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不一般的文化自信,那是中国故事最动人的篇章。象征友谊的玫瑰、象征坚韧的月季、象征幸福的铃兰等,由七类花组成的北京冬奥会颁奖花束成功“出圈”,中国风满满。与传统鲜花花束不同的是,北京冬奥会的颁奖花束采用海派绒线编结技艺钩编而成,绽放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不止是颁奖花束,此次冬奥会的会徽、火炬、奖牌等,每一次的精彩呈现,都因融入东方文化而出彩。换言之,这是一种中国文化自信的表达,通过冬奥的窗口,讲述动人的中国故事。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能够历经千年越过无数艰难困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崛起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冬奥是媒介,文化当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通过中国故事的不断传播,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摘编自《冬奥,闪耀不一般的中国自信》)

【材料二】

北京冬奥会上,文明交流互鉴随处可见。冰雪健儿在冬奥村里为饺子、豆包等中华美食着迷,亲身体验中医药文化、茶文化、中国功夫文化。花样滑冰表演滑赛场上,身着“神奇女侠”服装、装扮成拳击手模样的运动员卸下比赛的紧张,自由驰骋在冰面上。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运动员与憨态可掬的“冰墩墩”合影互动……一幕幕各美其美,和合共生的场景暖人心田,奥林匹克精神因团结和友谊而绽放。从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深刻阐述文明交流互鉴思想,到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举行,再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胜利举办,中国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和平台。

(摘编自《北京冬奥会,中华文化与冰雪文化交相辉映》)

【材料三】

北京冬奥会上的中国文化元素就是文化自信的体现。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数字科技与传统文化的交融让中华传统文化成为时代“顶流”和“出圈”的流量密码。如河南广播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节日系列特别节目《2022河南春晚》《清明奇妙游》等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舞蹈作品成功“炸圈”。又如B站和河南卫视推出的文化剧情舞蹈节目《舞千年》,历东汉、大唐、大宋等盛世,融历史背景,以奇舞著书《十二风舞志》,讲述蕴于舞蹈之中的华夏故事。还有火爆全网的着盛唐妆发的大唐不夜城“不倒翁”小姐姐、“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西塘汉服文化周,打卡胜地“长安十二时辰”街区……无一不彰显传统文化的“顶流”影响。

(摘编自《从冬奥会谈文化自信》,有删改)

【材料四】

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文化积淀、薪火相传与发展创新。早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中国就凭借短短8分钟,用传统民乐《茉莉花》、中国功夫、国粹京剧,演绎出“从奥林匹克到万里长城”的历史性传递。回首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刻有祥云图案的奥运火炬,带有“中国印”的会徽,以及夸父逐日、敦煌飞天、太极拳、四大发明的传统元素,形象表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这样一次次登上世界舞台,促进了世界文化交流发展,也为世界文化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摘编自《北京冬奥彰显文化自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冬奥会让中国故事不断传播,显示了中国的文化自信,提升了中国文化软实力。 B、习近平总书记阐述的文明交流互鉴思想、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和北京冬奥会,都是中国为世界文明交流做出的贡献。 C、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节日系列特别节目用时代的精神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D、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表演为北京冬奥会的文化展示打下了基础。
(2)、中国文化自信在北京冬奥会上是如何表达的?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
(3)、同是“冬奥会与文化自信”的话题,材料三和材料四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之处?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称,目前我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高居世界第一。相比之下,美国青少年的近视率约为25%,澳大利亚仅为13%。德国的近视率一直控制在15%以下。专家预言称,按照这个趋势、速度发展下去,到2022年,我国近视患病人口将超过7.5亿,其中10——18岁青少年为近视患病的重灾区。

在诱发近视的三大因素(遗传、环境和营养)中,科学家们认为环境因素对近视的发生起的作用更大。环境因素中,生活方式特别是户外活动不够、学业负担过重等引起的近视明显增多。再加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经常使用,使青少年视力更趋下降。电子屏幕、不良光线、姿势不正确、用眼时间太长以及看的物品距离眼睛太近等,都是不良的用眼环境或习惯。

【材料二】

【材料三】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与此同时,青少年患“手机瘾”者日益增多,过分依赖手机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

手机的出现本来是为了使沟通更加便利,然而“手机瘾”者因过度使用手机内心反而 变得更加孤独,影响人际关系。对于青少年而言,智能手机的功能异常丰富,原本应该是睡觉的时间可能玩兴正浓——还在不停地刷视频、聊微信、玩游戏等,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影响了学习、生活。有研究显示在床上使用1个多小时手机等会发光的电子产品,会阻碍人体生成褪黑素,生理周期将受到影响,并使睡眠处于浅状态。人体生物钟长期被打乱,则会影响新陈代谢、情绪、免疫力,导致疾病多发。另外,网络中的虚拟刺激弱化了未成年人对现实亲情、正义感以及道德感的感知,容易被错误价值观所误导……凡此种种,已经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数字人民币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

01数字人民币到底是什么?

