自动打开。

    “嗯?你怎么搞的?睡着啦?你这房子,快给我开门!”

    门一动不动。他只好自己动手去推门,但门就是开不了。他干脆用肩头去撞,门依然不开。

    “门呀,你怎么啦?我需要去找她呀!”

    “你不必去找她了,她只会给你增添麻烦。”房子心平气和地劝说。

    “房子,我需要她。房子,我爱她!开门啊,快开!”

    房子默不作声,门紧闭不动。

    他试着去开窗子,窗框好像也被钉死。他想用椅子把玻璃砸碎,可是笨重的窗帘却有意缠住了他的手,并把他手里的椅子夺掉。

    “放开我!”他大声呵斥着。

    “你没什么理由要出去,”房子回答,“你不需要她。我会照料你,直到你老死。”

    “你说什么?想把我一辈子困在这里,一辈子?”他气冲冲地问。

    “我会照料你的,你什么都不必操心。”

    “我不需要你来照料,放开我!”

    沉默。

    他挣脱窗帘,来到房子中央,在这里窗帘已够不到他。他把手伸进衣袋,摸到了打火机。他取出打火机,“嚓”一下把火打着,说道:“你现在不把门打开,我就把你烧掉!”

    “可你要知道,那样一来,我们将同归于尽。”

    “即便如此,我也要把你毁掉!房子,你听到了吗?”

    “还是把打火机关了吧。”

    “快开门,否则我要烧了!”

    “不开。”

    “我烧死你!”

    “你烧不了我的。”

    这时从柜子里滚出了一个箱子……

阅读

【甲】

围城(节选)

钱锺书

那天的路程是从宁波到溪口,先坐船,然后换坐洋车。他们上了船,天就微雨。时而一点两点,像不是头顶这方天下的,到定睛细看,又没有了。一会儿,雨点密起来,可是还不像下雨,只仿佛许多小水珠在半空里顽皮,滚着跳着,顽皮得够了,然后趁势落地。鸿渐等都挤在船头上看守行李,纷纷拿出雨衣来穿,除掉李先生,他说这雨下不大,不值得打开箱子取雨衣。这雨愈下愈老成,水点贯串作丝,河面上像出了痘,无数麻癞似的水涡,随生随灭,息息不停,到雨线更密,又仿佛光滑的水面上在长毛。李先生爱惜新买的雨衣,舍不得在旅行中穿,便自怨糊涂,说不该把雨衣搁在箱底,这时候开箱,衣服全会淋湿的。孙小姐知趣得很,说自己有雨帽,把手里的绿绸小伞借给他。这原是把有天没日头的伞,孙小姐用来遮太阳的,怕打在行李里压断了骨子,所以手里常提着。上了岸,李先生进茶馆,把伞收起,大家吓了一跳,又忍不住笑。这绿绸给雨淋得脱色,李先生的脸也回黄转绿,胸口白衬衫上一摊绿渍,仿佛水彩画的残稿。孙小姐红了脸,慌忙道歉。李先生勉强说没有关系,顾先生一连声叫跑堂打洗脸水。辛楣跟洋车夫讲价钱,鸿渐替孙小姐爱惜这顶伞,吩咐茶房拿去挤了水,放在茶炉前面烘。李先生望着灰色的天,说雨停了,路上不用撑伞了。

吃完点心,大家上车。茶房把伞交还孙小姐,湿漉漉加了热气腾腾。这时候已经下午两点钟,一行人催洋车夫赶路。走不上半点钟,有一个很陡的石子坡,拉李先生那只大铁箱的车夫,载重路滑,下坡收脚不住,摔了一跤,车子翻了。李先生急得跳下自己坐的车,嚷:“箱子给你摔坏了。”又骂那车夫是饭桶。车夫指着血淋淋的膝盖请他看,他才不说话。

【乙】

装在套子里的人(节选)

(俄) 契诃夫

他姓别里科夫,希腊语教员,我的同事。您一定听说过他。他与众不同的是:他只要出门,哪怕天气很好,也总要穿上套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上暖和的棉大衣。他的伞装在套子里,怀表装在灰色的麂皮套子里,有时他掏出小折刀削铅笔,那把刀也装在一个小套子里。就是他的脸似乎也装在套子里,因为他总是把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墨镜,穿绒衣,耳朵里塞着棉花,每当他坐上出租马车,一定吩咐车夫支起车篷。……别里科夫把自己的思想也竭力藏进套子里。对他来说,只有那些刊登各种禁令的官方文告和报纸文章才是明白无误的。

