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关于人工智能(AI)市场发展的最新研究报告中称,广泛采用人工智能(AI)技术有望促进生产率的大幅提升并推动全球经济加速增长(如右图所示),但也将给劳动力市场带来“重大颠覆”。

②布里格斯等经济学家在一份报告中写道:节省大量劳动力成本、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以及未被取代劳工的生产率提升等因素相结合可能会导致产出激增,进而“显著”提高全球经济增速。该团队估计,“生成式AI”或能在十年内将美国劳动力生产率每年提高约1.5%。相较之下,美国生产率在截至2022年的十年间平均仅提升了1.3%,是阻碍该国薪资增长的主要因素。

③不过,上述经济学家还表示,如果这项技术实现其承诺也会给劳动力市场带来“重大颠覆”,使大型经济体中相当于3亿全职工人受到自动化的威胁。而律师和行政人员将率先面临被淘汰的风险。“近期而言,生成式AI对劳动力需求的直接影响可能较为负面”,但其“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仍将是积极的”。

材料二

AI为什么未来会超越人类?刘嘉教授认为,有四点最根本的原因:无限算力,无限存储,无限寿命,以及对“暗知识”的真正掌握。对于人类而言,大脑容量、记忆力、生命长短都有定数,所以像爱因斯坦这种天才也有不得不停止思考的一天。而对计算机而言,支持算力的CPU/GPL、支持存储的硬盘,都可以无限叠加、持续“做增量”,足以支撑人工智能进行高效和长久的迭代发展。此外,对人类而言“不可表达、不可体验”的“暗知识”的存在,意味着AI能够通过对“暗知识”的学习,将会比人看到更多“世间万物的联系”。以围棋为例,人类棋手终其一生至多只能下10万盘棋,而阿尔法围棋(AlphaGo)不仅能迅速学完人类历史积累至今的2000万盘棋局,更重要的是能够探索棋盘背后3的19乘19次方这个比宇宙所有原子总和还要大的知识空间,而这是我们人类永远无法触及的地带。

材料三

ChatGPT上线不过短短2个月,活跃用户已突破1亿,引得微软、谷歌、Meta等巨头纷纷珉进,而百度、科大讯飞等国内科技大鳄也争相宣布将推出中国版。但这款爆红的新晋“顶流”也带来不少争议。

首先是学术伦理问题。前不久,“美国89%的学生用ChatGPT写作业”一度冲上热搜,掀起人们对学术诚信、知识产权问题的热议。目前,Nature、Science等顶级期刊均明确表示不能将ChatGPT作为论文合著作者,以保护独创的科研成果。

在英国留学的宁波人小胡告诉记者,周围的确有学生用ChatGPT辅助写作业,但学校将这种行为视作学术不端,一经发现就严格按照作弊处理,“目前用AI代写的论文雷同性高,专业性不强,老师识别起来并不难”。

材料四

在著名作家王安忆看来,AI写作通过搜索组合大量文字资料进行模式化写作,有时甚至涉嫌抄袭。她借用人工智能下围棋的概念,谈及人工智能为围棋爱好者提高了复盘效率,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复盘乐趣缺失”的问题。换言之,小说写作的乐趣同样无法被人工智能替代。“写作本身是充满乐趣的,就这个过程它不能替代我。另外,我也怀疑人工智能不能做到,因为生活是不按常理出牌的”。

著名作家余华表示,AI写作可以“写出中庸的小说,但写不出个性的小说”,它的作品只能是“完美且中庸”,而文学应当是一个挑战乏味的世界。文学作品优缺点并存,丧失了缺点也就是丧失了优点。人脑总要犯错误,用人脑写作的“伟大文学作品都有败笔”,但这也是人脑最可贵之处。“起码到现在为止,我认为AI不会对我和安忆构成威胁”,这一句话,引起了全场喝彩。

