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茅箭区、郧阳区等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古人去哪里找“热搜”

李方恩

①拜科技革命所赐,现代人可以运用各种方便的条件去查询各类知识,了解热点所在。那么,古人没有搜索引擎,如果有类似的需求,该怎么办呢?有办法,他们可以查询类书。

②中国古代的图书大体上分成“经史子集”四类。其中,经是指儒家经典,史是指史书,子汇集了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和一些宗教典籍,集收录的则是文学作品。这种分类方法是从隋朝开始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分类方法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了,因为很多知识无法装到“经史子集”这个体系中。于是,类书就逐渐出现了。

③类书类似于我们经常用到的各种工具书,但是它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从内容来看,类书广泛搜集了各种书籍,内容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类知识,这和今天的百科全书有得一比。其次,类书只是把各种知识汇聚到一起,不添加任何评论和批注。最后,从编辑方式来看,类书分门别类地编排了搜集而来的资料,以便于使用者查询。这三个特点是类书最突出的特点。

④那么,第一部类书是哪一本呢?研究者普遍认为,编订于曹魏年间的《皇览》是我国第一部类书。《皇览》是魏文帝曹丕召集大臣刘动、王象等人编辑的,全书分成四十多部,一千多卷,八百多万字。A____曹丕雅好文章,热爱文学创作,在创作过程中,他经常要查询一些典章故事,在治理国家时,他也希望可以学习先贤明君的事迹。于是,公元220年,他召集了一些名臣儒士,想要编辑这样一部书。这部书费时三年编成,是严格意义上的类书。

⑤令人遗憾的是,这样一部价值极高的书,大部分都失传了。B____到了明朝,一部规模空前的类书《永乐大典》横空出世。《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永乐大典》是“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注意,此处没有之一。

⑥《永乐大典》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下令名臣解缙和姚广孝等人主持编纂。朱棣告诉他们:“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意思是说,从文字形成以来所有的著作,你们都要把它们分门别类地弄成一部书,不要嫌多。这部书从1403年开始编纂,直到1408年才最后完成。全书一共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图书近8000种,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光辉成就的扛鼎之作,也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

⑦从古代各种各样的类书,再到今天各种各样的搜索引擎,变化的只是形式,不变的则是人类对各种旧闻新知的好奇心。

(摘自《知识窗》2020年第4期,有改动)

(1)、请选出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本文题目采用问句的形式来点明主要内容,引起读者的注意,富有吸引力。 B、文中画线词语“普遍”“大部分”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列数字和分类别的方法说明了《永乐大典》的重要性。 D、类书是广泛搜集书籍中的各种知识,并分门别类地编排起来,以便于查询的工具书。
(2)、为了准备辩论赛,你需要到古籍图书室去查阅下列语句的相关资料。为提高检索效率,你应该到“经史子集”哪一类去查找?请填出正确的类别。

甲: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周亚夫军细柳》)

乙:式微式微,胡不归?(《诗经·式微》)

丙: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小石潭记》)

甲:    乙:    丙:

(3)、下面这句话放在A、B两处的哪一处更适合?为什么?

好在这部书开了类书编纂的先河,此后各种类书层出不穷,名气较大的有唐朝的《艺文类聚》、宋朝的《太平御览》《册府元龟》。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材料一:

    资料显示,中国内地大城市7至18岁的儿童青少年中,100个男生就有12个超重、5个肥胖,100个女生就有7个超重、3个肥胖;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对此,专家指出,国民整体能量摄入提高,洋快餐、含糖和碳酸饮料及甜食摄入增加是重要原因,在生活中应做到以下两点:

    要控制饮食。饮食过量,吃得过饱,是肥胖的主要原因。因米面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多食可在人体内转化成脂肪而积聚在皮下。因此每顿饭以吃八九成饱为宜。同时要限制高脂肪副食品的摄入量。

    要增强运动。每天不仅要增加运动量,而且要延长运动时间。因运动初期是消耗体内的糖类,只有较长时间的运动才能消耗贮存的脂肪。因此每天要坚持运动,而且要选用消耗性较大的运动,如长跑、跳绳、打篮球、踢足球、游泳、爬山等活动,关键在持之以恒。