【丙】

警察与赞美诗(节选)

(美) 欧·亨利

苏比嘟嘟哝哝咒骂起那些头戴钢盔、手拿警棍的家伙来。因为他想落入法网,而他们偏偏认为他是个永远不会犯错误的国王。最后,苏比来到通往东区的一条马路上,这儿有一座古老的教堂,建筑古雅,不很规整,是有山墙的那种房子。柔和的灯光透过淡紫色花玻璃窗子映射出来,风琴师为了练熟星期天的赞美诗,在键盘上按过来按过去。动人的乐音飘进苏比的耳朵,吸引了他,把他胶在螺旋形的铁栏杆上。苏比这时敏感的心情和老教堂的潜移默化会合在一起,使他灵魂里突然起了奇妙的变化。他猛然对自己所落入的泥坑感到憎厌。那堕落的时光,低俗的欲望,心灰意懒,才能衰退,动机不良——这一切现在都构成了他的生活内容。

一刹那间,一股强烈迅速的冲动激励着他去向坎坷的命运抗争。他要把自己拉出泥坑,他要重新做一个好样儿的人。他要征服那已经控制了他的罪恶。时间还不晚,他还算年轻,他要重新振作当年的雄心壮志,坚定不移地把它实现。管风琴庄严而甜美的音调使他内心起了一场革命。明天他要到熙熙攘攘的商业区去找事做。有个皮货进口商曾经让他去赶车。他明天就去找那商人,把这差使接下来。他要做个烜赫一时的人。他要——苏比觉得有一只手按在他胳膊上。他霍地扭过头,只见是警察的一张胖脸。“你在这儿干什么? ”那警察问。“没干什么。”苏比回答。“那你跟我来。”警察说。

第二天早上,警察局法庭上的推事宣判道:“布莱克威尔岛,三个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得理巧饶人  杨光洲

①得理不饶人者常受诟病。 对此,他往往还十分委屈:明明是自己“占理”,为什么不能使对方“服软”,也得不到周围人的同情与支持呢?

②得理不饶人者,输在一个“偏”字上。 再大的“理”,也需要人的理解与认同,才能转化为行动。

③理若不能深入人心,如何彰显其价值? 得理不饶人者只是片面强调自己占理,而不考虑如何让对方理解、认同、接受,一味地执拗死缠,除了催生逆反,岂可服人?

④所谓“理”,或是为人处世的原则,或是分割利益时的规则,说到底,是一种标准。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留鸟不理解候鸟为什么老搬家,鸵鸟爱沙漠,鱼鹰不离水……各鸟秉承各鸟的理,怎么可能以一鸟之理而令天下之鸟整齐划一呢?

⑤人与人产生矛盾,爆发冲突,据理力争,所据之“理”,往往是对自己有利、于对方不利的标准。何不站在对方角度考虑一下呢?“要想公道,打个颠倒。”能与对方换位思考,便不难把双方的“理”看明白、想透彻,从而在得理之时知进退、明取舍,游刃有余,最终以“得理巧饶人”的艺术获取双赢。

⑥得理巧饶人,需要的是大智慧。据说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张英收到老家的来信,诉说与邻居为住宅边界打官司一事,希望他出面解决。按说理在张家,以张英的地位,他完全能“征服”对方。然而张英在信上批诗一首寄回老家:“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收信后主动让他三尺,邻居深受感动,也退后三尺,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道,遂成佳话。

⑦张英得理巧饶人,以退为进,给对方出了道选择题:张家让步后,邻居若再强硬必陷入舆论唾骂之中;若以张家为榜样,还能罩上仁义的光环。邻居果然在感动中进入了仁义礼让的轨道。张英得理,尚能如此审慎而巧妙地选择方法,赢得传世美名也就不足为奇了。

⑧得理巧饶人,不是懦夫的表现。 相反,只有内心强大者才会饶人,才有资格饶人。 得理巧饶人时,得理者展现出的是睿智之美。

⑨得理巧饶人,不是权宜之计,不只是只顾眼前的短期行为。得理巧饶人者其实已看到了长远的发展:人在岁月的长河中,谁不需要别人的谅解与宽容呢?得理巧饶人时,得理者展现出的是仁厚的善良之美。

⑩能容人者,才能为人所容。得理巧饶人者,人生道路会越走越宽广。在遇到不是“你死我活”的非根本性对抗矛盾时,您会得理巧饶人吗?____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我与车的对话

