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绍兴秋瑾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独立作业试卷

阅读下面两则新闻,回答问题。

【甲】

深度10909米!奋斗者号潜水艇破中国载人深潜纪录

央广网2020年11月10日讯  北京时间11月10日4时50分左右,中国首艘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被布放至马里亚纳海沟,向“挑战者深渊”的万米海深冲击。【A】7时42分,“奋斗者号”突破万米海深:8时12分左右“奋斗者号”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刷新了中国载人深潜纪录。14时8分左右,“奋斗者号”结束在万米深海6个小时的巡航作业,开始抛载上浮。最终,在连续工作12个小时后,“奋斗者号”顺利回到母船“怀抱”,完成今天的海试任务。

【乙】

万米海底,妙不可言

①下潜,下潜!马里亚纳海沟,10909米!

②北京时间2020年11月10日下午5点半,重新踏回母船甲板那一刻,中国船舶七○二所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高工张伟兜头被泼了桶冷水——这是载人深潜团队的传统庆祝仪式,祝贺海试队员突破自己的纪录。作为“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主驾,张伟说:“这辈子都难忘那份痛快。”

③这不仅是个人的新纪录,也是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18天后,“奋斗者”号完成海试胜利返航。一个多月中,它13次下潜,其中8次突破万米,标志着我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④【B】“万米海底,妙不可言!”张伟说,第一次抵达万米深海,巨大的岩石,陡峭的悬崖,长着触角的海参,外形奇特的钩虾,像花朵一样的白色海绵,还有连生物学家都很难辨别的蝴蝶状新物种 , 眼前的场景令人震撼!

⑤5000米、7000米、8000米深度每天下潜,9000米深度隔天下潜,万米深度隔两天下潜,“奋斗者”号的节奏控制得很稳,许多设备保持着零故障纪录。“奋斗者”号总建造师、中国船舶七○二所高工刘帅介绍,这主要缘于潜水器2020年年初就进行了陆上联调和水池测试,前者发现并解决了40多项问题,后者排除问题20多类。

⑥但水池测试无法模拟深度等真实环境,海试也并非一帆风顺。

⑦就在航行途中,“探索一号”母船遭遇两个台风、多个低气压,用于海底通信的吊阵被打坏。一到马里亚纳,队员们就紧急维修吊阵,随即开展第一次下潜。生物抓取、开展原位实验、完成布放回收……这一系列科考作业都离不开灵敏的机械手,可低温高压极端环境下,机械手有时无法灵活开合。团队及时“对症治疗”,后几次海试中,机械手成功抓取大批沉积物、岩石和海底生物样品,为深渊科研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⑧“奋斗者”号每次下潜海底作业时间长达6个小时,作业效率大为提升,这得益于潜水器的“快上快下”——下潜和上浮均在3个小时左右。张伟说,潜水器通过自重无动力下潜,但坐底的瞬间几乎没有感觉。

⑨这种“没感觉”的感觉有多重要?

⑩如果“硬着陆”,不仅会撞击潜水器底部的支架、声呐和灯,还将对海底环境造成破坏,激起的沉积物会令狭窄的观察窗视线模糊。张伟告诉记者,通过先进材料工艺及精准控制速度,“奋斗者”号顺利“软着陆”,如同一片羽毛般缓慢轻柔地落在平坦绵软的沙地上。

⑪“奋斗者”号总设计师、中国船舶七○二所副所长叶聪介绍,这是我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汇集了国内百余家单位、近千名科研人员5年的心血,是全球载人潜水器中载员人数最多、海底作业时间最长、作业能力最强的装备。

⑫而最强装备的最大挑战,来自高压。马里亚纳海沟压强为标准大气压的1100多倍,相当于指甲盖大小的地方要扛住一辆小轿车的重量。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新型高强、高韧钛合金,能够抵抗深海的高压冲击;“半球焊接”工艺,保证了载人舱焊缝可靠、安全性强:载人潜水器既要潜得深,还要上得来,一款满足万米深海超高压条件下高强度、低密度的固体浮力材料,再加上优化配载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在海底浮力与重力基本平衡……