(上述材料摘编自“澎湃新闻”“新浪财经”等媒体,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与上述材料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以一分为二的态度,辩证地预测了“生成式AI”对人类的积极意义和负面影响。 B、材料二运用作比较、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人类因寿命有限而无法真正掌握“暗知识”,会输给AI。 C、ChatCPT虽然问世时间短,却迅速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也引发了人们态度不一的争议。 D、王安忆既骨到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帮助,又看到其局限性;余华则认为人工智能写不出佳作。
(2)、请你用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四的相关信息,解释人们越来越重视人工智能(AI)的原因。
(3)、关于“人工智能(AI)对于人类的利弊”这个辩题,正方的观点是“利大于弊”。请结合上述材料,为反方写一段阐明观点及理由的话。
举一反三
阅读新闻,回答问题

俄罗斯世界杯决赛法国时隔20年再捧金杯

央视网消息:北京时间15日晚上11点,俄罗斯世界杯决赛在法国和克罗地亚之间上演,最终法国队4比2击败克罗地亚,时隔20年后再度捧起大力神杯。而90分钟内打进6个进球,这场决赛也成为60年来,世界杯决赛进球最多的一次。另外,在比赛中打入一球的法国队19岁小将姆巴佩成为继贝利之后,在世界杯决赛中进球最年轻的球员。

(选自央视网)

法国队雨中痛饮大力神杯

北京时间昨晚,2018俄罗斯世界杯决赛在莫斯科卢日尼基球场进行。最终,法国以4比2击败克罗地亚,第2次夺得世界杯冠军。

上半场法国笑纳大礼

    第3次打入世界杯决赛的法国,在决赛中对阵世界杯历史第13支参加决赛的球队克罗地亚,克罗地亚也是世界杯历史上首支连续3场进行加时赛均晋级的球队。克罗地亚在预选赛阶段通过附加赛才获得决赛圈入场券,却进入最终决赛,这在世界杯历史上也是首次。

    决赛开始之前,卢日尼基球场进行了简短的闭幕式。上届冠军德国队的队长拉姆和超模沃迪亚诺娃护送大力神杯入场,巴西球星罗纳尔迪尼奥、美国流行巨星威尔·史密斯等参与了文艺表演。

    法国主帅德尚坚持“经济适用”打法,将重兵囤积于后场。法国在上半场的控球率仅有39%,甚至只有一次射门射正球门,却获得了两个入球。法国的第一个入球来自曼朱基奇的乌龙球,第18分钟,格列兹曼主罚任意球传入禁区,曼朱基奇头球解围不慎蹭进本方球门。但实际上,格列兹曼博得任意球有假摔嫌疑,任意球发出的瞬间,博格巴处于越位位置,曼朱基奇起跳时受到了博格巴的干扰。

    克罗地亚在第28分钟追平比分,佩里西奇得球扣过坎特,左脚一脚精彩的抽射破门。法国在第38分钟再次领先,格列兹曼开出角球,佩里西奇被VAR认定手球,格列兹曼主罚点球命中。这个点球争议颇多,西班牙球星卡西利亚斯就表示不应该吹罚点球,因为“马图伊迪头球漏过,佩里西奇无法躲开”。

    这是世界杯决赛历史上的第6个点球,佩里西奇成为第2位在决赛同时进球和送出点球的球员,上一位是2006年的马特拉齐。

    决赛在第52分钟出现中断,3名不明身份者闯入球场奔跑,比赛被迫中断了一小会。第59分钟,博格巴连续两脚劲射破门。第65分钟,姆巴佩接埃尔南德斯的传球低射破门,4比1。

    第69分钟,克罗地亚扳回一球,法国门将洛里在门线前面对曼朱基奇送出大礼,被曼朱基奇将球挡入大门。曼朱基奇成为世界杯历史上第2位在同一场比赛中既有进球又有乌龙球的球员,第一位是1978年的荷兰球员布兰德茨。

    最终,法国以4比2击败克罗地亚,继1998年后再次赢得大力神杯,德尚成为继扎加洛、贝肯鲍尔之后第3位先后以球员及教练身份都夺得世界杯冠军的传奇人物。克罗地亚饮恨屈居亚军。

