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武汉市武珞路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阅读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

鲁肃代周瑜,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度?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节选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有改动)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哀而舍之    哀:哀求 B、不可以故意待也    待:看待 C、遂往诣蒙    诣:拜访 D、肃于是越席就之    就:接近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

A、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 B、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 C、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 D、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吕蒙南渡后投奔姐夫,姐夫带着吕蒙征讨山贼,吕蒙母亲对姐夫的做法非常生气。 B、鲁肃临时代理周瑜的事务时,还看不起吕蒙,后经部下劝说才改变对吕蒙的态度。 C、吕蒙在和鲁肃喝酒之时突然问他对付关羽的办法,鲁肃的回答,让吕蒙很不满意。 D、吕蒙为鲁肃想了不少对关羽的办法,鲁肃对吕蒙的不凡的才华谋略感到十分震惊。
(4)、请将本文言文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内另一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计安可不豫定?

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国氏告之曰:“吾善为盗。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穰。自此以往,施及州闾。”向氏大喜,喻其为盗之言,而不喻其为盗之道,遂逾垣凿室,手目所及,亡不探也。未凡,以赃获罪,没其先居之财。

      向氏以国氏之谬己也,往而怨之。国氏曰:“若为盗若何?”向氏言其状。国氏曰:“嘻!若失为盗之道至此乎?今将告若矣。吾闻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夫禾稼、土木、禽兽、鱼鳖,皆天之所生,岂吾之所有?然吾盗天而亡殃。夫金玉珍宝,谷帛财货,人之所聚,岂天之所与?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

      向氏大惑,以为国氏之重罔己也,过东郭先生问焉。东郭先生曰:“国氏之盗,公道也,故亡殃;若之盗,私心也,故得罪。”

                                                                                                                                                     (选自《列子·天瑞第一》,有删节)

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问题。

【甲】若夫日出而林罪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测;山看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日“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日“醒心”,使巩记之。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公乐也,一之隅,一泉之旁,皆公乐哉?乃公寄意于此也。

——节选自曾巩《醒心亭记》

【注释】①涯:岸边。②欧阳公:即欧阳修。③构:搭建。④直:当,临。⑤洒然:洒脱的样子,形容毫无拘束。⑥吾君:指皇帝;优游:悠闲自得;无为:清静自然。⑦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此文是作者应其师欧阳修之托而写的。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