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五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6月月考试卷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传递

①夜色凄冷,阵阵江风袭来,她不禁打了个寒战。

②一年前,她禁不住好友的怂恿,拿出所有的积蓄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火锅店。生意本来红红火火,不料厨师的一次失误,导致两位顾客食物中毒。尽管她们第一时间为对方治疗,火锅店的声誉还是受到了影响,顾客开始越来越少。关键时刻,好友撤资,一走了之,她内心十分痛苦。

③风更大了,她走到自己的汽车前面,竟发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趴在车前睡着了,手里拿着一个脏兮兮的蛇皮口袋,看样子是捡废品的。

④她轻轻摇醒小男孩:“你怎么趴在这里睡觉?”男孩揉揉眼睛问:“阿姨,您丢东西了吗?”她下意识地一摸口袋,手机居然不见了!小男孩见状,拿出一部手机,笑着说:“这是您的吗?”原来,小男孩捡废品时,在汽车旁边发现了这部手机,为了物归原主,他耐心等待,竟睡着了。

⑤真是个好孩子!他要捡多少废品才能换一部手机?她非常感动,问道:“天晚了,你一个人在这儿不怕吗?”男孩笑着说:“没啥怕的,每天放学后我都来,为了赚学费呀!”

⑥原来,男孩的母亲是聋哑人,他还有一个妹妹,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打零工维持。男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利用放学的时间出来捡废品。她看了看他的蛇皮口袋,里面放着几个饮料瓶子。她忽然想起来,放在汽车后备厢里的空饮料瓶还在。她赶快从后备厢里搬出来,又找出车内散落的旧报纸和杂志,全倒在男孩的蛇皮口袋里。男孩开心地笑了。

⑦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不久,重拾希望的她关了原先的店,筹钱开了一家新的火锅店。从那时开始,不管生意好坏,她都坚持资助小男孩上学,直到他大学毕业。男孩能自食其力了,他走过很多地方,尝试过很多工作,不管收入如何,他都会拿出一笔钱打到她的账户中。她把那些钱又重新汇给男孩,并打电话告诉他不必这样做,因为她出资援助他,完全是因为他的善良,根本不求回报。

⑧又过了几年,因房子要拆迁,曾经红火的火锅店生意再次变得冷清,最艰难的时候她甚至付不起房租。正在她心急如焚之际,小城电视台的记者忽然跑来采访她。原来当地的小学收到一笔捐款,捐款人正是她。她沉思了片刻,很快就明白,这件事的幕后策划者一定是男孩。这条新闻播出后,很多人被她的善良感动了,宁肯绕很远的路,也要到她的店里来吃饭,火锅店的生意很快又好转起来。

⑨重新赚到钱的她,十分感激所有帮助过她的人,继续资助贫困孩子。每次捐款,她总写下那个男孩的名字。其实,对她和男孩来说,写谁的名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手中,善心如一簇小小的火苗,正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

(原文有改动)

(1)、通读全文,根据下面的提示找出表现“她”的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

十分痛苦→①→重拾希望→②→③

(2)、文中的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3)、联系上下文说一说第⑦段“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一句中加点词语“温暖”的含义。
(4)、在杨绛的《老王》一文里,我们感受到了老王与杨绛一家之间“以善良体察善良”的美好关系。读了本文之后你能否感受到同样的美好?请结合本文和《老王》的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项链

    世上漂亮动人的女子,每每像是由于命运的差错似的,出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庭;她没有陪嫁的资产,没有希望,没有任何方法使得一个既有钱又有地位的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到末了,她将就和教育部的一个小科员结了婚。她没有像样的服装,没有珠宝首饰,什么都没有。

    某一天傍晚,她丈夫带着得意扬扬的神气回来了,手里拿着一个大信封。

    “瞧吧,”他说,“这儿有点儿东西是专门给你的。”她赶忙拆开信封,从里面抽了一张印着这样语句的请帖:

    “教育部部长乔治·郎伯诺暨夫人荣幸地邀请路瓦栽先生和骆塞尔太太参加一月十八日(星期一)在本部大楼举办的晚会。”

    她丈夫觉得她一定快活得很,谁知她竟带着伤心而且生气的样子把请帖扔到桌子,冷冰冰地说:“你叫我穿什么到那儿去?”他原没有想到这一层,支吾地说:“你穿去看戏的那件裙子,我觉得它很好,我……”瞧见他妻子流着眼泪,他发愁了,接着说道:“这样吧。我给你四百法郎。不过你要想法子去做一套漂亮的裙子。”

