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慈溪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甲】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选自柳宗元《柳河东集》)

【乙】浪游记快

    出西门,循山脚,高低约数里,渐见山峰屹立,石作横纹,至则一山中分,两壁凹凸,高数十仞,近而仰视,势将倾堕。其人曰:“相传上有洞府,多仙景,惜无径可登。”余兴发挽袖卷衣猿攀而上直造其巅。所谓洞府者,深仅丈许,上有石罅 , 洞然见天。俯首下视,腿软欲堕。乃以腹面壁,依藤附蔓而下。其人叹曰:“壮哉!游兴之豪,未见有如君者。”余口渴思饮,邀其人就野店沽饮三杯。阳乌将落,未得遍游,拾赭石十余块,怀之归寓,负笈搭夜航至苏,仍返锡山。

    此余愁苦中之快游也。

(选自《浮生六记·卷四》)

【注】①选段写去朋友处借钱的返途中游虞山的经历。②其人:指路上遇到的游人。③罅(xià):缝隙,裂缝。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余 兴 发 挽 袖 卷 衣 猿 攀 而 上 直 造 其 巅。

(2)、根据《古今汉语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划线的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

山脚

A.通“巡”,巡视     B.顺着     C.抚摩     D.遵循、沿袭

②怀之归

A.居住     B.寄托     C.通“遇”     D.居住的地方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壮哉!游兴之豪,未见有如君者。

(4)、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的“斗折蛇行”一句,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体现了小石潭的特征,非常真切。 B、【甲】文中的“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和吴均《与朱元思书》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在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C、【乙】文中高山险峻,作者下去时小心翼翼,背靠着山壁,依靠着藤蔓才下来。 D、【乙】文作者下山后,邀请同行的游人到野店饮了三杯酒,感谢他之前提醒“无径可登”。
(5)、【甲】【乙】两文都叙述了作者探山访水的经历和感受。【甲】文中柳宗元起初“心乐之”,最后却说“不可久居”;【乙】文中沈复“未得遍游”,最后却说“此余愁苦中之快游也”。请联系上下文,结合注释,分别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举一反三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公输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愿藉子杀之。”

       公输盘不悦。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节选自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

【乙】晏子谏杀烛邹

       景公好弋 , 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 公怒,诏吏杀之。

       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群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好(hào):喜欢。弋(yì):用绳系在箭上射,是古代一种射鸟的方法。此处指捕鸟。②烛邹:人名。亡:逃。③闻命:接受教导。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