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材料一】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穿越了中国东部的心脏地带,连接了北京和杭州两大古都。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吴国为了伐打齐国开凿了这条运河。然而,随着历史的演变,京杭大运河逐渐超越了其军事目的,成为了中国南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京杭大运河全长约1797公里,途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六个省市。这条运河不仅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还连接了华北平原和长江三角洲这两个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在古代,这条运河成为了南方粮食、丝绸、瓷器等物资北上的主要通道,同时也为北方提供了南下所需的煤炭、木材等资源。这种南北物资的互补和交流,极大地推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如今,虽然京杭大运河的运输功能已经逐渐被现代化的铁路、公路运输所取代,但它仍然是中国重要的水上运输通道之一,为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节选自360快资讯)
【材料二】
拱宸桥何以“通”世界
拱宸桥是京杭大运河南端的终点,亦是古时杭城通往外界的起点,迄今已有近400年历史。
最初为这座桥停留的,是两岸居民和逐运河而来的船民商贾,他们开起了茶楼、戏馆、米行等六行六馆,“北关夜市”盛极一时。久而久之,传统手工业与近代民族工业在这片土地上萌芽。
如今,这里已遍布博物馆(伞、扇、中国刀剪剑博物馆)、文创园,成为记录城市转型发展的“活态纪念册”。
接轨现代文明之余,拱宸桥也寄托了无数游子离乡的踌躇满志与归乡的喜悦辛酸。杭城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诗人都在去拱宸桥的路上”。正如当年的文人爱往拱宸桥跑一样,现在的“诗人们”也被它吸引,喜欢去桥边的书屋、咖啡馆里坐坐,感受流淌的诗意。
在杭州亚运会的美学设计中,拱宸桥是出场率很高的视觉形象元素。吉祥物“宸宸”额头上就嵌着一座拱宸桥;开幕式上,拱宸桥更是站到C位。
站在拱宸桥上,望见的是千年运河“灌溉”而成的城市繁荣、百姓富足;踏过桥上石板,静听河水深深,也就更能理解大运河文化的意义。
(节选自浙江宣传公众号)
【材料三】
骑行去杭州
昨日上午,京杭大运河自行车骑行挑战活动在通州区正式启动,骑游爱好者们将一路南下至杭州市塘栖古镇,预计骑行总距离1700余公里。
本次骑行活动进一步丰富了“运河+体育”活动内涵,将“守运河环境、赏运河美景与品运河文化”深度融合到低碳环保的骑行活动之中,从而鼓励社会力量围绕大运河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活动,深入认识运河的历史、保护运河的现状。
(节选自《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①图展板简介中与材料内容不相符的是哪一项?请阐述理由。
②对展板中是否需要插入地图,同学们有不同观点,你认为有需要吗?请用材料一的相关内容印证你的观点。
疫情下的经济复苏
材料一:一个“夜魔方”,搅动苏州古城一池春水。
夜幕降临,拥有百年历史的观前街上,潮流集市、露天电影、姑苏“美食趴”等准时登场,人流从四面八方聚来,这样的热闹景象已持续一个多月;夜色渐浓,古典园林沧浪亭里,昆曲《浮生六记》园林版一票难求,在昆曲博物馆加推厅堂版演出,一样座无虚席。
“夜魔方”不停转动,背后是“姑苏八点半”的品牌力。“苏州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打造‘姑苏八点半’夜经济品牌,把古城作为重点谋篇布局,给姑苏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苏州市委常委、姑苏区委书记、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党工委书记黄爱军说,在夜间经济的推动下,姑苏区历史与现代重合碰撞 , , 变得更有特色、更具活力、更富魅力。
拥有 2500 多年历史的姑苏区,是全国首个而且是唯一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辖区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资源高度密集,古街古巷纵横交织、名人典故俯拾皆是,一直以来都是世人“看苏州、读苏州、品苏州” 的重要窗口。2019 年,姑苏区共接待国内游客 2675.22 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490.15 亿元,分别占苏州全市的 20%和 17.82%,两项数据在苏州各板块中均位列第一。
材料二:“姑苏八点半”精品夜游线路
线路 |
范围 |
活动 |
繁华山塘 |
山塘街一带 |
夜游画舫 玉涵堂后花因《寻梦山塘》演出 |
邂逅Young苏州 |
全鸡湖畔 |
交响乐团演出 芭蕾舞团文艺快闪 音乐灯光秀 |
夜游博物馆 |
苏州博物馆 |
画与景的交响曲 名画情景模仿秀 传统活动体验 |
盛世观前 |
人民路观前街 |
怡园夜花园 观前老字号 姑苏“美食趴” |
创意姑苏 |
平江路一带 |
《金榜题名时》沉浸式喜剧 “网红莱场”双塔市集 评弹昆曲表演 |
材料三:地摊经济
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地摊经济是城市的一种边缘经济,一直是影响市容环境的关键因素,但地摊经济有其独特优势,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
2020 年 5 月 27 日,中央文明办明确,在 2020 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6 月 1 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是中国的生机。
夜市在丰富市场,方便市民生活的同时,也给交通和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市区其他一些街道也或多或少存在规模不等的夜市,一定程度上对交通、环境等方面造成了影响。同时产生的生活噪音和油烟污染,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群众的生活和休息。
因为没有固定经营场所而且贩卖的商品质量低下,产品及服务不受相关部门监督,某些不法摊贩为了求得更大的眼前利益而欺骗消费者,缺斤少两,以次充好的现象时有发生。
摊贩间争夺摆卖地盘,摊贩与城管之间愈演愈烈的矛盾,周边商铺对摊贩的敌意与无可奈何,都造成一定的社会矛盾。更有一些城市发生暴力事件。
【展板一】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雨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高速发展的城镇化在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内涝、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城市化面积迅速增加的同时,大量的城市设施建设导致硬地面积增大,阻碍了雨水下渗过程,形成了地表径流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同时,建筑物取代了树木,绿地面积减少;汇水区和雨水管道取代了自然流域,城市创造了一种新的水文环境,打乱了原有的蓄水排洪模式。此外,城市地下空间大范围、高密度的开发利用,如停车场、地铁、下穿隧道等,会导致排水系统形成“盲点”,水流无法畅快排出,形成内涝。
【展板二】
A、B两城市的水循环数据比较表(单位:mm)
城市 | 年平均降水量 | 转化为径流的总降水量 | 转化为地表径流的降水量 | 转化为地下径流的降水量 | 年平均蒸发量 |
A | 675 | 405 | 337 | 68 | 270 |
B | 644.5 | 267 | 96 | 171 | 377.5 |
【展板三】
为更好地应对暴雨洪涝,海绵城市应运而生。
所谓海绵城市,即通过“渗、滞、蓄、用、排”等技术,使城市能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研究表明,屋顶绿化、雨水蓄渗、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地面、生物滞留池等开发设施对综合雨水径流大小有一定影响,可以减少进入管道的雨水量。通过上述手段,海绵城市可以有效地削减雨水峰值流量,降低内涝风险;同时涵养水资源,补充城市地下水,促进水循环,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
【展板四】
为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很多学校积极尝试建设“海绵校园”,下图为某学校设计的“海绵校园”规划图。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