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2024年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中考有语文一模试卷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美拉德”穿搭因其棕色系的沉稳成熟象征着稳定的内核,在天气转凉时能给人温暖治愈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而“多巴胺”穿搭,则以明亮鲜艳的服装颜色刺激人们分泌多巴胺,从而引发快乐和兴奋的感觉。无论是“多巴胺”还是“美拉德”,两种搭配都和色彩紧密相关,都体现了人们对于色彩的积极心理感受。在这个多彩的世界里,颜色是人们每天都要面对的特殊刺激,不同颜色所代表的情绪、意义或象征可能会在心理层面影响着人们的情绪、观念、行为和认知反应。

例如,研究发现橙色对味蕾会产生影响,用橙色杯子喝巧克力热饮,测试者普遍觉得味道更好,这是因为大脑处理不同颜色视觉信息的方式不同,从而影响了味觉。而人们对橙色的反应,就是觉得食物更美味,因此会提高食欲,胃口大开。为此,很多餐饮店甚至是餐饮网站都会选用橙色作为主色调,生活中当孩子挑食偏食、老人食欲不振时,我们也可以使用橙色桌布和餐具提高食欲,增加食量;在食堂打造红、橙、黄这类灯光,也能使食物看起来更诱人,刺激食欲,而蓝、绿、紫等冷色则可能抑制食欲。不可否认,色彩心理学这门心理学分支学科在市场营销、广告设计、日常生活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节选自《重庆科技报》《搜狐新闻网》)

【材料二】

根据 Izard 的分化情绪量表,采用黄希庭等人的统计方法,情绪词汇可以分为 12 种类型:喜悦,厌恶,痛苦,兴奋,沉静,舒适,紧张,消沉,愤怒,恐惧,沉闷和惊讶。60名被试完成了《颜色——情绪限制联想问卷》,统计者按12 种情绪词对统计结果进行了整理,找出了被试面对红蓝两种颜色时感受到的最多的4种情绪并计算了其出现频率,绘制了下图。

红色和蓝色情绪联想反应的百分数

蓝色和红色是商业中常用的两种颜色。蓝色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稳定、可靠和值得信赖的颜色,因此在商业中常用于传达信任和可靠性,一些银行、保险公司和信息存储软件的标识选择蓝色作为主色调,以建立信任感。除此之外,蓝色还带有沉静、踏实的意味,让人们具备冷静的思考能力和自制力,适合运用于教育、知识和学习领域。而红色是一种充满激情和活力的颜色,常用于传达热情、活力和动感,因此很多娱乐行业的标识选择红色来吸引人们注意;另一方面,红色也常被用来传达紧迫感和行动力,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人们常说“自古红蓝出CP”,为什么人们青睐这一色彩组合呢?这主要是因为,热情的红色可以给人带来积极性和勇气,从而增加自信心;而蓝色恰好能让人具备冷静的思考能力和自制力,在冲动中保持理智,两种颜色相得益彰。且红色作为可见光中波长最长的颜色,能在视觉上产生一种迫近感和扩张感,蓝色是波长最短的原色,视觉上有收缩效果。两个颜色碰撞交融时,就会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辨识度极高,非常容易被大家记住。

(节选自《湃客:印客美学》《心理学报》)

【材料三】

由于人类情绪的复杂性,学界围绕着颜色与情绪关系展开了丰富的讨论,Mehrabian 和Russell 提出了“愉悦度——唤醒度——优势度”三维度情绪模型(PAD)。PAD 情绪模型用愉悦度、唤醒度和优势度这三个近乎相互独立的维度来描述和测量情绪状态,任何一种情绪都可以在这个三维空间中找到对应的位置。

愉悦度指个体体验到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状态,如快乐、舒适、沉静等积极情绪,和烦闷、消沉、愤怒等消极情绪。一些暖色调的颜色能带给人较大的轻松愉悦情绪,如黄色,能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有助于放松身心。

