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卷

阅读非文学类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长三角文博会,台州文创惊艳“破圈”!

2023年11月16日,为期4天的第四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上海开幕,台州30多家企业带着120多件文创产品亮相,全方位地展示了台州文化产业蓬勃向上、不断创新的发展风貌。

“台州元素”大放光彩

走进台州展区,游客的目光都会不由自主被几十盏悬挂在正中间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仙居针刺无骨花灯所吸引。

作为各类文化博览会的“老熟人”,仙居技师学院教师、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的非遗传承人陈建伟表示:“这次是仙居花灯参展数量最多的一次,一共有60多盏,包括花篮灯、宝石灯、宫灯、石柱灯等。”他介绍,传统的仙居花灯因为工序繁琐、耗时长,普通人很难上手体验。为了让它更好地走进普通大众,他于2013年首创仙居花灯手工包,融合科学技术,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创新样品,使之简单化,让顾客能够在2个小时内完成一盏灯的体验制作。如今,花灯手工包年销量在5万份左右。这些花灯融合了大陈岛垦荒精神、和合文化、宋韵文化以及长三角区域相关城市的标志元素,造型精致、色彩艳丽,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围绕在花灯四周的则是本次参展企业带来的台州元素满满的文创作品。这些展品根据大陈岛垦荒文化、和合文化、宋韵文化3个传统文化主题结合数字文化展示形式来布局,彰显了台州独具魅力的文化资源和改革发展的新成果。

参展方在大陈岛垦荒文化主题展区,展出了省级非遗台州刺绣、玻璃雕刻作品和系列精美文创产品;在宋韵文化主题展区,展出了宋韵黄岩日历文创、“宋朝仕女 ”布贴画、宋韵十味礼盒以及黄岩沙埠窑、临海梅浦窑出土的相关瓷器;在和合文化展区,展出了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翻簧竹雕、琉璃雕刻、一根藤等作品。

“这个展区的展品真丰富,颜值也高。”上海市民董宇晨在参观了台州展区后,发出由衷的赞叹。

A____

“哇!这把椅子真有意思,细闻还有咖啡香呢。”来自安徽的游客赵先生在台州展区参观时被一把通体咖啡色的椅子吸引住了目光。

“我们的‘X’咖啡渣椅子就是由40%以上的咖啡渣回收干燥、粉碎后,再混合着PP粒子加工制成的。它不仅自带咖啡的质感颜色和香气,我们还可以直观看到座椅表面咖啡渣和PP混合后的纹理。”看到客人感兴趣,星威国际家居股份有限公司销售主管何玉霞热情地介绍。

这次带来的咖啡渣椅子则是最近的爆款产品,刚在2023年广交会上斩获金奖和可持续发展奖。“刚开展就有许多人过来询价,预计这次可以收获不少意向单。”何玉霞说。

近年来,台州的文化企业致力于创新,以文化创意为企业赋能,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企业的使命。

比如成立于2017年的台州莫争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致力于设计研发与生活美学相关的器物,包括木质摆件、金属摆件、茶盘、果盘、餐盘等。此次文博会该公司一共带来20多件自己设计生产的作品,比如由黑核桃木打造的摆件《鲲》。据悉,《鲲》的造型取自《山海经》,有着“鲲鹏展翅九万里,长空无崖任搏击”的美好寄语,表达了山海台州豁达、自由和无畏的人文内核。

“数字化”“科技化”吸睛无数

数字化和科技化也是台州展品在本次文博会上的亮点。

圆滚滚的脑袋,金属感十足的身体,披着各种外衣的路桥原创IP火小义在一众展品中十分醒目。

火小义的创造者——台州火焱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尹魏介绍:“火小义因火而生,它的形象设计包含时间单位六要素:年月日时分秒,提醒我们每天做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两件事,时刻获取律能量。”

除了火小义,根据黄岩城市形象打造而成的IP永小宁也在文博会闪亮登场,带来包括帆布包、摆件、投影设备灯在内的系列文创。

要说科技感,则要数由浙江鸵鸟足球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带来的“AI足球教练”。

一开展,该公司的展台前就围满了人,大家都被憨憨的“AI足球教练”所吸引。负责公司品宣设计的闫海林一边指导游客体验项目,一边对“AI足球教练”系统进行揭秘:球员脚上的鞋子里藏有6个人球感知芯片,可以实时捕捉读取球员踢球数据并投屏,从而分析跑动、传球等情况。

在本届长三角文博会上,台州展厅前游客络绎不绝,台州文创惊艳“破圈”!