⑬“这段万米之路,我们走了20年!”叶聪说,2002年立项的“蛟龙”号实现了从无到有,历时8年研制的“深海勇士”号实现了从集成创新到自主创新,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过96.5%的“奋斗者”号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帮助科学家去探索未知深海、揭示人类家园的终极奥秘,“老中青三代深潜人接力奋斗、厚积薄发,才迎来了行稳致远、收获满满的2020年。”

(1)、【新闻·标题】同学们读完两则新闻后,有一段对话,请根据语境补全对话。

小萌:这两则新闻的标题特别有意思,你更喜欢哪一个?

我:我更喜欢,因为

小萌:你说得真好,有理有据!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应符合新闻标题的基本要求,最好还能抓人眼球。

(2)、【新闻·语言】文中划线处A、B两段文字在语言表达方面各有什么特点?请分析体会。

【A】7时42分,“奋斗者号”突破万米海深;8时12分左右,奋斗者号"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刷新了中国载人深潜纪录。

【B】“万米海底,妙不可言!”张伟说,第一次抵达万米深海,巨大的岩石,陡峭的悬崖,长着触角的海参,外形奇特的钩虾,像花朵一样的白色海绵,还有连生物学家都很难辨别的蝴蝶状新物种,眼前的场景令人震撼!

(3)、【新闻·材料】假如作者对新闻稿修改时,想把下面一段话穿插进文稿中,你觉得应该放进【甲】【乙】哪一则新闻中?请结合新闻内容说明理由。

马里亚纳海沟,人称“地球第四极”——水压高、完全黑暗,是地球上环境最恶劣的区域之一,其最深处约1.1万米,相当于珠穆朗玛峰叠加华山的海拔高度。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00辆废弃车变身500辆可骑行单车,不需扫码不要钱,使用停放靠自觉

全身涂鸦的它会是你的下辆单车吗

活动发起人希望推广这种变废为宝模式,但管理仍是难题

本报记者 金洁珺 孙燕


小朋友对翻新后的“共享单车”进行艺术涂鸦

    共享单车就像一把双刃剑,既给城市交通带来了新的支点,也给城市管理添加了新的难题。

    杭城的四大单车大家已经熟悉,而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另一种单车。

    全身涂鸦的杂牌车成了校园风景

    昨天上午,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里突然出现了一群“骑行军”。

    这群“骑行军“所骑的单车,并不是大家熟悉的杭州公共自行车小红车,也不是最近频繁出现在媒体上的小黄车或小白车,它们颜色多样,更像是自家买的杂牌军:有永久牌的,也有凤凰牌的。它们有点破破的,看上去使用年代也很久了。车身有个统一的logo,“驿和行”。

    你肯定想不到,不久前它们还只是校园车库里的废旧自行车。

    1000辆废旧车变成500辆可骑行的单车

    这些车的创造人是IBSplus驿和行的王国阳和来自美院的学生们。这是驿和行的一个“物尽骑用”单车行动计划。

    王国阳对记者说:“使用这些车不需要扫码,也没有什么钥匙锁,你要是想用,随骑随走,但只能在校园内使用。”

    这些在美院象山校区里随处可见的涂鸦车来自校园里的废旧车。学校提供了1000辆校园内废旧、即将被当做垃圾变卖的单车,由驿和行团队和学校的修车师傅一起,对这些废旧单车进行重新整修、改造及艺术涂装。最后“我们有了首批‘物尽骑用’的500辆单车。”

    校内无偿使用   未来将推广到更多大学和社区

    王国阳5年前成立IBSplus驿和行后,就一直致力于智慧出行的项目设计,主攻的方向就是公共自行车,曾在世界范围内对城市共享公共自行车项目展开过调研。

    和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合作,是驿和行“物尽骑用”单车行动计划的第一步。“这个项目是个公益项目,先期整修和后期维护的主要资本来自于企业捐助,所以我们对校园内的学生和老师使用单车,实行在校园内部零租车费零押金无偿使用”,王国阳说。