材料二:

材料三:膳食平衡避免隐性饥饿(节选)

肥胖也属营养不良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学生营养室副主任张倩表示,儿童处于不同年龄段,需要分阶段补充各种营养。比如2岁至6岁儿童应保证足量食物摄入,并做到平衡膳食,每天饮奶及足量水;6至17岁学龄儿童要三餐合理,不偏食、贪食,保证钙、铁及维生素摄入,并保持适量体重增长。张倩还说,所有儿童都应经常进行户外活动,6岁以上儿童应达到每天至少60分钟的充足运动。

    当前,我国儿童肥胖问题日趋严重。实际上,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肥胖儿童的营养不均衡问题非常严重,超重者的饮食习惯往往不良,摄入过多高热、高脂食物,却又排斥蔬菜水果等有益身体的食物,再加上运动不足,就造成营养不良的发生。因此,肥胖儿童更需要注意均衡膳食的摄入,减少高热、高脂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增强运动,以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重视学生一日三餐

    据《北京市2015年度中小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报告》显示,北京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处于全国较高水平,但仍存在膳食结构不尽合理、高强度身体活动少、睡眠不足、肥胖、超重等健康问题,学生们的饮食行为和营养知识有待改善和加强。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马冠生指出,应制订学生餐营养需求及营养操作相关标准,同时要加强学生餐供餐管理,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配餐、烹调培训;鼓励学校开设食堂,为不同年级、不同生理状态的学生提供相应的群体配餐。

现代文阅读

人类的体温为何是37摄氏度?

①我们已经习惯自己的体温,以至对它视若无睹,除非中暑、发烧、寒冷,才会关注它。如果静下来思考我们的体温为何如此,会发现其中暗含着更加久远的故事:恒温动物异军突起,与变温动物争夺天下。这是一场考验能源获取、动员效率、反应速度,甚至需要抵御生化武器的持久战争。最终,恒温动物完成了改朝换代的壮举,彻底占据了天空和大地。

②我们都知道人类的体温是37摄氏度,其实人类的体温会因为身体部位和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③但变化范围有限,出于方便起见,大体上可以认为正常人类体温恒定在37摄氏度。

④当体温高于环境温度,身体因为热传导与辐射持续丧失热量,且温差越大,热量损失越快。若要维持体温不变,就必须在体表建立有效的隔热层,同时在体内源源不断地制造热量,才能平衡损失。这意味着人类必须频繁地进食、进水,才能保证体温不会有大幅的变化。对于其他恒温动物,也就是大部分哺乳类和鸟类来说也是如此。

⑤相比之下,变温动物在相同的体重下 , 对能量的需求只有恒温动物的1/10。这让它们更加容易在食物匮乏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但实际情况是,奢侈消耗热量的哺乳类和鸟类,反而才是当今世界占统治地位的物种。

⑥这是因为,恒温动物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 当气温太高,缺乏体温调节能力的变温动物必须躲藏起来,防止体温过高导致死亡;当气温太低,它们又需要寻找外部热源,或者进行休眠。恒温动物受气温影响更小,因而能适应更多变的环境,抢占更多生态位。恒温动物总是保持在自己的最佳温度,生化反应速率更高,因而拥有更加出色的反应和运动能力。

⑦然而问题还是没有解决。虽然恒温具有这些优势,但是人类的体温为何会停留在37摄氏度?

⑧其实不只是人类,一些常见的哺乳动物的体温也都非常接近这个数值。鸟类的体温更高一点,不过一般也相差不大。 生物学家卡萨德瓦利发现,黄金体温确实存在,而问题的关键与毫不起眼的真菌有关。

⑨自然界中存在着种类繁多的真菌,其中不乏致命的杀手。尽管能接触到超过4000种真菌,哺乳类动物却只会感染其中不到500种,大部分也不会致病。这让它们相对于容易感染真菌的动物,具有很大的生存优势。

⑩除了免疫系统的功劳,体温也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大多数真菌的活动温度在4摄氏度到30摄氏度,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真菌能在37摄氏度以上的环境中存活