    晚会的日期近了,她的新衣服做好了,可她还是惆帐。她说:“没有一件首饰,没有一粒宝石,插的和戴的,一点儿也没有,这件事真教我心烦。”他说道:“你可以插戴几朵鲜花。在现在的时令里,那是很出色的。”她一点也听不进去。“不成……世上最教人丢脸的,就是在许多有钱的女人堆里露穷相。”她的丈夫忽然高声叫起来:“你真糊涂!去找你的朋友佛来思节太太,问她借点首饰。你和她的交情,是可以开口的。”她进出一声快活的叫喊:“真的!这一层我当初没有想过。”

    第二天,她到她这位朋友家里去了,向她谈起了自己的烦闷。

    佛来思节太太向着那座嵌着镜子的大衣柜跟前走过去,取出一个大盒子,拿过来打开说:“你自己选吧,亲爱的。”她在一只黑缎子做的小盒子里,发现了一串用金刚钻镶成的项链,她双手拿着那东西发抖。她把它压着领子绕在脖子上,对着自己在镜子里的影子出了半天神。后来,她带着满腔的顾虑迟疑地问道:

    “你能够借这东西给我吗,我只借这一件?”

    “当然可以,当然可以。”

    她跳起来抱着朋友的脖子,热烈地吻了又吻,末了,她带着这件宝贝溜也似的走了。

    晚会的日子到了,路瓦栽太太得到极大的成功,她比一般女宾都要漂亮、时髦、迷人,不断地微笑,并且乐得发狂。她用陶醉的姿态舞着,用兴奋的动作舞着,她沉醉在欢乐里,满意于那一切阿谀赞叹,她什么都不思虑了。

    很晚他们才回家。她在镜子前想再次端详端详无比荣耀的自己,但是陡然间她发出了一声狂叫。那串围着脖子的金刚钻项链不见了!她丈夫连忙问:“你怎么了?”她发痴似的转过身来向着他:“我已经……我已经……我现在找不着佛来思节太太那串项链了。”他张惶失措地站起来:“什么!……怎样!……哪儿会有这样的事!”

    于是他俩在那件裙子的衣褶里、大衣的衣褶里、口袋里寻了个遍,到处都找不到它。他问道:“你能够保证离开舞会的时候还挂着那东西吗?”“对呀,我在部里的过道里还摸过它。”他俩目瞪口呆地互相瞧着。末了,路瓦栽重新穿好了衣服。“我去,”他说,“把我俩步行经过的路线再走一遍,看看是不是可以找得着它。”她丈夫在七点钟回家,什么也没有找着。“应当,”他说,“写信给你那个女朋友,说你弄断了那串项链的搭钩,现在正叫人修理。这样我们就可以有周转的时间。”她在他的口授之下写了这封信。

    一星期以后,他们任何希望都消失了。“现在应当设法去赔这件宝贝了。”第二天,他们拿了盛那件宝贝的盒子,照着盒子里面的招牌到了珠宝店里,老板查了许多账簿:“太太,这串项链不是我店里卖出去的,我只做了这个盒子。”于是他俩到一家家首饰店去访问,寻觅一件和失掉的那件首饰相同的东西。最后他们在一家店里找到了一串用金刚钻镶成的项链,标价四万法郎。他们央求那老板让价到三万六,并在三天之内不要卖掉。

    他们借了两万多法郎终于买下了那串项链,还给了佛来思节太太。

    为了偿还债务,她开始做种种家务,她挽着篮子走到蔬菜店里、杂货店里和肉店里去讲价钱,去挨骂,极力一个铜元一个铜元地去节省她那点儿可怜的零钱。她丈夫在傍晚的时候替一个商人誊清账目,时常到了深夜还在抄写。这种生活持续了十年之久。

    路瓦栽太太像是老了。现在,她已变成了贫苦人家的强健粗壮而且吃苦耐劳的妇人了。她胡乱挽着头发,歪斜地系着裙子,露着一双发红的手,高声地说话,用大盆水洗地板。但是有时候,她丈夫到办公室里去了,她独自坐在窗前,就回想从前的那个晚会,那个舞会,在那里,她是那样的美貌,那样的快活。

    某一个星期日,她在大街上忽然看见了一个带着孩子散步的妇人。那就是佛来思节太太,她依然年轻的,依然美貌的。路瓦栽太太非常激动。要不要去和她攀谈?对的,当然。并且自己现在已经还清了债务,可以彻底告诉她。为什么不?她走近前去了。

    “早安,珍妮。”

    那一位竟一点儿也不认识她了,以为自己被这个平民妇人这样亲热地叫唤是件怪事,她支支吾吾地说:

    “不过……这位太太!……我不知道……大概应当是您弄错了。”

    “没有错。我是玛蒂尔德·路瓦栽呀。”

    她那个女朋友狂叫了一声:“噢!……可怜的玛蒂尔德,你真变了样子!……”

    “对呀,我过了许多年艰苦的日子,自从我上一次见过你以后;并且这种苦楚都是为了你!”