    昨天上午,驿和行投放了100辆自行车,现场效果不错,很多学生老师当场就纷纷试骑起来。“我们在校园内开辟了单车停放的区域。”王国阳说,“社会上其他品牌的共享单车也可以停放在这个区域内。”“我们也想帮助年轻人培养一个好的共享单车使用习惯,不让他们乱停乱放。”

    王国阳表示之后这个项目也将推广到更多的大学和社区中去。“今后肯定会走进人们的生活。”

    纵  深   这种车是否属于社会资源   究竟谁来监管

    现在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这批“共享单车”,目前由驿和行专业的运营团队进行驻场管理,但是据王国阳介绍,今后还是要和城市管理部门沟通合作,共同管理。

    这样的“共享单车”应该如何监管?记者也咨询了杭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工作人员。交通运输局表示目前对共享单车的管理办法和规范还正在制定中。

    当然也有人会担心仅限于校园内骑行的“共享单车”会不会被人骑出校门,王国阳说“这也只能依靠大家的自觉了”。

    相关管理人士分析,如果这批“共享单车”仅在校园内使用,那么就不属于公共资源,仅属于校园管理范围。

(选自2017年4月10日《钱江晚报》)

阅读

【材料一】你是否曾经想过,为什么有些鸟类会在每年的特定季节,飞越千山万水,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它们是怎么做到的?它们又是为了什么呢?这些问题,就是候鸟学的研究对象。候鸟是指那些在一年中有固定的迁徙规律,根据季节变化,在不同的地区进行繁殖和越冬的鸟类。按照迁徙的距离,候鸟可以分为长途候鸟、中途候鸟和短途候鸟。长途候鸟是指那些每年要飞行超过5000公里的鸟类,如大雁、白鹤、信天翁等。中途候鸟是指那些每年要飞行1000-5000公里的鸟类,如红嘴相思鸟、喜鹊、百灵等。短途候鸟是指那些每年要飞行不到1000公里的鸟类,如画眉、山雀等。候鸟迁徙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寻找更适合自己生存和繁殖的环境。一般来说,候鸟会在春季从温暖的南方飞到寒冷的北方进行繁殖,因为北方有更多的食物资源和更少的捕食者。而在秋季,候鸟会从北方飞回南方进行越冬,因为南方有更温暖的气候和更稳定的水源。这样,候鸟就能利用不同地区的优势,保证自己和后代的生存。候鸟的迁徙是一场艰苦而又神奇的旅程,它们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才能到达目的地。 (刊载于2023年6月17日)

【材料二】不同候鸟有不同的生存策略。不论是先天遗传还是要后天学习,不同候鸟都有一套巧妙的“迁徙机制”,以及精准的“导航系统”。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候鸟都沿着海岸线飞。老鹰、雕等一些猛禽,就是沿着山脊线迁徙。以凤头蜂鹰为例,聪明的凤头蜂鹰会把我国从西向东、从高到低的三级阶梯间的“台阶差”作为地标,再通过太阳位置来分辨南北,实现“导航”飞行。那么,夜里迁徙的候鸟,靠什么“导航”呢?科学家在雀形目候鸟的身体中发现了一种感应电磁的蛋白,可以根据地球南北极电磁感应的变化来分辨方向,还有的鸟类懂得观测星星的东升西落来定位。候鸟也有迷路的。遗憾的是,一旦迷路,大多数将无法存活。所以,如今候鸟的迁徙路线,是经过成千上万年的探路、尝试、优化逐渐发展而来的,蕴含了大自然的无穷奥秘。

(刊载于2023年6日19日)