⑪提高体温可以杀灭更多真菌,但是更高的体温也消耗更多热量,在不生病和不饿死之间,人类或是其他动物必须选择一个平衡点。卡萨德瓦利对这两者进行建模和计算,发现存在一个投入与收益的最优解:36.7摄氏度。

⑫体温低于这个“黄金体温”的哺乳动物,都更易感染真菌。于是,在残酷的自然选择和简单的数学原理之下,人类的体温就固定为37摄氏度。

(选自《读者》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双减,在我国教育领域中指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②2021年3月,教育部颁布“睡眠令”,同年7月出台“双减”政策。数据显示,睡眠令+双减政策后,六成中小学生睡眠时长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睡眠时间增加2小时以上的达到9.41%;增加1到2小时的达21.66%;增加0到1小时的达28.88%。

③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同年8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专门通知,拟对各省“双减”工作落实进度每半月通报一次。

④2021年10月,全国人大表示:双减拟明确入法,避免加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11月3日,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做好校外培训广告管控的通知》。坚决杜绝地铁、公交站台等所属广告牌、广告位刊发校外培训广告。

材料二

材料三

四川新闻网消息 为深入落实“双减”政策,推进减负提质增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富顺县坚持高位推动、源头发力,将减负、提质、增效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多举措做好作业减法和课堂教学改革,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为孩子提供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通过“走班制教学”“课课练、课课赛”等方式,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并建立“校长—班主任—科任教师”“学校—社区—家庭”整体联动机制,确保学生完成校内外各1小时锻炼,实现阳光体育大课间、体育家庭作业常态化。近年来,全县义务段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体合格率达96.5%。

阅读非文学类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长三角文博会,台州文创惊艳“破圈”!

2023年11月16日,为期4天的第四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上海开幕,台州30多家企业带着120多件文创产品亮相,全方位地展示了台州文化产业蓬勃向上、不断创新的发展风貌。

“台州元素”大放光彩

走进台州展区,游客的目光都会不由自主被几十盏悬挂在正中间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仙居针刺无骨花灯所吸引。

作为各类文化博览会的“老熟人”,仙居技师学院教师、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的非遗传承人陈建伟表示:“这次是仙居花灯参展数量最多的一次,一共有60多盏,包括花篮灯、宝石灯、宫灯、石柱灯等。”他介绍,传统的仙居花灯因为工序繁琐、耗时长,普通人很难上手体验。为了让它更好地走进普通大众,他于2013年首创仙居花灯手工包,融合科学技术,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创新样品,使之简单化,让顾客能够在2个小时内完成一盏灯的体验制作。如今,花灯手工包年销量在5万份左右。这些花灯融合了大陈岛垦荒精神、和合文化、宋韵文化以及长三角区域相关城市的标志元素,造型精致、色彩艳丽,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围绕在花灯四周的则是本次参展企业带来的台州元素满满的文创作品。这些展品根据大陈岛垦荒文化、和合文化、宋韵文化3个传统文化主题结合数字文化展示形式来布局,彰显了台州独具魅力的文化资源和改革发展的新成果。

参展方在大陈岛垦荒文化主题展区,展出了省级非遗台州刺绣、玻璃雕刻作品和系列精美文创产品;在宋韵文化主题展区,展出了宋韵黄岩日历文创、“宋朝仕女 ”布贴画、宋韵十味礼盒以及黄岩沙埠窑、临海梅浦窑出土的相关瓷器;在和合文化展区,展出了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翻簧竹雕、琉璃雕刻、一根藤等作品。

“这个展区的展品真丰富,颜值也高。”上海市民董宇晨在参观了台州展区后,发出由衷的赞叹。

A____

“哇!这把椅子真有意思,细闻还有咖啡香呢。”来自安徽的游客赵先生在台州展区参观时被一把通体咖啡色的椅子吸引住了目光。

“我们的‘X’咖啡渣椅子就是由40%以上的咖啡渣回收干燥、粉碎后,再混合着PP粒子加工制成的。它不仅自带咖啡的质感颜色和香气,我们还可以直观看到座椅表面咖啡渣和PP混合后的纹理。”看到客人感兴趣,星威国际家居股份有限公司销售主管何玉霞热情地介绍。