唤醒度指个体的情绪体验伴随的神经生理激活强度,如沉静、舒适、消沉等低唤醒度情绪,和警惕、紧张、愤怒等高唤醒度情绪。唤醒度对于空间设计有很重要的意义,如果需要吸引人的注意力 (例如标语、警戒牌),可以使用红色这种唤醒度高的颜色,显得醒目;在一些需要休息放松的场合,则可以使用低唤醒度的颜色,例如蓝色,可以降低血压,消除紧张感。经常失眠以及睡眠质量不好的人应该在卧室中增加蓝色以促进睡眠。

优势度指个体感受到的自身处于支配或被支配的程度,如自豪、愤怒等高优势度情绪和惭愧、恐惧等低优势度情绪。

(节选自《心理学报》)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美拉德”穿搭因其棕色系的沉稳成熟象征着稳定的内核,能引发平静和快乐的感觉。 B、根据《颜色——情绪限制联想问卷》的统计结果,红色引发的消极情绪明显高于蓝色。 C、因为很多娱乐行业的标识选择红色来吸引人们注意,所以红色常用于传达热情、活力和动感。 D、PAD 情绪模型用愉悦度、唤醒度和优势度这三个完全独立的维度来描述和测量情绪状态。
(2)、请根据材料一,解释什么是“色彩心理学”。
(3)、小西发现自己手机里蓝色系和红色系的APP 很多,请结合材料二和下图探寻这一现象的原因。

小西手机里的APP 如图所示:

(4)、后勤部付老师阅读了以上材料后,也想用颜色改善初三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请结合上述材料,从食堂和宿舍两个场景中任选一个,结合下面的场景设置,制定配色方案,并简述理由。

食堂——桌布 灯光 用餐标识语

宿舍——墙壁 灯光 床上用品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光明中的温柔杀手
      每每谈到环境污染,人们首先想到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等,却很少察觉身边潜在的威胁——光污染。在大城市中,耀眼的路灯、建筑照明、灯箱广告等造成的污染已成为直接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和自然生态的又一环境杀手。
      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成三类,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不少高档商店和建筑物用大块镜面式铝合金装饰的外墙、玻璃幕墙等形成的光污染属于白亮污染;夜间一些大酒店、大商场和娱乐场所的广告牌、霓虹灯,大城市中设计不合理的夜景照明等,强光直刺天空,使夜间如同白日,这属于人工白昼;现代舞厅、歌厅安装的黑色灯、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则构成了彩光污染。
      在人工白昼营造的“不夜城”里,人们难以入睡,人体正常的生物钟被扰乱。临街玻璃幕墙的反射光影响正常的交通行驶,成为事故隐患。同时反射光的聚焦还容易引起火灾。而彩光污染危害更严重,它不仅对眼睛不利,而且干扰大脑中枢神经,使人出现头昏心烦、恶心呕吐、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身体乏力、情绪烦躁等症状。据测定,长期受歌舞厅中的黑色灯产生的紫外线照射,会诱发流鼻血、白内障,甚至导致白血病和其他癌变。
      在光污染中首当其冲受害的是直接接触光源的眼睛。据统计,我国高中生近视率达60%以上,居世界第二位。有关卫生专家认为,其中主要原因并非单纯用眼习惯所致,而是视觉环境受到光污染。
      据科学测定,一般白粉墙的光反射率为69%-80%,镜面玻璃的反射率为82%-88%,特别光滑的粉墙和洁白的书籍纸张的反射系数高达90%,比草地、森林或毛面装饰物高10倍左右。这个数值大大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光辐射适应范围。如果长期在这种反光条件下工作或生活,视网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其感光细胞功能受到抑制,造成视力急剧下降,白内障发病率有时可达45%。
      数百年来,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在自然光的作用下成长繁殖的。现在的照明对自然界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干预。科学家发现,一只小型广告灯箱一年可以杀死35万只昆虫。长此下去,很可能会严重危及昆虫世界的多样性。因为昆虫是大自然生物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比如说鸟类和蝙蝠,就是以昆虫为主食的。许多植物是靠昆虫传授花粉的。如果没有了昆虫,必将导致严重的生态灾难。
      人工灯光的光点有时可以传到数千公里之外,不少动物虽然远离光源,却也受到光的作用。它们受到人工照明的刺激后,夜间也精神十足,消耗了用于自卫、觅食和繁殖的精力。习惯在黑暗中交配的蟾蜍的某些品种已濒临灭绝。
      鸟类在迁徙期最容易受人工光源的干扰。它们原本是以星星定向的,城市的照明光却常常使它们迷失方向。一群仙鹤就因德国马尔堡的灯光广告过亮,结果在城市上空整整飞了一夜,最后精疲力竭地掉到了地面。有时候鸟类还误把高楼的灯光当做星星,最后撞死在大楼上。据美国鸟类学家统计,每年都有400万只鸟因撞上高楼上的广告灯而死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方块汉字前途之争