(1)、【任务一】文博会面面观
下列表述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   )
A、台州30多家企业带着120件文创产品亮相文博会,惊艳全场。 B、在台州展区,展出了国家级非遗台州刺绣和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等系列精美文创产品。 C、台州文创展品根据大陈岛垦荒文化、和合文化、宋韵文化3个传统文化主题结合数字文化展示形式来布局,全方位地展示了台州文化产业蓬勃向上、不断创新的发展风貌。 D、IP永小宁因火而生,它的形象设计包含年月日时分秒时间单位六要素。
(2)、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台州文创惊艳“破圈”的原因。
(3)、【任务二】宣传我在行

为了获取更多点击率,请为A处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并结合文章内容阐述理由。

我拟的小标题是 ,理由:

(4)、许多游客想购买葭沚老街纪念品,请根据文章内容及链接资料,推荐一款文创产品,并说明理由。

链接资料:文化创意产品是携带文化意义的产品,既具有实用性,又能传达文化精髓。

A. 机器猫钥匙扣                B. 天坛书签

C. 中国梦冰箱贴        D. 和合二仙笔记本

我选,理由是

举一反三
“倡导低碳生活”主题演讲活动 

〔材料一〕

低碳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低碳生活就是指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生活和工作中耗用的能量,从而降低碳的排放量,达到减少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的目的。“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代表着一种更为健康、更为自然的生活态度,意味着人类要负起保护地球的责任和义务。

(选自姚雪痕《低碳生活》,有改动)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也能以自身的行为方式,为节能减排出一份力。以下是生活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基本计算公式:

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耗电量(千瓦时)×0.785;

开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油耗(升)×0.785;

短途飞机旅行(200 千米以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米数×0.275;

中途飞机旅行(200 千米到 1000 千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55+0.105×(千米数-200);

长途飞机旅行(1000 千米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米数×0.139。

(选自 2009年12月8日《中国环境报》)

〔材料二〕

二氧化碳和常规污染物的排放具有同源性,大部分来自化石能源的燃烧和利用。控制化石能源利用和碳排放对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利于倒逼和推动经济结构绿色转型,助推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造成的损失;有利于推动污染源头治理,实现降碳与污染物减排、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协同增效;有利于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国把握污染防治和气候治理的整体性,以结构调整、布局优化为重点,以政策协同、机制创新为手段,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协同推进环境效益、气候效益、经济效益多赢,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温室气体减排道路。

(选自《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材料三〕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发展体育事业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成为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亮眼底色。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专门研发“地形气候保护系统”,最大限度降低能源消耗;延庆赛区竞赛场馆完工的同时,生态修复也接近尾声,“山林场馆、生态冬奥”尽显其中;张家口云顶滑雪公园将融雪水、自然降水进行高效回收存储,在雪季时作为造雪用水……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成为场馆建设的亮点,助力体育设施同自然景观和谐相融,让人们在尽享冰雪运动无穷魅力的同时尽览大自然的生态之美。除此之外,构建绿色智慧交通体系、推广低碳出行方式等也在如期推进,让环境友好的理念扎根生活。

(选自 2021年2月 8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材料四〕

生活图景一:唐代邛窑生产的省油灯是灯盏中的一种,它由瓷器制成。省油灯初看与普通灯盏没有大的区别,但它的碟壁是一个中空的夹层,碟壁侧面有一个小圆嘴,用来向夹层中注水。在夹层中注入冷水以降温后,可省一半的油。