【材料三】

【材料四】在关乎全球候鸟种群生存与繁衍的重要迁徙通道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以命运与共之心、生态创新之智爱鸟护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愿景正在变成可感可知的现实。关爱———建设“候鸟友好”城市北京雨燕是北京的“形象大使”。除了北京雨燕,每年春季,还有灰鹤、黑鹳、银鸥等大量候鸟从南途经北京向北迁徙。记者在调研采访时发现,北京有不少鸟类友好型建筑。此外,北京还致力于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为鸟类提供必要的栖息地、食物和水源。守护———让候鸟家园重焕生机每年10月到次年4月,全球濒危物种黑脸琵鹭会与数以万计的迁徙候鸟一道,云集到福建福宁湾、罗源湾等中国东南沿海一带越冬。罗源湾附近居民于孙李告诉记者,当地村民祖祖辈辈靠海吃海,水产养殖是主要产业。不当的养殖行为曾对当地水鸟栖息产生影响,生态平衡一度遭到破坏。为重焕湿地生机,当地实施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工程,附近的渔村还修建了不少观鸟栈道,生态观鸟旅游成了当地发展的“新名片”。从向自然过度索取到对自然精心呵护,罗源湾的发展之变是中国全面推进湿地保护修复的一个缩影。 (刊载于2023年6月6日)

阅读

【材料一】

和父母和谐沟通70%是情绪,30%是内容。如果情绪不对,内容就会扭曲,因此,没有良好的情绪,说的再多也只是发泄。

沟通的目的是解决问题,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时刻保持清醒,确定自己不会被与解决问题无关的事情激怒之后,再开口。

让对方无语或者生气,只会激化矛盾,从而产生新的问题。请记住:如果吼叫能解决问题,那么驴将统治世界!

随着年龄增长,孩子渴望独立的心跃跃欲试,从甩开父母的手,到自己拿主意、做选择,再到“父母那套都过时了”,很多孩子抗拒父母,甚至没有一个具体的理由,只是“一听唠叨就烦”。其实,父母也曾年轻过,孩子当下遇到的问题,父母也曾遇到过。当抗拒父母时,可以想想:不是为了自己好,父母怎么会这样?父母的话有没有道理,是不是有可以接受的部分?责怪父母不懂自己,是不是也因为自己不对父母敞开心扉?叮咛也许啰嗦,但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还有谁能对自己这般放心不下?

另外,很多孩子进入初中,内心敏感,尤其是失败受挫的时候,渴望理解但又拒绝同情,和父母沟通时经常不欢而散。

【材料二】

三招沟通术

第一招:“读心”术。孩子要了解父母,孝敬父母。如在节日或父母生日时送点礼物表达心意,或一同外出联络感情;多口头表达你的关心。可能我们并不会说“我爱你”,但我们能做到早上要向父母说声“早晨好”,外出时要向父母说声“再见”并交代预计回家的时间,父母下班递上一杯水,即使一句话也不说。

第二招:每周主动跟父母一起做几件事,边做边交流;每天可在饭前饭后,和父母主动谈谈自己的学校、老师和朋友,高兴的事或不高兴的事,让家人一起分享你的喜怒哀乐。尤其要心平气和地和父母谈成绩,诚恳地寻求帮助。

第三招:除读书学习外,还要积极协助父母做家务,主动分担一些家庭责任,比如洗碗、倒垃圾、擦地板等,注意,我知道现在有些学生一有时间就玩电脑或玩手机,这样会极大影响与父母的关系。

【材料三】

孩子:我期末考试数学成绩班级最低,你还是狠狠揍我一顿吧!

父亲:我怎么会揍你呢?你心态如此好,爸爸给你点赞。

孩子:爸爸,什么意思,你在讽刺我吗?

