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性学习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初中名校发展共同体2023-2024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阅读

【资料收集】

【资料一】

   蓝印花布的印染方式很适合手工作坊生产制作。它使用一种特制的防染浆,并用花板将花纹印在布料上,再用蓝色染料浸染,最后将防染浆刮掉,便透出了蓝白分明的花纹。

   蓝印花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较为广泛的地域分布,江苏、浙江、湖南、山西、陕西、安徽、山东、四川等地的蓝印花布都各有特色。蓝印花布同蜡染和扎染一样,都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印染花布。

   蓝印花布纹样十分丰富,一般多以植物和动物的纹样为主,常常具有吉祥的含义,如喜上眉梢、五福捧寿、福在眼前、龙凤呈祥等,以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蓝印花布的面料现在常常用来制作居室用品,如被面、床单、枕巾、门帘等。还可以用来做成服装和各式各样的工艺品。用蓝印花布设计制作的服装往往受到许多人的喜爱,因为它具有一种回归自然的质朴之美。

   蓝印花布的工艺过程:
   1、棉布:选用民间手工方法纺线织成的“土布”。
   2、刻版:是用来漏印防染浆糊的花纹型纸。
   3、防染浆:蓝印花布的防染浆一般用豆粉和石灰混合调制而成。

   4、刮浆:将刻制好的花纹型纸覆盖在铺平的白棉布上,然后用刮刀将防染浆糊刮到纸版上,这样浆糊就通过纸版镂空的部分刮到布坯上,形成花型。

   5、晾干:刮印好花型的布坯在通风的阴凉处晾干后就可以染色了。

   6、染色:蓝印花布的染料是从一种叫“大青”的植物中提取浆汁而成的蓝色染料,通常又称为“靛青”或“靛蓝”。蓝印花布的染色用浸染法,一般要经过多次浸染,布坯才能染成沉稳的青蓝色。

   7、刮白:将浸染好的布料晾晒干后,刮去防染浆糊,花纹就随之显现。再经过漂洗、晾晒,一块蓝印花布就完成了。

(选自苏少版《美术》八年级上册)

【资料二】

    《广志》曰:七月中作坑,令受百许束,作麦秸泥泥之令深五寸以蔽四壁。刈蓝倒竖于坑中,下水,以木石镇压令没。热时一宿,冷时再宿,漉去内汁于瓮中,率十石瓮,著石灰一斗五升,急抨之,一食顷止。澄清,泻去水,别作小坑,贮蓝靛著坑中。候如强粥,还出瓮中盛之,蓝靛成矣。

(选自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资料三】

    凡蓝五种,皆可为淀"。茶蓝即菘蓝,插根活。蓼蓝、马蓝、吴蓝等皆子生。近又出蓼蓝小叶者,俗名苋蓝,种更佳。

    凡种茶蓝法,冬月割获,将叶片片削下,入窖造淀。其身斩去上下,近根留数寸。薰干,埋藏土内。
   春月烧净山土使极肥松,然后用锥锄(其锄勾末向身,长八寸许),刺土打斜眼,插入于内,自然活根生叶。其余蓝皆收子撒种畦中。暮春生苗,六月采实,七月刈身造淀。

(选自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

【注释】①淀:同“靛”,一种蓝色的染料。

(1)、【资料解读】谓根据提示,推测加点字的意思。

方法

释义

课内迁移法

高可二黍

令受百 

字源推测法

字形上像是一个人手持剪刀类工具。

蓝倒竖于坑中

字典查阅法

:①遵循②率领③大概

十石瓮

成语推测法

血流

以木石镇压令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作麦秸泥泥之令深五寸以蔽四壁

(3)、《齐民要术》《天工开物》是古代介绍科学知识的著作。下面语句体现其语言生动形象、准确严谨的特点,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①候如强粥,还出瓮中盛之,蓝靛成矣。

②其锄勾末向身,长八寸许。

(4)、【蓝靛制作】社团准备将制作靛青染料的过程拍成视频,请根据材料,补全拍摄脚本。
制作靛青染料视频拍摄脚本
人物:身穿蓝布衣服老人场景:山间田地
内容镜号画面解说
种蓝1冬天割取茶蓝,把茎秆的两头切掉,留下靠近根部的一段,熏干后埋进土里。
2春天,(1)      , 再将保存的茶蓝根茎插进去。
3把其余几种蓝的种子撒在园圃中。
制靛4挖一个坑,四面用麦秸泥涂上。
5将蓝草倒竖在坑里,倒入水将其淹没,泡的时间视天气而定:(2)
6将蓝草过滤掉,汁水放到瓮中,(3)     
7将上层清澈的水倒掉,留下蓝靛,另外挖坑贮藏,等粘稠的时候就制成了。
(5)、【花布制作】社团准备开展“蓝印花布”制作体验活动,根据材料,补全物品购置清单内容。
制作“蓝印花布”材料清单
所需材料数量用途
棉布一块蓝印花布的原材料
厚卡纸一张
刮刀一把刮浆和②
靛青染料若干给花布染色
木桶两个盛放染料以及漂洗花布
若干
(6)、下面是制作的蓝印花布纹样。参考[资料一]内容,选择一幅作品命名,并阐述理由。