生活图景二:唐代出现了一种供人们消暑的“凉屋”。凉屋一般傍水而建,采用水循环的方式推动扇轮摇转(犹如民间的水车)。将水中凉气缓缓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机械将水送至屋顶,然后沿檐而下,制成“人工水帘”,使凉气进入屋子,“凉屋”堪称既绿色又环保。

生活图景三:在古代社会,交通只有水陆两路,除了安步当车以外,当时的交通工具主要有车、轿、船以及马、驴等牲畜。陆上交通工具在两千多年里基本没有根本性的变革。

(选自《揭秘古代人的低碳生活》,有改动)

班级准备举行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演讲活动,搜集了上面四则材料作为演讲素材。请你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日前,中国首部家庭教育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并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引发广大家长关注。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关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也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稳定。近年来,中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体系不断健全完善。此次立法,将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强化法治保障。也切实为家长赋能。

在教育界有这样一个公式:“5+2=0”,即5天的学校教育很有成效,可如果2天的家庭教育没跟上,孩子的教育又会回到原点。在所有的教育中,家庭教育有自己独特的作用。然而,“我国家庭教育的学校化倾向一直以来是教育生态中的灾难,家庭教育应该有的独特功能和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家庭教育指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孙云晓坦言,“《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无疑是为我国的家庭教育打上了一剂'强心针’。”

(摘编自《家庭教育,是“家事”更是“国事”》《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年11月22日)

材料二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最关键的责任主体是家长,家长必须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这是最重要的一课,它关系到孩子人格、价值观的养成。

《家庭教育促进法》侧重于在追究父母责任之前,社会要把服务做到位。家庭教育通过立法变为国事,就需要建立一套工作机制进行推动。学校和家庭配合是做好家庭教育的关键。设立家庭教育指导机构是建设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关键环节。比如,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和教师业务培训的内容:鼓励高等院校开设家庭教育课程,培养家庭教育专业人才,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庭教育服务指导体系。

同时,《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对家长是一种提醒和激励。它规定了不履行家庭教育职责的不利后果,让“养不教,父之过”的逻辑落地,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帮助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提高家庭教育意识和能力。

(摘自《家庭教育立法,对家长是提醒更是激励》,新华网2021年10月26日)

材料三  近年来,家庭教育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同时也要看到,一些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意识不强。有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是关起门来的私事,其他人不能干预。这部新法的颁布表明,家庭教育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家事”,而是纳入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法治化管理轨道。

如此,家庭教育就具备了法律的强制性。家庭教育促进法划出了底线,不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采取怎样的方法、教授怎样的内容,都不能与之相悖。另一方面,这部法律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教育引导。家庭教育多种多样,哪些内容是合适的,哪些方式是正确的,家庭教育促进法作出了一些引导性规定。这些对于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能力,提升公众的道德水平、法治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当然,家庭教育不仅需要家庭负责、国家支持,还需要学校的配合、社会的协同。相信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落细落实,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将会更好地形成合力,为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非文学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区别

普通感冒

流感

病原体

多种病毒

流感病毒

流行范围

散发

常发生大流行

流行季节

季节性不明显

晚秋和初冬

传染方式

空气飞沫,但传染性弱

空气飞沫,.但传染性强

感染频率

每年可愚2次以上

最多每年1次

典型症状

呼吸道局部症状较重:鼻塞、流清鼻涕、打喷嚏、咳嗽、轻度发烧、头痛、咽痛、声音嘶哑等

全身症状较重:高烧,伴有全身肌肉、关节疼痛,极度疲乏和虚弱,头痛较重

病程

3~5日即可自愈

病程一般数周

材料二

秋冬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学校应该怎样来预防儿童流感的暴发呢?