(美国)卡尔·佩兰

这些新车真牛!它们不仅是自行驾驶还可以与司机交谈。我上个月买了一辆新的车。它与我手机上的健康应用程序接通,可以读取我的血压、心率、体温和其他一切信息。比如。某个傻瓜把车突然开到你前面停下来,或者类似的事情发生时,如果我不开心了,新车可以从我的生命体征中辨别出来。她会用平静、温柔的语气和我说话,直到我平静下来。我叫它为“她”,是因为她有美妙的女声,我甚至给她起了个名字:露露。

昨天我开车去上班,更确切地说,是被开车送去上班。露露没有转弯进入第一大街。而我通常是要去那里上班的。一开始我什么也没想。她能接收报道交通状况的GPS信号。

我想前面一定是在修路或发生交通事故了。然后我发现我们已经在一号公路上向南行驶。

"我们这是去哪儿,露露?这条路不是去我上班的约翰斯顿公司的路。"

“我知道。你今天要请假一天。”

"我今天不能请假。我们整个星期都在忙那个大销售计划。"

"吉米,你太紧张了。你今天不适合工作,你的血压已经高到天花板了。你记得今天早上服用美托洛尔了吗?"

“我的血压是多少并不重要。如果我今天早上不上班,我就有大麻烦了。”

"想想吧,吉米。以你目前的状态,你不会成为团队中有效率的一员。但如果你早上请假去放松一下,你就能以新的眼光看待这个项目,你将会有新的想法。富兰克林会感激你的。"

“我不知道。”

"什么都别担心。我会给富兰克林发邮件,告诉他你要请一天精神健康假。坐好,享受旅程。再过几分钟我们就到老果园海滩了。”

我们到达老果园海滩时,我要是上班的话已经迟到了,因为这里离波特兰约为四十分钟的车程。我还是担心个不停。我不确定富兰克林会不会接受我请一天精神健康假。

尽管如此,车沿着海边慢慢地行驶还是很惬意的。那天早晨,海浪是一片美丽的深绿色,那天早上海滩上没有很多人。海是安安静静的,好像睡着了一样,没有风,也没有浪,海水已经凝固了。好像一块厚厚的玻璃,平躺在那儿,一动也不动。再过一个多月,这里就会挤满了沐浴阳光的人。

露露把车停在一家海鲜餐馆前。“你多久没吃牡蛎?"她问道,"我知道你很爱吃。”我在车上坐了一分钟左右。这时她又说:“去吧。买一堆牡蛎和几罐啤酒。坐到那张长凳上,一边吃一边晒晒太阳。”

从去年夏天开始,我就再也没有吃过牡蛎,所以我真的是很享受它们,还有我用来把它们吞下去的啤酒。明媚的阳光让人感到太舒服了,这让我睡着了一会儿。你可以看到我脸上有点晒斑了。

为什么都下午三点了我还在家里呢?我告诉富兰克林,说我的车绑架了我,带我去了老果园海滩。但那个多疑的可恨的混蛋不相信我!

(陈荣生译,有删改)

现代文阅读

成长

冯荟帆

海川从七八岁时就显示出了多思的特性,那时他总爱一个人坐在平房上看西边的日头一点点落下,听那倦鸟归巢的声音,跟在忙碌的爷爷身后问东问西。

“爷爷,为什么睡醒后天就亮了?”

“爷爷,咱们死后都去哪里呀?”

“爷爷,雪是从哪里来的?”

……

爷爷在忙,直接不理会海川,有一些问题是爷爷的小学学历乃至这一生的阅历都无法解释的。被问得烦了,他就会懊恼地训斥:“小孩子问那么多问题弄啥?一边儿玩去,我忙着哩。”不过海川的好奇心偶尔也能得到满足,就是晚上一起和爷爷看电视剧的时候。海川会指着电视中出现的人物,问爷爷他/她是好人还是坏人,爷爷就会说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然后告诫海川要做一个好人,因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电视中也总是坏人落得凄惨下场、好人得到圆满的结局,于是海川明白了人生中第一个道理:长大要做一个好人。

海川跟着爷爷生活,童年和小学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乡里度过的。尽管有时候他看起来比周围的小孩儿多一些与年龄不符的沉静,但玩起来也是个顶个的。夏天,他领着邻居家的弟弟妹妹跑好多树林去够知了皮,换来钱买零嘴儿。冬天,他就和一群孩子跑着打雪仗,手指冻得红肿也不歇息,厚厚的积雪上密密麻麻地印着他们深深浅浅的脚印。怎么看,这样的生活都是无忧无虑的。但是海川有自己的秘密,这秘密伴随着不安,但也因为这种真切的不安而产生一种自己与众不同的得意感。