汪品先

    ①方块汉字的前途,是我国知识界争论的百年话题。

    ②对于汉字的批评,首先来自其复杂难学,历史上只为少数人所掌握。“五四”运动后推行白话文、拟定注音字母,进一步的主张就是废除方块字、实行拼音化。然而建国后的实践表明:通过汉字简化和义务教育,汉字完全可以为大众所掌握,本身并不是造成文盲的主要原因。

    ③时至今日,废除方块字的主张不再活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方块字不适合于科学表达,不如拼音文字那样逻辑分明,因此汉字可以用来传承文化而不适用于发展科学。其实这里混淆了科学发展的传统背景和语言载体本身的特色。国人撰写的学术论文,无论用的是中文还是英文,往往有着论证不严、逻辑不清的毛病,这里既有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科学发展的遗传病,也有在近代封闭条件下形成的恶习惯。文字无辜,这些毛病不该记在文字头上。

    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各种文字的前途提供了重新排队的机会。对于二进制的计算机编码而言,一个汉字只相当于两个拼音字母。同一个文本,汉字的篇幅最短,输入计算机的速度也最快。汉字直观,承载的信息量远大于拼音文字。更重要的是汉字信息熵最高,有限数量的方块字经过搭配,可以构成无限多的新词;而依靠拼音字母的英文,需要不断制造新的单词才能表达不断出现的新概念。因此,汉字常用的只有几千字,而英语的词汇量早已超过40万,在应对新概念大量涌现的科学发展中并无优势。

    ⑤语言是文化传承的主角,以汉语作为载体的中华文化,在科学创新中应当具有潜在的优势。一种文化能够保持几千年而不衰,其中必有原因。值得参考的是犹太民族,三千年历史有两千年流离失散,却始终坚守着犹太教和希伯来文。在外界压力下,犹太人凭着对知识和智慧的重视,以一千多万的人口,赢得了世界四分之一的诺贝尔奖。华夏文化同样具有尊重知识和智慧的传统,是不是也在深处蕴藏着科学创新的基因,从而也有问鼎世界科学顶峰的前景?

(选自2015年2月27日《文汇报》,有改动)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

    ①远眺,全长55公里双向六车道的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蜿蜒腾越于蔚蓝色的海面上,大桥将珠三角地区连成一片,珠海,澳门同香港间的车程由3小时缩短至半小时,形成港珠澳一小时经济生活圈。

    ②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科技大桥。根据规划,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要穿越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航道,同时毗邻香港国际机场,大桥要满足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需求就得建高,要满足附近机场航班降落的限高需求又得建矮,经过综合考量大桥的最合理方案确定为“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即在航道海域大桥沉入海底,搭建深埋深管同时在海道两端建起人工道连接桥生。