    “为了我……这是怎样一回事?”

    “从前,你不是借了一串金刚钻项链给我到部里参加晚会,现在,你可还记得?”

    “记得,怎样呢?”

    “怎样?我丢了那串东西。还给你的是另外一串完全相同的。到现在,我们花了十年工夫才付清它的代价。”

    说完,她带着一种自负而又天真的快乐神气微笑了。

    佛来思节太太很受感动了,抓住了她的两只手:

    “唉!可怜的玛蒂尔德,不过我那一串本是假的,顶多值五百法郎!……”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微笑的可乐

    ①我七岁那年,故乡的夏天炎热异常。没有一丝云朵,天空在灼热的阳光里呈现空洞的蓝色,空气中翻腾着热浪。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蔫蔫的,失去了往常的活力,除了那些整日泡在海水里的孩子们。这一年的夏天,我再也没有走近大海,没有在沙滩上和小伙伴们追逐嬉闹,没有像一尾活泼的小鱼尽情遨游在无边的海水中。我知道,所有的欢乐都已随着春天的一场噩梦灰飞烟灭了。 在那场车祸中,我永远地失去了右脚。 尽管我还是个孩子,却已深知悲伤与羞耻,我甚至拒绝在夏天穿短裤,害怕我丑陋的脚踝在众人的视线里暴露无遗。

    ②那段热得让人窒息的日子里,我每天所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早早地拄着拐杖离开家,慢慢走到田地尽头的堤坝边。我的爷爷已经坐在那里抽烟,准备开始一天的辛劳。我艰难地坐下来,什么也不说,只是静静地坐着,眺望远方睡眼惺忪的大海。蔚蓝色的波浪缓缓起伏,在爷爷淡淡的烟草味里发出梦的呓语。也许,只有这一刻的单纯和宁静,才能让我暂时忘却心里的哀愁与无助。

    ③那天,我正望着蔚蓝的大海发呆,素来沉默寡言的爷爷突然在我背后问:“孩子,你口渴吗?”我漫不经心地“嗯”了一声。爷爷又接着说:“那么,我请你喝冰镇可乐吧。”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对于我贫困的家庭而言,可乐是只有圣诞节才会偶尔兑现的奢侈梦想,何况车祸后为了给我动手术,家中已是负债累累。我咽了咽唾沫,有些不相信地问:“您是认真的吗?”“当然,”爷爷微笑着说,“但是有一个条件,你必须自己穿过马路去对面的便利店买。”他见我沉默了,随后又补充道:“其实不用害怕的,我会站在路边提醒你来往的车辆。”冰镇可乐的诱惑实在太大了,我咬着牙点了点头。

    ④攥着爷爷给我的硬币,我拄着拐杖站到了路边。要知道,自车祸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走上马路,噩梦犹在。虽然天气炎热,但乡村公路上来往的车辆永远都不会停歇。汽车从我身边飞驰而过,卷起一股股闷热潮湿的气流,阴影又开始弥漫,我怎么也不敢迈出这第一步。这时,爷爷大声地吼起来:“嗨,孩子,难道你打算一辈子的路就只走到这里吗?勇敢些!”我心一横,屏住呼吸拄着拐杖走了过去,而当我踏上路另一边的沙地时,发现自己已是泪流满面了。那一瞬间,我忘却了身后就是曾夺走我右脚的马路,也感受不到那曾如梦魇般恐怖的车流,我只知道,我已经翻越了一座山,一座在我七岁那年突然横亘在我生命旅程中的大山。

    ⑤那天冰镇可乐的清凉,即便在35年后的现在也清晰如昨天,35年后的我早已装上了假肢,像正常人一样行动自如。我有相敬如宾的妻子,有活泼可爱的儿子。盛夏的假日里,我带上家人去童年时常去的海滨度假。而每一次把可乐递给儿子时,我总会指着瓶子上那个飞扬的缎带标志说:“你看,它在对你微笑呢。”一如爷爷当年对我说时的郑重。