学校要创造良好、卫生的环境,每天开窗通风,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取一些室内空气消毒措施,同时做好儿童课桌椅和玩具的消毒与清洁工作。学校要积极做好预防流感的健康教育工作,教育小朋友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和正确的洗手方法,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校要加强晨检和巡检工作,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发烧、咳嗽或咽痛等表现,应通知家长带孩子及时就医,以免发生学校内传播。学校一旦发现流感样病例的聚集性疫情,要及时向所在区疾控中心报告,并在疾控中心的指导下开展疫情处置工作。

材料三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记者孙庭阳)5月20日,由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主办的“后疫情时代下流感防控新挑战与新思考”研讨会在郑州举办。多位与会专家提醒,流感疫苗的有效性已获得充分验证;亟需提高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率。

然而流感疫苗在我国的接种率却一直在个位数排徊。有数据显示,2021-2022年我国流感季流感疫苗接种率仅为2.46%。如何提升接种率成为当下普遍关注的话题。

对接种率低的原因进行调查,结果如图:

“世卫的文件建议所有国家应考虑实施流感免疫规划,这将有助于流感大流行的应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管理处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室主任彭质斌表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免疫规划高级顾问兰斯·罗德瓦尔德解释,由于接触流感患者,使得医务人员较其他群体有更大概率患流感,并可能导致医务人员进入流感病毒的传播链中,传染给其他患者。医务人员接种流感疫苗不仅可预防个人因感染流感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或缺勤影响医疗机构运转,又可有效避免传染给同事或患者,保障和维持医疗机构的正常接诊和救治能力。

世界卫生组织流感疫苗立场文件和我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一致将医务人员作为流感疫苗接种优先推荐人群。

此外,医务人员的接种建议也能够直接影响流感疫苗的接种率。一项意大利的观察性研究显示,在医务人员没有推荐的情况下,流感疫苗的接种率仅为11%,而在医务人员推荐接种的情况下,流感疫苗的接种率达到了89%。

(选自《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2023年5月24日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坐对有方法

①“把背挺直”好像是坐姿的最简单、也最正确的口令。 一听到“坐好”,你的第一反应是啥?是不是不自主地就开始往凳子前端挪了挪,然后把背挺起来? 这只是看起来把背挺直了,其实还是“坐”错了。 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坐呢?

②科学上认定的“好坐姿”不只是“背挺直”。科学上认为的“好”,是身体各个关节、各个部位受力都相对平均,可以避免某些部位承担过大的重量,也就是最省力的姿势————专业上把这叫作“中立位”。

③一般来说,只要是抬头、挺胸、收腹的姿势就可以让脊柱处于中立位,但很多人只记得把背挺直,却忘记了收腹的动作。对于久坐一族来说,微微后倾才是对腰椎压力更小的坐姿。

④我们可以借力椅背让你的腰“立”起来。第一步,我们优先来调整你的腰,尽可能地靠着椅背。另外,记得给膝盖后方与座椅面留一个拳头大小的距离,保证你的大腿能平行于地面。第二步,调整座椅高度。大部分人的桌子高度是不可调整的,所以调整座椅高度是为了让你的小臂在有支撑、自然放松、不耸肩的写字状态下,呈100~110度最省力的角度。

⑤基本上做好这两步调整,你的坐姿已经轻松了一大半! 当然,也别忘了,没有任何一个姿势适合长久保持,每过1小时记得起来动一动才好。

(选自《武汉晚报》,有删改)

材料二

坐错危害大

①长时间挺直背坐会使背部肌肉僵硬、酸胀,影响血液循环,还可能会引起颈椎病。驼背的坐姿会造成圆肩、近视眼,还会让你的臀部压力增加,造成臀部的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臀部水肿和松弛。

第3页(共6页)

②脊柱侧弯已成为肥胖、近视后,危害我国儿童及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杀手”。国家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防控工作组组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刘主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据估计,我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发生率为1%~3%,侧弯人数已经超过500万,并以每年3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

③海南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专家张主任说:“在青少年这个群体中,最常见的还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造成的原因有多方面,有先天遗传因素,还有一些其他的危险因素,包括不良坐姿、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缺乏运动等。”