这次带来的咖啡渣椅子则是最近的爆款产品,刚在2023年广交会上斩获金奖和可持续发展奖。“刚开展就有许多人过来询价,预计这次可以收获不少意向单。”何玉霞说。

近年来,台州的文化企业致力于创新,以文化创意为企业赋能,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企业的使命。

比如成立于2017年的台州莫争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致力于设计研发与生活美学相关的器物,包括木质摆件、金属摆件、茶盘、果盘、餐盘等。此次文博会该公司一共带来20多件自己设计生产的作品,比如由黑核桃木打造的摆件《鲲》。据悉,《鲲》的造型取自《山海经》,有着“鲲鹏展翅九万里,长空无崖任搏击”的美好寄语,表达了山海台州豁达、自由和无畏的人文内核。

“数字化”“科技化”吸睛无数

数字化和科技化也是台州展品在本次文博会上的亮点。

圆滚滚的脑袋,金属感十足的身体,披着各种外衣的路桥原创IP火小义在一众展品中十分醒目。

火小义的创造者——台州火焱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尹魏介绍:“火小义因火而生,它的形象设计包含时间单位六要素:年月日时分秒,提醒我们每天做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两件事,时刻获取律能量。”

除了火小义,根据黄岩城市形象打造而成的IP永小宁也在文博会闪亮登场,带来包括帆布包、摆件、投影设备灯在内的系列文创。

要说科技感,则要数由浙江鸵鸟足球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带来的“AI足球教练”。

一开展,该公司的展台前就围满了人,大家都被憨憨的“AI足球教练”所吸引。负责公司品宣设计的闫海林一边指导游客体验项目,一边对“AI足球教练”系统进行揭秘:球员脚上的鞋子里藏有6个人球感知芯片,可以实时捕捉读取球员踢球数据并投屏,从而分析跑动、传球等情况。

在本届长三角文博会上,台州展厅前游客络绎不绝,台州文创惊艳“破圈”!

活动三 看宗师列传议文化热点

访一代宗师 寻千年文脉

由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组成的“唐宋八大家”,堪称中华文脉中的“最强文化天团”之一。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央视综合频道打造的大型文化综艺节目《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于2023年11月10日开播。

【材料一】

节目播出后,《韩愈篇》两期首播观众规模在全天各频道综艺节目中排名第一,比第二名高45%。节目在新媒体端引发热烈关注。

全国热搜

98个

首期当天全国上星频道综艺观众规模

TOP1

全端累计触达人次

破10亿

首期当天央视频总观看量

破120万

主话题及相关话题总阅读量

破2.7亿

微博综艺影响力榜热播榜

TOP1

——公众号“中国农业银行”2023.11.13

【材料二】

节目中,撒贝宁组建“文脉探访团”以“今人”身份穿越千年以前,开启第一视角,走入千年前宗师生活的现场,访宗师传奇人生,揭示名篇佳作诞生历程。宗师又将以“古人”之姿,跟随主持人撒贝宁一起穿越千年之后,来到现代城市故地重游,再访河清海晏,一睹国泰民安。古今“双向穿越”的巧思,为观众营造了“文心相通、古今共鸣”的文化磁场,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

——“新浪新闻”2023.11.10

【材料三】

节目通过电影级高质感的拍摄制作,“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让观众在高吟浅唱中捕捉大唐的心跳,于亭台楼阁间触摸大宋的指纹,以力求真实生动地还原八位宗师的生活场景,再现宗师的传奇人生故事。

在文史知识的把控上,为了保障史实的权威性,亦最大限度还原历史细节,《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邀请到国家文物局、中国历史研究院、北京大学等院校机构近百位专家学者组成强大“后援团”,在台本创作、脚本撰写等方面进行指导,从文学、史学、服装、美术、礼仪等不同领域层层把关,小到街角摊位,大到亭台楼阁,确保节目每个环节有据可考、有理可依。

——“新浪新闻”2023.11.10

【材料四】

《中国青年报》:节目立足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从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词句入手,再现了千古名篇背后的故事。

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副主任吕帆:除了文学造诣,《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还特别呈现出宗师们的情怀与趣味。正是这样丰富、深邃、洒脱的灵魂,令人由衷感慨,这是值得当代青年学习的榜样。

慕醉藕花深处(网友):何冰演的太好了,台词功底也强,很有代入感!古代场景的每一帧画面都好美啊!