(7)、【活动反思】小文认为机器印染工艺成熟,价格便宜,手工蓝印花布迟早会被取代。社团组织“蓝印花布技艺”体验推广活动是否有意义?请结合三则资料内容,为他解惑。
举一反三
      阅读《藤野先生》有关选段,完成问题。

  ①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②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③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④“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⑤“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⑥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守候一株水仙

朱钟洋

    那年春天,我把母亲从乡下接进城来同住。一进门,母亲便看到了窗台上的花,满心欢喜。窗台上,葱兰、芦荟、吊兰、茉莉……在暖暖的春风里,长得郁郁葱葱,娇艳欲滴的叶子沐浴在阳光里。

    忽然,母亲看着窗台一角的花说:“这盆花都蔫了,真可惜。”母亲久居乡下,不识得那盆花。那是年前妻在县城一家花店,特意买的水仙,就因它能赶在过年前开花,能给我们的新年增添一抹淡香,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富贵和灿烂。如今,已经是阳春三月了,水仙花期早过,它的枝叶散了,耷拉着,渐渐腐朽、干枯。水仙已经走过了生命里最美的时光,赖以生存的根须已被掏空了养分。

    我安慰母亲说:“这是水仙,花开花谢之后就变成这样了。因为我们这里的气候土壤不适合水仙生长,它以后再也不会开花了。您看到的那些开花的水仙都是从外地买过来的。”说完,我用手轻轻一提,水仙便从沙土里提出来了,一粒粒细沙稀稀落落地粘在水仙的根须上。

    我刚要把水仙扔掉,母亲慌忙制止我:“好歹也是生命,怎能随手扔掉呢?”母亲抢过水仙,像宝贝似的把它种在一个闲置的大花盆里,还用黑泥把它的根须盖好,压实。

    看着母亲执著的样子,我没有再说什么,只能任由母亲去折腾。

    母亲把水仙摆在窗台最靠近阳光的地方,日复一日地浇水、施肥、松土、除草。可尽管母亲费尽心思,它还是渐渐蔫下去,直到落尽最后一片叶子。

    我以为,只要水仙落尽了叶子,母亲便会不再搭理它,可母亲仍旧日复一日地呵护它。在母亲心里,只要水仙一息尚存,就还有希望。

    夏天过去了,秋天也接近了尾声,母亲告诉我说:“你知道吗,水仙又冒出绿芽了。”

    我点点头,看着母亲高兴的样子,笑了。我知道,即便水仙长出了绿叶,也是一株野草,不会再开花了。

    果然,一切如我所料,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水仙只管冬日里长出茂密的叶子,然后春日里悄然落尽。尽管水仙从未放弃过生命,但它丝毫也没有开花的迹象。

    又是一年春草绿,当我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的时候,母亲惊喜地告诉我:“水仙开花了!”我走近窗台,凝望着那株水仙,我惊呆了――就在一丛水仙叶子的中间,单单一朵水仙花恣意地绽放着,如从天而降的仙女,超凡脱俗。

    在我们这里种植的水仙不是不能开花吗?这株水仙是怎么开花的?我惊讶得张大了嘴巴,连呼吸都屏住了。我的眼睛一眨也不敢眨地看着水仙花,生怕转眼之间这位落入凡间的仙女就要离我而去。

    一株被带离故土的水仙,花开花谢之后,在快成一株干草的时候,被一位疼爱它的人拾起,小心浇灌,倍加怜惜。想不到,身处他乡的水仙,在主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守候中竟然也能绽放出最美的花朵,以独有的姿态展现自己的价值。

    守候一株水仙,它是不会让人失望的;守候一株水仙,就是守候一个顽强的生命,就是守候一颗执著开花的心。我们的身边是不是也有一个疼爱自己的人在守候?我们的生命是不是也能像一株水仙?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坦然;少一些嫉恨,多一些珍爱;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感动;珍惜生命里所有的好,让生命极致绽放,一次,又一次,再一次……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5年第9期)

返回首页

试题篮