    ③外海人工建岛和海底沉管隧道,是港珠大桥建设的难中之难。

    ④从上空俯瞰港珠奥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隧道两端的小岛批似蚝贝,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这是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的两座面积10万平方米的小岛。科研人员设计了多个方案,最后探索出外海快速筑岛技术,即采用120个巨型钢圈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插入海底,再在中间填上形成人工岛。“每个圆简直径有22米,大概和篮球场一般大;最高达51米,相当于18层楼高;重达550吨,与架A380‘空中客车’相当。”工程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创造了世界妃录。

    ⑤海底沉管隧道,同样也是庞然大物,5.6公里的沉管隧道由33个巨型混凝土管节组成,每个管节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重量达8万吨。要让3节巨型管节在水下近50米的海底软基环境下对接安放,难度堪比航天器交会对接,需要精准的遥控、测绘、超算等一系列技术支撑。面对世界首例深埋沉下管的岛隧工程,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攻关,创造性的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技术,飞跃了这一国际技术禁区。

    ⑥这是世界最大的钢结构桥梁,能抗16级台风7级地震,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大桥仅主梁钢板用量就高达42万吨,相当于10座鸟巢或5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这在我国桥梁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大桥的钢桥面铺装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也创造了世界纪录。

    ⑦施工现场紧邻航道,每天来往航船多达4000余艘。另外,这片海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自然保护区,也对建设者提出了严峻桃战。为了满足工程质量、工期和安全的需要,也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这座大桥全部采用了“搭积木”的方式来建道。港珠澳大桥的所有构件,不论大小,都是在岸上工厂整件制造,然后运至海上,像“搭积木”一般拼装在一起,实现了精密制造、精安装,体现了我国的整体科研水平和装备实力。

    ⑧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白海豚的干扰?工程团队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300多次出海跟踪,拍摄30多万张照片,标识了海域内的白海豚数量,并摸清白海豚生活习性,在施工时采取了针对性保护措施。大桥主体工程完工后,白海豚的数量,由施工之初的约1400头,增加到了约1800头。

    ⑨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从可研阶段到开工建设,科技创新的理念贯穿始终,这个超级工程集结了我国在桥梁设计和施工、材料研发、工程装备乃至生态环保领域的上千名科技工作者,在关键技术、关键装备、关键材料领域取得全面突破,为我国交通建设行业的自主创新、技术进步起到引领作用。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明胶的那些“马甲”

    ①最近,随着“毒胶囊”和“老酸奶”备受关注,“明胶”这个陌生的名词迅速广为人知。

    ②实际上,明胶并非新事物,只不过它以前总是穿着别的“马甲”出现在公众面前。而“明胶”这个称呼往往用于工业界,也就不为寻常百姓所熟悉了。

    ③明胶的真实身份是一种胶原蛋白水解物。胶原蛋白广泛存在于动物的皮毛、骨头和胃肠等组织中:在分子层面上,它呈纤维状,很坚韧,也不溶于水。传统小吃中的皮冻,由浓的骨头汤形成胶状物,就是原生态的胶原蛋白。

    ④从本质上说,明胶或者胶原蛋白是蛋白质,但是它们作为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很低。决定蛋白质营养价值的主要是其氨基酸组成。通常的氨基酸有20种,人体对它们的需求量各不相同,有8种是必需的,其他12种则可以通过其它氨基酸转化而来。衡量一种蛋白质是否优质,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它含有多少必需的氨基酸,以及这些必需的氨基酸的比例有多接近人体需求:所以,如果把它作为食谱中唯一的蛋白质来源,那么无论吃多少都满足不了人体的需求,而大量非必需的氨基酸反倒增加了代谢负担。

    ⑤不过,明胶行走江湖靠的不是营养价值,而是不同的“包装”。穿上不同的“马甲”,它就具有了不同的卖点。

    ⑥最“高贵”的“马甲”是阿胶。阿胶与普通明胶的不同只在于现代的阿胶要用驴皮来做原料,而生产方法是涂上了神秘色彩的“传统工艺”。穿上了“阿胶”这个“马甲”,它就成了“美容圣品”“补血佳品”,具有各种神奇的“功效”。尽管包括阿胶厂家在内的许多人试图用科学方法去证实它的“神效”,不过迄今为止也没有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