    ⑥假如你对生活微笑,上帝便会把你所有的辛辣与苦楚酿成这世上最甜美的可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瞬息与永恒的舞蹈》

    ①那盆昙花养了整整六年,仍是一点动静没有。年复一年,它无声无息地蛰伏着,枝条一日日蓬勃,窗台上放不下了,怜它好歹是个生命,不忍丢弃,只好把它请到阳台上去,找一个遮光避风的角落安置了,只在给别的盆花浇水时,捎带着用剩水敷衍它一下。心里早已断了盼它开花的念想,饥一餐饱一顿地,任其自生自灭。

    ②六年后一个夏天的傍晚,后来觉得,那个傍晚确实显得有些邪门。除了浇花,我平日其实很少到阳台上去。可那天就好像有谁在阳台上一次次地叫我,那个奇怪的声音始终在我耳边回荡,弄得我心神不定。我从房间走到阳台,又从阳台走回房间,如此反复了三回。我第三次走上阳台时,竟然顺手又去给冬青浇水,然后弯下腰为冬青掰下了一片黄叶。我这样做的时候,忽然有一团鹅黄色的绒球,从冬青根部的墙角边钻出来,闪入了我的视线。我几乎被那团鸡蛋大小的绒球吓了一大跳!那不是绒球,而是一枝花苞——昙花的花苞,千真万确。

    ③昙花入室,大概是下午六点左右。它就放在房间中央的茶几上。天色一点点暗下来,那一枝鹅黄色的花苞渐渐变得明亮。晚七点多钟的时候,它忽然颤栗了一下,颤栗得那么强烈,以至于整盆花树都震动起来。就在那个瞬间,闭合的花苞无声地裂开了一个圆形的缺口,喷吐出一股浓郁的香气,四散溅溢。原先紧紧裹挟着花瓣的丝丝淡黄色的针状须茎,如同刺猬的毛发一根根耸立起来,然后慢慢向后仰去。在昙花整个开启的过程中,它们就像一把白色小伞的一根根精巧刚劲的伞骨,用尽了千百个日夜积蓄的气力,牵引着、支撑着那把小伞渐渐地舒张开来。

    ④现在它终于完完全全绽开了。它像一位美妙绝伦的白衣少女,赤着脚从云中翩然而至,从音乐奏响的那一刻起,便欣喜地抖开了素洁的衣裙,开始那一场舒缓而优雅的舞蹈。她知道这是自己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公开演出,她的公演必须在严格的时限中一次完成,她没有机会失误,更不允许失败。于是她虽初次登台,却是每一个动作都娴熟完美,昙花于千年岁月中修炼的道行,已给她注入了一个优秀舞者的遗传基因。然而由于生命之短促,使得她婀娜轻柔的舞姿带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凄美。

    ⑤那时是晚九点多钟,这一场动人心弦的舞蹈,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她一边舞着,一边将自己身体内多年存储的精华,慷慨地挥洒、耗散殆尽,就像是一位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的侠女。那是她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但辉煌仅有一瞬,死亡即将接踵而至;她的辉煌亦即死亡,她是在死亡的阴影下到达辉煌的。那是一种壮烈而凄婉之美,令人触目惊心又怅然若失。昙花一现几乎改变了时间惯常的节律等待开花的焦虑,使得时间在那一刻曾变得无限漫长;目睹生命凋敝的无奈,时间又忽而变得如此短暂。唯其昙花没有果实,花落花谢,身后是无尽的寂寞与孤独,她的死亡便成为一种不可延续的生命,成为无从寄托的、真正濒临绝望的死亡形式。

    ⑥盛开的昙花就那么静静地悬在枝头,像一帧被定格的胶片。

    ⑦但昙花的舞蹈并未就此结束。

    ⑧她忽然又颤动了一下,张开的手臂,渐渐向心口合抱;她用修长的指尖梳理着金发般的须毛,又将白色的裙衫一片片收拢;然后垂下她白皙的脖颈,向泥土缓缓地匍匐下去。她平静而庄严地做完这全套动作,大约用了三个小时那是舞蹈的尾声中最后复位的表演。昙花的开放是舞蹈,闭合自然也是舞蹈。片片花瓣根根须毛,从张开到闭合,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她用轻盈舒缓的舞姿最后一次阐释着生命的真谛。

    ⑨至夜半时分,昙花盛开时舒展的花瓣已完整地收拢,重新闭合成一枝橄榄形的花苞。很多天以后我拿到了那天晚上留下的摄影照片,它在开花前和开花后的模样,几乎没有什么不同。