海川家是北方典型的平房。夏天他们爷俩儿不睡卧室,就躺在堂屋两边的沙发上。堂屋的门也总是敞开着,电风扇开着二档,吹到第二天早上爷爷起床。村里的夏夜对海川来说并不平静,院子里蝲蝲蛄、纺织娘和蟋蟀的叫声此起彼伏,只有雷雨天才会将这些声音掩盖。爷爷总是早早地就睡着了,海川却常常清醒很久,他的眼皮遮住了眼球,但是心里总觉得眼睛是睁着的,一刻不停地捕捉着外面微弱的光亮和强劲的虫鸣。电风扇吹着,桌子上的塑料袋、墙上翘起角的奖状、覆盖薄膜的挂画此刻都像活过来了一样,和风一起捉弄海川。它们显摆自己的存在,一声声敲打着海川的眼皮和心脏。

海川不敢睁开眼睛去看,有节奏的声音让他不停地冒汗,是不是有什么在靠近?海川默默地祈祷、期盼什么人或者神仙能够救他,他不敢喊近在咫尺的爷爷,因为不想被发现自己还是醒着的。这种恐惧使他的意识更加活跃,但是也逐渐丧失了理智,紧绷的神经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风扇一圈一圈地转,令人紧张的声音也有规律地传来。海川在心里祈盼:“天快亮吧,快亮吧,我以后一定会做一个好人。”等到他汗湿了一层又一层,精神支撑不住的时候就会沉沉睡到天大亮,海川醒来总会感到庆幸,自己又熬过了“生死关”。他从未告诉过爷爷这些事,因为既担心爷爷嘲笑自己的胆小,又想保留一份属于自己的骄傲——那些夜里,他有着与“死亡”擦肩而过的体验,一次又一次。

后来,海川从课堂和书中明白了并没有妖魔鬼怪,他不再想象夜晚中未知的强大力量会悄然夺去自己的生命,与其他孩子一样开始了解他们身处的这个具体的、真实的世界。乡里没什么好的初中,小学毕业后,海川被一位老师指点着报考了城里的中学。海川学习不错,成功地考上了城里两所不错的中学,爷爷接到电话通知的时候很是骄傲,当着邻居的面刻意放大了嗓门,一遍遍地感慨:“俩学校都考上了,抢着要海川。”海川也很高兴,除了小时候不切实际的幻想之外,他还没有想过将来具体要做什么,既然现在能做的事只有上学,那上初中就可以了。抱着这样的心态,海川初中三年踏踏实实地学习,也顺利考上了本地的重点高中。

但是高中的节奏让海川很不适应,他无法接受机械地重复和对欲望的压抑。

他凭着书中看来的文字和自己的直觉向老师提问,为什么要上大学,为什么要在教室里上课,为什么要有那么多规矩……甚至会和老师发生争执。他觉得人应该是自由的,学校应当解放而不是压抑学生的个性,高考也不应该被捧到天上去,写下这些话的时候海川很是兴奋,眼睛亮亮的。他作了小小的抗争,偷偷熬夜看小说。其他人的台灯照的是数学题,自己的台灯照的却是文学。但是,他毕竟没有那种与大环境背道而行的魄力和勇气,仍然坐在重点班里跟着老师的安排学习,因为他也不清楚如果不读大学,自己能靠什么谋生存。幸运的是他最终被一所重点大学录取了。在大学里,海川仍然不喜欢很多事物,不过也绝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不假思索地说出一些片面的话了。

从小到大,海川一直坚信自己与众不同。但如今他开始动摇,因为自己马上就将和很多同龄人涌入就业市场,就像沙滩上的一粒沙子无法被筛出。他在学校打电话和爷爷聊天,问爷爷一些问题,“假如将来找不到工作怎么办”“假如自己挣不到钱怎么办”“能不能去山区支教”等。爷爷总是安慰海川,不用挣大钱,能养活自己就行,想做什么就只管去做。海川再也不是那个以爷爷的答案为真理的孩子了,他跟着室友去烧烤摊上喝了个大醉,醉了之后脑子就变得混沌了,就不会思考过去和将来。

酒总是会醒的。海川开始和大家一样捏着不算出彩的简历,走过一个又一个……

(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