许多人只听说过数字人民币,但没有使用过,也不知道它是什么。简单地理解,数字人民币是在线纸币,就像现金一样,是法定货币,机构或个人不能拒绝接受数字货币。

有些人可能不明白,经过这么多年的无现金交易发展,银行卡、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已经非常方便了。为什么要推数字人民币?主要原因有几个:

首先,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很受欢迎,发挥着货币的作用,但风险很大。从长远来看,它肯定会侵蚀一个国家的货币主权。无论谁拥有印钞权,谁拥有财富,一个国家的货币主权是不可侵犯的。

其次,打破支付垄断。凭借强大的财力,阿里巴巴和腾讯赢得了第三方移动支付90%以上的市场份额,形成了双寡头模式。支付市场过度集中,导致垄断,推出排他性和歧视性支付协议。例如,淘宝不能使用微信支付,微信也不能使用支付宝。而像数字人民币这样的使用是没有障碍的,以后任何支付场景都可以使用,任何商家和机构都不能拒绝。

第三,数字人民币更安全、更有保障。数字人民币由央行推出,纯货币属性,无商业性。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工具是以商业为目的,最终是为了赚钱。因此,我们的支付信息经常被使用,主要平台可以分析用户的支付数据,然后准确地推广广告、优惠信息等内容,让用户继续支付。数字人民币具有匿名功能,可以保护我们的个人信息安全。此外,数字人民币更具法律保障。理论上,银行、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可能破产,数字人民币由国家信用担保,更具法律保障。

此外,数字人民币还有许多优势,如实时转账、无手续费等费用,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也可以完成支付,就像现金一样。

相比之下,数字人民币确实有很多优势,也有必要推广。

02为什么感觉很少有人用?

自2019年底以来,数字人民币已在深圳、苏州等地区试点近4年。媒体也有很多宣传动力,很多人都听说过数字人民币,但似乎没有多少人真正使用它。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数字人民币还处于试点阶段,覆盖面还很小,只有17个省份的26个地区,这意味着全国大部分人都没有接触过数字人民币。目前,数字人民币的数量仍然很小。截至2023年6月底,数字人民币交易量达到1.8万亿元,总交易量达到9.5亿元,开通钱包1.2亿元。2022年,中国第三方支付业务交易量约为337.87万亿元,交易量达到10241.81亿元。数字人民币四年的交易量和交易量不到第三方支付一年的零头。即使是数字人民币发展的“优秀学生”深圳,也没有多少人使用它。根据官方数据,截至2023年6月底,深圳已接受210多万商户,开设了3594万个数字人民币钱包,较年初增长760万个。数字人民币逐渐“飞进普通人的家”。但深圳市民体验数字人民币,完全是通过政府发放的各种优惠券。优惠券使用后,人们仍然恢复正常,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工具,很少主动将钱转移到数字人民币钱包中使用。

数字人民币推广缓慢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用户的可持续使用。前两个问题可以通过技术和政策调整来控制,但后两个问题很难。

云闪支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由中国银联于2017年推出,属于“国家队”,注册用户近5亿。用户规模很大,但周围真正使用的用户并不多。许多用户注册云闪支付,完全被其优惠活动所吸引,一旦活动结束,就很少打开。因此,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地位仍然很强。

数字人民币很容易推广,只要把每个人的工资变成数字人民币。2022年5月,厦门自由贸易委员会69名在职公务员和35名机构工作人员收到了该单位发放的第一笔数字人民币工资。自今年5月以来,常熟在职公务员(包括公务员)、各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全额支付数字人民币。一旦工资以数字人民币的形式支付,数字人民币就可以全面扩散,用户数量、交易量和交易量将大幅增加。

03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寡头模式会被打破吗?

许多人不知道支付宝、微信支付和数字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事实上,这两者并不在同一个维度上。微信和支付宝是支付工具,是钱包,数字人民币是钱,是钱包的内容。央行将数字货币定位为M0。

目前,支付宝、微信支付已接入数字人民币,支付时可选择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

事实上,两者之间仍然存在竞争关系,因为数字人民币本身就是货币,具有支付功能。数字人民币已经打开了钱包功能,只要钱在里面,就可以直接支付。

前段时间,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表示,所有零售场景下都应该使用数字人民币作为支付工具。这样,数字人民币不仅想作为货币存在,还想成为一种支付工具。

然而,从目前的规模来看,两者不在同一水平。2022年,支付宝市场份额高达55.6%,财付通占38%以上,共93.6%。根据去年337.87万亿元的交易量,支付宝和财付通的总交易量超过316万亿元,而数字人民币的总交易量只有1.8万亿元。

此外,数字人民币的现有优势并不容易改变用户的支付习惯。毕竟,微信支付有微信的载体,可以实现发送红包、转账等社会功能,以及财务管理、购物、支付各种生活费用等。支付宝依托天猫、淘宝等最大的购物平台,还有许多其他功能。