    ⑩我很久很久地陪伴着它,陪伴着昙花走完了从生到死,生命流逝的全部旅程。昙花一现那个带有贬义的古老词语,在这个夏夜里变成一种正在逝去的遥远回声。我们总是渴望长久和永生,我们恐惧死亡和消解;但那也许是对生命的一种误读。许多时候,生命的价值并不以时间为计。

    ⑪我明白那个傍晚的阳台,昙花为什么一次次固执地呼唤我了。那最后的舞蹈中,我是唯一一位幸运的伴舞者。它离去以后,我将用清水和阳光守候那绿色的舞台,等待它明年再度巡回。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季节十二帖(节选)

林清玄

二月 立春

    春气始至,立春是在四日的七時一分。

    “日光开始温柔照耀的时候,请告诉我。”地上的青虫对荷叶上的绿蛙说。

    “我忙得很呢!我还要告诉茄子、白芋、西瓜、肉豆、荇菜,它们发芽的时间到了。”蛙说。“那么谁来告诉我春天到来了呢?”青虫说。

    “你可以静听远方的雷声或者仕女们踏青的脚步声呀!”蛙说。

    青虫遂伏耳静听,先听见的竟是抽芽的青草血液流动的声音。

六月 芒种

    “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曰芒种。”

    坐火车越过田野,偶尔会见到农夫正在田中插秧,点点的嫩绿在风中显得特别温柔,甚至让人忘记了那每一株都有一串汗水。

    芒种,是多么美的名字,稻子的背负是芒种,麦穗的承担是芒种,高粱的波浪是芒种,天人菊在野风中的盛放是芒种……有时候感觉到那一丝丝落下的阳光,也是芒种。

    六月的明亮里,我们能感受到四处流动的光芒。

    芒种,是为光芒植根。在某些特别的时候,我呼唤着你的名字,就仿佛把光芒种植。

七月 小暑

    院里的玫瑰花,从去年落了以后就没有再开,叶子倒仍然十分青翠,枝干也非常刚强。只是在落雨的黄昏,窗子结满雾气,从雾里看出去,就见到了去年那个孤寂的自己。

    这一次从海岸回来,意外看到玫瑰花结成的苞,惊喜地感觉自己又寻回了年轻时那温婉的心情,这小小的花,小小的暑气,使我感觉到真实的自我。

    泡一杯碧螺春,看玫瑰花在暑气里挣扎开放,突然听见从遥远海边传过来的涛声,一波又一波清洗着我心灵的岬角。

九月 白露

    “阴气渐重,凝而为露,故名白露。”

    几棵苍郁的树,被云雾和时间洗过,流露出一种沧桑的神色。我站在这山最高的地方向下望,云一波波地从脚下流过,鸟声从背后传来,我好像也懂了站在这里的树的心情——站在最高的地方可以望远,但也要承受高处的冷,还有那第一波来的白露。

    候鸟大概很快就要从这里飞过,到南方的海边去了吧?

    这时站在云雾封弥的山上,我闭上眼睛,就像看见南方那明媚的海岸。

十一月 立冬

    “冬者,终也。立冬之时,万物终成,故名立冬。”

    如果要认识青春,就要先知道青春有终结的时候。

    为花的开放而欢喜,为花的凋落而感伤。这样,我们永远不能认识流过的时间是一种自然的呈现。

    在园子里紫丁香花开的时候,让我们喝春天的乌龙吧!

    在群花散尽,木棉独自开放的冬日,让我们烘着暖炉,听维伐尔第,喝咖啡吧!

    冬天多么美,那枝头最后落下的一朵木棉,是绝美的!

校广播站准备开展一期以“奇思”为主题的广播节目。请仔细阅读文章,完成任务。

寻找隐身草

夏天,楚国的一位书生一直在树下寻找捕蝉的螳螂。他读《淮南方》时,看见书上有个句子,“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他想,螳螂躲在树叶后捕蝉却不知不觉,大概是这树叶可以隐形吧,这不是自己找了许多年都没有找到的隐身草……

看到《古小说钩沉》中的这个故事,我想起小时候寻找隐身草的往事。狗尾巴草、车前子、马鞭草、马齿苋、灰灰菜、蒲公英、蓍革……我小时候割草放羊,识得上述异花野草,但印象最深的是那个我不认识的隐身草。村里的驼背爷爷说,谁拿到隐身草,谁就可以隐藏自己,无论干什么,别人都看不见。隐身草成为一群乡村少年追寻的梦想。田埂沟渠上,我和小伙伴们寻找隐身草,却总也找不到。

在一个清亮之夜,驼背爷爷一边卷烟,一边慢悠悠地说:“你说隐身草……有一句话叫‘不传六耳’,知道吗?”那时我正读《西游记》入迷,就学着孙悟空拜师时的话说:“此间更无六耳,只弟子一人……”

驼背爷爷哈哈大笑起来,笑声惊动了附近的一头驴,那驴昂扬大叫。爷爷的耳朵动了动,说:“你说此处无六耳?这是什么?”