辰露:原来和撒贝宁一起出演的有很多都是专家呢,有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韩愈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谷曙光。

——公众号“中国农业银行”2023.11.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工智能时代即将来临,未来哪些职业将会被取代?

①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英文编写为Al。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自从2016年第一个人工智能围棋机器人AlphaGo 以全胜战绩击败所有围棋高手后,人们开始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威力所在。

②近日,由三名剑桥法律系学生打造的一位名为 CaseCruncherAlpha 的“人工智能律师”在一次挑战中击了100名法律专业学生。这名机器人和100名来自剑桥的法律系学生互相反对,并给出了数百个PPI (支付保护保险)不当销售案例的基本事实,并被要求预测金融调查官是否会允许索赔。比赛现场他们一共提交了775份预测报告,结果显示 CaseCruncher 的准确率为86.6%,而学生的准确率只有66.3%

③如今,人工智能发展得如火如荼,从各个行业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处不在,人们不禁感慨:人工智能时代真的来了!然而,在感叹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们也开始产生担忧,因为人工智能的普及也就意味着工作机会的减少。人们担心某一天人工智能成为社会的主体,大部分人将失去工作。家长们也在担忧孩子未来该选择什么样的专业才能避免被淘汰的危险。

④ BBC基于剑桥大学研究者 Michad  Osborme和 Car Frey 的数据体系分析,有三百多种职业在未来将会面临被淘汰的境地。其中,电话推销员、打字员、会计、保险业务员、银行职员、政府职员、客服、人事、房地产经纪人、厨师等职业将来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概率都大于70%!毫无疑问,这些职业的共性就是大量的重复性工作,而对于基于大数据学习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这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完成的。

⑤研究还发现,演员艺人、化妆师、写手、翻译、理发师等被取代的可能都为30%左右,而艺术家、音乐家,科学家等只有8%的可能被取代。这充分体现了人与机器的差别,机器人可以胜任重复性的、模式化的工作,也可以具备分析和模仿的能力,但是无法完成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工作。

⑥另外,人类是有情感的,是感性的动物。人类在社交活动中都是情感交流的过程,而机器人能做到模式化的信息交流,无法做到进一步的情感交流。所以类似于记者、公关,心理医生等需要情感交流的职业是机器人无法替代的。尽管前面的案例之中人工智能律师击败了100名法律专业学生,但这只是数据上的胜利,现实的案件中还有情感的部分和道德的部分,这是机器人无法做出判断的。下面是一张网上流传的图,姑作为一个参考而已。

未来最有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职业

未来最不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职业

1.速记

6.司机

1.科学家

6.诗人

2.翻译

7.电话销售员

2.尼姑、道士等

7.心理咨询师

3.记分员

8.搬运工

3.企业家

·8.酒店管理者

4.接线员

9.瓦匠、园丁、清洁工等

4.运动员

9.建筑师

5.客服

10.证券交易员

5.设计师

10.手工艺人

⑦未来科技的发展我们无法阻止,我们能做到的只有做好准备去迎接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而迎接挑战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习,不断地学习!只有学习才能提高知识层次和创造力。机器需要升级,人也同样需要升级。对于孩子的培养教育,我们更多的应该注重于想象空间的培养、创造力的拓展和主动性的接触能力。

⑧人工智能再先进也是由人类制造的,受人类控制的。人的智力有无限拓展的空间,人类是有意识的,而智能机器人有的只是算法,作为历史进程中的一份子,人生最重要的任务是“追随历史运行的方向”,不要莫名其妙被历史淘法。面对人工智能,我们许改变不了科技的进程,但是,我们可以改坚自己,以及我们下一代的知识结构,做最好的准备,迎接挑战!把难以服的,变成可以掌控的,最终为我所用。可能这就是人类的必经之路,也是我们生存的价值所在。

⑨未来已来,你准备好了吗?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