未来,随着数字人民币的全面普及,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寡头地位将不可避免地被削弱,但优势仍然存在。对于数字人民币来说,任何支付工具都可以使用,迟早会流行起来。

班里要编一期科普月食知识的黑板报,下面是小文同学收集的材料,请一起完成后面的任务。

材料一:

月食的成因

北京天文馆高级工程师寇文介绍,月亮本身不发光,是被太阳光照亮的。满月时,若地球恰好走到月亮和太阳正中间,就会挡住照向月亮的太阳光,由此出现月食。

月食一般分为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地球在太阳的照射下,会背向太阳拖出一个长长的黑影,如果月亮完全进入地球的影子,就是月全食;只有部分月亮进入地球的影子,就是月偏食。还有一类半影月食,由于月球只是进入地球的半影区,造成月面的亮度轻微减弱,不易为人察觉,一般不算公众可观测的月食。

寇文表示,月食一定发生在满月的时候,但满月的时候不一定都会发生月食。大部分时间,月亮会从地球影子的上方或下方掠过,什么事情也不会发生。一年当中最多可发生3次月食,最少一次也没有。

(选自《新京报》2021.5.24)

材料二:

____

在半影月食、月偏食和月全食中,当属月全食最为好看。月全食时产生的“红月亮”主要是因为月全食的时候,地球挡住了太阳的光辉,由于波长较长的红光不容易被地球大气层散射,因此月全食期间的月亮也就变成了红色,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红月亮”。实际上“红月亮”随时都可能发生,在平时月亮很低、在地平线附近的时候,它所反射的太阳光受到地球大气层的影响,从而有一定几率产生“红月亮”,不过这时候月亮并不一定是“圆”的,或者发生的时间人们没有注意到。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14.10.8)

材料三:

____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就特别关注月食,因为有很多重要的天文观测,只能在月食时候做。

古人就是观测发现不同地区月食发生时间不同,才发现时差的。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在征战途中,成吉思汗下令进行一次天文观测。然而结果和计算的并不相同——似乎比计算的结果早了很多。经过耶律楚材反复确认,发现月食发生时间是确定的,但是各地入夜先后却是不同——这也就是现代所谓的时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耶律楚材创立了一个叫做里差的概念,也就是是根据两地东西距离,计算时差的方法。

月食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测量太阳的位置。古人发现了一个取巧的方法——他们意识到,月食时候,太阳月亮恰好分居大地两侧。这样只要我们知道月食时候月亮的位置,加上半圈,也就是180度,就能知道太阳的精确位置了啊!历史上提出这个方法的天文学家叫做姜岌。

(节选自公众号(司天灵台》2022.11.2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一米线,又称伸缩隔离带、栏杆座、警戒线、移动护栏杆,主要用于大型排队秩序控制以及定向人流疏导所必需的队列设施和科学的摆放规划。它被广地应用于人流集中的场所。银行等涉及个人财产等行业会在距营业柜台或窗口一米处画线,并在一旁挂牌,以提醒顾客在线后排队等候。心理学上也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原则,说是除了家人、恋人和挚友亲朋之外,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安全距离恰好是一米,超过这个安全距离,人们就会觉得相对紧张,感觉个人安全和隐私受到了侵犯。这也是国际上通用的“一米线”规定的由来。

(节选自百度百科词条《一米线》)

材料二

    ①在许多公共服务场所,“一米线”为何形同虚设?一方面,一些老百姓的隐私、规则、秩序意识还在原地踏步,他们意识不到随意盯着他人输密码、打开钱包等是不尊重别人的行为,即便自己被别人近距离偷窥也觉得不妨碍事。有些人不愿意遵守规则,不屑或不愿排队,随意插队成为习惯,“一米线”在这些人眼里就会形同虚设。一旦失守了规则,在从众心理之下,人们对规则和公共秩序的破坏就更加肆无忌惮。

    ②另一方面,一些公共服务场所在“一米线”失守时,工作人员没有主动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③比如海口汽车西站售票大厅曾安排人员敦促旅客排队,提醒旅客不要逾越“一米线”,但现在“提醒也没人遵守,所以也懒得提醒了”“尤其是周五和周日客流量较大,我们忙不过来”。像这样“懒得提醒”或“忙不过来”的公共服务场所并不鲜见,有的甚至放任“一米线”被踩踏褪色或消失。如此“不作为”,是对公共秩序的“破罐子破摔”,甚至可以说,是“一米线”失守背后的又一推手。

(节选自新华网,有删改)

材料三

让“一米线”成为文明线

    文明素养的形成需要个人自律和他律及社会治理共同发カ。从发展的角度看,“一米线”是丈量文明的界线,也是衡量公共服务质量的标尺。近年来,各地行政服务中心推行网络预约制度,改善了人群扎堆的现象;有的地方增加窗口服务供给,减少排队等候的时间。总之,把服务的功能强起来,把规则的要求落下去,把管理的水准提上来,才能化解“一米线”的尴尬,让秩序和文明成为美丽的风景。

(节选自人民网)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