“牛马驴骡的耳朵也算吗?”

“当然。它们听见了,不小心说出来,草就听见了,草听见了,藏在众草的草神就听见了,草神听见了,隐身草就隐身别处了。”

那夜,周围没有“六耳”,油灯明灭,花也睡去。驼背爷爷压低嗓子告诉我:“知道隐身草在哪里吗?有个神仙告诉我,草窝藏神草,喜鹊窝里藏有隐身草。”

“那么多树上都有喜鹊窝,隐身草在哪棵树上的喜鹊窝里?”

“不在柳上,不在槐上,在杨树上。”

“杨树?”

“不是一般的杨树,是有九个喜鹊窝的杨树。”

“九个喜鹊窝,隐身草在哪个窝里?”

A.爷爷四下看看,对我耳语道:“记住,隐身草在九个窝中最上面的那个窝里,此事

不传六耳,唯我你知道,若是别人知晓,隐身草就隐身别处了。”

懵懂少年,心怀绝密,开始寻找隐身草。那些日子,我跑遍方圆数里,找到了有三个喜鹊窝的杨树,有四个斑鸠窝的槐树,有棵柏树上有六个乌鸦窝,有棵椿树上有八个窝,上面有五个喜鹊窝和三个杜鹃的窝,却没有找到一棵有九个喜鹊窝的杨树。我没有放弃,相信总会找到那棵有九个喜鹊窝的杨树。

赵南星的《笑赞》中也讲了一个隐身草的故事。有个人拿一根草,吹嘘说这是隐身草:“知道什么是隐身草吗?就是你把它拿在手中,你想干嘛干嘛,旁人都看不见。不信,我试给你们看。”说罢,走上集市,如入无人之境,上前拿起人家的一串钱,大摇大摆地走了。钱的主人一看,这还了得,追上前去,捉将起来,给他一顿拳脚。挨打的这位手里还举着那根草,得意地说:“打任你打,只是看不见我。”这也是一个被隐身草迷着的家伙。进入冬日,树叶尽落。在离村五里的小树林中,我看见一棵长满鸟巢的杨树,激动得连忙扶住一棵树,树在摇动,我稳住自己。B.定睛看去:是的,杨树£是的£鸟窝£是的,喜鹊窝。数一遍,八个喜鹊窝;再数一遍,九个喜鹊窝,太好了,终于找到了。一阵风起,吹乱树枝,九个窝变成十个。换个角度再数,还是十个,怎么会是十个呢?数了不知多少遍,那棵杨树上最终是十个喜鹊窝。我不甘心,去问驼背爷爷:“我找到一棵杨树,上面有十个喜鹊窝……”爷爷打断我的话说:“九个,必须是九个。不然,纵是你有偷天妙手,也找不着隐身草。”

长篇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讲述了王明与隐身草的故事。王明本是去寻找凤凰蛋,结果在树上发现一根灯草。他正比划着,一位樵夫路过,抬眼看见树上有个人,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又不看见。樵夫一想,这是神仙啊,连忙磕头叩拜。据说这个隐身草,为王明后来建功立业帮了大忙。

我后来多次去小树林,看望那棵杨树。希望有一家喜鹊搬走,树上只剩下九家喜鹊。结果是,又有两家喜鹊在上面搭窝。

少年的梦想没有实现,长大后继续寻找——书中找隐身草,找到的是“笑话”,还有神话。除了王明无意间找到隐身草的个案,好像还没有第二例找到的。如今,我明知道隐身草是个传说,恍惚又觉得天地之大无奇不有,天地间应该有这样一种神奇的草。现在,“找到”了隐形飞机,“找到”了隐形军舰,古人的许多梦想都实现了,难道还不能“找到”一株隐身草吗?没准有一天,真的可以找到那神秘的隐身草。为此,我怀揣梦想……

(节选自《北京日报》,作者胡松涛,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