(选自“海南新闻客户端”)

材料三

非文学作品阅读

小语和小文想在国庆假期去浙江博物馆,去之前,他们俩搜索并阅读了相关的展馆新闻,为参观博物馆做好充分的准备,阅读材料后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一】

“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在杭展出

【本报讯】①9月17日起,“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在浙江西湖美术馆展出,对三星堆感兴趣的观众可至现场,一睹文物真容。

②据介绍,本次展览由浙江省博物馆主办,三星堆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协办。该展以古蜀王国两个最重要的遗址—-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出土的典型文物为载体,包括青铜头像、青铜面具、金箔饰物、各类玉器、陶器等,一步步揭开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从古蜀先民的物质生活,到沟通天地的"巫"与祭祀,再到神秘多样的“神”,勾勒中国西南地区独具特色的古蜀历史文化的发展面貌,展现古蜀文明瑰丽奇幻、神秘浪漫的宗教礼仪及文化艺术成就。此外,古蜀先民夸张且大胆的审美思潮、充满寓言性质的神话传说,以及古蜀国由鼎盛转向衰亡的传奇故事,也将伴随着一件件文物走入我们的视野。

③展馆共展出文物139件/组,其中一级文物65件/组,由序厅、三个内容单元,以及尾厅构成。走进序厅,一件高262厘米的青铜立人像矗立于展馆入口,它的神秘与威严,好似在召唤着观众一起探索古蜀文明正式开始。第一单元"人间物语——古蜀先民的物质生活",从古蜀人的生存环境,介绍他们的物质生活,探讨古蜀文明产生的条件。第二单元"群巫之舞——古蜀先民的祭祀大典",介绍古蜀社会中最为重要的职务——"巫”,帮助观众了解"巫"的人员构成,并介绍古蜀国祭祀活动使用的各种器物。第三单元"神国万象——古蜀先民的信仰之源”。人们在三星堆、金沙遗址发现了大量与太阳、鸟、虎、蛙、蛇等自然景象或生物有关的意象。结合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本单元向观众介绍古蜀人的原始信仰和世界观。 

④该展利用“人一巫一神”的故事线将古蜀文明置于古代文明的视角中进行解读,通过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带领人们一步步揭开古蜀谜团,让古蜀文明给观众留下的印象不只是“神秘”,还有对历史的敬畏之心,让观众感受到包含古蜀文明在内的中华文明的宽容与博大精深。

(《美术报》)

【材料二】

这个展馆突然火了!浙博最新通知:延长开放时间,改为现场购票

①中秋假期第一天,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的西湖美术馆的“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展览吸引到了大量观展游客。

②有游客在抖音上传了展馆外拍摄的视频,在视频中,展馆外等待的游客不少。

③浙江省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开展后参观人数比较多,我们也在和合作方沟通中。” 

④19日晚,浙江省博物馆发布关于"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展最新观展公告——针对中秋假期第一天"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展观展人数较多以及部分观众的建议,浙江博物馆对预约、购票、参观等服务作如下调整:

⑤中秋国庆假期延长开放时间、增加观展人数。为更好地服务观众,中秋和国庆假期期间,浙江西湖美术馆"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展的闭馆时间从17时延长至晚上20时,展览每天预约人数从2000人增加至3500人。其中上午9:00-13:00时间段可预约人数1300人,下午13:00-17:00时间段可预约人数1500人,晚上17:00-20:00时河段可预约人数700人。

⑥暂停网上售票,采取线上预约、现场购票的模式。线上预约仅支持预约当天观展时间。观众预约成功后,凭预约码现场购票。预约通道:搜索微信公众号"浙江省博物馆",点击菜单栏"参观预约"——“参观预约"——"浙江西湖美术馆”(此为本次收费展唯一预约平台)。针对之前没有购票的观众,请先线上预约,后至现场购票。针对之前已经购票的观众,请进入浙江省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预约浙江西湖美术馆观展。

(《钱江晚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