    ⑦名声最差的“马甲”就是明胶了,虽然营养价值有限,但它却有优越的加工性能。在食品中,它的用途是增稠。比如说,牛奶中的脂肪不利于心血管健康,但是脱脂牛奶做成的酸奶口感很差,就可以用明胶来增稠。虽然营养价值不高,但毕竟没什么害处,现在流行的“老酸奶”,也是同样的思路。明胶的另一大用途是成胶。许多厨艺爱好者熟知的“吉利丁粉”,其实就是明胶的英文音译,把它在热水中溶化,凉下来就成了固体胶,许多果冻就是这么做出来的。除了酸奶和果冻,还有许多加工食品需要增稠和成胶,明胶也就成了现代食品中常用的添加剂之一。

    ⑧明胶之所以成为问题,主要是因为工业明胶的存在。除了在食品中有用,明胶在工业和医药中的应用也很广泛,而工业明胶对有害杂质处理的要求不高,因而对原料和生产流程的控制不像食品和药品那样严格,特别是皮革加工中的下脚料,经过了一些有毒试剂的处理,可能含有的有毒物质更多。用这样的原料生产的明胶,用于工业也还可以,用于食品、药品就比较危险了。比起生产要求高的食品明胶,工业明胶的成本明显要低,不过,有害杂质的存在并不影响其使用性能。也就是说,加到食品里,工业明胶和食用明胶同样“好使”,这就是不法分子有捣鬼机会的根源。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即便地球要“流浪” 不该让太阳“背锅”

    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是“太阳、地球和天气”,乍看上去似乎又蹭了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热点,电影里科学家发现太阳异常,并预测太阳将进入红巨星膨胀阶段,想要地球存活,唯一的出路就是带着地球“流浪”。

    不过现实恐怕要让科幻迷失望了。过去30年的卫星测量显示:太阳的能量输出并没有增加。换句话说,即便将来有一天地球要去“流浪”,也不能让太阳“背锅”。

    在过去超过45亿年的时间里,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阳的确一直是天气、气候和地球生命背后的驱动力。按照中国气象局局长刘雅鸣的说法,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最基本的能量源,也是空间天气扰动的主要源头。太阳辐射变化影响着大气运动,也带来地球冷暖变化、四季轮替。

    不过,最近地球上观测到的气候变暖,却不能归因于太阳活动的变化。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佩蒂瑞·塔拉斯在今年世界气象日致辞中就提到,地球上的冰雪融化和海洋升温,是由大气中的长寿命温室气体驱动的。

    具体来看,2017年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了百万分之405.5,并在继续上升。自1990年以来,长寿命温室气体的总辐射强迫气候增温效应增加了41%。在过去的10年中,二氧化碳在增加的辐射强迫中约占82%。

    按照佩蒂瑞·塔拉斯的说法,如果延续目前温室气体浓度增长的趋势,到21世纪末,全球温度可能上升3℃至5℃,远高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的目标,即将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控制在2℃以下,并尽可能接近1.5℃。

    3月21日,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和英国气候变化委员会联合编写的《中-英合作气候变化风险评估——气候风险指标研究》报告发布,其中提到,如果各国继续推行现行政策会使世界处于高排放路径,会导致2100年全球升温5℃,“最坏情况”为升温7℃。

    这将会在全球范围内带来严重的风险。佩蒂瑞·塔拉斯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大多数陆地和海洋区域的平均温度将升高,大多数人居地区出现极端高温的现象将增加,一些地区将出现更多强降水,而有些地区将有更大的干旱和降水不足的可能性。

    相比于《流浪地球》里的太阳膨胀巨变,地球上的气候变化才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威胁。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张华说,全球变暖并不仅会带来高温热浪,还有干旱、严寒、暴雪、超级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当原有的自然规律被打破后,“老天爷”就时常“不按常理出牌”了。

