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言表达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

学校准备开展以“自强不息,谐写青春华章”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题。
(1)、九(1)班决定举行“放飞青春梦想”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小组准备推荐小明参加演讲比赛,在合作修改中,发现小明的演讲稿论据不够充分,还缺少一个简洁有号召力的结尾。请为小明的演讲稿补充与本次演讲主题有关的一句诗词(本试卷中出现的不可选用)和一个故事(故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并补写一个结尾(50字左右,至少有一个祈使句或感叹句)。

①你补充的诗词是:

②你补充的故事是:

③你补写的结尾是:

(2)、以下是小明同学演讲稿的选段.请仔细阅读,按要求作答。

在党的光辉历程中,无数优秀共产党人胸怀坚定信仰,冲锋在前,担当在前奉献在前,只为让中国拥有“可美的光明前途”只为让后代享受人类应有的一切幸福。【甲】尽管何时何境,他们都以生命赴使命。用热血铸忠魂。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乙】用忠诚坚守初心,以奋斗托举梦想,把生命乃至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赓续传承着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这是新时代青少年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①划线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演讲时这句应读得 

A清新明快

B舒缓平静

C铿锵有力

D悲壮豪迈

②【甲】句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将“”改为“”。

③【乙】句语序不当,应将“”与“”互换位置。

(3)、九(2)班决定开展“我的“中国梦“诗歌朗诵活动。活动中,小华准备选择艾青的诗歌。了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之一是“土地”,请你帮助小华从《艾青诗选》中找出两首以“土地”为意象的诗歌,并分析其中一首诗里“土地”蕴含的情感。

诗一:《》 诗二:《》 “土地”中蕴含的情感:

举一反三
 语言文字运用。

材料一

新时代中国青年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思想解放,开拓进取,    ①    参与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成为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

在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领域,青年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服务人民,奋力走在创新创业创优的前列。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    ②     , 在“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天问”“嫦娥”等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担重任,挑大梁,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A在工程技术创新一线,每年超过300多万名理工科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 , 为中国工程师队伍提供    ③    的有生力量,他们用扎实的学识、过硬的技术,持续创造难得的“工程师红利”,有力提升了中国的发展动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国青年自觉将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在创新创业中    ④    才华,服务社会。

(选自《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2022年4月21日,有改动)

材料二

扎根山区3年后,28岁的“新农人”牛童,开始为自己当年的决定感到自豪。

牛童是北京人,他曾在国外留学10年。2019年,牛童回国后毅然来到太行深山区河北省阜平县农村,组建起一支海归团队,发展数字农业,他要用40万棵黄桃果树改造荒山。

B牛童结合所学计算机、大数据、物联网知识,摸索建立起一套智慧农业生产管理体系:物联网云平台技术对接多端传感及监控设备,实现农业生产数据的上传、收集、沉淀;气象传感器实时显示温度、湿度、风力、土壤各项指标;几点浇水施肥、浇灌多少,水肥一体化灌溉在手机上就能完成。

C为了建设这一套物联网系统,使他把在国外一起读书的3个伙伴都请了过来。就这样,4个“90后”海归选择了与深山为伴,艰苦创业。

如今,牛童的果园带动阜平超过500户农户致富,户均年增收超过2.5万元。

(选自《新农人:90后的“智慧果园”》,《半月谈》2022年第24期,有改动)

材料三

近年来,淮安市认真落实《淮安市青年发展规划(2021—2025年)》,扎实开展各项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工作。

强化宣传,加强青年科创能力培养。____。

定向支持,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在科技项目中加大对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设立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着力培养一批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配合市人才办组织实施淮安市“533英才工程”和“淮上英才计划”,并积极推荐优秀人才项目申报国家、省级重点人才项目。

发挥优势,精准服务青年创新创业。全市现有孵化器19家、众创空间58家,备案11家科创综合体,“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体系初具规模。创新创业孵化载体的建设带动了大量青年就业创业。

据介绍,淮安市将继续认真贯彻国家领导人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D落实省、市青年工作发展规划,汇聚青年人才更广泛的智慧力量,发挥青年人才生力军作用。

(选自《淮安市加大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力度》,《淮安日报》2022年6月23日,有改动)

央视《新闻联播》聚焦浙江千万工程建设项目。这是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浙江的重大成果。请你作为一名家乡建设宣传员,与小组同学一起里讲建设 , 并借助后面的资料完成相关
任务!
【新闻资料】
腾笼换鸟:                            
    “小而美的城市综合体建设,把人们的衣食住行的生活蓝图勾画得明明白白,彰显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在位于杭州富阳的富春湾新城,有一所获得过2022年世界设计奖的小学未来小学。这所学校厉害在哪里?
首先,在建筑风格上,该校从《富春山居图》中汲取创意灵感,采用双坡顶、弧坡顶等屋顶元素,颇显山水之美和当地文化底蕴。第二,未来小学不仅引入人车分流概念,还设计了18491平方米的地下空间,可容纳418辆车出入。同时,地面还设有214个非机动车停车位。在这所学校的门口,你不会看到放学时间拥堵的路况。同时,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也被纳入校园,可以做到小雨不湿鞋,大雨不积水
(选自中新网,有删改)
那时浙江浙江速度如今浙江
2004年3月下旬,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嘉兴坐上了101路城乡公交车,实地感受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对弥合城乡差距的作用。20年过去了,101路公交车两头连接的城市和乡村,全域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城乡居民都纳入了20分钟医疗卫生圈如今,浙江的城乡有了新的风景城乡基础设施加快同规同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市域城乡同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全国领先。
(选自澎湃网,有删改)
【课文资料】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800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200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选自《中国石拱桥》,有删改)
【纪实资料】
    徐玲玲是浙江省2021年度十大最美建设人。她一改大多数人印象中建设人灰头土脸、风吹日晒的形象,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既抓好建筑工程,又修好树人工程,在平凡岗位写下了不凡华章。
    时光追溯到20多年前,徐玲玲女承父业,成为了建设行业里万绿丛中一点红。如今回头看来她依旧唏嘘不已,父亲三个儿女中唯有她继承了父亲的基业,尽管当初的抉择夹着些许复杂的情感,但徐玲玲毅然踏上了建设之路。
    事业之初,徐玲玲的团队仅有3个人,站在租来的2间小平房前,一位泥工和一位石工就组成了新华建筑公司的建筑队。但她坚信在建设行业没有捷径,保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把好事做实、把实事做好才是坦道正途。
    有了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有了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徐玲玲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选自《浙江民盟[人物]》,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