父亲:不不不,我是真的欣赏你,你考了倒数第一,一般人脸上挂不住。可你没有被打倒,依然昂首挺胸,回家也没有垂头丧气。抗压能力一流,内心无比强大,你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男子汉。

孩子:我怎么感觉你话里带刺,我哪里了不起了!我是一个蠢货,和男子汉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材料四】

(以上材料均来自网络)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泱泱中华、万古江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2023年6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为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守护中华文化根脉,是对历史瑰宝的回溯追寻,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拓创新。如今,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日益走进人民群众心头。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快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一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要秉持开放包容,深化文明互鉴交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盘然。

(摘编自刘鑫《探寻“何以中国”,守护文化根脉》)

材料二:

2023年6月2日,《中国书法大会》开播。节目以中国书法发展源流为主线,聚焦中国书法史上极具代表性的18件(组)作品、运用情景表演、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和最新科技手段,全景式展现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艺术和源远流长的汉字发展史,让观众沉浸式感受书法艺术之美。《中国书法大会》总导演王珊说:“汉字是维系中华文明的纽带。放眼世界,与其他国家的拼音文字不同,只有中国的文字书写演变成了一门艺术。”

节目第一集选取了《泰山刻石》《兰亭集序》和《沁园卷·雪》三件书法作品,用时间跨度长达两千年的书法故事展现中国大历史。《泰山刻石》既是秦始皇东巡、泰山封禅的见证,更是“书同文字”的历史记录,不仅意味着国家版图的统一,更是文化的统一。李斯所创造的小景,也成为后世书法学习的第一步。第六集以“家国天下”为主题,选取了《大孟鼎铭文》《祭侄文稿》和人民英雄纪念碑三件书法作品。从周人在鼎上铸下文字、纪念祖先功德,到唐代书法家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取义成仁、写就“天下第二行书”,再到新中国竖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慨然之气贯穿古今。语言学家姜亮夫曾说:“整个汉字的精神,是从人(更确切一点说,是人的身体全部)出发的。”书法作品在岁月沉淀中焕发出的文化影响力和精神感召力,由书者传递、由观者领悟,一场跨越时空的交流由此发生。

(摘编自《素材匠人·中国故事》)

材料三:

2022年8月7日,湖南卫视推出青春文化养成综艺秀《美好年华研习社》。首期节目开场就是百余位汉服“同袍”共同参与演出的大型汉服形制秀。伴着古补的民乐,以时空交叠的形式。班婕妤、赵飞燕、孙寿、虞姬、孙尚香……一个个女性历史名人登场,打破历史与时空的次元壁,呈现两汉三国时期的服章之美。年轻社员张婉清饰演的西汉才女“班婕妤”手握团扇,从容缓步,次第介绍:汉服,礼也。衣端正,行从容。其中还点明汉服最重要的标识“交领右衽”,以此区别于游牧民族的“左衽”。

节目还带领观众穿越时空,参加孙寿的“美妆发布会”,体会当时的美妆潮流。“愁眉”和“啼妆”,是孙寿重要的原创发明。她会把眉毛化成忧愁的样子,微微向下倾斜,并在眼睛下面抹上红色的胭脂,像刚刚哭过后的模样,娇弱可怜,楚楚动人。堕马髻则是一种将发髻盘起,偏斜在一侧的全新“发型”,像是刚刚从马背上摔下来,在当时也是一种开创。此外,孙寿还是一个懂得钻研仪态的人。折腰步,就是她琢磨出来的另一个看家本领。走路时,她会扭作摇摇晃晃的样子,慵懒似猫步。为世人所知的“龋齿笑”,更是折腰步的绝佳搭配——笑起来时,像牙疼那样遮掩着浅笑。这套时尚“组合拳”打下来,孙寿成了当时京城爱美女性们竞相追捧的“美妆博主”。节目面向广大年轻观众,推广与普及以“国风”与“汉服”为代表的民族传统美学,让有传承价值的东西变得更有传播价值。

(摘编自《素村匠人·中国故事》)

阅读

材料一:以下是2019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网络游戏的认知、态度、行为研究报告》的部分数据。

材料二:

游戏成瘾让人变蠢?(有删改)

赵仲鸣

你曾经被游戏成瘾困扰过吗?答案藏在多巴胺中。

    什么是多巴胺?它是我们大脑中的一种神经递质。你可能也听说过多巴胺一旦分泌,就会感到快乐,但事实上这种说法不完整。多巴胺带来的更多的是渴望,当你想或者需要做有利的事情时,多巴胺就会分泌,它能促使你产生行动,或者持续去做一件事。小到你吃饭喝水,大到探险者學登珠穆朗玛峰,都是由多巴胺驱动的。

