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翻译 题类: 难易度:容易

【自主高效练】语文八年级下册主题三自然美景

〔文言词语解释〕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溪行:
(2)、落英缤纷:
(3)、其林:
(4)、阡陌交通如外人:  
(5)、黄发垂髫   
(6)、答之:
(7)、来问讯:
(8)、遂与外人间隔
(9)、此人一一具言所闻:
(10)、郡下:
(11)、太守:
(12)、病终: 
举一反三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

    【乙】顾炎武,字宁人,昆山人。见明季多故,讲求经世之学。鲁王授为兵部司务,事不克,母遂不食卒,诫炎武弗事二姓。炎武自负用世之略,不得一遂,所至辄小试之。垦田于山东长白山下,畜牧于山西雁门之北,累致千金。遍历关塞,四谒孝陵,六谒思陵,始卜居陕之华阴。谓“华阴绾毂关河之口①,虽足不出户,亦能见天下之人闻天下之事。一旦有警,入山守险,不过十里之遥;若有志四方,则一出关门,亦有建瓴之便”。乃定居焉。尝与友人论学云:“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康熙十七年,诏举博学鸿儒科,又修明史,大臣争荐之,以死自誓。

(节选自《清史稿·顾炎武传》)

【注】①华阴绾毂关河之口,意思是华阴控扼潼关和渭河的路口。绾,音wǎn。毂,音gǔ②建瓴之便,意思是居高临下其势不可阻挡的便利。瓴,音líng。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