    克罗地亚队长莫德里奇荣膺本届世界杯最佳球员金球奖,英格兰前锋凯恩以6球捧走金靴奖,最佳守门员金手套奖给了比利时门将库尔图瓦,姆巴佩获得最佳新人奖。

(节选自广州日报2018年7月16日)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梦天舱燃烧科学柜首次“点火”成功

本报北京3月2日电 记者齐芳 2日从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获悉,空间站梦天实验舱正按计划开展舱外载荷保温、高精度时频柜和超冷原子柜真空保持、有效载荷在轨测试等50余项任务。其中,2月16日,梦天舱燃烧科学柜成功实施首次在轨点火实验———此次点火实验采用甲烷作为燃料,先后两次点火共持续约30秒,高速相机下上传的实验画面清晰展现了甲烷预混火焰(内圆锥状火焰)受扩散火焰包围的形貌。

燃烧柜科学实验系统主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郑某介绍,实验前,在地面科研人员的协同下,航天员将点火头安装在气体实验插件中,并将气体实验插件安装至燃烧科学实验柜的燃烧室中。之后燃烧科学实验柜自动完成燃烧环境气体配置、燃料气体喷出、点火头加热点火、参数采集与光学诊断、循环过滤及排废气等系列动作。“此次点火成功,验证了空间站燃烧科学实验系统功能的完备性以及整体实验流程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为后续空间科学燃烧实验项目打下良好基础。”

燃烧科学实验责任科学家、清华大学副教授刘某介绍,这种火焰结构具有典型的甲烷预混火焰特征,由于不受浮力的影响,外部的扩散火焰与地面相同实验结果相比更为短而圆。 “微重力提供了地面无法模拟的条件,能够排除浮力对流,抑制颗粒或液滴沉降,微重力燃烧实验能为燃烧理论和模型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据悉,微重力燃烧科学规划了包含79项实验目标在内的10个研究计划,预计将在2023年底之前完成40次以上的在轨燃烧实验,包括近极限火焰动力学、火焰合成纳米材料、火焰碳烟生成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相关的科学实验,揭示流体与反应动力学在理想流场条件的交互作用结果,为我国微重力燃烧领域取得第一批空间站实验数据,服务于地面和空天燃烧应用装置和材料合成相关的理论发展。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空间应用系统梦天实验舱总体主任设计师贺某介绍,随天舟六号任务,空间应用系统还将上行微重力流体与燃烧、空间材料、空间辐射生物学等领域方向的实验项目,将在梦天舱内科学实验柜和舱外暴露平台持续开展相关实验。

(选自《光明日报》2023.03.03,有改动)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新闻阅读

神舟十一号奔向天宫,我国载人航天再启新程。北京时间10月17日7时49分,执行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2名航天员送上太空。正在印度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第一时间发来贺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北京观看飞船发射实况。

17日凌晨4时15分许,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举行。范长龙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代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看望了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

航天员们郑重表示,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沉着冷静,精心操作,圆满完成任务,请祖国和人民放心。在送行人群的鼓掌欢呼声中航天员们乘车前往发射场,进入飞船作发射前的准备。

发射场上,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巍然矗立、整装待发。

7时20分许,李克强、刘云山等来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观看飞船发射实况。

7时30分,随着一声“点火”口令,承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火箭,在巨大的轰鸣声中冲天而起,飞向茫茫太空。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挥大厅现场的电子屏幕上,显示出火箭和飞船运行的轨迹和参数,工作人员密切监视各项数据,不时发出一道道指令。扬声器里不断报告火箭和飞船的运行状态:逃逸塔分离,助推器分离,整流罩分离,船箭分离,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帆板展开,航天员飞行乘组状态良好……

7时49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张又侠宣布: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挥大厅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里一片欢腾。

范长龙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发来的贺电。

习近平在贺电中表示,欣闻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谨向全体参研参试人员和航天员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指出,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将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开展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习近平强调,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航天攻关任重道远。希望同志们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精心做好后续各项工作,确保实现既定任务目标,不断开创载人航天事业发展新局面,使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大更远,为建设航天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①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飞帝亚斯、米开朗基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

②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塞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彝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单调又无过于开肉包铺子,而竟在这里面,产生了平凡而伟大的平老静。