    同时多巴胺也是我们习惯回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习惯的大脑区城是基底核,基底核的位置是多巴胺释放的重要通道。习惯一旦被储存在基底核中,将终生存在。你每重复一次,这个习惯在你脑海中相关的神经元建立的连接就越强,再次运行就越顺畅。这也就是为什么你说要戒掉游戏,过一个星期又开始沉迷的原因。

    你可能会觉得,玩游戏只是一个习惯,终身存在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事实真的这么简单吗?游戏让我们的多已胺浓度大幅提升,从而让我们对多已胺产生了某种耐药性,让我们不会再对现实中一些微小刺激产生的多已胺有兴奋和喜悦的感受了。你大脑中的多巴胺阈值越高,你就越不在意现实中的成就感和控败感。这就是为什么游戏成瘾的人,在虚拟世界中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但在现实中经常会给人感觉很丧。

    而游戏设计者使尽浑身解数让你分泌出更多的多巴胺。击败一个敌人,释放一个技能,打开一个宝箱,语音提示“你超神了,做得真棒!”视觉、听觉、成就感、获得感,所有能刺激多巴胺分泌的渠道,全部被游戏利用。你每重复玩一次游戏,你大脑中相关的习惯神经元就会重复记录这个动作,继续加强它。所以,一回到熟悉的场景后,你就会更熟练地打开游戏。

    研究表明多巴胺具有改变前额皮质的功能。一项针对游戏成瘾的孩子的脑成像研究表明:长期游戏成瘾的孩子,大脑结构发生变化,额叶部分受到了损失。额叶受损意味着什么?前额叶皮层是大脑的理性控制中枢,有着决策、理解抽象概念、对未来的规划、控制冲动等功能。一旦额叶受损,你的控制力、认知功能都会下降,包括语言、逻辑等神经元连接会越来越弱,你将越来越难以读完一篇长长的文章,难以耐心看完一部经典电影,难以做一些长远的规划。

    说得直白一点,长期沉迷游戏的人会变得越来越蠢。

材料三:

(一)来自网络游戏爱好者的话

    我只知道打游戏使我脾气变得暴躁了,前一秒还是个安静的女生,下一秒拿起手机和队友互相嘲讽,周围人都被我吓一跳。感觉自己真的控制不住想骂人啊。(网友“风不留wo”)叔叔,我不喜欢你们带来的东西。我想要一个可以打王者荣耀的手机,或者以后你们给我钱,我们自己买喜欢的东西,你们带来的书和文具我们不喜欢。谢谢。(某留守儿童)我的天啊,我一直以为四大刺客分别是李白、韩信、兰陵王、荆轲,在王者荣耀里他们就是这样的身份啊……在老师讲荆轲之前,我一直以为荆轲是女的。(某小学生王者荣耀玩家)

(二)来自专家和媒体的话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游戏究竟是魔鬼还是天使,不能让研发者一方说了算,监管主体有必要让游戏多一些“善意”。(人民网)

    我曾去某省评估国家的一个政策,在一个乡里,孩子们本来也沉迷游戏。后来学校成立了足球队,一放假、一放学就训练,孩子们身体好了,晚上倒头就能睡。我们现在面临着如何让孩子从虚拟世界走到现实世界的问题。(北京法援中心主任、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工作顾问佟丽华)网络游戏的开发者、服务提供者和其他参与其中的商家、厂家,必须想方设法在游戏的玩法、游戏的设备和游戏的音乐、故事环节的设定、晋级的难易程度等方面,尽最大可能地抓住游戏玩家的心理特点,并针对人性的弱点进行专业化设计,使自己设计出来并在线运营的游戏获得尽可能多的用户的喜欢和尽可能多的用户在时间、精力和财力等方面的投入。

(节选自《数据、社交绑架与来成年人健康成长研究报告》)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