    那时,无论在地方日常层面还是国家、区域和全球层面,气候变化都可能导致极端高温现象的增加以及新的温度纪录。正因为气候变化,一年中热浪将出现得更早、结束得更晚,并日益频繁和剧烈。

    刘雅鸣说,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挑战,要不断提高气象灾害监测的基础能力、预报的核心技术能力、信息的有效覆盖能力、风险的科学防范能力,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重要作用。

    虽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不可小觑,但正如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中心研究员申彦波所说,环绕太阳的还有其他的行星,如木星、金星、火星、水星、土星等,它们也都有来自太阳提供充足的能量,之所以没有生命的繁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大气层。

    还是要先“扫好门前雪”!地球真要“流浪”,外面的大气也得带着跑,人类的生命才能够继续延续。

(节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猕猴桃的奇异之旅

张慧

历经千年的野生果子

    奇异果的第一站从它的发源地——湖北宜昌市夷陵区开始。谁是尝鲜这种果子的第一人已无从得知,然而它流传最广的名字却是“猕猴桃”:一说是,这种果子外皮一层绒毛,状似猕猴而得名;而另一种说法则称是因为生长在山间的果实常被猕猴食用。这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发源于夷陵山间的猕猴桃,在数千年间缓慢地持续着它的旅程——向北延伸到陕西、甘肃、河南一带;向西南去往贵州、云南和四川,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尤其夷陵区雾渡河最为多见。虽然历史记载源远流长,但我国的猕猴桃却一直都未被驯化栽培。野外的猕猴桃,如果生在深山中,多被猴子们摘去果腹;即使被少数人家移植到庭院里,猕猴桃也只是用来观赏而非食用。归根结底,直到几十年前,猕猴桃在国内还只是一种野果。

________________

    就这样,猕猴桃默默在山间谷底生长了上千年,就连它最广为流传的名字——“猕猴桃”,也透露着一种野果的味道。不过1904年,命运卷起了这颗果实,给了它一张通往海另一边的船票。

    这年,一位来自苏格兰教会的女教师凯特,在原产地湖北宜昌第一次与这种果子相见。随后,在姐姐伊莎贝尔来探望她的返程行李中,加上了猕猴桃的种子,伊莎贝尔带着它们漂洋过海到达新西兰,并将其交给植物学家栽植培育。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新西兰是猕猴桃发展的理想之地。同时猕猴桃很难授粉的问题在新西兰的人工栽培下也得到了解决。由此,猕猴桃在新西兰被广泛种植。与此同时,也许是“猕猴桃”最初的中国名字给了起名者灵感,有人觉得这种全身绒毛,暗绿色的鸡蛋形果实和新西兰特有的一种几维鸟(Kiwi bird,kiwi是毛利语)倒是很像。1966年左右,Kiwi fruit(奇异果)这个新名字诞生了,随后新西兰奇异果逐渐成为所有商业化种植猕猴桃的代称,在世界果蔬市场大放异彩。

________________

    现如今,猕猴桃的商业化生产不再是新西兰的专属。2016年全球猕猴桃产量为430万吨,除了新西兰以外,智利、意大利、法国、日本和中国都是猕猴桃的生产大国。

    2008年11月6日,在新西兰举办的国际猕猴桃大会上,参会的200多位专家一致认定:中国是猕猴桃的原生中心,在国际上坐实了猕猴桃的原生地。同时基于丰富的品种资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科研人员从四川湖北野生中华猕猴桃的品种中,培育出含有金色果肉的“黄金猕猴桃”与果心红色的“红心猕猴桃”,在商业猕猴桃果肉颜色里红绿黄三分天不。世界第一的种植面积世界第一的稳定产量、强劲有力的培育研发力量与潜力无限的消费市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历时一百多年,猕猴桃终于回家了。

(选自《新华文摘》2019年第2期,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