③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词。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乎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节选自陶行知《创造宣言》)

【材料二】

陶行知认为,儿童的创造力既是一种遗传素质,更是需要经过后天的精心培养才能充分发展的。……因此,他主张进行“六大解放”,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解放他的时间,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有了上述六大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发挥出来。

(节选自金林祥、李庚靖《论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材料三】

①不过,这种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

②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③认为“我不具有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这些人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节选自罗迦·费·因格《谈创造性思维》)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地震预报纳入法律 群测群防停止 不可测论成思路

“如果获得中国地震局哪怕有限的支持,玉树地震完全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出来。”4月27日上午,在北京“全国灾害预测方法研讨会”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顾问陈一文的一席话得到了与会50多位专家几乎一致的认可。此次地震局遭遇质疑始于4月14日。和汶川地震一样,震前地震局没有给出任何预警。地震发生后青海地震局预报部门成立应急预案,对地震的下一步趋势进行研判和会商,正在会商期间,7.1级强震发生。 

随着地震伤亡人数的扩大,网民们对地震局的质疑开始升级。从其基本的职能步步深入到其财政预算的使用。这不是地震局第一次遭遇质疑。汶川地震后,网友在伤痛、震惊之余不无疑惑,质疑、指责地震局的声音甚嚣尘上,不少网友认为是地震局玩忽职守,忽视了震前预兆,甚至怀疑地震局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有意不发出预报。 

曾经的地震局被寄予过厚望,周总理曾亲切嘱托:“希望在你们这一代能解决地震预报问题。”1953年11月,新中国决定成立“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1966年,邢台地震后,周总理提出了“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以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土洋结合,大打人民战争”的群测群防的地震方针。这一方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中国地震预防的主导思想。1970年,周恩来委托李四光担任中央地震工作小组组长。1971年8月,国家地震局正式成立。1998年,国家地震局更名为中国地震局。据介绍,地震局曾经准确预报过20多次地震,尤其是1975年的海城地震。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地震局的工作思路和我国地震预报制度,逐渐发生了改变。1997年,《防震减灾法》发布,其中明确规定,地震预报信息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布。群测群防的政策基本停止。 

2006年7月,国家地震局局长陈建民发表文章称,地震预报是一项世界性的科学难题,攻克难关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陈一文认为,“正是这篇文章的发表,为地震不可测论调奠定了理论基础,成了地震局工作日后的指导思想。”“地震是可测的。1975年海城地震,测出来了。也报出来了;唐山地震时汪成民创造的‘青龙奇迹’,联合国授的奖,能否认吗?还有汶川地震前,耿庆国也提前报给了地震局;汶川地震,钱复业对时间、震级都做了准确的预报,只是定不了地点,但也汇报给地震局了。”中国科学院工程质量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李世辉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显得很激动。 

“地震局彻底西化,这地震不可测的深层次问题。”地震预测专家任振球这样认为。地震局预测专家汪成民也认为,我国的地震预测成绩是辉煌的,曾经是高于世界水平的,现在反过来,要跟国外学,这很不正常。

据陈一文介绍,地震局体系内形成了这样一种状态,“无论出现多大的地震灾害,死了多少人,跟地震局都没有关系,因为地震不可预测。”陈一文进而透露,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与“地震预报”直接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地震预测”研究项目、经费支持、现有地震前兆监测仪器的维护、更新与支持,全部被认为是以后某世纪应当给予认真考虑的,而不是当代应当给予认真考虑的工作。“而且在地震局系统内所有坚持搞地震预测的人,等于被边缘化了。” 

地震预警汇报流程也被一些网友认为并不科学。据介绍,地震局系统现在的预测流程是,由设在全国各地的地震监测台站,将监测的数据统一报到省一级地震局,省一级地震局研究后,根据情况,确定不同级别,然后送国家地震局,在国家地震局台网中心会商后,再送到地震预报预测中心,地震预报预测中心组织会商后,然后上报中央。 一位网友说,等中央开完会,地震都震完了。面对网友和老专家的质疑,面对记者的提问,中国地震局选择了沉默。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