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贵州省遵义市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古诗文阅读

小石山城记

唐·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 , 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 , 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 , 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 , 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注:①少:同“稍”。②垠:尽头。③睥睨、梁欐:城墙上如齿状的矮墙、架支着的梁栋。④堡坞:小土堡。⑤箭:竹。⑥偃仰:高低参差。⑦售:显露。⑧伎:同“技”,技艺,指小石山城的奇景。

(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
A、之无所得 病终(《桃花源记》) B、良久已 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C、小石 策之不其道(《马说》) D、智者所施设也 佛印绝弥勒(《核舟记》)
(2)、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的游览踪迹是“西山——黄茅岭——小石山城”。 B、越过黄茅岭,一直向西走,不到四十丈,就有一条河。 C、从“余未信之”可知,作者并不相信“造物者”一说。 D、“列是夷狄”的小石山城象征作者遭贬而不遇的处境。
(3)、请根据选文内容,补充完成下图中小石山城奇特之景的具体表现。

“形”奇

“②”奇

“③”奇

“貌”奇

窥之正黑;

嘉树美箭。

投以小石,

洞然有水声,

其响之激越,

良久乃已。

举一反三
阅读《阿长与<三海经>》选段,回答问题。
        ①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②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
        ③“阿妈,恭喜……”
        ④“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
        ⑤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⑥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⑦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⑧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 果然都在内。   
         ⑨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